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90|回复: 8

姓氏知识ABC

[复制链接]
癞蛤蟆赖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7-4-2005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姓氏的起源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最早起源于母系社会。早期的姓出自氏族的图腾,氏族往往以天象星座、动植物作为其图腾的内容,在与周边的其他氏族的交往中以展示氏族图腾的徽记来表明其身份,区别不同的氏族和方位,这氏族徽记就是姓的最早雏形。从时间上,姓的产生远远早于文字,有了文字以后,根据图腾徽记的图形产生了有文字意义上的姓。
  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种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先秦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郑樵《通志·氏族略》)。

  中国古代姓氏传说产生于远古五帝时期。从盘古氏开天地,历三皇、五龙氏,到伏羲氏定姓、氏,再经炎黄、尧舜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并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姓、氏也混而为一。中国姓氏的历史至少有五千年之久。

  历来都以为中国人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关系也在转变。最早的氏为大氏族、部落、国家、氏族联盟的称呼。传说中和文献上出现的这类氏有上百个,最早的是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龙氏时代,随后为钜灵氏、黄神氏、鬼隗氏、空桑氏、次民氏等二十二氏的循蜚纪时代,接着为辰放氏、蜀山氏、混沌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等十三氏的因提纪时代。在这个时期中,最重要的氏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有巢氏教民架木为巢,掘地为营;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教民结绳以记事。

  之后进入了伏羲氏时代,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了共工氏、柏皇氏、朱襄氏、昊英氏、栗陆氏、郝胥氏、昆吾氏、葛天氏、阴康氏、中皇氏、女娲氏等部落或国家。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期,伏羲氏之后为风姓,这是中国第一个姓(范文澜《中国通史》,1978年)。这个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的氏是中皇氏,中皇氏的首领为仓颉,他创造了文字,替代结绳记事。

  女娲氏之后为神农氏,即炎帝,其后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有熊氏是黄帝所在的部落和国的称呼,黄帝继承炎帝之位统治了中原大地。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有姓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亦作箴)、任、荀、僖、姞、儇、依。这十二个姓事实上是有熊氏部落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起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这是姓为氏的支系的时代。黄帝与西陵氏女生子玄嚣,号青阳氏,亦名少昊,少昊氏族东迁,成为东夷族的首领,改称金天氏,其后为嬴姓、偃姓;黄帝与西陵氏女生次子昌意,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颛顼,为高阳氏,其后为芈姓、己姓、董姓,妘姓、曹姓等;黄帝之曾孙帝喾为高辛氏,其后为子姓,帝喾之子尧为陶唐氏,其后为祁姓;黄帝之裔舜为有虞氏,其后为妫姓、姚姓;颛顼之孙禹为夏后氏,其后为姒姓。所以,氏在周朝之前是部落名、国名的一种表示,与周朝的氏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黄两帝之后,据文献统计,先秦时期总共出现过30多个姓,加上考古出土的西周铜器铭文上所见的姓,总数也没有超过50个,而氏的数目却远远超过了此数。

  夏朝时,氏的本意发生了变化,氏可以代表姓族中重要的分支,成为夏朝的诸侯。比如黄帝之孙颛顼帝之后的己姓,在夏朝分生出昆吾氏、苏氏、顾氏、温氏等氏族,并成为夏朝的诸侯国。夏朝时已经出现了分封制,禹为姒姓,其后分封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等诸侯国(司马迁《史记》)。商朝基本上继承了夏朝的制度。

  作为血缘关系的姓和氏之间发生最重要的变化是在西周初期,周武王灭商后,重新确立了姓、氏的关系,“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丘明《左传》)。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辨贵贱,随时更移。西周“裂土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国1 300余,天子尊为大宗,诸侯称为小宗。西周的宗法制规定:诸侯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国位和爵位,一姓之祖由嫡长子来祭祀和继承,虽经百代而不变其姓,此即所谓大宗;国君嫡长子以外的儿子统称为庶子,也称别子,史称公子,他们不能继承君位,凡获得分封的另立一家,获得新氏,往往以封邑为氏,称为小宗。别子的嫡长子继承新氏族,为新氏族的大宗,而其他儿子须再立新的支氏族,往往封于乡、亭,以乡、亭为新支氏族。没有土地可以分封的儿子,或以先祖的号、谥、爵、官、名、字、居、事、职、次等为新氏族;五代以后降为庶民,无氏可立;国亡后的国君嫡系一族往往以国名为氏,或以所继承的姓为氏。氏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大权有大氏,小权有小氏。春秋战国时产生了无数个氏,也衰亡了无数个氏,而姓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先秦时保留下来的姓仅仅在30个左右,而保留下来的氏却有近千个。我们平时提到的姓氏几乎都出自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氏,与夏商以前的氏是有区别的。

  直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姓、氏才混合为一,汉朝以后姓和氏不再给予严格的区分(马雍,1985年)。促使姓、氏合一的根本原因,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所实施的“郡县制”取代了周朝的“裂土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既没有国、邑、乡、亭、里五等世袭封土,也没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皇亲国戚、功勋武将也没有自己的封土。宗法分封制度的灭亡,使原先代表贵贱的“氏”与区别婚姻的“姓”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氏与姓都只剩下标记血缘系统符号的作用。 有关中国姓氏有史可查的既系统又可靠的记载,主要为秦汉以后的文献。正是在秦汉时期,才奠定了中国汉族姓氏世代稳定传递的基础。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汉族姓氏大约3000余个,但大约87%的汉族集中在100个大姓上,其中97个大姓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氏,仅有任、姜、姚三姓出自炎黄时代的古姓(袁义达,1996年)。有一点可以肯定,姓虽然起源于母系氏族时期,但中国5000年姓和氏的传说和有限的文献记载表明。炎黄以来的姓和氏基本上都为父系传递下来的,这是中国汉族姓氏的遗传学的真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癞蛤蟆赖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7-4-2005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姓氏来源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癞蛤蟆赖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7-4-2005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根与姓氏的文化意义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什么?我应该是什么?我将会是什么?”这是西方圣哲长久的苦恼。苏格拉底曾为探寻人的本质而痛苦了一生。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是东方清朝顺治皇帝久久解不开的心中大惑。谁读懂了生命的来龙,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书。

  寻根的天性萌芽于童年(儿童总爱问母亲:“我是怎样生下来的?”),勃发于中年。寻根是人到中年以后的事,中年以前的人生兴趣大致集中在“食、色”二性。中年是午时茶。中年已走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蓦然回首,这才会想到自己的来龙去脉,想到如何抓紧时间充实后半辈子的生命。西人曰:“人生从四十岁开始。”中国的梁实秋说:“中年的妙处,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自序中说:“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谓昧。”昧即糊涂,不明白,漆黑一团。人生短短几十秋,来到世上不容易。人如果不知自己的血脉传承,弄不清自己的祖根来源,稀里糊涂,度此一生,岂不悲乎!

  寻根的终南捷径是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每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的姓氏符号都可以与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姓氏符号联系起来,甚至可以追踪到太古初民的原始崇拜。屈原赋骚,首句即是“帝高阳之苗裔兮”。今天姓屈的现代人,与这位二千多年前行吟泽畔的楚国大诗人的姓氏符号是完全相同的。由今之“屈”姓上溯至屈原,再由屈原上溯至“帝高阳”,这是一条多么悠长多么神秘而又多么动人心弦的寻根隧道!中国文化重现实,重今生,因而也就重来龙,重寻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典籍中史、志、谱(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特别发达的原因。

  中华堂堂,民族皇皇,文物典章,辐射光芒。圣哲相传,代有辉光,文明古国,礼义名邦。证明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千古长城、秦砖汉瓦、敦煌壁藏、典籍文献等无以计数的实体文物与载体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有具体生动的体现,这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悠悠的历史已成了漆黑的天幕,让我们每个人还能直接“看到”历史的,不正是像活化石一般积淀下来的姓氏,与像繁星一般闪烁在夜幕中的历史人物的名字吗?

  中华姓氏,导源于上古,传续至今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其间离合演化,殊为复杂。拙以为考察中国姓氏发展与姓氏文化,有以下几个关键处应予格外关注:

  第一、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起源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古代文献资料还是现代少数民族中留存的图腾信仰,均已证明了这一点。“姓”的本义是指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

  第二、我们现在的姓氏制度,确立于秦汉之际。西周一秦汉间生氏转姓到姓、氏合一,是现代中华姓氏来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现代中国人的极大多数“姓”正是承袭了周代众多“氏”而来;而周代众“氏”产生的直接原因,则在于周王室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氏”的本义是指源于同一父性族祖的分出去的各支系(别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

  第三、魏晋六朝的门阀制度造成了世家门第、著姓庶姓的社会现象,从而使作为人的个体符号的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别。这是中华姓氏史上的一段畸形历史。但由于当时姓氏世系成为选官、婚姻的重要依据,故反过来又促进了姓氏之学与谱牒之书的研究编修。

  第四、兼容并包的华夏文化与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交融,直接导致了大量胡姓汉化与部分汉姓胡化,而胡汉姓氏的混淆互化则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交融的步伐。出于帝王意志与政治目的的赐姓避讳,出于战乱人祸避难而改姓,出于特殊事件或因省文、音讹而改姓,以及古代复音姓氏单音化等,凡此种种,使中国姓氏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致使世系难辨,脉络难清。同宗不一定同姓,同姓不一定同宗,近代中华姓氏乃是包含着多种文化因素的结晶体。一部中华姓氏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演进的历史,是中华文化史、社会史、制度史、民族史等的综合性产物。

  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一书的主体内容。本书在探讨中国姓氏发展规律与姓氏现象的同时,也对学术专著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探索,力求“深具创见,可读性强”,将学术智慧转化可为大众接受的“普通知识”。这是因为,一方面姓氏文化是一种最广泛的文化现象,姓氏研究的成果需要与最广大的读者群体进行对话;另一方面,虽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但并非人人都明白姓的来历与文化积淀,只有将姓氏学的研究成果从书斋普及到一般读者,这门学科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癞蛤蟆赖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7-4-2005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寻根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姓氏是人人都有并且天天都在使用的人类标志符号,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更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纽带,进而形成姓氏寻根热潮。近二十年来,首先由生活在海外各地的华人华侨基于血浓于水的乡国之情,组成各种形式的寻根团队,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大陆寻根谒祖,进而带动全国各地的寻根热潮,表现出令人震撼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向心力或凝聚力,从表面上看虽是一种文化或血缘上的认同现象,但在实质上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因此,研究姓氏、姓氏寻根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对于更好的理解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和动力,把握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保障,团结和调动炎黄子孙振兴中华,促进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无疑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姓氏寻根热的兴起及其社会原因

  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方出现的姓氏寻根活动,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华侨回祖国大陆寻根谒祖引发的。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之情,通过各种途径与故乡亲属及有关部门联系,或索取祖居地资料,表达希望来寻根问祖的意愿。随后,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一带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华人姓氏宗亲组织纷纷组团,或以其他方式前来寻根谒祖。他们寻根时通常是以世代承袭下来的姓氏为徽记,以祖传的家谱、图片等资料为依据而进行。寻根的最初目的地是东南沿海地区,以后又逐渐深入到内地的一些省份。前来寻根的人除只身单人外,有些是一家一姓的,或者组成庞大的代表团结伴而来,如世界谢氏、陈氏、李氏、袁氏到河南周口的寻根,都是如此。其他如世界林氏到河南卫辉的寻根、世界郑氏到河南荥阳的寻根、世界王氏到山西太原的寻根等也不例外。除此之外的其他寻根活动,有些是几姓联合的,较有影响的有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世界舜裔总会的寻根;有些是族群联合的,如客家人寻根;有些是地域联合的,如豫闽台姓氏寻根,等等,都有代表性。此外,近二十年来,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李姓人到河南鹿邑、甘肃陇西寻根,张姓人到河南濮阳、山西太原寻根,刘姓人到河南偃师、鲁山、江苏徐州、沛县寻根,杨姓人到河南开封、灵宝、山西代县、陕西华县寻根,以及郭、郑、蔡、许等姓的人到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四川、江苏等地寻根,等等,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来大陆寻根谒祖的姓氏已有100多个,涉及的地区有福建、广东、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甘肃、北京等20多个省市的数百个市县乡镇,囊括了当今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所有的大姓。

  面对近二十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寻根活动,不难使人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思考。首先,它的出现是由我国的政治环境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所引起的。如所周知,自大陆解放以后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基本处在相对的封闭状态中,对海外关系和血缘关系等问题一直讳之莫深,许多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大多视大陆为畏途,即使有意回来也难以成行。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原来长期关闭的国门被打开,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才有机会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姓氏为纽带的寻根活动因而才得以随之出现,进而形成热潮。

    其次,寻根活动的出现是由人的天性所致。寻根是人的天性,姓氏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中华民族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而姓氏寻根正是追宗觅祖的终南捷径。中国人的姓氏已有5000年的历史,具有超常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一向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说。在这种情况下,姓氏实际上已成为炎黄子孙寻根溯源的活化石。同时,生活在海内外的炎黄子孙由于受文化背景的熏陶,尤为重视寻根追祖,所谓"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所指就是如此。在悠悠岁月中生活的人们,对生命之源、家族之根、世系之链大都充满难解的情结,进而去探寻、思索其中的奥秘,寻找自己的初始和归宿。于是,人们只有去寻找自己的"根",才会有了结心愿和找到归宿的满足感。这也是姓氏寻根热形成的内在原因。

  再次,寻根活动的出现是由国际大气候所致。众所周知,现在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中国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现代交通信息业的飞速发展,电脑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广泛运用,世界似乎也变小了。各民族、国家要发展,都无法游离于世界之外。同时,每个民族与国家又都存在着自己的特殊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海外华人华侨无不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自感有了坚强的后盾和依托,进而涌动出"回家看看"的念头,或者希望回来寻找商机,为祖国建设作贡献。而姓氏寻根正是海外华人华侨回来报效祖国、了解自己文化背景和文化源泉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关于这点,实际上也是寻根活动出现的外部条件。

  另外,还有一种更直接的外部环境是,像姓氏寻根这样的文化血缘寻根活动,在世界许多国家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早在1979年,美国黑人作家艾利克斯·哈利所著的《根》出版之后,全球迅速刮起了一股寻根热潮,黑人寻根、白人也寻根,从欧洲到非洲、亚洲,从华人聚居的唐人街到印第安人的土著部落,人类到处都在寻根。在美国,寻根曾成为仅次于集邮和集钱币的第三种时髦活动,纽约还为此在1992年举办了一个"家庭历史集市",吸引了犹太人、爱尔兰人和威尔斯等血统的人前来寻根。而在澳大利亚这样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通过续家谱这种方式进行寻根也曾成为一种普遍的乐趣。尽管续家谱的结果可能将一个现代人与某个英格兰贵族或18世纪末第一船队运来的罪犯联系在一起,但对他们来说,这两种背景都被视为历史上的荣耀。

  至于海外华人华侨,寻根热情更为高涨,为其他族裔所无法企及。为了更好地为寻根服务,东南亚各国以及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地还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其中姓氏宗亲会就是最为典型的一种。这种宗亲会既有单独一姓的,也有多个姓氏联宗的,还有世界性的宗亲总会。其中,仅全球性的姓氏宗亲会就有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世界谢氏宗总亲会、世界林氏宗亲总会、世界黄氏宗亲总会、世界张氏宗亲总会、世界苏氏宗亲总会等。另外,在马来西亚,还有一个全国性的华人社团组织,即华人大会堂,是华人各姓宗亲会的联合组织。自1984年开始,他们每年轮流在全马13州举办华人文化节,借以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如组织舞龙队表演、文艺表演、民俗展、家谱展、百家姓知识讲座、中华武术表演等,还举行盛大的晚宴、歌舞晚会,男女老幼一齐参加,民族色彩浓厚,气氛隆重热烈。

  由上可见,在我国近年出现的寻根活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内外因素的。了解了这些隐藏在表象之后的深层根源,有助于我们对这种现象作更为深入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癞蛤蟆赖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7-4-2005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姓氏寻根的作用与影响

  随着寻根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们对姓氏寻根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关注。其实,在我国近年出现的姓氏寻根活动是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的,寻根的目的和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一些寻根是以寻找祖先的居住地为目的的,另外一些则是以寻找姓氏发源地为目的,还有一些是以寻找历史上的移民集散地为目的。至于寻根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利用家谱寻根、以郡望堂号堂联寻根、以历史移民集散地和祖籍纪念地寻根等。但无论如何,姓氏寻根从实质上看都是在寻找自己的文化源泉和归宿,是一种建立在文化认同上的追根认祖活动,其真正意义仍在于增强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毕竟,寻根的参与者无论来自何地,无论现在有什么风俗习惯、讲何种语言,都还是炎黄子孙,血管里流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姓氏寻根究竟有什么作用、意义和影响呢?大致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姓氏寻根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一般认为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共同建构的一种民族向心力,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区别。正如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的那样:"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1]当然,在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广泛的概念之下,还包含许多具体因素,其中之一即文化上的凝聚力,包括与血缘关系有关的共同心理、血缘认同等。尤其是这种血缘关系,它在早期是氏族部落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以后又成为宗族、宗法关系的基础,以及统治者宣扬"亲亲"、敬宗追祖观念的根据,对形成全民族的心理凝聚力和血缘上的认同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姓氏寻根所追寻的是自己的姓氏之根或血缘所出,特别是最终都与中华人文始祖炎黄二帝联系在一起,无不自认是他们的传人,自称是炎黄子孙,这无疑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

  (二)姓氏寻根带动了文化资源开发

  近年在我国出现的寻根活动,由于大多围绕姓氏祖源地、郡望发祥地、祖籍地、移民集散地等展开,并且大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许多地方或研究界也把它们当成姓氏文化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发利用。一些地方通过对姓氏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提高了地方的知名度,而且还吸引了大批资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姓氏寻根带动了姓氏研究的繁荣

  由于姓氏是家族的标记,在寻根活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也通过近年的研究或出版热潮等不断显现出来,并有多种表现形式:

  1、编辑出版姓氏研究书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编辑出版的姓氏丛书有10多种,单独出版的书籍不下100本。尤其是姓氏丛书,由于大多以一姓一本的形式出现,内容又多涉及有关姓氏的来源、演变、发展、迁徙、分布、世系、名人等,无不是寻根时的必备参照,其作用甚至超过传统的家谱,从而起到了为寻根服务的作用。

  2、成立寻根服务团体。近年来,随着海内外交流的越来越频繁,原在海外某些地区存在的姓氏宗亲组织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致使姓氏宗亲会馆、姓氏研究与联谊机构等在海内外都有所见,在团结族人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都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如今,国内许多姓氏的祖居地或发祥地等都成立了姓氏研究会或类似机构,河南、福建、广东、四川、贵州、山西、甘肃、陕西、山西等地的这类组织尤为多见。这些组织在各地大力开展姓氏研究活动,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提供线索。尤其是河南、福建二省,不仅都成立了省级姓氏研究会,而且还有若干个专业委员会,与海内外姓氏研究或联谊机构、宗亲社团保持着密切联系,为寻根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有些地方还成立了代客寻根机构,或者编印刊物,随时发布寻根信息和研究成果。

  3、建立姓氏寻根服务网站。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与我们联系在一起,姓氏寻根活动也随之进入寻常百姓家。其表现不仅是姓氏寻根常常是一些网站或网页一个方面的内容,而且专门的姓氏网站或网页也不断涌现,成为寻根活动的一种新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这类网站中仅中文网站就有近200个,一些大姓还有多个网站,其中天下第一王、中华张姓网、陈氏宗亲网、林姓宗亲会、黄氏全球网、世界郑氏网等都是较有影响的单姓寻根网站,根网、中华一家人、中华姓氏网、寻根问祖、炎黄脉络等都是综合性的专门网站,在同类网站中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4、开办姓氏寻根节目。这类节目有些是在电台开办,有些是电视台制作和播出的,其中尤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固定节目《天涯共此时·百家姓》播出较早且较有影响。另外,由笔者参与的广东电视台《寻根问祖·百家姓》电视片和中央电视台15集《百家姓》系列专题片也各具特色,河南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杭州电视台、沈阳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也制作了相应的影视节目。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从2003年春节期间开始播放的15集《百家姓》系列专题片,曾以每天3集的速度滚动播出,在全国形成了相当影响。此后,该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又分别在2004年春节或6月间重播了该节目,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水利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也相继推出了该节目的录像光盘、解说词、工作台本,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使之成为该类节目中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节目。

  5、开展姓氏专项课题研究。如进行郡望堂号问题的研究,笔者曾把它作为博士后时期的科研课题,撰写了《郡望与堂号:一种血缘认同的历史民俗学考察》研究报告。郡望堂号作为姓氏一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具有揭示家族渊源、表示慎终追远和对本姓先贤的尊崇等方面的作用。由于各姓都有数量不等的郡望堂号,它们集中在一起,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姓氏的厚重内涵。

  总之,由于姓氏寻根所寻觅的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之根,毫无疑问,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癞蛤蟆赖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7-4-2005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姓氏寻根与炎黄认同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姓氏、炎黄二帝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几成社会上的一个热点。而谈到姓氏寻根,又不能不提及在我国一直流行很广的炎黄子孙传说。按照我国的传统观点,姓与姓之间又有共同的渊源,这一渊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炎帝和黄帝作为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和远古两大部落集团的领袖,所领导的部落集团及其后代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现在的中国人都自诩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认他们是中华人文始祖。尽管除他们以外,历代还相传上古时有女娲氏、燧人氏、伏羲氏、蚩尤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等氏族首领,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都没有像炎黄二帝那样获得广泛认同,人们仍然自称是炎黄子孙。如今,如果提到炎黄二帝,人们想到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山河故土,他们实际上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正是由于炎黄二帝获得了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他们也都很自然的被当作各个姓氏的共同祖先。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姓氏相传都与他们有关。传说中还认为炎黄二帝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其中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分别居住在姜水和姬水边。又相传在在他们各自的身后诞生了许多姓氏,其中炎帝的后代中仅见于《世本》者,就分出祝融、共工、夸父、蚩尤、烈山、缙云、三乌、封父等几支,占据16个地方,形成许、高、姜、吕、谢、黄、焦等247个氏,每一个氏又发展为姓,共247个姓。而相传是黄帝后代的姓氏更多,几乎占我国姓氏的90%以上。仅据《世本》一书统计,从传说时代到先秦时期,曾经有101个方国自称是他的后代,这101个方国后来又进一步分化出510个氏。加上由颛顼、帝喾、尧、舜、禹等人而来的方国和氏,总数大约有800多个。除了其中重复和被淘汰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直到今天仍然被当作姓氏使用,现在常见的大姓张、王、李、赵、刘、陈、黄、周、吴、杨等都是由黄帝直接发展而来的姓氏。正因如此,我们今天以多种方式纪念炎黄二帝,海内外黄头发黑皮肤的华人华侨都不约而同的自称炎黄子孙,从根本上说就是认定自己曾经有祖先叫炎帝或黄帝。我们在这里探讨姓氏和姓氏寻根问题,谈炎帝和黄帝,归根结底,都是在说与他们二人之间有割不断的血肉联系。

  中华民族传统习惯中对炎黄二帝认同,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传统文献中也有较多记载。如仅在《史记》一书中,便有多处记载早期一些王朝的建立者血统来源与炎黄二帝有关,其中称夏朝开国始祖夏禹是"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2],商朝始祖契的生母"为帝喾次妃"[3],而帝喾"黄帝之曾孙也"[4]。周朝始祖后稷,母"为帝喾元妃"[5]。据此,可知至少该书的作者司马迁或该书撰写时的汉代人认为夏商周三代是黄帝之后,已经把他当作了血源先祖。[6]同样,该书还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国君也是黄帝之后,如楚国"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7],秦国"之先,帝颛顼之苗裔"[8],赵国"赵氏之先,与秦同祖"[9],陈国"虞帝舜之后也"[10],无不与黄帝有关。至于对炎帝,书中也说齐国是"炎帝之裔,伯夷之后"[11]。这些把有关国家的建立者称作出自炎黄二帝之后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对他们的血缘认同,并在此后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是一些出身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也自称是他们的后代,表现了更多的血缘的认同。如十六国时期由匈奴人建立的大夏便被认为是夏禹之后,"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其国君赫连勃勃也曾公开宣称"朕大禹之后"[12]。同样,前燕的建立者出自鲜卑慕容部,也被记载为"其先有熊氏之苗裔"[13],而"黄帝号有熊"[14]。后秦的建立者出自羌族,被认为是"舜后,轩辕之苗裔也"[15],而"黄帝名曰轩辕"[16]。又如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由鲜卑拓拔部建立,被认为是黄帝之子昌意之后[17]。北周的建立者出自鲜卑宇文部,被认为"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18],亦即是炎帝之后。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一些学者也曾进行过系统考察[19],我们不必详加列举。所应指出的是这种建立在历史传说基础之上的对炎黄二帝的认同现象,"其历史的真实性虽然是很成问题的,但是……他们被我国许多民族看作为自己的祖先,被看作为缔造中华民族的具有丰功伟绩的、最早的、最卓越的人物,被看作为大一统思想的象征和旗帜","是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具有的强大的精神上的凝聚力"[20],归根结底仍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然,在我们考察姓氏寻根、炎黄二帝和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发现其中所具有的认同是建立在一种民俗传说的基础上,有时与事实之间可能有一定距离,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在这种认同之上所体现出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一点也是最为不容忽视的。关于这点,正像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千条江河归大海,千枝万叶一条根",这种江河与大海、枝叶与根的关系,也是各个姓氏与炎黄二帝关系的一种形象说明,所反映的便是一种凝聚力。而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探讨姓氏寻根现象,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它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确信:炎黄二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国内外的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无论你我他,同姓一家亲,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就是炎黄二帝,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注释:
  [1]《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第306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2]《史记》卷2《夏本纪》。
  [3]《史记》卷3《殷本纪》。
  [4] [16]《史记》卷1《五帝本纪》。
  [5]《史记》卷4《周本纪》。
  [6]据有关学者考证,汉代已有对黄帝的普遍认同。参见刘泽华 "论汉代的黄帝观念与民族凝聚 力",载林卓才主编《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史记》卷42《楚世家》。
  [8]《史记》卷5《秦本纪》。
  [9]《史记》卷43《赵世家》。
  [10]《史记》卷36《陈杞世家》。
  [11]《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
  [12]《晋书》卷130《赫连勃勃载记》。
  [13]《晋书》卷108《慕容嵬载记》。
  [14]《史记》卷1《五帝本纪》集解。
  [15]《晋书》卷129《沮渠蒙逊载记》。
  [17]《魏书》卷1《序纪》。
  [18]《周书》卷1《文帝纪》。
  [19]参见谷苞:"再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任继愈:"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学术研究》1991年第1期;邓乐群:"炎黄子孙称谓的文化意蕴",《湖南师大学报》  1991年第5期。
  [20]谷苞:"再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癞蛤蟆赖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7-4-2005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炎黄子孙的人体标记  

  在炎黄子孙的身上,有一些特别的生理标记,你知道吗?

  牙齿:炎黄子孙的牙齿排列为抛物线型。欧洲白种人的牙齿排列为V型,非洲黑人为方型。中华民族在牙齿上的主要生理印记为铲型门齿,即上颌两颗门齿的两边沿翻卷成棱、中间低凹,像一把铲子。

  眼睛:炎黄子孙眼睛上也有自己的标志。瞳孔为黄黑色,内部还有内眦褶,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下伸,遮掩泪阜而成一小皮褶。

  耳朵:炎黄子孙的耳朵小巧玲珑,形圆薄软。白种人的耳朵狭长硬挺,形叶轮深。黑种人耳朵宽大,厚实,耳垂长。

  肤色:欧洲人生活在寒带,皮肤呈白色。非洲人生活在热带,皮肤呈黝黑色。炎黄子孙生活在温带地区,皮肤呈土黄色。在皮肤上,炎黄子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青斑,即新生婴儿身上常有一块或几块颜色呈淡灰或青灰色的斑块;而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新生婴儿则无此标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癞蛤蟆赖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7-4-2005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姓氏遗传的南北差异  

  当代拥有近12亿人口的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族群。汉族在其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向四处不断的迁移,与周边民族的交往,外族基因不断地流入,不同地区文化的互动,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隔离,方言林立且差异悬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形成了许多各具社会文化特色的汉族亚群体。
  我国汉族的亚群体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但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依据和标准,而是各学科根据各自的需要制定自己的标准来划分的。官方的划分中,最著名的为语言学的划分,语言学家根据方言,把汉族分为北方、湘、赣、吴、闽、粤和客家七大方言区人群,每一方言区再被细分若干亚方言区。而其他学科因没有相应的标准,往往以长江为界,把汉族简单地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更多的情况下,以省(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为单位来区分汉族亚群体,如河南人、山东人、上海人等。也有以大行政区划为单位结合人类文化学的特征来区分汉族亚群体,如华北人、华南人等。

  民间存在着不正规的划分现象,主要表现以家谱或几姓联谱的形式存在,这在我国的东南和南方地区、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侨中十分盛行。民间的家谱类的传统资料是研究中国汉族亚群体的重要材料,以美国犹他州国际家谱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研究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收集中国人的家谱,一直结合各种学科的需要。研究着中国人家谱的历史、今天和将来。我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收藏了中国年代最古、质量最高的家谱,全国图书馆收藏的家谱种类达2万多种,总数大约有20万册,这还不包括民间收藏的和1949年以后重修和新修的家谱。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和具有持续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源。

  华夏民族在迁移和进化的过程中,北方地区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羌、蒙古等属北蒙古人种的民族;两广、闽、台地区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南越、交趾等属南蒙古人种的民族。北方地理地形平坦,人群迁移容易,人群间的同化和语言统一要比南方地区快;南方丘陵起伏,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人群迁移困难,人群间的同化时间长,互相交往困难,造成地理上的隔离状态,语言变化很大,形成无数的“族群岛”。近12亿人口的汉族,分布于全国各地,虽同为汉族,南北之间方言杂乱,几乎到不能通话的地步;几千年的汉族进化历史也证明了南北地区的汉族存在差异,而且是一种群体遗传基因进化上的差异。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包括语言上的差异,政府通过政策法令,可以在不长的时间改变或缩小这类差异,这类差异不是根本性的;几千年的不同程度的隔离和遗传基因进化中所造成的不同地区汉族亚群体之间的差异才是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汉族姓氏在历史上的传递是连续和稳定的,在历史的进程中所展现的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遗传物质,特别是代表男性的Y染色体的遗传具有基本相同和平行的表现。因此,用群体遗传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分析汉族姓氏。我们对各省姓氏分布的数据进行生物遗传距离的分析,获得了宋朝、明朝和当代的汉族人群的三张聚类图。并发现汉族从宋朝开始已经形成了南北两大群体(袁义达等,1999年)。

  宋朝16个省划分为两大区域:南部的广东和福建与北部的14个省。这两区域间的遗传距离十分大,说明了南北两大人群的异源性,其地理分界线应在中国南部福建省与江西省交界的武夷山和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的南岭一带。北部14个省又明显的划分为两块,其中浙江、江苏、江西和安徽四省形成了东南地区人群,其聚类的顺序也很合理,反映了古吴越民族与中原地区南下人群混合的历史痕迹。剩下的10省进一步可划分成两块,其中湖南和广西二省组合在一起,在宋朝时该地区是一块很荒凉的“蛮”地,其余的8个省包括了全部北方省份和西南省份,其特点是,北方省区和西北省区的人群之间的姓氏遗传距离都较小,反映了该地区人群经历了长期频繁的迁移、混居和融合,形成了互相依存的北方人群。而西南省份的人群在历史上一直主要与北方省份的人群进行交流,四川地区(包括贵州和云南)的聚类位置也反映了这一历史。湖北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省份,它处于长江的中游,北面河南和陕西,西接四川,东临安徽和江西,南靠湖南,是中国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总而之,宋朝姓氏频率分布的聚类图反映了在1 000年前,中国人群已经形成了南北二大人群,其基本的人群分布区域与现代的分布基本一致。

  明朝中国人分为南北两大人群,形成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为南方人群,其他14省为北方人群的局面。明朝的人群地理分布特征已与当代的分布基本一致,其南北两大异源汉族的地域分界线也应在武夷山和南岭一带,而不是在长江。与宋朝的地域人群分布相比较,广西已与湖南分离而与广东、福建聚类。长江中上游的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形成了一块更接近于北方的区域,而江苏、浙江和安徽形成长江下游区域,但仍与南方人群血缘较远,更接近北方人群。

  当代中国汉族的南北两大人群的异源性,以及明显的分界地域在南部的武夷山和南岭一带。29个省市区分为南北两大块,而且其遗传距离很大,在图上用虚点表示。南方汉族包括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三省一区(包括海南省、香港、澳门)。北方地区的东北三省、内蒙古和河北、北京和天津、以及山东和河南之间的遗传距离很近,都聚集在一起。随后,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新疆聚在一起。安徽的姓氏分布表明其属于北方,但又接近长江流域的省份,所以安徽最后与北方的省份聚类。长江中上游的省份湖北、四川、湖南、贵州、江西、云南先后聚类在一起,形成一个亚群体,然后与北方的人群聚类,这是十分合理的。东部的浙江、江苏、上海聚类在一起,与南方的群体有一定的渊源,但几千年的进化使这一地区的人群更接近北方,所以最终与北方地区聚类。青海最后与北方聚类在一起,而不是先与陕甘宁聚类,这可能与青海的姓氏样本有关,青海的抽样点为西宁,西宁为解放后东部移民大西北的主要地区,所得到的样本可能为原先的上海和江苏地区的移民。

  总而言之,宋、明、今三个时期的姓氏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1 000年前的宋朝已经形成了南北两大区域的人群,从姓氏遗传信息上明显地显示出南北两大区域人群结构的区别,表明南北两大区域人群的不同源性,其明显的地域分界线在南方的武夷山和南岭,而不是长江。中国人姓氏的历史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主要起源于中国西北和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并同化了各个时期周边各民族的姓氏,形成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在使用的汉字姓氏。根据1 000年来的中国人姓氏分布和对人群迁移、混居和融合情况的分析,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民族联合和进化的历史,也说明了中原地区的人群是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它融合了南北各个时期的民族成分,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民族成分,形成了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当代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当代人群分布的情况基本上与明朝、宋朝人群分布具有很高相似性和渐变的过程,它们之间的区别点正是反映了这1000年期间人群进一步迁移与分化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癞蛤蟆赖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7-4-2005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姓分布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万多个姓氏,其中的3000多个一直使用到今天。早在1978年,我国的有关部门曾对北京等7大城市的姓氏使用情况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北京市共有姓氏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把7大城市姓氏放在一起统计,共有2694个。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处对全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分省区抽样调查,共抽查174900人,得到姓氏737个。两年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也对这些普查资料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抽查537429个汉族人,共发现姓氏1066个。至1989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又利用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对全国六大方言区570822人进行统计,得到姓氏1086个。上述3次抽样调查所得姓氏合在一起,共有1436个。造成这种姓氏较少的原因主要与抽样有关,被抽的人口比例不大,无疑有大量的姓氏因为没有被抽样而遗漏下来。因此,根据不少专家的估计,我国目前使用的姓氏应在3000个以上。当然,上述数字也仅是估计而已。十分确切的姓氏使用数字,只有在以后进行人口普查时,对姓氏进行专项统计后才能得出。

  从已知的姓氏统计资料看,我国务省市自治区所使用的姓氏都在1000个以上,但这些姓氏的使用频率和拥有的人口情况是十分悬殊的。以我国北部为例,李、王、张、刘是北方大姓,仅在北京市一地,王姓人口就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0.6%,李、张二姓也各占9.6%,刘姓占7.7%。四姓人口加起来,共占北京市总人口的1/3以上。

  又如上海市,据有关部门对上海市区和上海县625万人的统计,张、王、陈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6.46%、6.4%和5.83%。除这三大姓外,位居前10个的还有李、徐、朱、周、吴、刘、沈,七姓人口各占人口总数的3.6%至2.43%不等。此外,人口数量占总人口重%以上的姓氏共有19个,除上述10个外,另有杨、黄、陆、孙、顾、赵、胡、金、曹。19姓人口加起来,占全部人口的49.41%以上。

  再如台湾省,根据1978年6月的人口普查结果,当时全省有居民1700万,使用姓氏1694个,其中位居前10个的依次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人口占台湾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陈姓,据1938年和1958年两次抽样调查统计,其人口数量都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以上。

  从全国来看,据一些专家对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抽样资料的分析研究,参考1970年《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发现李、王、张三姓人口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7.1%。此外,另有16个姓氏的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它们依次是: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姓的人口之和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占人口总数的55.6%。至于占全国87%的人口,基本只使用100个姓氏;90%左右的人口使用120个姓氏,96%的人口使用200个姓氏,98%的人口使用300个姓氏,99%的人口使用500个姓氏。这种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姓氏使用的实际情况。

  我国当代姓氏使用数量的难以估计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所反映出的特点当然不止以上这些。如果把我国以长江为界分作南北两大区,并把其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和云南等9省区的南方区,大姓的人口多寡和排列顺序与北方区有明显的不同。如仍以上述抽样调查资料为例,南方区的三大姓依次是陈、李、张,所占人口比例分别是7.1%、6,9%和4.8%;而北方区则以王、李、张为三大姓,所占比例也分别是8.6%、8.4%和8.0%。由此可见,南北三大姓中只有李、张两姓一致,其第一大姓各不相同。不仅如此,即使是南北相同的李姓,在地区分布上仍不平衡,南方区的频率也仅占北方区的二分之一。同样,张姓虽在南北两区中均列第三位,但北方区的频率是南方区的两倍。这种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当然在其他姓氏中也有反映。如陈姓是南方区的第一大姓,也是广东省的第一大姓,其仅在广东省的人口比例即达10.5%;而在北方的黑龙江省,比例只有2.6%,仅为广东省的三分之一。又如,北方区的赵、孙、马、刘等姓比例显著高于南方区,而南方区的林、黄、朱、吴等姓则高于北方区。至于两大区的各个省中,姓氏分布也有自己的特点,或者拥有仅有本省区才最为集中的特殊姓氏。诸如此类的情况如广东的梁、罗、赖姓,福建的陈、林、郑姓,山东的孔姓,江苏的徐、朱姓,浙江的毛、沈姓,广东的黄、韦、覃姓,云南的李、徐、杨姓,四川的何、邓姓,甘肃的高、马姓,以及河南的程姓、河北的张姓、山西的郭姓、内蒙古的王姓、安徽的汪姓、江西的胡姓、湖南的谭姓、陕西的赵姓、贵州的吴姓,等等,莫不如此。在这些姓氏中较为特殊的只有一个周姓,无论是在何地的分布都较为均衡。造成上述的分布状况,当然有历史的原因。除此而外,不容忽视的还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和民族融合的诸多因素。

  另外,在当代一些专家对我国姓氏分布状况的研究中,除按地理方位把我国分作南北两大区外,还根据各地对语言的使用情况而划分成方言区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另外一个角度的研究结果。根据这种划分,全国共有七大方言区,即北方、吴、赣、湘、客家、闽、粤方言区。在这些方言区中,由于北方方言区范围较广,又被分作北方、西北、西南和江淮四个次方言区。各方言区被抽查的姓氏共有1055个,其中较常见姓氏的分布规律是北方方言区中北方、西北和西南三个次方言区基本相似,都以李、王、张、刘、杨等姓人口最多;吴方言区与江淮次方言区相似,均以王、张、陈、李四姓人口最多;赣、湘两方言区比较相似,都以李姓为第一;粤、闽、客家则以陈姓占第一位。这种研究结果,与按南北两大区划分而得出的结论基本接近,说明我国当代姓氏的分布的确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姓氏的人口数量和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王姓在198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所作的统计中是第一大姓,但到1986年中国科学院统计时则退居第二位,至1990年人口普查时,王姓又跃居第一位。此外如张姓,在近年所作的各种统计中均居第三位,但由于其人口增长很快,有人预测,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王、李二姓,跃居百家姓第一位。

  我国各姓人口的悬殊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悬殊并且还有逐步增大的趋势。其发展的结果可能是大姓人口越来越多,小姓越来越少甚至被淘汰。正如以上所说的那样,我国目前使用着3000多个姓氏,但经常使用的仅有500个左右,占人口总数87%以上的人只使用100个姓氏,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一些大姓的分布可以遍及全国,但影响较小的姓氏甚至仅仅分布在某一地区、某一乡镇。如在湖南省桃源县有璩姓,辽宁沈阳有皓姓,浙江余姚有众姓,陕西彬县有叱干姓,江苏武进有莳姓,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都不曾见到。又如在湖南澧水流域的慈利、大庸、澧县等地,生活着16000余名庹姓人,在其他地区也很少能见到这一姓氏。这种分布状况,也同样值得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1-2025 06:39 PM , Processed in 0.21130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