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809|回复: 0
|
余光中:叹中文危矣 一声"婊"舅啼笑皆非
[复制链接]
|
|
|
余光中:叹中文危矣 一声"婊"舅啼笑皆非
http://view.QQ.com 2006年07月25日08:35 千龙新闻网
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蜚声文坛,但有人把“余”误改为“餘”,他在北京的表妹的儿子来信,竟称他“婊”舅,写道:“我是你在北京婊妹的儿子”,令他啼笑皆非!
据台湾省媒体报道,余光中7月20日由其任教的高雄中山大学北上,参加华侨协会举办的“挽救国语文座谈会”。他表示,中文之所以有危机,白话成为教育写作工具后,文言文哪里去了?“五四”以后文言文并没有废除,现在的写作要文白互见、相济相融,才能将文言的对仗、简洁、铿锵把文章“收紧”。否则只是白话只能将文章展开,却不能紧实。
像成语“千山万水”、“千军万马”,都是牺牲些微的逻辑达成文字、语言的美感。他在外文研究所当所长时,用但丁的原文贴在门楣上,翻成白话:“放弃希望吧所有进来的人”不够有力。但译成文言:“入此门者莫存悻念”可以吓倒鬼神。
余光中主张“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语以见真、西文以见新”,在用惯简体字的大陆,竟有人主动将他名牌上的“余”改为“餘”,以为“餘光中”才是正体字(繁体字)写法;北京晚辈称他为“婊舅”、说自己为“婊妹”的儿子,让余光中啼笑皆非。
(重庆·开县作家网 )
余光中先生简介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 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微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灿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http://view.news.qq.com/a/20060725/000019.htm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