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不错的军事文章,跟友好的网友分享!
看过《赤壁》的朋友,一定记得曹操对着滔滔江水,踌躇满志的呼吼:我要拿下赤壁,攻陷柴桑。曹操在公元208年南下,有朋友认为,曹操志只在荆州,并没有打算再南下攻打孙吴。我以为这个思路有待商榷。 曹操是一个志在天下的枭雄,以曹操的实力,灭吕布,伐徐州,破袁绍,征乌丸,横行北方,无所顾忌。而河南和湖北接壤,一马平川,正是曹操步骑兵优势所在。如果曹操志不在孙吴,又何必那么辛苦的在玄武池日复一日的操练水军? [ 转自铁血社区
可以说,官渡之战后,曹操至少在心中,已经确认了自己乃是天下无敌手,之后几年,他消灭袁绍残部,北征乌桓,大胜而回,更是志骄意满,207年一整年,曹操都在为南下荆州和东吴作各方面的准备。 我可以确定,曹操决定在公元208年南下,一定也是打探过了,知道刘表病的不轻,大限将至,因此给刘表上演一场208年的第一场雪。结果,效果显著,刘表本就卧床不起,听到曹操南来的消息,那一吓不小,很快就“惊惧而亡”,刘表死了不打紧,关键是他没选好接班人。结果,尸骨未寒,荆州已经分成两派,客居的刘备和太子刘琦一伙,实力派蔡瑁和次子刘琮一伙。 所以,我一直佩服曹阿瞒南下的时间点,拿捏的太准了,直接整死刘表,分裂荆州势力,而结果曹阿瞒不废一枪一箭,就让刘琮吓破了胆,直接举起白旗投降。刘琮偷偷的投降,几乎要了在前线的刘皇叔的命。 刘皇叔那也不是凡夫俗子,也是志在四方的人物,屯兵荆州北方数年,广结人缘,深得民心,绝对不是在混日子。如曹阿瞒,刘皇叔这样的人,都可以给个绰号,“闲不住”,你看刘皇叔在荆州过了几年闲日子,他还不满意,喝了酒后,就感慨什么“髀生赘肉”,这种人,就是爱折腾,如果不让他们折腾,就等于在折腾他们。 因此,听到曹操南下,刘皇叔其实心里还是涌起了一阵阵莫名的兴奋,他在这之前,三顾草庐,招来孔明,已经把手下那帮五大三粗的汉子,练的行如风,站如松,正愁没有机会拉出去练练。 刘皇叔在前线做好战斗的准备,没想到,后方已经起火,我估计,刘皇叔之所以知道荆州之变,多半还是孔明的功劳,人毕竟和刘表一族是亲戚,家族中总有一些风声会传入他的耳朵。就好像,当年,要不是张良认得项伯,估计刘亭长,将殒命灞上,哪里还能有机会成为汉高祖? [ 转自铁血社区
当然,史书中没有这样说明,我们只能将这个功劳算在宋忠头上。刘备抓获宋忠,才知道刘琮已降,这一惊不小,这战根本没法打了,那快撤吧! 曹操南来,兵精马足,本想大干一战,没想到,竖子刘琮空有十万荆兵,却一枪未发,就举手投降,这自然是大好事,然而,却让曹操手痒痒的,前面说过了,像曹操刘备这样的人,你让他闲着,就是折腾他,与其被人折腾,不如主动折腾别人,因此,当阿瞒得到刘备南退的消息后。 亲点五千精锐中的精锐,日夜兼程,在当阳大破刘皇叔,几乎生擒这个卖草席的皇室后裔。当然,说生擒是有些夸张了,从种种迹象看,刘备南退江陵其实只是个幌子,皇叔的真正目的地,应该还是江夏。因为刘琦在江夏,只有联合刘琦的万余人马,才能和曹操周旋周旋。否则,就算江陵有粮有物资,又有何用,没有兵马守卫,不还是一场空? 不过,形势的凶险是不容置疑的,刘备也没想到曹阿瞒这么猴急,竟然日行三百里来追他,因此,措手不及,被弄得妻离子散,狼狈不堪,幸有关羽的水军准时接应,才顺利退到夏口。 击溃刘备后,荆州大局已定,一看时间,才短短的三个多月。 我想,这可能也是曹操荆州专案中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么顺,这么圆满,这么没有难度。于是,曹操立刻将跨江孙吴之事提上了日程表。 [ 转自铁血社区
三国第一毒士贾文和有劝曹操,稍缓攻击,先将荆州整顿下,再攻东吴不迟。可是,阿瞒当时的心情,怎么听的进去?也是,你劝一个在赌场里,一整夜赢钱的人回去睡觉,他有心事去睡觉么? 趁热打铁,曹操挟迅速攻占荆州之威,震摄孙吴,我以为,本身并无问题。这一点上,只有两个问题,一是刘备在江夏,尚有抵抗的能力,二就是孙权不是刘琮。所以,曹操后来才会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只是,公元208年,曹操对孙权这个晚辈还是非常的不了解,他以为,一封恐吓信过去,孙权立刻会吓得双腿发软,乖乖的将江东双手奉上。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同一个时代,到底是只出一个英雄好:如寄奴刘裕,还是如三国,英雄辈出好。 我以为,从后人来看,还是英雄辈出的历史更精彩。 刘备是铁了心的要和曹操对抗到底,这时,刘备盼到了一个知音,孙权,孙仲谋也是铁了心的要和阿瞒对抗到底,这还没完,再加上一个周瑜,铁了心的要帮孙权和曹丞相作对到底,还没完,还有一个鲁肃,铁了心的要将孙刘两派拧成一股绳子和曹操对抗到底。 其实,有人和曹阿瞒对抗本身也没有问题,曹操一生碰到多少对手,都被他一一收拾,遗憾的是,这一次,和他对抗的这批人,一个比一个有才华,一个比一个有实力。曹丞相,终于碰到了劲敌。 [ 转自铁血社区
然而,从形势上看,这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曹操南下时,已经准备了15-20万的人马,攻灭荆州的过程中,估计招降了5-7万人马,特别是荆州的水军,当时,在长江一线,曹丞相能调动的人马,我以为,不下20万,粮草辎重,更不是问题。 而孙刘联军,周瑜向孙权要5万,碧眼儿那手搓得,憋了半宿,只给了小乔的爱人3万人马,刘皇叔那边就更不济事了,据说,关羽有水军精甲万人,我是不信的。 孔明还是有些夸大其词,在当阳,被击溃的刘备,怎么可能还有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不下万人,这倒是可信的。因此,刘皇叔手上能调动,估计只有万余人,其中的精锐善战的,自然是关,张,赵统领的3--5千人。 也就是说,孙刘联军要用3.5万人对抗曹操的20万大军,这一战怎么打?因此,我到现在还不理解,曹操为何要在赤壁和周瑜决战。 曹操既然是一路追击刘备而来,为什么不把这个奄奄一息的刘草席整死算了,毛主席曾赋诗一首: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从这一点上看,曹操的水平和主席相比,就差了一大截。 实际上,刘皇叔当时的处境,一不可能按孔明所说,乘乱夺了襄阳,夺了也肯定守不住;退往江陵,其实也不妙,刘备手上的人马,是不足以守住江陵的,而荆州的士卒,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不可能尽力和刘皇叔共同御敌。 [ 转自铁血社区
因此,我以为,刘备一开始就已经和孔明计划好了,假退江陵,真往夏口,会合刘琦。退往江陵的消息,曹操都知道,可见,是刘备故意放出的风声,另外,关羽率数千人,从水路出发,如果刘备一开始就要退往江陵,何必兵分两路? 但刘皇叔也没料到,曹丞相会玩命的追自己,因此,在当阳被曹军虎豹骑大破,狼狈退到夏口。这时,是刘备气虚最弱之时,按最常理的想法,就应该立刻水陆俱进,直逼江夏。彻底将刘备打残,我就不明白,曹丞相为什么有事没事这时给混血儿发了一封恐吓信,说什么要和“将军会猎与吴。” 原本孙权估计还在要不要助刘草席的问题上,纠结不定,这下可好了,恐吓信来了,混血儿没有选择了,只有联合刘备,壮大实力一条路了。 历史上很多事都很奇怪,近代那个天才的希特勒,也是在逢战必胜的情况下,将奄奄一息的邱吉尔放在一边,不亦乐乎的向苏联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结果陷入两线作战,不得解脱,直至饮弹自尽。 曹丞相如果先不发恐吓信,把孙权晾在一边,而是集中水陆大军,夹击夏口,我以为,刘备和刘琦的联军最多只能支持到209年春。纵然城破之时,刘备还能继续南退,但刘皇叔应该是彻底被打残了。 此时,曹操再发恐吓信给混血儿,我看混血儿在心态上就肯定不一样,毕竟,有一个刘皇叔这样名望既高,作战经验又丰富的人在身边作帮手,小孙权心理会稳定些,如果单兵作战,估计,小孙权会崩溃。 [ 转自铁血社区
因此,我认为,在公元208年,曹操应该集中精锐人马,一鼓作气,先把刘备灭了,或者彻底打残,再发恐吓信给孙权,可能,还真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那也就没有赤壁之战的事了。 退一步,刘备未灭,而恐吓信也已经发了,混血儿愤怒了,周都督也风闻了,阿瞒色心大起,准备过了长江,就要把自己那如花似玉的娇妻锁进铜雀台,孙刘正式联盟。
http://bbs.tiexue.net/post2_6516200_1.html
本帖最后由 Boilwater 于 30-12-2012 03:22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