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16|回复: 0
|
青铜杯上的两根小柱子,你认为是有什么用处?
[复制链接]
|
|
我在网络上的找到别人提问后的答案是
那两根竖起来的柱状物叫做立柱,对这两根立柱的功用,现在也众说纷纭。目前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是用于固定纱网(过滤器,去除酒液中杂质)的。因为当时的酿造的酒没有经过过滤处理,比较浑浊,喝之前需要先过滤。《临江仙-渔樵问答》里面就有这样一句:“一壶浊酒喜相逢。”(这首词后来作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说明当时的酒是浊酒。
还有一种说法是用于装饰的,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因为如果要装饰,在爵壁上雕刻效果更佳。
我觉得固定网纱并不成立,因为酒可以在喝之前就过滤,不需要笨到要喝的时候才过滤.....而且即使浊,也是沉淀物,只要喝上面不喝下面,基本上也没问题。
鋬(把手)
有人说是因为古人的胡子和袖子特别长,如果不用这种方法把胡子和袖子掀起来的话,就容易弄到酒里面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它们近似于一种挂钩,青铜器里面加了酒之后,可以利用这两个小柱直接挂到炭火上面加热。我知道的就这些了,不知道可不可以帮你。
这个.........根本没有意见~_~
应该叫“止酒”。
古代青铜三脚杯上有两根小柱子。除了装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实用功能,就是当唱酒时那两根小柱会顶住人的鼻子,不至于一下喝完,这是在提示,酒虽好喝,但不能多喝、猛喝。以前的酒杯都很大,不比现在,有很小的白酒杯,喝多喝猛了自然不好。所以后人给那两根小柱取名叫“止酒”。
这不是本人妄言,是听一个八十几岁的佛教老法师净空和尚讲的。
出自《和谐拯救危机》,现在网上都有这个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视频,可以查看。
净空法师所言,这个节目我也有看过,他说当时礼法深厚,喝酒时候敬礼多过喝酒,而且动作也不能大,所以止酒起了作用。
而且我们中华文化的礼义廉耻,礼字当头,也是相当符合。
但是再参考青铜器的物件,鼎等等,都是三只脚,上面有两个东西的...除了作用,不清楚还有什么文化呢~_~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