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96|回复: 15
|
[分享]書法的介紹
[复制链接]
|
|
书法的源流
前言
嚴格說來書法的蓬勃昌盛起始於紙張的發明,在此之前有簡書,也就是在木或竹片上書寫文字,數量多的 再用皮革或繩索串編成冊,因受限於空間,也就很難有多面貌的藝術發展,至於更早的書法文字紀錄則脫離不了刻及鑄的範圍,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碑刻及金石璽印,而這個範圍的資料在清代晚期及民國初年被當 時的書法家大量的運用,又開創出了書法更多的創作空間及可能性;這是另一個範圍,我們暫時擱下。
殷商時期
中國的文字起始年代久遠,起初可見的多為圖像符號、象形文字,如殷甲骨文或1959年出土於山東大 汶河兩岸附近及甘肅等地,年代更為久遠古陶器上類似文字的圖形記號即是。再來就是殷商時代存留於青銅器物上面的金文(刻或鑄造的),這個時期的文字比較像圖畫;另外甲骨文是殷王朝最直接的 紀錄史料,包括卜筮及間接紀錄的大事,文字筆意多為刀刻的趣味,也有少數是寫而未刻的。
周、戰國、秦
這個時期的文字以大篆和小篆為主,史傳大篆為周軒王太史籀所作,以石鼓文及詛楚文為代表;戰國 時期各國因地域分劃,加上各國文化的不同,文字漸漸出現極大的差異,一直到秦統一天下,車同軌、書同文,才又統一了文字是為小篆,小篆傳世的多為碑刻拓印的較多,小篆去大篆的繁複和怪異之處, 書體更為均勻對稱整齊劃一。這些資料至清朝及民國初年因金石學大盛被眾多藝術家運用在書法及篆刻方面而呈現了豐富而有創意的各種面貌。
隸書
前面提到的各種書體絕大部份均為王室廟堂或神媒的專用工具,隨著文化的發展,文字漸漸的普及到民 間,為了書寫方便,書體筆畫結構變得更為簡省自由,傳起自秦朝程邈至漢朝時已成為正式的官方文字了,隸書可分為古隸和八分,秦漢初期波磔(蠶頭雁尾)不很明顯都屬古隸,反之左波右磔、蠶頭雁尾 ,左右分背明顯的就是八分書,如乙瑛碑、史晨碑、禮器碑、曹全碑等均為八分書的代表作。
草書
一般人都誤會草書是在楷書行書之後才發展的一種書體,其實草書起於東漢,可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保存了隸書的波磔是隸書的草略體,今草雖然是由章草演變而來的卻不再見隸書的波磔,點化之間映帶連綿不斷,大量使用符號代表部首,每字多為一筆寫成,甚至多字一筆一氣呵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 的草書,東晉王羲之書法作品堪為學習典範;至於狂草則是更狂放的草書面貌,如懷素的自序帖近年被法國畫家用為抽象畫題材而引起注目流行的話題,可以想見其更深一層引人震撼的美學內涵。
楷書
今天大家所熟習的楷書,在漢末、三國時代已經漸漸成形了,這個時期楷書的用筆特色大多由隸書和草書 演化而來,後來歷經南北朝書法家的努力創作,到了隋、唐之際楷書的發展已經完全成熟;當時大書法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的書法作品都已臻登峰造極的境界,成為後世書家追摩的 對象,而成就卻難以超越。近年流行的魏碑亦屬楷書的範圍,書家取其金石強勁的筆意結構,為書法注入另一種新的生命及創作趣味。
行書
是一種統稱,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兼有楷書的嚴謹工整和草書的奔放流暢,表現空間較為 自由寬廣;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北宋四大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家、蔡京,元代趙孟頫、鮮於樞,明代文徵明、王寵、張瑞圖、董其昌、倪元璐,乃至於清代鄭板橋、劉墉、何紹基、趙之謙,民國之後的 齊白石、沈尹默、於右任、張大千、溥心畬等,他們的書法作品千變萬化面貌各有不同,頗具欣賞價值。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1:32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寫好書法
總括來說,要學好書法,注意下列幾點﹕
(一) 循序漸進﹕ 初學書法一定以楷書為基礎。
(二) 下真功夫﹕ 不要急功近利,一定要切實地學習。一點、一橫,務求以古人合,以打好基礎。
(三) 以趣持恆﹕ 以書法為陶冶性情,自得其樂,然後就可以持久永恆學習。
(四) 取長補短﹕ 互學互長,互相交流,以取別人之長以補自己之不足。
(五) 博取兼通﹕ 取各家之所長,集於一身。
(六) 獨到專精﹕ 選出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字帖。
(七) 不求邪怪﹕ 不要為了目前的成績,走向怪字的途徑。
(八) 以求己格﹕ 達到一定水平後,要找出自己的風格,所謂﹕「先與古人合,後與古人離。」
(九)要分別美術字和書法区别,所謂書法即書寫的方法,更要布白、結構,以用筆為上。美術字只講求字的結構,毫無筆法可言。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1:32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書法家和其作品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這二十八個字成為了中國書法史上的名作,也許只是偶然罷。這是王羲之寫給朋友住在山陰的張侯的一封信。晉代的人寫信,先寫自己的名字「羲之頓首」,等於是今天寫在信尾的「某某人敬上」的意思。「山陰張侯」則是收信人的地址和名字。我們現在書法上所說的「帖」指的就是晉人往來的書信,因為這些信寫得字太好看了,被保留下來,成為以後人練書法的範本,就稱為帖。
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寫給張侯的一封信,大約在冬天,下過一陣大雪,天氣晴了。王羲之心情很好,想念好朋友,卻無緣見面相會,寫一封信問候,這樣簡短的28個字傳達了東晉文人的真實性情,傳達了生活中偶然的一些心事,書法的美事實上透露了後代人對那一時代文人生活的嚮往罷。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臨沂人,原是山東的世族,因為戰亂,遷到江南,定居在浙江會稽。王羲之代表了中國文化史上一種坦蕩自若的品性,在戰亂頻仍,政治混亂的時代,仍能保有個人潔淨自在的品格,不與時事相污染,他留下的許多作品多是對朋友的問候,想念,對戰爭的哀痛,對人事變遷的傷感,也把這種南朝時代的文人心情借書法總結成一種美學。
王羲之的書法改變了漢以前隸書的結構,把水平垂直的基本結體轉變成對點、捺、撇等線條與線條之間的牽動關係,無法再以獨立的一個字來看待,欣賞者必須聯貫地看到一個創作者在心情流動中手在紙上的移動,那種牽連宛轉才是晉人書法的重點所在。
這幅書法後有南宋高宗「紹興」的印,也有金章宗「明昌御覽」,又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在延祐五年 (1318年)題的跋,說明了這件作品在一千年中受人重視的程度。清乾隆特別將這卷書法和王珣的「伯遠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合在一起收藏,名之為「三希堂」,以說明他對這三件希世之寶的珍愛。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2:13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陸柬之 文賦
陸柬之是唐初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外甥,因此他的書法,最初從虞世南、歐陽詢的風格入手,結體比較嚴謹端正,線條也傾向於緊勁一類,中年以後陸柬之進入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的學習,運筆流暢華麗,以楷兼及行書,在端嚴中發展出了流麗的美。
陸柬之,生於西元585年,卒於638年,是蘇州吳縣人。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議郎,崇文侍書學士。書法史上稱他的成就後來與褚遂良,歐陽詢齊名,而他的隸書與行書是特別受稱讚部份。
這幅「文賦」以行楷書體寫成,結合楷的端正嚴謹與行書流動華美,是陸柬之獨特的風格。全文長達一百四十四行,作者並未留下名款,陸柬之的姓名見於跋尾中。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2:50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懷素 自敘帖
懷素,一般記錄他的生卒在西元725--785之間,他俗姓錢,湖南長沙人,字藏真。
他雖然出家,但性情疏放,不拘細行,常常喝酒,到了酣醉興發,遇到廟寺白牆,衣服器邊,提筆就書寫,酣暢淋漓,似乎是很即興的創作者。據說他少年時家貧,無法買紙,就常常以芭蕉葉當做紙,用來寫字,勤練書法,寫 禿的毛筆,棄成一堆,埋成筆塚。
大曆初年(767-769),懷素雲遊到廣州,刺史徐浩為他的書法品題,奠立了他的聲名。大曆七年(772)他又北上長安、洛陽、受到顏真卿等文人,書法家的賞識,授贈詩文,使懷素的草書聲名大著。
「自敘帖」寫於唐大曆十二年(777年)內容敘述自己寫草書的經歷,也摘錄了當時士大夫對他書法的評論及讚美之詞。「自敘帖」高28.3公分,長達755公分,加上歷代的引首、隔水、拖尾題跋,總長達到一千五百二十多公分。他的本文是以十五張白麻紙連接而成,每張白麻紙的長度大約是五十二公分左右。書法開始的部份還遵守字與字,行與行的規則,中段以後,雲龍飛動,發揮了草書狂放不羈的特性,甚至叛逆了閱讀的文字規則,把中國文字解體成一種純粹視覺性的音樂享受。
這件書法也有人認為是後人臨摹的作品。因此,在大結構之外,細看線條,覺得是細筆描摹,乾筆擦抹,少掉了原作酣暢淋漓的美感。 "自敘帖"代表了中國唐代書法一種解放自由的精神,不同於一般人對書法端正工整的訓練,中國的書法也可以流動飛揚,有西方現代抽象繪畫的氣勢。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2:40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孫過庭 書譜
孫過庭,約生卒於公元648--702年。字虔禮,吳郡人。曾官右衛冑曹參軍,率府錄參軍。後「遭讒慝之議」,又「遇暴疾」死於洛陽客舍。他出身寒微,幼尚孝悌,不及學文,但長而聞道,博雅有文名。
孫過庭書法學王羲之、王獻之、唐代的張懷瓘評論他的書法說:「工於用筆 ,攜拔剛斷,尚異好奇」。
將他的書法的理論著作,原來共有六篇,分兩卷,目前所流傳的只有上卷,總共351行,三千五百餘字。整篇書譜,敘述中國文字的源流,書法的形式演變,有書法史的內容,但也兼及書法審美的討論,甚至以極優美的文句形容書法在造型及線條上的感覺,「纖纖乎如初月之東升」,以自然的景觀形容書法的筆勢,是中國書法美學重要著作。
"書譜"不僅是討論書法美學的作品,更是孫過庭自己體會書法的實踐,通篇以草書寫成,筆勢流動顧盼,充滿意態和表情。使人可以透過筆勢造形了解到他理論的精妙。結合書法理論和實踐,孫過庭書譜是難得一見的實例,因此欣賞這件作品,應當一方閱讀內容,另一方面用自己的視覺去感受筆劃的美麗。
清代的劉熙載評論這篇書法說:「其所書『書譜』,用筆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飄逸愈沉著,婀娜愈剛健。」這件名作上有宋徽宗籤書「唐孫過庭書譜序」七個瘦金書法,鈐有雙龍圓璽,「宣龢」聯珠璽。後隔水上有「政和」「宣和」二璽是宋徽宗特別珍愛的藏品。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6:00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顏真卿 祭姪文稿
顏真卿(709﹣785)是唐代的大書法家,他寫的楷書,如「大唐中興頌」、「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都是長久以來影響中國書法的重要經典,不止是在書法家之間享有盛名,事實上,顏真卿的影響力普遍及於一般大眾,甚至在一般市肆的招牌上都可以看到顏體書法的影響。但是,一般人對顏真卿墨蹟的行書接觸非常少,「祭姪文稿」正是顏真卿傳世最好的行書。
[祭姪文稿」寫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當時安吏之亂剛剛平定,顏真卿為了祭奠姪兒顏季明所寫的一篇文稿,這一篇未經修飾的草稿,充滿了戰爭中親人被殺的悲憤,自己最疼愛的子姪的死亡,使顏真卿頓挫點捺,寫下了血淚斑斑的文字,成為後世景仰的書法典範。
顏季明是顏真卿堂兄顏杲卿最小的兒子,安史之亂時,杲卿和季明守常山(河北正定縣西南),真卿守平原(山東陵縣),叛軍圍攻常山,城破,叛軍以刀刃加於季明頸上,要求杲卿投降,杲卿不允,季明被殺。之後,顏杲卿被押到洛陽,見到安祿山,顏杲卿瞋目怒罵安,也被處死。正是「祭姪文」中說的「父陷子死」。
中國的書法在晉以後,成為一種個人性情的表現,並不只是斤斤計較於間架結構的設計字體,其實更接近主觀心情的磊落自在。「祭姪文」寫在戰亂中,顏真卿一家的確是「卵傾巢覆」;平定常山之後,顏真卿派人尋找季明的屍體,結果只攜回季明的頭,也就是文中所說的「攜爾首櫬」,這種悲慘的狀態,顏真卿自然不會只以書法的工整美麗為目的,他下筆之時,筆筆都是悲痛與生命的吶喊罷,因此,不熟悉的人,會奇怪為什麼這篇書法塗塗改改,竟然可以成為名作,但是,仔細看筆劃細節,線條的力量,轉折的勁道,都彷彿使人看到了一頁動人的歷史,是戰亂中人的無奈、人的傷痛、人的堅持,也真正可以看到中國書法的最高風範。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2:41 A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蘇軾 寒食帖
蘇軾生在1036年,年輕時就表現了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二十歲左右就中了進士,成為朝野推崇的青年才俊之士。但是此後,蘇軾的仕途並不順利,他個性耿直,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得罪了不少人。43歲左右(西元1079年),蘇軾被小人陷害,小人抄錄了許多蘇軾的詩文,認為有意嘲諷朝政、「 謗訕君上」。蘇軾在湖卅被逮捕,押送京城,經過四個月囚禁勘問。蘇軾自認難逃死罪,托獄卒帶絕命詩給弟弟蘇轍,有「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因」的句子。
結果蘇軾並未被判死罪,卻貶謫到黃州。蘇軾貶黃州之後,心境有很大的變化,似乎青年時代的自負驕矜一掃而空,代之而起的是一種對生命更謙遜深沉的領悟;蘇軾最好的作品,如大家熟悉的「赤壁賦」、「念奴嬌」都創作於這段時期。
寒食帖就是他在貶到黃州的第三年(1082)寒食節寫的詩稿。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不慕名利被燒死在綿山的介之推的節日,中國民間不煮熟菜。「寒食帖」包括兩首詩,第一首是:「自我來黃州,己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胭脂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刀,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己白。」
蘇軾身遭大難,對人也有一種空幻虛無的感慨,因此文學的詩句平白自然,沒有任何造作,同樣的,書法的用筆也返璞歸真,一任率性自然,看來隨意自在,毫不用力,卻是中國書法最高的意境。
寒食在清明前後,正是雨季,淫雨靡靡,加上貶官和臥病在床,蘇軾心情的寥落感傷,可想而知,他看到海棠盛放,紅如胭脂,白如雪,卻又被泥濘所污,似乎在惜春惜花,也是惋歎自己的生命罷。
第二首在字跡上寫得更為隨意流暢:「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己,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銜紙」二字完全懸腕中鋒,筆勢峭厲,和「破灶」的鈍拙形成對比,是蘇軾書法出神入化的表現。向君王盡忠無門,向祖先墳墓祭掃盡孝也不可行,蘇軾看到烏鴉啣著墓地中的冥紙,心情彷彿比晉代窮途而哭的阮藉更為絕望,己是一片死灰。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3:00 AM ] |
|
|
|
|
|
|
|
发表于 3-2-2005 08: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大大太好了!!!原本我还想找这种资料来和大家分享,
楼主分担了我的工作,非常感激!!所以要来顶一顶~
可以介绍一下 天下第一行书 --- 王羲之 的 《兰亭序》吗?
谢谢keat1224~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晉 王羲之 兰亭序
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
|
|
|
|
|
|
发表于 3-2-2005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插一下:
>>
写书法要避免的通病
1、执笔方法不对;毛笔执笔方法它有一套严谨的规定,不象钢笔那样,把笔管卧倒在大拇指和二指之间紧贴,中指无名指垫夹笔杆,小指向上撑之势,而是要:“大拇指二拇指上捏、中指随后紧钩贴,无名指头向外抵,小指帮忙不要歇”,又要:“指实不透风,要让手心空,掌竖腕宜平、肩部要放松。”笔杆正直对笔尖,不能把头偏伸在笔杆的右边。
2、坐势不端:歪着身子,倾斜姿势,脚步随便晃动,而右手又耷拉下来,斜度很大写出的字,也随着歪斜。
3、结体组合不好:把字写成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长右短,配合难看。
4、不注意笔下工夫,把字写成了蜂腰鹤膝,牛头鼠尾、竹节棱角,折木柴担和臃肿或枯瘦。
△写字要作到四到:写字需要四个到,感觉放在第一要,手到听从思想令,笔到墨到书妙。
△字要外貌内神:书法临摹大功成,视看习者气质凝,外在依靠字面貌,内在需要涵精神。
△学书要有恒:学书并不难,贵在意志坚,注重求应功,用笔是关键,临帖不能苟,笔笔要从严,坚持天天写,苦练二三年,功到自然成,出手定不凡。
[ Last edited by keat1224 on 3-2-2005 at 06:30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黃庭堅 花氣薰人
黃庭堅,字魯直,又號山谷,江西洪州分寧人。幼警悟,讀書數過則成誦。舉進士以後,與蘇軾交往甚密,蘇軾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絕塵,獨立萬世之表。接與張來,晁補之、秦觀,合稱為蘇府四學士。他的詩文也非常有名,與蘇軾並稱「蘇黃」。
黃庭堅生於西元1045年,卒於1105年,早年的書法,從顏真卿入手,用筆很重,發展出中鋒懸腕的長線條,形成字的傾側結構,他有名的松風閣,寒食詩帖的跋尾都是他常見的典型風格,晚年從張旭、懷素得到啟發,線條更為解放,以較圓勁的長線絛構成糾纏的線,如"李太白憶舊逝詩卷"是他草書的極品。
"花氣薰人"是黃庭堅的小品之作,一首28個字的小詩,以隨意自在的筆法寫來,非常爛漫天真,在黃庭堅講求結構的書法中也是不可多見的好作品。「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花朵開放時的香氣薰來,彷彿使平日修行禪定的功夫都被破除了,過了中年竟然還有這樣為花感動的心情,到了春天,有著寫詩的念頭,卻又像一層一層逆水的灘頭,船要上行,何其艱難啊!」
作者為了傳達自己對年齡、歲月、春天、生命創作許多複雜的經驗,寫了這首詩,也用最自然的方式來書寫,把黃庭堅平日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宛轉結合起來,構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賞書法不可多得的佳作。作品上有南宋「緝熙殿寶」的印,入過南宋內府。也有清代朝鮮人安儀周的收藏印安歧(安儀周)是當時最著名的大收藏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米芾蜀素帖 米芾
(1051﹣1107)湖北襄陽人,他的母親是宣仁皇后的侍女,因此受恩補為秘書省校書郎,又因為精於鑑賞,在宋徽宗時代,擔任皇室書畫院的書畫博士。
米芾是宋代文人中個性特別狂放怪僻的一人,他喜好收藏奇石古物,曾經見到一尊玲瓏巨石,姿態奇燦,米芾就下拜,稱石為「兄」,以後中國國畫家常常 畫「米芾拜石圖」。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歲的作品,一般也以為是米芾盛年書法的傑作。
蜀素是四川織造的一種綾,質地縝密潔白,是珍貴的書畫材料,織造的人在慶曆年間製成,一直沒有人用來書寫或繪畫,二十年後,到了熙寧年間,卲希(子中)在卷後題日:「蜀素一卷,藏在余家二十餘年,今既裝裱,將屬善書者題」,這段話寫在卷末,表示蜀素太過珍貴,卲希也不敢亂寫,怕糟塌了材料,就把蜀素裱成手卷,等待有資格的書法名家來寫。此卷後來到了元祐年間,己是四十年後,米芾才在上面寫了六首詩,總共五百五十六字,成為有名的「蜀素帖」。
米芾的字上承晉代王獻之的筆意,用筆的線條特別瀟灑,豪放不羈,頓捺之間,變化比較大,蜀素帖在他傳世的作品中算是結構較工整的一件,因為蜀素原來就織成了一行行的「烏絲欄」,米芾似乎也遵守界欄的規矩,因此初看時覺得工整嚴謹,但是若是細看局部,或單一一個字的筆勢,立刻發現米芾用筆的奇險跌宕,有一種不拘束的自在,線條流轉,速度比較快,筆鋒的變化也很多,使他的書法特別華麗,有光芒閃爍之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吳琚 七言絕句
吳琚,(1153--1195)字居父,雲壑。開封人,書法上學北宋的米芾,在南宋東宗時,常常召進宮與皇帝談書論詩,官至鎮安軍節度使,卒諡忠惠。著作有「雲壑集」。吳琚留守建康的時候,遍植古梅,在寓所設維摩榻,每天臨寫鍾繇二王的書法。
中國的畫法,在唐代建立了楷書嚴整的間架結構,到了北宋,發展出書家個人的個性,蘇軾、黃庭堅、米芾,各自有各自的面貌,拓寬了書法藝術的表現領域,到了南宋,文人風的書法更為確定,吳琚這首詩的書法,就是文人書法最好的例證。
宋代書法家多以自己的風格寫自己的詩,這首詩描寫一種自然景觀,溪水的潺流,垂揚搖曳於撟畔,描寫了日暖花香的季節,鳥聲啼鳴,而人生命響往便都在其間了,這樣的書法,不再只是表達人在社會、歷史、政治中的使命感,卻是把個人釋放到大自然中,與自然對話,完成一種近於志莊的生命情境,非常豁達自在,因此,也使書法藝術借此走向自然的流動,大部份的線條了,經太多修飾,我們閱讀“ 不似人間”四個字時,感覺得到一種心情的流動,彷彿音樂,有一種被解放的舒暢,吳琚這幅書法特別成就了詩與視覺微妙的互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2-2005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進廣告...
>>
書法學習三部曲
吸 收 、 融 合 、 創 作
我們常會看到書法家揮毫的瀟灑流露,在欽佩之餘,也會有開始提筆揮毫的念頭,想要能享受一管在握,優游其間的那種樂趣。還沒有開始練習書法的人總以為學習過程一定是非常的困難,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書法的學習階段,除了定心靜慮,還得注意過程,最重要的是先有『吸收』,再來就是『融合』,最後才是盡情發揮的『創作』階段。
在書法上所謂的吸收,最基本的就是臨摹,必需先有一本字帖,照著範字的筆法、筆畫、字形,用心去寫,就能達到吸收的功能。臨摹吸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沒有吸收就沒有基礎可言,想要寫出好的書法自有困難。
只有單項的吸收,其基礎較狹窄,就像讀書,不能只研讀一本,必需博覽群書才能有好的、寬廣的視野。所以書法學習過程中,還得去融合其他的字帖或是相關的內容,這樣才能不斷精進,而有創作的泉源。
有了吸收和融合的條件,就能嘗試去發揮,越有良好的基礎和融合,就越有創作的本錢。所以循著吸收、融合到創作三部曲,必定能在短時間走最好的捷徑,享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