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018|回复: 30

静坐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9-2012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忘了曾几何时,有位老师教了我一种静坐方式,5-7-9-7,也就是吸五屏七呼九又屏七,一直如此循环,
这种静坐方法有问题吗?可有任何益处?每次我如此静坐十五到半个小时就已经满头大汗,这是好事吗?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9-2012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楚这种静坐法。由于静坐环境必需避风,通常初学者出汗是很普遍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2012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读南怀瑾写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2012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唔讲得 发表于 8-12-2012 02:03 PM
推荐读南怀瑾写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

唔讲得兄好内容谢谢,悼念南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2012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是一种呼吸法!呼吸法的ratio太过长了,会伤害到你的脑部的!相信我,经验之谈!你出汗的原因是呼吸的闭气太久了,你的心脏承受不了,所以满头汗。。。如果你要静坐!先搞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健康?还是要让心静下来?纯粹要健康,可以练真气运行法(论坛有个华侨先生是好老师),纯粹要心静下来,找位有经验的老师学观呼吸(继程法师就是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2012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then1980 发表于 9-12-2012 07:14 PM
这种是一种呼吸法!呼吸法的ratio太过长了,会伤害到你的脑部的!相信我,经验之谈!你出汗的原因是呼吸的闭 ...

谢谢,lz的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2-12-2012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呼吸会急促吗?
若想要练比较安全的静坐呼吸法,还是使用数息,也就是1数到10吸,1数到10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2012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神林永庆 发表于 12-12-2012 09:35 PM
你呼吸会急促吗?
若想要练比较安全的静坐呼吸法,还是使用数息,也就是1数到10吸,1数到10呼。

要安全拜明师,呼吸要自然,数息是为了入静(调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12-2012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神林永庆 发表于 12-12-2012 09:35 PM
你呼吸会急促吗?
若想要练比较安全的静坐呼吸法,还是使用数息,也就是1数到10吸,1数到10呼。

你的数息法是1数到10吸,1数到10呼,这样你会很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13 08: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静坐问答录

一、一般问题

一、没有师父指导,可不可以自己修学静坐?会不会走火入魔?

答:可以啊,没有什么不可以。现代人最流行讲走火入魔,其实没有什么火,也没有什么魔。只是静坐的理论、静坐的方法搞不清楚,再加上下意识里有些神秘观念,以发精神、思想不纯净,自己造成幻境,这便叫走火入魔。像宋明理学家们大都讲究静坐,从来没有走火入魔过。因为他们静坐的要旨重在养心,讲究的是思想纯净,所以没有什么走火入魔这些鬼话。

二、是不是在佛堂才能静坐?静坐是否一定要烧香、穿法衣再入座?

答:不一定,随便哪里都可以坐,无处不可坐。信仰佛教的人才要在佛堂、禅堂静坐。不是信仰佛教的人,哪里都可以坐,什么衣服都可以,什么形式都可以,静坐是共法,是佛法和一切其他宗教外道们的共法。

三、有家庭儿女、为生活奔波忙碌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当然可以啊。静坐是最好的休息。

四、生理上天生有病或肢体残障可不可以学静坐?姿势不能完全达到标准有没有问题?

答:静坐主要的目的在心静,并不一定在乎姿势。心静了就是静坐,所以当然可以。

五、静坐可不可以使身体恢复健康?

答:可以。

六、过度疲劳、爱困的时候可不可以静坐?

答:疲倦想睡的时候静坐是休息。假使要做功夫的话,最好是精神好的时候,睡醒以后再静坐。

七、静坐是不是一家要吃素?在家人吃荤可不可以静坐?

答:都可以。

八、什么时候静坐最好?是否需要在固定的时间静坐?

答:什么时间都可以。道家喜欢子午卯酉,那是配合阴阳家(不是易经)的物理自然法则,注重时辰静坐,是做道家炼丹功夫用的,平常没有时间的限制。

九、感冒生病时可不可以静坐?

答:当然可以。感冒生病会好得快些。

十、很嘈杂的工作环境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静",不一定要静坐,在嘈杂的环境里摆出静坐盘腿的姿势,人家看你是怪相。其实心静在哪里都可以。

十一、有便秘、痔疮或者驼背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心静对一切病都有利。

十二、怀孕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可是没有练过盘腿的孕妇最好不要盘腿静坐。怀孕以前有盘腿习惯的人,当然可以盘腿,这都没有关系。

十三、有精神病的人(包括先天及后天受环境影响)可不可以静坐?静坐后对他有没有帮助?

答:这个要看情形,也需要有人辅导。理论上静坐对精神病者绝对有好处。但是没有适当的人照顾辅导,有时候反而引起他更多的幻想,不太好。

十四、静坐的人可不可以常喝冰水?

答:看习惯而定。依照养生之道,最好是少喝为妙。

十五、静坐后可否立即洗澡?

答:这个没有问题。

十六、吃饱后可否立即静坐?

答:初学静坐的人,刚刚吃饱了不能静坐,因为肠胃正在忙着消化,不适合静坐。对静坐已经有心得的人来讲,吃饱了马上去静坐,一下子就消化了。初学的人最好吃饱以后休息半个钟头到四十分钟以后再上座。至于肚子饿的时候可不可以静坐?初学的人最好是不要太饱也不要太饿。

十七、房事过后可不可以静坐?

答:可以。不过对初学的人来讲不太适合,最好是房事过后、休息好,精神足了再来静坐。

十八、静坐以后是不是有助于房事?

答:现在我们学的是静坐,不是学房事。如果把静坐积蓄起来的能量用来行房,拼命的动,同静坐的原则相反,损失更大。

十九、不洗脸、不漱口可以静坐吗?

答:静坐同这些琐事关系不大,暂不讨论,免得浪费时间。

二十、小孩子可不可以静坐?

答:也可以啊!静坐是养心,静下来就对了,如果是好奇,想求神通,那当然不好,就不要他静坐。

廿一、应酬喝酒后可不可以静坐?

答:应酬喝酒醉了,你要他静坐,他也不干。要等他酒精消耗完了,消化好一点,安静一点的时候再静坐,静坐为的是养心。

廿二、初学静坐有那些正确的参考书?或读哪些佛家、道家的经典?

答:现在有关静坐的书很多,正确的有摩诃(大)止观,小止观。学佛的最好走这个路线,或者是"佛法要领",其次是老古公司出版的这几本。学道家的最好看"性命主旨"、"悟真篇",不过注解不要乱看,各家注的不同。其余的道书丹经很多,最好要审慎选择。

廿三、静坐以后可不可以参加喜庆宴会等俗务应酬?或看无关修道的杂志文章和电视电影?

答:这些都没有关系,静坐并不妨碍普通生活。静坐以后去打滚都可以,你要跳舞也管不着。

廿四、为什么要静坐?

答:这就要反问你自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13 08: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生理部分

一、静坐时如何知道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

答:这要凭个人自己的感觉。从外在来讲,最好每个人对生理学、解剖学、医学都有点了解,甚至看看医学上标准的人体骨骼图片。内在方面,自己对不对要凭感觉。假定一个人对自己身体感觉都不灵敏,当然有问题。可是世界上对自己身体内部感觉很灵敏的并不多。这要经过静坐训练、相当有功夫的人,才会对自己内部身体感觉很清楚。这样可以养生、健康、长寿,所以主要的关键还是看自己。

二、静坐时身体会颤动、发冷、发热、发汗?

答:假使是因为静坐的影响而有这种现象,这是病态的发露,因为内部本来有病,因静坐而引发宿疾,就使你感觉清楚。如果病很轻微,因静坐发冷、发热、颤抖(动),身体就会自然好转。如果病比较严重,自己有医学知识的就晓得治疗,不然的话,要找医生研究。这是静坐的自然现象,不是静坐引起的毛病。这是好现象,自己就知道怎么样去保养治疗。

三、静坐后体重增加或减轻怎么办?

答:不要太注意体重的变化。体重是受情绪、心理、生理、气候和饮食的影响,随时在变化。静坐不要注意这个,否则就是太注重身体,偏向唯物思想了。静坐是养心。

四、静坐后精神奕奕,晚上睡不着怎么办?

答:静坐坐得好,本来可以断除睡眠。不要太重视这个问题。昼起夜眠和一天三餐一样,都是习惯问题所养成,不一定非要如此不可。学佛的人,视睡眠是魔障,是蓋緾。如功夫到了不睡,一天当两天用,岂不更好。

五、静坐中,有时不由自主的气动,身体摇摆不已,会跳动,或打神拳,该让它继续或停止?

答:那要看情形。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知觉(思想),一个是感觉。气动带来的现象属于感觉状态。身体里的气机发动,可以说是好现象,也可以说不是好现象。身体里哪里有障碍,气血流通时,它就自然反应发生这种现象。至于要让他发展或制止他,就要靠智慧来判断了。有的人头脑很清醒、很正常,为了他的身体,可以让他继续、鼓励他动,等于是最好的内在运动,使他身体恢复健康。如果是精神有问题,或是思想倾向神秘性的,最好立刻制止,不然演变下去变成乩童、跳神的人,再加上神秘思想,就变成病态,不应该如此。任何一件事的好坏都看人的运用。

六、为什么静坐后反而感觉腰酸、背痛、脚麻、觉得混身是病,而且很容易受风寒感冒?

答:那是本来就有那么多病。和前面的问题一样,因静坐而反应出内在的病,并不是静坐引出你的病。腰酸背痛就是腰部有问题,如果自己不懂的话,赶快去看医生。

七、静坐后会打呃、放屁,是否有问题?在佛堂静坐时可不可以放屁?

答:静坐的时候最容易打呃放屁,那是中宫的胃气要通了。普通人饮食过度,食道和胃肠都不大通的,多半有消化不良或者胃酸过多的问题。静坐坐得好,胃气通了,身体健康,上行是打呃,下行到肠子,肠子不健康的话,有很多废气在里头,自然要放屁。道家有许多观念,认为放屁是元气漏了,不管哪一种屁,拼命夹着肛门,不让屁漏出来,这是很危险的事。有些废气必须把它排泄掉,如果肠胃有问题,又忍屁不放,往往引起中毒的现象。可是对完全辟谷的人而言,不吃东西,肠胃清了,功夫到某一极点的时候,有一种屁是很难得的,不能放,放了会有漏精现象。究竟哪种屁是元气,哪种屁是精气,哪种屁是废气,要靠自己的智慧去体会,最好有废气就把它排掉。至于在佛堂里打呃放屁,这是生理自然的现象,没有什么不敬的问题。所谓不恭敬,是故意造成的便不恭敬。如果是生理自然的反应,佛难道不慈悲吗?一个病人到佛堂,说这个病人很臭,应该赶出去,或者让他忍屁而死,那还叫做大慈大悲的佛吗?

八、静坐后可不可以有性关系,是否必须戒绝房事?

答: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一般人学静坐有很多不同的目的,包括健康、长寿、修道、求神通、学佛、练功夫,不管是什么目的,基本上,静坐是要守戒的不能漏精、射精,这是基本原理。但是有许多人学静坐就是为了性行为。尤其是男性,希望藉着静坐把性工具练得坚强牢固,征服女性,以此为神通、快乐。如果是为了这种目的,则是自求早死,这是绝对不好的事。至于普通人静坐以后能不能有性行为,就看你自己静坐的目的是为什么?一般来讲,正常的性行为是可以的,不过要节制才是,不要随时随地去"做人",太纵欲是有害的。

九、静坐后,生理机能旺盛,性欲勃起,如何调服?是否有彻底解决的办法?

答:这是最难的问题了,也是静坐第一关。大家学静坐,不管是为了健康长寿,或是修道、学佛,碰到这一关几乎都过不了,就自然会去做性行为。《楞严经》上也讲到这一关很重要。所谓性欲勃起,就是淫根勃起,佛经上把男女性器叫做身根、也叫做外淫根。实际上真正的淫根不是这个工具,而是心念。最好的调服方式就是把心念空了,如果能空掉心念,这个不是问题。许多人心念空不了,在工具上面想办法练气功、练各种调服,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当然也有各种特殊的方法,以修道的立场来讲,最好的方法是减少饮食,肠胃空一点就很容易调服。念头一空就回转了。回转来就变成身体最好的营养。

十、女性月经期间,可不可以静坐?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对一般初学的人来讲,最好是休息几天。如果是学佛的人,走心地法门,念佛参禅,看空了身体的,那么,月经期间静坐,一点妨碍也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于道家和其他做功夫--所谓练气血的,就是要考虑一下,在这个时候故意锻炼气血,恐怕逆流反走,就形成气血不顺畅,反而变成病态,至于功夫好的人,就看她自己的经验了。只能说到这里,高深一层,以后再说。

十一、老年人(尤其更年期的人)静坐是否有需注意事项?

答: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多注意心地法门,信佛教的最好念佛,信其他宗教的,也要一他的宗教信仰为主,这样静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十二、为什么静坐后,有事会闻到檀香味?

答:这有两种情况,大部分是自己体内的变化,譬如说,静坐坐得好,效果达到脾胃净化,就会产生檀香味或其他香味。如果肝脏有了好的效果,就会产生一种清香的味道,本来人体内部是香的,都是自己心念不好,生理不健康,所以搞得很臭。另外一种情况是外力的加持,如佛菩萨感应所带来的檀香味,这是宗教上的现象,不要搞不清楚。

十三、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可不可以静坐?

答:当然可以静坐。不过,要走心地法门,注意思想念头,只管心念,好好养心,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想做各种功夫,就需要有专门内行的人指导。

十四、静坐坐得好,会一直拉肚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对静坐坐得好的人来讲,拉肚子是好事情,表示气脉走通了,在清理肠胃。我所知道的,有人甚至一天拉一、二十次,最后像水泻一样大拉,拉一次清爽一次,那是静坐的效果到了,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不要病态的腹泻当作好现象,那是不多的,要求医药才好。

十五、静坐坐得好,会经常漏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漏丹原来是道家的名称,后来佛家也通用这个"丹"字,就是普通所谓的"精"。漏丹就是遗精,真正的精不只包括两性的精虫卵子,还包括各种气的作用。遗精的途径很多,包括梦遗、醒着遗、性交中早泄、遗精、阳不举阳痿,都是性荷尔蒙(内分泌),乃至整个身体荷尔蒙(内分泌)衰弱的毛病。所以丹也同全身荷尔蒙,包括脑下垂荷尔蒙、甲状腺荷尔蒙、肾上腺荷尔蒙、性腺荷尔蒙等内分泌通通有关。丹漏了就是病态、不太好。最好静坐坐到不漏丹。不漏丹身体绝对健康,可是不论男女,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不漏丹。道家的理论和现在生理学不同,精是气华的,这个气不是空气,也不是呼吸之气,而是元气,也就是生命能所变化出来的产生的。想要炼精化气、使身体健康、长生不老,甚至成佛成仙,第一项条件就是戒淫,断除性行为。道家所谓"百日筑基"起码一百天,将近四个月时间,完全不漏丹。心理上还要完全不动淫欲之念,这个才是初基打好。不过,初基打好并不算成功,还要"十月怀胎",等于一个女人,胎儿在肚子里要好好保养。百日筑基加上十月怀胎,是一年两个月,生理上要没有遗精,或性行为的射精,心理上也要很平静,像婴儿一样没有淫欲。"十月怀胎"以外还要"三年哺乳",至少三年,要这样不漏丹,这个是四年两个月了。然后等婴儿长大,这中间当然也不能漏精,如果漏掉了,婴儿就长不大。四年两个月以后是"九年面壁",所以总共要十几年不漏丹,以后还要不要漏呢?问神仙去。总之,修成功了,起码也要十几年,所以不漏丹这个问题讲起来有那么严重。不漏丹是初步,一般人学打坐,据我所知,大部分的人不坐还好,越坐越漏,漏得厉害,甚至还故意去漏,那就免谈了。

十六、有时特别烦躁,无法静坐,怎么办?

答:那是心理问题,或是心脏、肝脏有毛病,总是身体内部有不健康的地方,就要注意。

十七、有时静坐会不想起来,也不想办事,怎么办?

答:那要看什么情形。有一种人是身体完全没有感觉,那是病态,要治疗。不过病态到这样的人比较少。普通静坐有一点点效果也会这样,这要能够自由作主才对,有意能够坐得住才好。而且在静坐中发生心理生理的舒畅喜乐才是对的。

十八、瑜伽术、气功与静坐入定有没有关系?

答:都有好处。

十九、有口水来时怎么办?

答:缓缓咽下去。

二十、后脑有声音不停怎么办?

答:不要注意它,越注意越厉害,那是气向脑部走,头部气脉快要打通以前的现象。不理它,气自然就走通了,真正走通以后,还有更美妙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13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心理部分

一、静坐时听到特别的声音(幻声)及看到一些光影幻象,怎么办?

答:这些都是心理作用所影响。也有一小部分是由生理内部变化所引起的。这要记住金刚经上的一句话:"若见诸非相",知道一切是幻境,不理它就好。这些幻声幻相并不是坏事,那是静坐进步当中的一种现象。如果当成有神通、有鬼神,就是迷幻成真,最好停止静坐。

二、静坐时看到鬼怎么办?

答:也同前面的问题一样,一切都是自己下意识的幻想,就唯识的道理来讲,都是独影境或带质境。换句话说,都是下意识的精神状态,不是真实的。只要把道理搞清楚了,一点都用不著害怕。

三、静坐时胡思乱想不已,怎么办?

答:那很难办。要走心地法门,那要多研究佛学啰。我也没办法帮助你,只能够叫你空。佛也只能说:"住一切皆空",怎么空?佛、神仙都没有办法帮你空。

四、静坐时容易昏沉睡著,怎么办?

答:昏沉睡著有两种问题。一种是心理问题,心情沮丧、精神不好,会容易昏沉。一个是生理问题、身体、头脑不健康也有这种情形。最好是睡够了再起来静坐。

五、静坐时觉得心灰意懒,人生无望,想自杀,怎么办?

答:这个、佛都没有办法救你,要自己看空。至于说为了灰心去静坐,已经不对了。既然灰心,就不会静坐,既然静坐,又要灰心,那不晓得为了什么?这都是心理问题,必须自求解脱。不过,要想一想,自杀以后,到另外一个世界,那边使你更灰心怎么办?

六、静坐中突然想笑,有时又想哭,不知为什么?

答:这是心理状况引起的,第六意识不能作主,就会跟着这个现象乱跑。少部分也是生理状况引起的。肺和心脏的气走动了,就会喜欢笑。肾脏同肝脏的气走动了,会有悲观流泪的现象。但大部分还是心理因素,这要检查自己的心理。

七、静坐如何观想光明点?观想丹田可不可以?丹田的位置究竟在哪里?

答:这个问题已经超过静坐的范围,完全是密宗与道家所注重的问题,属于佛法修持和修道的范围。修道学佛的人,不一定要观想光明点,可以观想的很多,譬如佛像。现在道家错误的解释,肚脐下一寸三分叫下丹田。其实下丹田的位置依每个人的体型、手指长短而有不同。正确的量法是以每个人中指中间一截的背面为标准长度,从肚脐往下量这个长度,就可以找到下丹田。中丹田在心,上丹田在眉心,间脑这里。上田、中田、下田,道家叫做三个丹田,所以观想的时候,把这个光明点定在哪一个丹田,要看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而且真正的明点不是观想出来的,而是修道学佛的人功夫到达某一境界,光明出现,那才是真正自性的明点。观想的明点不算是真的,而且不要摆在下丹田,尤其是女性,千万不要这样,否则对身体不好。这是学佛修道的专门问题,要专门研究。

八、为什么要数息、数两下就忘了,观想佛、想不起来?作白骨观也作不起来?做这些功夫有什么用?

答:那是学佛的专门问题,至于为什么做不起来?因为心念不能止,不能专一。学佛能够训练到心念专一,也不昏沉、也不散乱,这是已经有了相当基础,谈何容易啊!至于说做这些功夫有什么用?这太专门了,各有专书,不能笼统的讲。

九、学习静坐的人在日常生活、办公时,应如何联系定力?

答:那就要看你的定力了。定力同静坐可以说有关联,也可以说没有关联。有定力的人,就算不学静坐,也可以日理万机,事情虽然多,头脑还是很冷静,心情也很平静。至于说,静坐做得好,练出定力,用来做事,那要相当的功夫了。怎么样去练习?方法太多了,要现场做,不是空谈理论的事。

十、为什么静坐后,亲情、友情、手足之情、男女之情反而更觉浓厚、更难割舍?该如何派遣?

答:这是智慧问题,不是静坐的问题。不过因静坐,头脑清楚了,自己发现情重,并不是静坐使你多情。这是心理同生理状态,由形而下到形而上,要先研究佛学再讲。

十一、静坐有了某种定力,可以把他人、世界和事件分隔开来,与我自己的内在漠不相关,得到一种逃开的宁静。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用坏了会不会精神分裂?

答:大体上这是很好的事情,不会有精神分裂的问题。但是细微的思想很多的话,就等于双重精神状态了,那要注意。

十二、什么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答:这个很难讲了,正常的人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一笑)怎么叫正常的,很难下定论。以佛眼看来,这个世界,便是病态的变相,人生,也多是变态的。

十三、如何克服恐惧感?

答:这要道理上看通了。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念经、念咒,实际上这还不是究竟,究竟是要道理看通,检查自己的心理,为什么恐惧?

十四、脾气大、嗔心重怎么办?

答:这也要道理搞清楚,检查自己的心理状态。这个不是静坐可以解决的。

十五、怕死怎么办?

答:最好死了以后再研究。(大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13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修行部分

一、如何炼化精气神?

答:方法太多了。所有的佛经、道家的书籍和印度瑜伽术都在这个问题上转,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哉问。

二、何谓奇经八脉?

答:普通的经脉属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奇经不是属于血管系统,也不是普通的神经,是另辟一路的,有八个脉,就是八条气化之路。奇经八脉不完全属于肉体生理的部分,而是生理跟神精结合的部分。

三、在睡眠中怎么用功?

答:既然睡眠,就不会用功了。既然用功,就不会睡眠了。

四、入定与睡眠有何不同?

答:这两个名称就不同。入定有各种定境,各种现象。定这个字很简单,一个念头,等于一个珠子一样,把它定住在那里,永远是这颗珠子,那个叫入定。珠子不只一颗,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定有各种各样的境界。千万注意,不要把静坐当作入定,那就错了。静坐是初步练习,将来功夫高了,可以因静坐或学佛修道,进入你要的境界,那个叫入定。睡眠是大昏沉,当然不是静坐的定境。

五、静坐如何入定?入定后应如何?

答:静坐是静坐,入定是入定。入定是佛家、道家专有名称,看你要修哪一禅定,百千法门,各有不同。"定"字本身的意义就是把一个东西定住,念头像一颗钉子钉住,像一颗珠子放在那里,珠子是活动的,把它定住,摆在一个中心点,专一不动。钉子、珠子都是作比喻,比喻有百千三昧,三昧是梵文翻译,是百千种方法,是你达到"定"的境界。定是心定,身体跟着定,奇脉也跟着定了,这个叫"定"。入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所以佛教的念佛参禅、其他宗教转移的做礼拜、祷告,没有杂念妄想,定到一个念头上,乃至道家做各种功夫,密宗的各种观想,都是入定的方法。但是定了就是悟道了吗?不是。定跟悟道大有差别,静坐得定是一般宗教、哲学共有的功夫,所以叫作"共法";证得菩提、大彻大悟、悟道成佛,那个大智慧的解脱――"般若",是不共法,那是佛法的真正中心就是智慧的解脱。我们普通学静坐同入定还没有关系,坐个几天几夜都不动,只能说静坐做得好,是不是达到入定的境界是另一个问题;而且达到入定的境界,同是不是悟道、智慧解脱了没有,又是另一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六、三际托空以后该如何?

答:三际托空是佛学禅学的名称,太专门了,超出静坐的范畴。那是把心分作三段处理,前一个念头让它过去,后面的念头未来,中间的这个念头当下就空灵了,这个叫三际托空,并不是佛法的究竞,而是最初步的空念头的练习。实际上,中间这个念头的空灵还是意识境界的空灵,这里头还要起慧观,就是智慧的观察。所谓一切方法,皆如梦如幻,这是假观――一切方法即假即有,这是幻观、也是假观。然后一切方法的本体即有即空,即幻即空,这是空观,还属于三际的前后两头;然后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至性本来能生万法,亦能空万法这就进入中观,中观以后,中字还要舍掉,即是达到毕竟空,空还要毕竟舍掉,这些都属于佛学的范围。

七、什么是出阴神、出阳神?跟化身、意生身有何关系?

答:出阴神、出阳神是道家的观念;其实懂了唯识的道理,有时阴神、阳神还是属于独影意识的境界。拿道家来讲,普通能够出神,都属于独影意识的晶界,都是阴神,真正出阳神,那要到达即身成佛境界,第八阿赖耶识整个转了。这种独影意识跟化身、意生身当然有关系,修成功了,独影意识也变成化身,意识也可以化身去了。修不成功啊,一切都是幻想、魔境,这个也是学佛修道专门的问题。

八、坐中见佛、梦中见佛与实相见佛有何不同?

答:静坐中见佛、睡梦中见佛、实相见佛当然不同啊,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是答案,不要问我了。

九、静坐是看到影相,有先知的能力,但时真时假怎么办?如何鉴别?

答:静坐有时有先知,小事蛮灵,大事反而不灵,都是第六意识、独影意识境界。至于说灵不灵、对不对,这个问题是专门的,慢慢去参究,暂时不告诉你。如果把这个当成神通,认为很灵,久了以后就进入神通二号――神经境界,要特别小心。

十、开悟与静坐有何关系?是否要开悟非静坐不可?

答:开悟和静坐可以说有关系,也可以说没有多大关系。真正的开悟不一定要静坐,但是如果为了开悟而学静坐,这也是应该。

十一、什么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答:三花是"精、气、神",气脉到头顶上通开了就是"三花聚顶"。五气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就是心、肝、脾、胃、肾,这些内脏都绝对健康了叫作"五气朝元",这两句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奇经八脉、气脉都通了。

十二、如何鉴定一个人有道无道?

答:这个很难讲,这个问题不答。有道的人一定慈悲喜舍、戒定慧俱足,很明显的。

十三、悟了道有什么用?悟了道以后如何?

答:悟了道以后好吃饭、好睡觉。(大笑)

十四、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如何修炼?程度差别如何?

答:其实人都通的嘛。吃了饭会拉屎、耳朵听得到、眼睛看得见;这都通啊。至于说那些神通,有专门的修法,修成功了,还不算真神通,要大彻大悟以后,自性本来俱备神通,那又属于佛法范围,以后专门再讲。

十五、有了神通可不可以表演?

答:有神通的人都不表演。表演的叫魔术。

十六、悟道的人是否一定具足神通?

答:那有两种情形。有些人悟道了,不要神通。有些人悟道了,有神通。至于一般人想学道、修神通的,已经是不通,表演神通更是魔道,那叫做耍魔术。

十七、报化身成就,是否非双修不可?

答:不一定,不应作如此说。这是佛法专门的问题,不在此讨论。

十八、禅宗三关在功夫境界上怎么讲?在菩萨果位上如何说?

答:这些在"禅海蠡测"(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的)书中都有,这里不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13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修《大安般守意经》

南老师怀瑾(以下简称南师):我们今天聚会在一起研究完了《大安般守意经》,安般这是古代的梵语翻音,详细讲是安那般那,出入息。这是释迦牟尼亲口传授的。实际上很多经典里头都包含,内容都有放进来的,佛教我们怎么修持的一种很实际的方法。拿现在的话讲是很科学的,很平淡的,很规矩的,一步一步都告诉我们,大家看不懂。而且后来佛学昌明了以后,反而把这些修证做功夫之路不重视,大家犯了一个错误——好高鹜远。大家一来都想走高路子,都想一来就马上开悟成佛。好高鹜远,对佛法没有实际修持。现在世界上还在流传安那般那——利用呼吸修行的方法,印度也好,中国也好,几千年都在流传,都变了。中国后来就变成乱七八糟的气功,也不懂得真正的气。印度也一样。那么,流传到西方去呢,把这种数息的方法用到医学上去,所以西医治失眠,治心理障碍,就叫人注意自己的呼吸计数字。这个在其他经典里还很多,讲到如何翻译的这部经典,文字古老一点,它意思讲得最清楚了。中国后来天台宗传到日本以后,用这种方法的很多,可是几乎十个人修行、一百个人修行,没有一个成功。道理在哪里呢?道理都晓得这个法门叫作数息观,问题也就是我们去年讲了一年,什么叫息,这个理解,这个思想,观念上搞清楚没有?现在我们这一次参与了《大安般守意经》的研究,我现在问几个问题,希望大家自由地答,不要不答。我也不单独问哪一个。什么叫安那般那这个问题,请大家自由答复。(久久顾视大众,无人回答)又不讲话了,又是中国人,同西方人谈话就比较痛快,有问必答。

女答:出入息。

南师:大家讲话,不要一个人讲。(众齐答:出入息)

南师: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你自己讲出来,你的脑子记忆就会深刻。不要不肯讲话。安那般那是梵文,刚才讲了出入息,那么安那是什么?般那是什么?

某女:安那是入息,般那是出息。

南师:大家搞清楚了没有?都清楚了吗?希望讲话。佛的教育里头有两句话“学人不开口,那是没有办法的。都晓得了,出息入息。再问第二个,什么叫做息?请大家答复。

某男答:不呼不息叫息。

某女答:呼吸之间停着的那一刹那叫息。

南师:一个说不呼吸叫息,一个讲呼吸停着那一个叫做息,那是你过去听来的,这八个课你不在,不怪你。这次课有没有听?(学员答:有)有就好好听。

某男答:自心叫息。

南师:自心叫息,怎么叫自心叫息呢?进一步。

男续答:不可解释。

南师:不可解释,这个是佛学院的答复。(南师对某一个女学员说)你说他这个话对不对?

某女答:自心叫息?

南师:不是,你说他这个话那一个对,那一个不对?

女续答:一呼一吸叫息不对。

南师:什么是对?

女续答:刚才X先生讲的不呼不息叫息那位又讲一呼一吸之间停顿的那也叫息,是一样的。

南师:为什么是一样?

女续答:因为不呼不吸已经包括一呼一吸之间的停顿,这是就小范围讲的,乃至于不用鼻孔呼吸,还会出现不呼不吸这种情况,范围比较广。

南师:你简单地说,你这样越说越复杂了,什么叫息?

女续答:就是不呼不吸叫息。

南师:包括那个自心叫息呢?

女续答:它这个面更大,又更深一层了。

南师:就是说我们的生命自然呼吸静止了,不呼不吸中间停留这个阶段。我们讲过弥勒菩萨在《瑜珈师地论》上讲叫中间息,息,不但气止,呼吸宁静、停止,不是用意压下去的,心念要完全放下,清净休息,那个叫息。认识清楚了啊!我们刚才研究了《大安般守意经》这个息,现在我们问一下,大家都听过课文的,息是怎么来到?在生理跟物理世界是属于什么方面的,请大家答复。

某男答:(听不清)

南师:你是答的哲学理论。还有谁?

某女答:风大来的。

南师:你们怎么都不讲话!你们是来学还是来听的?是不是想学呢?唉,如果不答话,我就请你出去哟。真的!跟我当学生,真教起来,我是非常严格的,谁都不容情,这是出了名的。不管你什么地位,什么年龄,有时我就要骂人,这种味道你们没有尝过。我在这里很客气,在这里我为什么客气,(因为我)没有把你们当真的学生看!当学生看,非常严格!注意哟,现在我再请问大家,息,刚才问大家以生理、物理来讲属于那一个东西来的?

众答:风大来的。

南师:风大!风大在佛学里头属于那一方面呢?

众答:四大,色法。

南师:四大!色法。对!风大变成息,刚刚我们研究过有几种现象的分析?

某男学员:三种现象:最初是风,其次是气,最后是息。

有人补充说:还有喘。

南师:对!这个都要搞清楚哟!你们真要学的话。这样弄不清楚就是白搞的啊,不要以为(是在)学打坐,不要浪费时间哟。风大是物理作用,在我们人体生命生理作用是属于四大里头的一个重大因素,叫风大!要自己用智慧听了以后研究清楚。在宇宙里头就是气流,叫做风。风!没有声音,也没有颜色,也不是物质,但是也不是精神,可有这个作用,叫风,根本上叫风。风动了以后,听不见声音的,风来时听到的声音是风碰到了其他的东西,风跟物质磨擦发的声音,不是风的声音,是物质受风力的磨擦起来的声音。风碰到金属,碰到铜、铁、它发的声音不同,是铜铁受风力的磨擦所发的声音,碰到水,它发的声音也不同。所以不要认为有声音是风,风是无声、无色、无形、无相的东西。那么它动了以后,这个风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叫它气,气要流动的,所以每天的气象报告,你看气象图上画的气流路线各有不同,要搞清楚哟!现在记着,下次发考卷里要答得出来。这个气静止了,像我们现在房间里也没有开冷气,也没有外面风进来,很静止,是假的静止,闷闷的,这个接近于风跟气宁静的境界,这个叫息,因为风不动。假使手一动,那息的境界就变成气了,再大一点就变成风了。所以佛在《大安般守意经》上说分四种:风、气、息、喘。大家昨天刚刚研究完了,怎么样是喘的现象呢?请诸位答复。我这样是考问你们记得没有。

众答:(听不清)

南师:现在我们呼吸往来不停就叫做喘。至于说伤风了,大家鼻子呼吸,有声音的,那个当然更是喘,喘气。呼吸往来不停,喘气,自己耳朵都听到,吸呀!呼呀!吸进呼出都听得到,这是风,不是气。修安那般那是叫你先认识息的道理,呼吸往来不喘,鼻子呼吸声音也宁静了,有感觉的状态,这个叫气。感觉声音都宁静了,内在的,那个叫息。息是感觉得到的,感觉到自己身体内部内、外都在动,这个叫息。修安那般那出入息,是修这个息,不是修鼻子往来这个哟,搞清楚没有?(众答:搞清楚了)都清楚了,这是很重要的。希望你们这一次认真地研究。这是关系你们自己的事,是为了你们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更不是为了我。我是在牺牲给你们讲话。老实讲我吃饭了自己的饭没有事情做,很愿意给大家讲这一套么?我事情很多哎,很不愿意哎,前些时间我昼夜都在赶,我是牺牲精神、时间抽出来为大家讲的,要知道这个意思哟!并不是我喜欢当老师,想传给你们。我不承认你们是我的学生,我的学生标准是很严格的,真的我是几十年没有承认过一个学生,我的学生必须文的武的、出世入世都要会,甚至说文章、品德好。我到七八十岁还没有找到一个人哟!要搞清楚哟,我这个话那么严格地刺激你们,也使你们知道我是那么慎重。我并不是说吃饱了饭没有事找你们来闲谈。为了你们的修持,为了你们自己要弄好,我愿意牺牲时间、精神来做,是这个意思哟,请大家珍重自己呀。那么了解了这一层,现在先认识息,这个理念先要认识。我再问大家,等一下再告诉你真正用功怎么办,这部《大安般守意经》重点在那里?

众答:在守意。

南师:好!这个答对了。重点不在安那般那吧?

女答:是。

男答:安那般那是工具,带到守意里面。

南师:好!守意,意是什么东西,了解清楚了没有?意是什么东西?

众答:意念,思想。

南师:好!这是在学理上讲是意念、思想,这是对的。那么,这是第六意识了,对不对?

众答:是,根在七识。

南师:意根在七识,对。现在当我在讲话是不是意在讲呢?

众答:是。

南师:诸位听课的时候是不是意在听呢?

众答:是。

南师:请问大家,意在什么地方?在身体哪里?

众答:在头部。

南师:好!现在都在头部,感觉在脑部,初步这样认识,了解了,其实要认清楚,现在讲话,我们进入情况一点。诸位不一定盘腿,先把眼睛闭起来,心情放清净。刚才答复意识是在脑子里头,现在还没盘腿,要盘也请你自由。我怕等一下正式坐的时候,你们腿吃不住,不要因腿妨碍用功,是这个意思。现在只求宁静,全身、眼耳鼻舌身头脑都要宁静下来。告诉大家,意,它的作用机关在头脑,没有错,诸位答的也没有错。但是要注意哟。我们坐在这里,外面汽车走动的声音听到没有?

众答:听到了。

南师:自己感觉坐在这里,各方面,包括身体外面的环境知道没有?

众答:知道了。

南师:全体是意!它并不在身体以外,并不在身体以内,也并不在中间。不过,刚才为什么讲在脑里头?在我们现有父母生的身体,脑子这部分感到意在这里动,思想在这里动,这个思想动是意的分别作用,在脑里头。把思想分别不动,比如思想都在脑子里想,每个思想来了,你就把它抛开,都不动,没有睡眠,并没有睡着,也并不昏头,都不动,清清爽爽,所有思想来了都扫掉,不要管这个脑,也不要管这个身体,这个意同内外是全体、整个的。这样懂了么?体会一下,要注意这样体会。那么真正的守意就是大乘佛法的观心,观什么心?不是观心脏。每个思想来了,心里一起什么思想或者感觉的或者知觉的,这个就是心意识在动,这个“动”都要把它扫清,谁去扫它呢?你知道自己在思想,那个是真意,那个才是意,第六意识清清明白的意。你的思想是意识上面,等于水上面的一层油,水什么飘的。所以不要给自己这个思想动力骗了。这个油面都把它清了,那个清清明明的就是刚才我所指的。你看,我讲话你们也听到,坐在这里,身体也感觉到,外面的情形,四面八方都知道,这是本意。这样认得这个意没有?

众答:认清了。

南师:不在头脑里头哟!脑里头在思想,这个是妄想。所以人能做到把脑子里头的思想、每个思想都扫清了,都打开了,清清明明在这里,清净得很。大家很清净吧?是不是很清净?

众答:是。

南师:好!我小现在用现代化的讲法,那么清楚一层一层告诉你,你再看看自己脑子里面的思想,过起过去同你没有相干吗?你那个意知道自己在思想,这个是清净的。理论上就叫知,知道那个知,叫知性,性质那个性,明心见性的那个性,这就是知性。这个知不一定是脑子里的作用,它无所不在。这个是意。所以安般守意先不讲安般,教你随时随地,不仅是打坐,平常走路,做人做事,随时保持这个清净。拿现在的话来说,你保持脑子里的清净,这个是意。守意就守这个境界,定也定在这个境界。这样,守着了这个清净,一切杂念都没有了,这就是止,就是定。那么定久了,初禅、二禅、三禅……。所以你看,《大安般守意经》上讲佛入定九十天,九十天在这个定中,为了给我们说法,九十天以后才下决心要告诉大家,再讲这部经。那么安般守意经上告诉你,假如你会入定三天,就入这个定。怎么叫入呢?进入这样一个状况叫入。怎么叫出定呢?你这个状况没有了,脑子乱七八糟又乱想了,就叫出定,离开定了,入定出定这个道理懂了吧?

众答:懂了。

南师:好!现在你进入这种状态,真入定了,不一定盘腿,站着也可以,坐着也可以,有时一定三天都不动,杂念来了就扫,甚至扫到以后不用扫也没有杂念了,也没妄想了,这正是守意。这样懂了没有?

众答:懂了。

南师:好!请大家盘起腿来,这是正式盘腿了。

某男问:老师,每次在坐之前要不要呼一口气呢?

南师:现在没有讲这个,你先认识守意,这个意搞清楚了。刚才讲的理解清楚了没有?认识清楚了没有?赶快!腿一盘,放下。所谓放下,一句话就是脑子里什么都丢开,意念很清楚,有一个思想已经起了浮云作用,已经有了杂乱作用。先把这个意念弄清楚。好!刚才X老板问要不要先呼一口气呢?这是第二个问题,不过连带这个问题,教你们六个字,现在你们在守意当中听,六个字都教过你们的,一个是“呵”,口字旁一个可,国语念“喝”,广东音念“河”,这个字发音,这个嘴形,呼气是管心脏的。这六个字在每次上坐前做一下也好,有时习惯了,功夫到了,也不一定做。有时候感觉到心中闷,里头有浊气,就用这个字,呵呼长气出来,不要出声音,我都能听到就不对了,你自己听到了也不对,心里念这个字,没有声音,嘴唇这样,呵     ,管心脏。第二字是嘘,口字旁虚空的虚,管肝脏。呼完气,你将嘴巴闭上,也不要吸气,自然……(有五个字听不清)闭拢来,自然作用,然后第三个字呼,呼叫的呼,管胃的,第四字吹,管肾的,膀胱、肾、腰以下的,膀胱、小肠,包括腺、包括夷脏的功能属于肾的部分,用吹。第五个字嘻,口字旁欢喜的喜,国语念“洗”,广东话发音读作“喜”,脸拉开像笑起来,整个脸拉开,管三焦,全部身体。第六个字四,管肺的。这六个字,刚才X老板问要不要呼一口气,这六个字是调身体的,随便你。这个问题答复了。回转来注意哟!希望大家认识这个意,诸位,我给你们讲什么叫清净呢?你两腿一收,眼睛一闭,已经清净了嘛,不要另外求一种方法,另外用一种方法练一口气,什么叫打通气脉,那已经不清净了,那意就乱了,不叫做止,不叫做定了,所以重点在守意,那么要问佛要教我们安那般那,现在是初步叫你认识意,意就是心的功能,最中心的作用,你整个还没有认识,还要用功,还要入定。入定,我们的障碍是什么?就是肉体,这个肉体要使它转变调整,非利用安那般那出入息不可了,这一方法。你这样意念清净了,不要另外呼吸哟,坐好身体端正,不要太用力,全身放松,从脑起都要放松,从头脑里头放松一直到全身放松,统统放下,不要管呼吸,都放下。你这时意念不要妄想。(有学员问,南师回答说)实际上你不要管它,这个意会知道自己在呼吸,就是你们大家自己呼吸,从鼻孔里头一进一出,有这个作用。这个懂了没有?

众答:懂了。

南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13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员问:怎样数息?

南师:你不要去数它,我们不走这个法门,现在我告诉你们的方法,走的是高的方法,认识意以后,不用守了,就是随。什么叫随,不是跟着呼吸,现在我们意念清净,脑子清净,这个呼吸往来随时进来长短,进来``````出去,或进来长````到身体内部,不要跟着它````,到肠子了,有感觉了,你都不理。出去也知道,你知道就叫做随了。随的意思就是意识心念跟气配合为一了。一有杂念就赶快扫掉。

X老板你那里难受不准动身体,你不要打坐起来身体也好腿也好,那里难受就帮忙动一下,做运动可以,真要入定你不要搞习惯,搞习惯了,你的思想、意就跟着感觉走了,没有在安那般那工夫上了,这就散乱了。宁可难受,姿势你开始把身体摆好不动,为什么你感觉到头部难受、脖子难受、身体难受,你那个难受的地方就有浊气有碳气在里头,你慢慢跟着呼吸、意念,把它排出去。慢慢来!

现在这个随这个息,进叫安那,出叫般那,一进一出。都知道了,意念也清净了。慢慢慢慢由风变成气,由气变成息,到息的境界,好象念头也空了,脑子也不想了,气息好象停止了,这个就是息的境界。这是息,这叫止,停在哪里。当然你们初步这个机会,这种境界很少,有时候一刹那之间就过去了。但是没有关系,慢慢练习止在这里,止在这里以后,注意哟!还有呼吸没有呢?有啊!现在我不敢断定你们这样听了就做到,不见得。在座的当中有人可以做到。做到的更好,没有做到的慢慢来。

X老板不要动,你一动你将来这身体转化不过来,非要受这个罪不可了,慢慢来。就是你把那一部分难受的意识,这个守意命令它这个意识放松,这部分神经,慢慢这个息就会通过。

刚才话又给他岔了,现在你气这样停止了叫做止息,所谓数息本来数这个。这个方法我不叫你做了,直接走随息路线达到止。真到了鼻子呼吸,不是《大安般经》教你最好守着鼻孔呼吸,嘴巴上面两个孔——出入气的烟囱么,教你守在这里,守在这里,意同它配合,在这把封闭了封不是忍着气,念也空了,呼吸最后很微弱,甚至微弱到没有,到没有以后,你内在里头的身体内部还是感觉到在动,那个叫内息。那个东西定久了以后,道家讲打奇经八脉、打通任督二脉,密宗讲三脉七轮,你一概不理这些道理。有没有?奇经八脉也真的,三脉七轮也真的,这样在止息境界慢慢都打通。这一部分暂时不讲,讲了会害你们就有欲望去追求这个,不要管,你只管止息境界。念头也清净,清净就叫做空,息也清净。

如果昏沉了呢?脑子没有那么清净了呢?那呼吸一定往来粗的,呆定的。你把握着呼吸,脑子一定清醒。所以你说你坐起来就昏沉,那你就赶快注意在鼻子的呼吸,刚才讲的先不要用守意了,先用数出入息,等出入息把握止息了,脑子清净了,念头也就清净了。

今天晚上初步就讲到这里,做试验,大家最后试验结果要作报告。报告不是我要听,是为了你们,不要浪费时间,真学到东西没有?你看我讲得那么凶那么严厉,是为了你们好啊!不是为了我啊!我就没有那么多空时间要求这个,还想在这里做老师,吹牛,没有这个意思。讲得严励是为你们好,师不严道不尊哪!特别来历是为你们好。现在我们来坐堂,不讲时间,你们真坐不住可以放腿,不要放掉心理跟呼吸这个境界。坐完了,各个做心得报告,然后回去可以用功了,将来准有办法,也可以真正上路。你将来身体、心理、智慧开发了,人格道德也严谨起来了,身体里头也转化了。不多讲,讲了会打搅大家。

(静坐若干时间后开始作心得报告)

某男:……感到身体内部那个气在各个部分一点一点跑动、跑动、跑动,身体感觉不是特别不正常的感觉,所以不理它,只注意在宁静上面,在风跟思想??。(有两个字听不清)的关系上面自己安定自己,在静的时候就象这个样子。

南师:非常好!恭喜你。不过,我再问问你,在这个时候你的鼻子呼吸往来管理得怎么样?

男续答:我没有管它,它快就是快,慢就是慢。但是在中间有一段时间,有一两次来的时候,当我马上反应到,我就把注意力特别注意在鼻孔一出一入的呼吸上,那个思想上好象慢慢的没有了。

南师:好!非常好。你报告地非常满意,就这样一路下去。你有进步。

男答:谢谢老师。

……

某女学员;我没有特别注意到呼吸这边,有些时候我呼吸比较停止一点,但是我一想到停了多少时间的话,我马上就要呼吸了。所以我没有特别注意到多少时间,停在哪里。

南师:你注意呼吸的时候,那个意就乱了。

女继续说:对,这样就容易乱,不注意它的时候,我就知道比较平静,比较舒服。这个时候呼吸很慢很慢,但是一注意到多少时间,我的呼吸就乱了,但是大部分时间很平静,很平静,都很平静的。

南师:对,又错了。对,你这功夫,因为你没有参加听这个课,但是你也懂了一点,所以就你对。为什么说你又错了呢?当你讲很平静、很安祥,也没有管它呼吸的时候,你这个呼吸非常柔和,其实那个清净知道柔和,那个意已经在和呼吸配合。你后来特别加一个注意就不对了,所以守意就守那个清净念,配合呼吸,第一下对了,第二下不对了,以后必过来。知道了?要认识这个道理,搞清楚。后面还有没有?

……

某女问:老师,开头感到很平静,很……。

南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女继续:对,想问。自己怎么样都没有感觉,整个人很放松,但是当中好象昏沉过去了,好象有梦境来了似的,有梦境后又赶快又拉回来,拉回来又把自己放下来,这当中怎么控制?

南师:你静下来以后有没有管出入息?

女续答:没有管。

南师:没有管出入息,对!教你静下来以后仍要带着好象有好象没有一样带着出入息配合,这种情形就不会发生了。不过出会发生,你说梦境一样,初步是这样,而梦境一样的中间出入息也看管到,很清楚甚至会自然地停止了,不是有意的,那你就进步了。有问题就问完。

女:想到了再问。

南师:就是说这个没问题了。

某男学员:老师,我还有个问题忘记问你,当我开始感觉很安静的时候呢,我没有特地提出来,当时我好象有一种感觉,有一个主跟客人分别一样,好象我知道是宁静的感觉,好象自己我在作主位,但是我知道没有特地用意去控制这个主,有一种感觉,好象我现在就是主位了,你们思想好象是客位。这样的状况,这是什么原因呢?

南师:这是对的,你这个问题非常好!那一天你听到我答复美国讲宾主问题你在这里么?

南师:那就更好,对!这个就是你刚才比方的那个,宁静知道的那个是主,然后知道其他的杂念、轻微的  感觉、思想来了是宾客人。客人就是客人,它来去自由你不要管它。你那个主人作主的作用,清净在这里就对了。

男答:知道了。

南师;你的意思在问,就是说我清净当中,怎么有一个作主的好象看到一个来往的客人一样呢?那个来往思想是我们后天生出来的,佛学叫妄想,虚忘是靠不住的。如果不经过修持,我们一辈子随时随地都被客人做了主人了,我们都被这个妄想做了奴隶了,你懂了么?

男答:懂了。

南师:所以你现在修持,就是以主人回到本位做主人。这个客人,这个妄想,就当成虚空中飘来飘去的灰尘一样,不去理它,慢慢这灰尘就会澄清下来,就是这个意思。你进步很快,了解得很深,很了不起。还有问题么?

男答:没有了。

某男学员:我一开始就什么都放下,让呼吸自己随便发动,我打座时,不去找什么,不去达到什么,坐了一阵子,感到比较宁静。后来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止的境界。当呼吸非常微细的时候,发现自己心在喘动,好象看到眼前很亮,看到一点影象,一些东西。当然我也没跟随它,后来好象很宁静,好象昏沉的那种状态。我想问,突然一个很深呼吸,好象我们在打阿叱一样,自己也没在意,他很深从里面吸进去,我不晓得是什么现象。

南师:这个还是气,你气还不通顺。第二点,你这个意念知觉,这个灵明觉性没有跟呼吸真正配合。不过你总算学佛十几年二十年,现在懂一点做功夫。我要处罚你,因为你搞了一二十年,换句话说你现在还是连气都没有认识清楚,更谈不到息。可是今天你报告出问题,比过去你进步一点了,昏沉中一定有境界,所以作梦一样会看到东西,有许多特异能都在这个昏沉里头发生。换句话说,这个昏沉久了,脑子慢慢就起变化了。这个问题是医学道理。这样答复清楚了没有?你满意了么?还有问题没有?有问题再问?

男学员:……老师提到喘的问题,我感到这个喘比较接近心理上的东西,心不安,静下来……(听不清)

南师:因为你息本来是管呼吸的,对不对?你后来意跟息分离开,你意又在动,妄念要想看个东西了,息有没有管着了?所以禅宗常常作比方,说我们的心像猴子,又像一条牛,这头野牛乱跑,要用什么把它栓住呢?就拿呼吸作绳子把它栓回来,慢慢把这头牛带领,把它调教培训,慢慢归服顺了,这牛不乱跑、跪在这里了。这样懂了没有?还是你意动心动,所以气也动了,就发喘的现象,由脑影响到心脏,突然静止下来,意一动气也散乱,心就有喘的现象,心的感觉,心脏的感觉。这样懂了吗?好!哪一位,后面,你有问题没有?

某男:老师,好象听清楚了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可是练习的时候,最大的缺点,好象坐的时候,把握不着老师所讲的话,听的时候听得很清楚,每一句话每一做法都听得很清楚。因为以前把握不住,自己坐了差不多一年了,也没什么进步的地方。听了老师所讲,今天坐的时候,开头时候什么都放下,好象以前一样,坐的时候很宁静,有的时候守意有妄想来了,自己晓得不让它进来,后来发现自己呼吸有一点紧,紧张的紧,就控制自己不理它,不一会肚子有一点痛,就按照老师所讲的用意将它带出来,然后闭住不让它进来,马上肚子没有事了。再坐下去的时候,不一会,就好象自己呼吸比刚才好了,呼吸好象停下来一样。

南师:静下来,和平的多了。

男答:是。

南师:还有没有?

男答:没有了,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13 08: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就是说这一堂实练下来,比较深入了,把握着入门的方法了。我们这样很好!那么,我们过几天大家集中的时候,再来考验。我是恨铁不成钢,恨水不成冰,希望大家快点成功,那样我就高兴了。好,后面还有吗?男问

男问:老师,我想到一个问题,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这个意思,老师,请教你。你教我们打座的时候,可以用念咒子,念经的方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达到的目的:一、就是把思念意念集中一点,容易不散念不昏沉;第二、就是一口气念下去的时候,把体内的碳气尽量吐出来,所以分解的物理,舒服一点以后容易达定的境界,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南师:教你念经念咒子,像你所讲的意思四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关系,念经念咒子也是达到专一。你刚才讲念咒子念完了,出气把碳气吐掉,也对。不过念经念咒子同这个方法不同,它借助他力,借助佛菩萨的力量帮助你,现在修安那波罗是不借助佛菩萨的力量帮助,完全靠自己进入那个情况,靠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本钱。那么,真正的佛菩萨虽然你不借助它,如果修这个法门,它无形中也在帮助你。所以每一个法门不同,但是有一点你讲对了,初步都是教你专一下来,先把心宁静下来,这个是对的。念咒呀,唱、念也是安那波那的法门,不过不告诉你是安那波那。你唱、念比如念:呵……把你的碳气、身子的病气、烦恼都给它除了,也是这个法门,不过诸佛菩萨把这个安那波那秘密放到那个法子里去,不告诉你,等于我们做香肠一样,把肉装进肠子里,不告诉这是什么肉。就是这个道理。

男答:知道了。

某男学员:老师,刚才打坐时那个气好象是外面的,跳来跳去在外面的!

南师:因为你心没有归一,没有进来,心念还没有静下来,气没有回来,慢慢慢慢你进一步再做下去,气就回转了,那你身体就不同了。感觉在外,换句话说,就是精神外溢,不要害怕,身体有些虚弱,气当真回到里头了,比什么补药、比用什么药都好。慢慢来,你不要听到就头痛。再回去再体会。

男学员:报告老师,这一次坐呢,这一次因为听过这几天讲大安般的原故,我是好象掌握了一种情形,这是以前没有的。就是这个意念以前都是有点太过分。这一次因为刚才一开始的时候,老师教我们怎么样放松,怎么样好好把握这个意,那么,我好象有点感觉就是没有……

南师对另一学员说:你不要低头,千万练习仰起来,不然你身体给气压住了,对身体健康有妨碍。

南师对男学员说:我刚才对他讲,我插一句。你继续讲。

男继续:因为把握得比较稳定的缘故,所以坐这几个月了我自己感觉这一次坐得最好。

南师:我也相信,看得出来。

男继续:呼吸停止的时间最长了,非常地清宁、清净。

南师:那你安那般那的修持初步理解起清楚一点了,认识到了,恭喜。一路这样下去,杂念也少了。

男:都没有了。

南师:还要放松,身体还要放松下去,只管气,没管肉体了。你再试试看,你只管放下,眼睛合上,意念就这样不加也不减,自然清净,意就在这里了,带到呼吸,自然……对了,好!静一下……不要用心,因为意念已经感觉到这个就是意,这个心是清净,呼吸回来了……静下来,急性子,这条绳子要解开放掉,你能做到这一下就回去再坐。你看,你看,没有事。没有事你又动了意了嘛,就是不动,不动就是清净。再回来……不要用力,不加也不减,很自然,然后忘掉身体,不管身体,你不是知道么,你现在不求什么,不增不减,只个知性跟自然的呼吸、父母生来本来自然的往来配合这个,然后注意出去也不管,停住……在鼻子这关守住,不要用力,慢慢练习,它呼吸归元凝止,你身体就不同了。要坐着要放腿也可以,随便你。你急性子要改,你这条腿一来就动,你急性子,就是说清净境界,随时一动就给你搞乱了。

男:静下来,就好象很深了。

南师:对了,但是你又动了。你还是动念,你知道我讲完了,你还在讲,这个习惯你改变了,你的事业前途就会不同。你知道了,不要讲了,意念清净守那个,不管这个动的,不要管它热,热也不要管,你管热,管这个感觉,你没有管出入息了,你只管出入息。它热也好,舒服也好,快感也好,你都不理,然后渐渐出入息止息了,这个清净与这个止息定的境界配合为一,这样就对了。千万改变你这个急性子,要不就不能守意,意就动了,就是这个道理。

男学员:老师今天打坐的时候很清净,我发现再清净的时候就用守意的方法,但守意这两个字本身并不是很正确的一种形容,事实上守意应该是守而不守。(南老师插话:对,很对!)如果有个守的话已经有一个分别心帮忙来处理,如果自己陷入到昏沉跟散念过程当中,就稍稍用一点分别心守着自己的呼吸,把自己的呼吸调整过来,然后再退回到守意,守而不守的状况,以此为报告。

南师:好!那么出入息呢?你只报告守意这一面,安那般那出入息呢?

男继续:安那般那出入息嘛,开始的时候,先用粗的呼吸,然后慢慢心情放松下来,呼吸变得细微,这时没有所谓的风,也没有所谓的气,慢慢进入随息状况,守在那个地方。

南师:什么地方?

男继续:息的那种情况,也不管出去和进来的问题,内部在运作,那时候就用守意的方式来处理。

南师:将来你内部还会有变化的。

某女学员:老师,我前两天晚上听了《大安般守意经》,前天晚上我回家,大前天是第一天讲课,我看见老师很辛苦,四点半一直到晚上十点钟都没有停过,好象拼了命一样,我回想老师那么辛苦,我自己也试试看。整个晚上都在看书,看完以后就坐。从来很少做安那般那,因为我数息,数息以后比平常打坐还要乱,所以一般试一两次就很少再去研究。那天回去把整个经看,看得好辛苦,我全部看了,看过以后,把所有东西,明白多少就多少,不是字面上明白,而是尝试静坐的时候,把经里所讲的东西一步一步去求证。我没从数息开始,就从随息开始,而且先注意出息,先把出息调好,出气的时候,先把呼吸慢慢放出来,放的时间很长,慢慢慢慢,那个呼吸很细很细,经里有几句话,它说意动念动,念动以后呼吸再动。听了好久,但是没有真正信进去,相信它,正正经经做它,那天晚上,我就把经里那两句话好好去体会,那天老师也讲过,不要把那个意压下去,一定要很自然很自然地让它自然地来,压下去反过来的反效果更不好。那天晚上慢慢呼吸,意念静下来的时候,那个呼吸可以完全停止。我的停下来时,我自己自己感觉几乎很微很微,然后我就发觉老师说有一个知觉在,那个知觉,我以前打坐知道自己在打坐,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也知道时间有多长久。但最近从那天晚上到现在,我觉得那个时间,知性没办法知道时间是怎么过去的,而且那个空间的感觉也没办法知道。譬如说我自己的身体跟外界之间是怎样分别,有没有界限,我的知觉也没办法知道了。这个问题是为什么连时间空间忽然好象断掉了知觉?因为我以前在厦门还有好多时间老师过去你听到外头车的声音没有?听到外面小鸟叫的声音没有?听见了以后也不要注意它,让它就这样静下去。以前听了以后,一直记着这些话,现在就一次把所有的话都把它忘掉,经上面的看完就算了。不要守着它,所有东西我都不要了。慢慢自己去体会。因为我一直以为你想那些话和经上的话一直都是脑子上面还有东西在,没办法清净下来,所以我从前天晚上所有这些东西你讲过以后,明白以后,我就把它忘掉。

南师:好。

女继续:连你讲的声音都从印象里把他放出去了。

南师:你这个情况,接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里所讲的初禅,接近了。真正到了这种境界,换句话说,六步法中接近于止,已经超过随了。这样慢慢可到离生喜乐。恭喜你!这一次上路的更好了。

女继续:逼出来的。

南师:什么?

众:逼出来的。

南师:逼出来的,对对对,所以有时我骂人用的。

某男学员:我跟XXX、XXX感觉一样,觉得这个意加上去更麻烦,对守意觉得不管它更好,开始的时候,有一点硬加上去,越守越觉得麻烦。

南师:就是说你加上一个守字,把意这个守意用文字语言,只好这样表达。但是你死死抓着一个守就错了,说不守意比较更好,那就是守意,就是说守的意思,这个更好,这个念清净叫你不要忘记了这个,怎么文字表达呢?所以叫做守意。并不是要另外加一个守,再加个守就是头上加头了。

某男:关于这个问题,我这个息呼出去的时候,就会很舒服,身体里面可以放松下来,气出的时候,里面那个气动得更厉害,我想就把身体不好的地方,那个气发就动得越好,我就喜欢这个。但是呼吸要动的时候,就比较麻烦,呼吸一动那个气机就不动。

南师:对,所以里面讲气机动,这就是息的境界,息起的作用,这是不要跑来跑去。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2013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最准确的静坐冥想步骤是什么?
还有,人人说打坐会觉得痒而我不觉得痒,
是不是我在呼吸哪方面出了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3 08: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猪 发表于 1-1-2013 07:56 PM
请问最准确的静坐冥想步骤是什么?
还有,人人说打坐会觉得痒而我不觉得痒,
是不是我在呼吸哪方面出了问 ...

点按三楼里那书的链接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013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唔讲得",有心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3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猪 发表于 1-1-2013 07:56 PM
请问最准确的静坐冥想步骤是什么?
还有,人人说打坐会觉得痒而我不觉得痒,
是不是我在呼吸哪方面出了问 ...

若以气功,会出现八触,热、冷、胀、酸、痛、痠、痒、重。
若是佛教禅定,就要避免这些了,利剑斩魔,就是张开眼睛,不再练下去了,等身体好些继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10-2025 07:51 AM , Processed in 0.10731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