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45|回复: 7

鼻窦炎常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9-2012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鼻窦粘膜的炎症。在各种鼻窦炎中,上颌窦炎最多见,依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炎症。鼻窦炎可以单发,亦可以多发。最常见的致病原因为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此外,变态反应、机械性阻塞及气压改变等均易诱发鼻窦炎,牙的感染可引起齿源性上颌窦炎。

  急性鼻窦炎常在感冒后出现鼻堵塞,脓性鼻涕增多,嗅觉减退和头痛。前组鼻窦(上颌窦、额窦、前筛窦)发炎头痛部位在前额部;后组鼻窦(后筛窦和蝶窦)发炎为头顶部或后枕部头痛。不同鼻窦发炎其头痛的表现亦不同,例如额窦发炎者多在早晨起床后不久前额部头痛,并逐渐加重 ,下午则减轻。急性鼻窦炎病人可伴发热及全身不适症状。用鼻镜或鼻内窥镜检查可见鼻粘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各相应鼻窦区有压痛, 鼻窦X射线拍片有助于诊断。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磺胺治疗,同时鼻内滴入血管收缩剂,理疗及中药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上颌窦蓄脓者可作上颌窦穿刺,冲洗出脓液并注入消炎药物。

  慢性鼻窦炎鼻部症状似急性鼻窦炎 , 但无全身症状,病程长,可以有头痛,也可以没有头痛。鼻腔检查见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中鼻甲及中鼻道粘膜增厚或息肉样变,鼻窦X射线拍片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鼻内滴血管收缩剂有利于鼻窦的通气和脓涕引流,亦可同时配合口服中药。对多发性鼻窦炎可作阴压置换疗法,对化脓性上颌窦炎可作上颌窦穿刺术。有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弯曲、腺样体肥大等机械性阻塞因素者,因妨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使炎症难于治愈,可采用手术疗法,如鼻息肉摘除术、鼻中甲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腺样体切除术等。严重的难以治愈的慢性鼻窦炎可用鼻窦手术疗法。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粘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nasosinusitis)。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以鼻塞、多脓涕、头痛为主要特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继发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衣着适度,多呼吸新鲜空气,避免鼻子干燥,不轻易滴用鼻药。对鼻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9-2012 07: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鼻窦炎从小陪我到大,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2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860117 发表于 12-9-2012 07:02 PM
我的鼻窦炎从小陪我到大,唉

我是从小,到大就没有了,只是上两个月来一次很严重的痛,没流鼻涕,头痛了两个星期。这情况要多保暖,尽量不要吹冷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2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xiefungpang 发表于 13-9-2012 10:06 AM
我是从小,到大就没有了,只是上两个月来一次很严重的痛,没流鼻涕,头痛了两个星期。这情况要多保暖,尽 ...

对哦不能吹冷气和和喝冷水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2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气一变差或者有灰尘,我的鼻窦炎就来发作了,每天都在塞看了医生好了一阵子又来,很难有机会可以呼吸觉得顺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2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多点蜜糖保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9-2012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鼻窦炎,好困扰!什么药都吃,中医西医都看,就是好不了
痛苦4啦!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7-2013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inwong 发表于 13-9-2012 05:18 PM
吃多点蜜糖保健吧.

请问怎么说?对鼻窦炎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0-2025 11:00 AM , Processed in 0.47645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