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21|回复: 4

成長中的信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7-2013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不見不信



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約四)

什麼年齡的人,人自然期待從他身上看見什麼樣的表現。1個月大的孩子不會爬是正常的,1歲的孩子不會爬就有問題了;2歲大的孩子不會說話是正常的,20歲的人不會說話就令人擔心了。可悲的是,在信仰裡,這些“有問題”和“令人擔心”的現象隨處可見,很多已算是信主“高齡” 的人,卻仍然像個幼兒。然而,信心成長又有哪些標記呢?耶穌治好大臣之子的事蹟(約四43~54)是挺好的參考。

這個故事顯示信心成長的幾個階段,第一種是眼見的信心――不見不信。這種信心有2種常見的出發點,第一種是出於好奇。那時,耶穌正離開撒瑪利亞北上加利利,回到自己的故鄉去。耶穌自己曾說“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奇怪的是,耶穌這一次回鄉卻受到熱烈的歡迎。表面上這些人好像是相信耶穌,但實際上卻只是出於好奇:“加利利人既然看見他在耶路撒冷過節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為他們也是上去過節。”耶穌到底在耶路撒冷過節時做了什麼事?約翰福音二章23節提到,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跡”,就信了他的名。這裡的“信”並不是真實的信心,因為第24和25節說:“耶穌卻不信任他們,因為他知道所有的人,也不需要誰指證人是怎樣的,因為他知道人心裡存的是什麼。”這種出於好奇的信心不是耶穌要的,第四章所說的也是同一回事。

另外一種初階的信心,就是出於需要。這可從那個來求耶穌醫治他兒子的大臣身上看出來,他來見耶穌,是求他下去醫治他患病的兒子。耶穌的回答似乎帶有一點歎息和責備:“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大臣顯然“相信”耶穌幫得上忙才會來找他,但是耶穌卻看出他是出於自己的迫切需要而來尋求耶穌,在耶穌的眼裡,他等於“不信”。

出於好奇和需要的信心其實無可厚非,若非如此人往往不尋求信仰,沒有多少人是因為聽了基督教的神學理論之後覺得合理而信主的。再者,基督教實際上也不是一套理論,而是一個能夠實際滿足人生命需要的真理。記得有一次,筆者在一個大學生聚會中和一些未信主的中國留學生辯論起“人需不需要信仰”的問題。在中國從小就被灌輸無神論的教育,其中一個學生很強硬的反對基督教的論調,辯論到最後他說:“我不需要宗教信仰。”講完了這句話,大家停了半晌,後來坐在他身旁的另一個大學生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說:“因為你還沒受過苦!”傳播學的統計也有同樣的結論,那些生命中遇見大風暴或大變化的人最容易信主,911之後曾有許多人湧進教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人的生命總會遇見困難,在人生的風暴中,很多人出於自尊而選擇倚靠自己,但至終他會發現自己也靠不住,因為人會失誤、挫敗、病痛、軟弱、灰心;另一些人選擇靠男女朋友或伴侶,以為愛人一定會竭盡全力地保護自己,哪知情人移情別戀、反目成仇的事件屢見不鮮;有人選擇倚靠金錢和物質,誰知就算擁有這些東西也不能真正帶給人滿足,有錢還自殺的大有人在。人是有限的,別人也是有限的,物質更是比人低等的東西,所以它們不可能成為人的倚靠。

那麼宗教信仰呢?如果宗教信仰不過是人為“精神寄託”,神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那麼信仰就比人和物質更虛幻,絕對靠不住。但是基督教所信的神絕對不是這樣。他曾經來到人間,用自己的生命和他所做的事活活地證明他就是那位超越人之上的永恆存在者,並且他顧念我們一切的需要,所以他是絕對靠得住的。

如果你是因為好奇和需要而來到教會,抑或因為經歷了神在你身上的神跡而信主,是可以瞭解和接受的;但是,如果信主5年、10年之後還是停留在這個階段就有問題了。那麼,什麼樣的信心才算比較成熟呢?……(待續)

资料转自:基督日报

本帖最后由 @冰麒麟@ 于 5-7-2013 01:5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7-2013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長中的信心(二):聽了就信



耶穌告訴他:“回去吧,你的兒子好了。”那人信耶穌對他說的話,就回去了。(約四50)

前來祈求耶穌醫治兒子的大臣信心,從眼見的信心成長至聽從的信心;從不見不信到聽了就信。仔細思想這經文,就會發現這個大臣的信心不簡單。第1,耶穌的做法並不如他所要求的。他要耶穌親自去醫治他兒子,但是耶穌卻只說一句話。耶穌在這裡的做法並不符合他一貫的作風。耶穌通常都選擇親自為病人按手醫治,只有另一次同樣的情況,就是他在迦百農醫治百夫長的僕人。那時,百夫長來將他僕人的情況告訴耶穌,耶穌動身想去醫治,但是百夫長深覺不配,就阻止耶穌說:“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了。”結果耶穌誇讚他的信心,並遠距醫好了他的僕人(太八5~13;路七1~10)。但是這個相似的例子並不足以鼓勵這個大臣的信心,因為一方面那一件事情發生在這事之後,大臣根本沒有先例可追溯,另一方面,在那裡是耶穌願意去醫治,卻因百夫長不敢當而阻止他前往,這個大臣則是邀請耶穌去而耶穌不去,只是宣告他的兒子得醫治罷了。如果我是這大臣,或許我會覺得耶穌不夠誠意,而勉強耶穌到我家去。但是這個大臣不是這樣,他聽了就信,啟程回家去了。

信心的成長的第2個階段,就是漸漸的脫離尋求個人利益的心態,讓信仰來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舉例而言,我們的人際關係上有破口,耶穌教導我們要饒恕得罪我們的人,要愛我們的仇敵,無論你喜不喜歡,神既這樣吩咐,你就相信他的教導才是真正對的,並且去遵行,這就是信心。我們的家庭存在矛盾,聖經教導我們丈夫要愛妻子,妻子要順服丈夫,孩子要聽從父母,父母要教管自己的孩子,你願意遵照聖經的原則來經營你的家庭,這就是信心。我們陷入憂鬱的情緒困擾之中,聖經教導我們要帶著感恩的心將事情交托給主,雖然不容易,但我們照著去行,這就是信心。

第2,我說大臣的信心不簡單,因為他的信心須冒風險。他怎麼知道耶穌的話可信?這裡沒有給大臣試驗耶穌的話是否可信的機會。為什麼呢?因為大臣的家距離他見耶穌的地方約20哩路。根據第52節,大臣第2天才回到家,這表示他需要在路上投宿一夜。這麼遙遠的路程,如果回到家才發現兒子的病沒醫好怎麼辦?來回40哩的路程不是白跑?換作是我,還是勉強耶穌跟我回家去比較有保障,萬一兒子的病不好,耶穌還可以加上按手,就算是醫好了,順便請耶穌吃頓飯也不錯。但是大臣完全沒有考慮這些可能性,他似乎完全沒有懷疑過耶穌的話是否可信。

我們所缺乏的,就是這樣的信心。我們頭腦裡面有太多的“萬一”,拿許多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和假想出來的困難來煩惱,結果是庸人自擾,忘記如何信靠神。神要我們饒恕人,我們說:“萬一他不饒恕我怎麼辦?”神要我們愛仇敵,我們說:“萬一他反過來占我便宜怎麼辦?“神要我們專心事奉他,我們說:“萬一我的生意或工作受影響怎麼辦?”神要我們學習交托,我們說:“萬一事情越來越壞怎麼辦?”一個人對神話語的絕對順服反映了一個重要的思想:承認神的絕對信實,永無差錯,他的旨意、方法、時間都遠比我們優越。相反的,一個人對神的話語不順服也反映了那個人懷疑神的吩咐是也有錯誤和考慮不周全的可能。

我們都是墮落、不完全的人,我們按照自己的標準、良心、觀念來過生活,但這些標準卻不一定準確,而世界的次序是那位創造宇宙萬有又掌管人類歷史的神所定的,我們需要按照他所定的規律來生活,才能走在正軌上。基督教的信仰絕對不是為滿足人自私的欲望而存在,它其實是生活每一個層面的指導和規範。

然而,我們也不難發現,其它的宗教也有很多很好的生活和道德教導,非基督徒也有優越的行為操守,甚至有些比基督徒更好。為什麼我們要選基督教呢?我們的信心若停留在這第2的階段,那麼基督教也不過一套的道理,教導人怎麼做一個好人而已……(待續)

资料转自:基督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13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長中的信心(三):未見而信



正下去的時候,他的僕人迎見他,說他的兒子活了。他就問甚麼時候見好的。他們說:“昨日未時熱就退了。”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你兒子活了”的時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約四53)

真實的信心有2個特徵,首先,它曾見證過主的恩典。無論是他自己親身經歷,抑或他從別人身上看見或聽見。

除了耶穌以外,耶穌治好大臣之子的故事包含了3種人,他們都從不同的角度經歷了耶穌醫治的大能。第1個人是大臣,他因為來到耶穌跟前求,並相信耶穌的話而見證了神的作為;第2個人是患病的兒子,在這個故事中從未露面,也沒有親眼見過耶穌,卻得了醫治;第3種是大臣的家人和僕人,他們與大臣一起為兒子的病擔憂,也一同見證了神的大能。故事到最後這3種人都信了。雖然如此,看見而信的人與未見而信的人在福氣上卻有差別。同一卷書的廿章29節提到耶穌的門徒多馬,聽了其他見過復活主的門徒的見證後仍然不信,直到耶穌再向他顯現的時候,他看見了主才信。耶穌對他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大臣的家人也是一樣,他們沒有見過耶穌,也沒有像大臣的兒子那樣經歷主的醫治,他們只是見證主的作為而已就信了,所以他們是更有福的。

今天你和我都沒有親眼見過耶穌基督,但是我們都像那個患病的兒子,不論你察不察覺到,都不能抗拒神的恩典臨到我們,神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為我們默默的付出。此外,我們也見證過神怎麼樣怎麼樣恩待別人,就好像大臣的家人和僕人一樣,但我們是否已經相信得福呢?

53節最後一句話說:“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這裡的“信”到底指的是什麼呢?它與前面我們所說的因見和因聽而的信心又有什麼不同呢?絕然不同,這裡指的信是他們承認主名。

起初耶穌指他“不信”,後來他相信耶穌的吩咐,雖然耶穌並沒有完全按他的要求做,而且大臣是冒著風險回到自己的家,在家裡見證了耶穌的大能,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這表示先前的信還不是最成熟的信,現在他真正信了,這種信是得救的信。我們不知道這個大臣以後有沒有再見到耶穌,但這裡的信絕不可能是指他以後一有事情就找耶穌那種膚淺的信,那種信大臣早就有了。這裡是說,他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和彌賽亞,因為根據約翰福音再者的觀念,“信”是指信耶穌是神的兒子,是神所賜的救主(廿31)。約翰還有一個特殊的用詞――“信入”,表示信不只對某些事實作知識上的同意和有正確無誤的信條,而是指整個人對在基督裡已經賜下之啟示的回應,即接受耶穌以及他所成就的一切,並且把自己生命奉獻給他。這是一個委身的關係。

人的信心必須發展到這個地步才算成熟。信仰的成長是不斷的脫離以自我為中心,並且不斷的變得越來越以神為中心。不是神為我們而活,而是我們為神而活。不再是要求神為我們成全什麼,而是神要我們為他擺上什麼。有人用這樣的一個比喻來說明人信心的成長:人的信心好像一個人走進一條急流的江河一樣,當你剛踩入河水的時候,你還是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站穩腳步,但是當你漸漸走進水深之處,你的身體更多部分進入河水的時候,你就不再能夠主宰自己,而是隨著河水被沖去。同樣的,當你的信仰逐漸成熟,你就會越讓神來主宰你的生命。在你生命的每一個大小事情上,你都會尋求神的旨意,並以此為你人生的優先。神主宰的範圍不只是我們的道德操守,更是包含我們全人,我們的人生方向和終極目標。這絕對不是給傳道人或一批熱心愛主之信徒的教導,每一個基督徒都必須成長必有的標誌,否則你就是不正常的嬰孩。

资料转自:基督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3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約四)

什麼年齡的人,人自然期待從他身上看見什麼樣的表現。1個月大的孩子不會爬是正常的,1歲的孩子不會爬就有問題了;2歲大的孩子不會說話是正常的,20歲的人不會說話就令人擔心了。可悲的是,在信仰裡,這些“有問題”和“令人擔心”的現象隨處可見,很多已算是信主“高齡” 的人,卻仍然像個幼兒。然而,信心成長又有哪些標記呢?耶穌治好大臣之子的事蹟(約四43~54)是挺好的參考。

這個故事顯示信心成長的幾個階段,第一種是眼見的信心――不見不信。這種信心有2種常見的出發點,第一種是出於好奇。那時,耶穌正離開撒瑪利亞北上加利利,回到自己的故鄉去。耶穌自己曾說“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奇怪的是,耶穌這一次回鄉卻受到熱烈的歡迎。表面上這些人好像是相信耶穌,但實際上卻只是出於好奇:“加利利人既然看見他在耶路撒冷過節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為他們也是上去過節。”耶穌到底在耶路撒冷過節時做了什麼事?約翰福音二章23節提到,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跡”,就信了他的名。這裡的“信”並不是真實的信心,因為第24和25節說:“耶穌卻不信任他們,因為他知道所有的人,也不需要誰指證人是怎樣的,因為他知道人心裡存的是什麼。”這種出於好奇的信心不是耶穌要的,第四章所說的也是同一回事。



路加福音 4
在拿撒勒被拒絕16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那天,他照自己的習慣進了會堂,站起來要誦讀經文。 17 有人就把先知以賽亞的書遞給他。他展開書卷,找到一處,那裡寫道:
18 「主的靈在我身上,
因為他膏立我
去向貧窮的人傳福音,
他差派我[m]去宣告:
被擄的得釋放[n],
瞎眼的得看見,
讓受欺壓的得自由,
19 宣告主所悅納的禧年[o]。」[p]

20 然後耶穌把書捲好,還給會堂助理,坐了下來。會堂裡,眾人的眼睛都注視著他。 21 耶穌開始對他們說:「今天,在你們耳中的這段經文,已經應驗了。」
22 大家都讚許他,對他口裡所發出的恩典的話語感到驚奇,又說:「這不就是約瑟的兒子嗎?」
2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一定會用這句諺語對我說:『醫生啊,使你自己痊癒吧!』,『我們聽見在迦百農所發生的事,你在你的家鄉這裡也應該做!』」
24 耶穌又說:「我確實地告訴你們:沒有一位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是受歡迎的。 25 我真的告訴你們:在以利亞的那些日子裡,天空閉塞了三年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在以色列有許多寡婦; 26 可是以利亞並沒有被派遣到她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那裡,只被派遣到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裡。 27 還有,在先知以利沙的時代,在以色列有許多痲瘋病人;可是除了敘利亞人奈曼以外,沒有一個人被潔淨。」
28 會堂裡的人聽了這些話,都滿腔怒火。 29 他們就起來把耶穌趕出城外,拉到山崖上,要把他推下去。他們的城是建在山上的。 30 但耶穌從他們中間穿過去,走開了。


马太福音第13章,
53 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 54 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 55 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有古卷作约瑟),西门,犹大吗? 56 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 57 他们就厌弃他。(厌弃他原文作因他跌倒)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58 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
说明他家乡的人都认为他只是木匠的儿子。 乡里人都当耶稣是走江湖卖艺的神棍吧了。。。哈

本帖最后由 Diogenes 于 5-7-2013 02:54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7-2013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iogenes 发表于 5-7-2013 02:40 PM
若不看見神跡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約四)

什麼年齡的人,人自然期待從他身上看見什麼樣的表現。1個月大 ...

说的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1-2025 08:27 AM , Processed in 0.10760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