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274|回复: 26

华人的“母语”状态非一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2-2009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人的“母语”状态是非一般的,它不是单一层次的,而是至少由两个层次所组成的——官话和平、土话。这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夠久、影响区域夠大、而且大体上政治文化中心始终保持为一至两个(长期处于统一或至多南北方各一个),让整个民族政治和文化脉络一直传承使然。

如果梵语和拉丁语的势力夠强,印度和欧洲又长期有这样的文化政治核心(如:罗马一直不倒),这些话也会是许多印度北方话区和欧洲拉丁语区的母语。

问题是,基本上这样的统合现像只出现在中国,而且越统越大——先是中原、后有陇、楚、川、再后有越、而后复有诸胡、藏、回等。这种情况举世独一无二。从小小的殷河东到清末接近今日的格局,除了元朝极端地往西扩张而较大外(事实上那些中西亚的蒙古统治区不能算在元朝的范围內,只能算在其它汗国的区域),大体上其趋势就是越统越大,越传越久以至于今。而每隔若干世代,中央政权都有依情重整核心文化的权利,包括官话的规范。男儿志在天下就习官话,在朝用官话成了一个语言传统。而且从古至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生来说官话,甚至只会官话的人,它是一种通行的生活语,不只是共同语而已,也是举国上下许多人的母语。

所以作为一种传统,官话也是一个层次的母语。同时,你的祖籍方言一直在变,官话也一直在变,只不过它的变率是三几百年一大变的情况。也因而,不能以下两个基础否定官话的母语地位:

(一)不能因为官话不是最古形而不视为母语
人们不能因官话不是最古形而不视为母语,因为历代中央政权时不时有应时应景的规范和调整,而且这是中央政权的权利。像现今的官话,其北平官话的基础也有数百年,而且是自然发展出来的。同时,你的方言也不是最古形。同样不能因为不古而不视为母语。(人们学的方言是一千年前的还是当今的?同样是当今的,也算是母语。那么学当今的官话也不能说不是母语。)当今官话有其民族文化基础,作为汉族母语官话层的规范无可指责。汉后南北官话相歧的情况普遍,时统时独,但都是自周雅言一脉传下来的,而且历来真正的歧异不大,即使有南北之分的时候,两种官话仍可以轻易相通。

同时,虽然官话不可能为古,但不能责怪中央,在那种大转变的同时,本来就是会有不方便的,是全朝上下都能理解,而且须辩论很久的。但不转变却同样也是处境尴尬的。因为没有语文是历数百年、千年不变的。官话不能像方言那样因风吹草动而渐渐变形,但当累积到不合时宜的阶段却能“跳阶式”地加以规范。历朝历代应时作这样的调整的事也多得很,而且是理性复合自然的。回想盛清时,中国百分之七十的人在讲“官话方言”,朝里上下又都用了几百年的北平官话时,你要人们怎么样?

历朝历代须应时作这样的调整也多得很,而且是理性复合自然的。当中国百分之七十的人在讲“官话方言”,朝里上下又都用了几百年的北平官话时,你要人们怎么样?

(二)不能因为祖辈失学不会官话就不叫作母语。
你老祖不会官话是因为在某个时候你老祖读不夠书,失学而不知当今天下。可这时他在朝里当官的老同乡都会哩?不但如此,那些在同一乡里的宦贵族及书香世家也代代传而代代能,这话要怎么讲呢?只能说这是教育传承的问题,而不是母语不母语的问题。也因而你老祖他要抓不着这根,不可以怪别人,那是教育的问题,没所谓传统。同样地,你要不会你的方言,也不要怪人。那是你自己抓不到那条根,是教育的问题。你孩子要不会你老爹的方言就说那不是他的母语,那也是不成立的,而且这和方言主义者的论调是相矛盾的。(如果这样可以成立,为什么不干脆弃方言,然后让下一代都说“这不是母语”?反正失学了之后就不算母语嘛!)

最后,“华语”是大马“独立之前”、甚至东南亚诸国“独立之前就已成立的概念”。它是一直以来被期望用以联系“华人”的官话,且其势力早年就在不分国界的情况下在华族之间延长着。它延续的是一种“中华儿女志在天下”的传统,它联系的不是一个中央政区,而是一个抽象的民族核心,而且不论你或你先祖是否生来会说它,它是中华民族母语的一个层次。按着一种一脉相的传统,中华民族母语有两层——一为官话(历朝普通话),一为平土话(乡土方言)。你可把它当作同一种以两个层次的文字书写的语文的情况来看待。不会任何一种都不好,但不能说官话不是母语。它是华族母语中,长期一直在中央以“跳阶蜕变”的方式存活的一层,而各平土话则是历来一直在地方上以“渐进蜕变”的方式存活的一层。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18-2-2009 10: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2-2009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活在歷史中的腦殘

你講普通話是我們的母語,但是我要告訴你,這裡不是china,我們沒有義務學習china為政治需要而推行的‘官話’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19-2-2009 09:16 PM 发表
典型活在歷史中的腦殘

你講普通話是我們的母語,但是我要告訴你,這裡不是china,我們沒有義務學習china為政治需要而推行的‘官話’ok?


这里不是广东,也不用说粵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19-2-2009 09:16 PM 发表
典型活在歷史中的腦殘

你講普通話是我們的母語,但是我要告訴你,這裡不是china,我們沒有義務學習china為政治需要而推行的‘官話’ok?


在现行官话推行的时候,马来西都还没独立,没有国,听懂了没?
古官话以跃阶形式在历代出现了越来越模登的版本,历来如,看有吗?
官话一直都是母语的一层,不因为你老祖离开中国就不是你的母语,
不然另一层母语的平土话也同样不是你的母语,你矛不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9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19-2-2009 11:01 PM 发表


在现行官话推行的时候,马来西都还没独立,没有国,听懂了没?
古官话以跃阶形式在历代出现了越来越模登的版本,历来如,看有吗?
官话一直都是母语的一层,不因为你老祖离开中国就不是你的母语,
不然另一层 ...


都説是官話了,這個‘官’字在在表明了通用語是出於政治考量的

沒有錯,1949年以前大部分馬來亞華人都是中華民國公民,but我要提醒你入籍馬來亞之後就應該對本土效忠,而不是對十萬八千里之外的北京唯命是從

還有,粵語、閩語這些才是祖宗眞正傳下來的語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19-2-2009 11:30 PM 发表


都説是官話了,這個‘官’字在在表明了通用語是出於政治考量的

沒有錯,1949年以前大部分馬來亞華人都是中華民國公民,but我要提醒你入籍馬來亞之後就應該對本土效忠,而不是對十萬八千里之外的北京唯命是從
...


看来你还是不明白,你现在学的是一千年前的还是今时的粵语?
如果不是,按你的逻辑,怎能说是祖宗传下来的?
同样,“官话”只是名称,你要叫“雅言”也可以,
那是共同的文语,也是祖先按另一种方式传下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9-2-2009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19-2-2009 11:34 PM 发表


看来你还是不明白,你现在学的是一千年前的还是今时的粵语?
如果不是,按你的逻辑,怎能说是祖宗传下来的?
同样,“官话”只是名称,你要叫“雅言”也可以,
那是共同的文语,也是祖先按另一种方式传下来的 ...


雅言基本很少觸及非政治人員

馬來西亞華人祖宗大多不識字,更遑論懂得什麽雅言共同語了

很多人都同我一樣,在家裏是講粵語的

如果不是北官學校的存在,我們基本上是不會學普通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19-2-2009 11:42 PM 发表


雅言基本很少觸及非政治人員

馬來西亞華人祖宗大多不識字,更遑論懂得什麽雅言共同語了

很多人都同我一樣,在家裏是講粵語的

如果不是北官學校的存在,我們基本上是不會學普通話的


既然你开始头晕,没办法分开事物的“本质”和“现实”,现在我就告诉你,
我们谈的是“应然”而不是“实然”的问题。要论实然,
现在情况是“很多人不会平土话”,所以按你的逻辑,不要去顾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19-2-2009 11:42 PM 发表


雅言基本很少觸及非政治人員

馬來西亞華人祖宗大多不識字,更遑論懂得什麽雅言共同語了

很多人都同我一樣,在家裏是講粵語的

如果不是北官學校的存在,我們基本上是不會學普通話的


还有关于这一个,在你回应我的另一帖中,
我指出有许多书香和官宦世家的情况就不一定如此,而在教育普及的今天,你看?
不就是雅言当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9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別忘了,這套‘雅言’是北京政府為政治需要在他們國家制定的,馬來西亞華人爲何像哈巴狗般唯命是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09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19-2-2009 11:59 PM 发表
別忘了,這套‘雅言’是北京政府為政治需要在他們國家制定的,馬來西亞華人爲何像哈巴狗般唯命是從?


这套雅言的存在已有时日,何啻今时?
大体上早在国民政府前就有,在国民政府后更有,
那也是因循传统。
更何况你避开了焦点——民族、文化本身是没有国界的。
我们只是忽略国界因循传统而已,假装国界不存在。
我们与对方是在文化上结合,不是政治。
阿拉伯人分得那么散,念起经来也是麦迦话。朝圣基本上也仍在麦迦。
这也是在文化而非政治上的结合。
而且马来西亚“雅言”也因时因地拥有自己的词汇,没有所谓哈巴狗。
最基本的事实可以说明,在教育普及的情况下,中华母语的双重性已被显明。
那潜在的另一层母语在教育普及的情况下已被显化,有能力当头。
同时也证实了,之前许多人只会平土话完全是教育的问题,和雅言是否为母语没关系。
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英语等其它国际语,因为它的文化及语音基础始终是周雅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09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0-2-2009 12:30 AM 发表


这套雅言的存在已有时日,何啻今时?
大体上早在国民政府前就有,在国民政府后更有,
那也是因循传统。
更何况你避开了焦点——民族、文化本身是没有国界的。
我们只是忽略国界因循传统而已,假装国界不存在 ...


我們有我們自己特色的粵語、閩語,沒有理由要向大陸看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09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20-2-2009 12:37 AM 发表


我們有我們自己特色的粵語、閩語,沒有理由要向大陸看齊


平话传统取地方,雅言传统取中央,千年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09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0-2-2009 01:21 AM 发表


平话传统取地方,雅言传统取中央,千年如此。


北京不是馬來西亞的中央,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09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20-2-2009 01:38 AM 发表


北京不是馬來西亞的中央,謝謝


文化的中央和国界无关,谢谢。
而且我指的不是北京这个地方,而是一个抽像的语文中心。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0-2-2009 01:4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09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0-2-2009 01:42 AM 发表


文化的中央和国界无关,谢谢。
而且我指的不是北京这个地方,而是一个抽像的语文中心。


你應該是杜維明的文化中國論支持者吧?


文化沒有中心邊緣之分,你認爲的中心在我看來是邊緣

我認爲的中心在你看來是邊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2-2009 0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20-2-2009 01:46 AM 发表


你應該是杜維明的文化中國論支持者吧?


文化沒有中心邊緣之分,你認爲的中心在我看來是邊緣

我認爲的中心在你看來是邊緣


中心是由趋势决定的。现在你所谓的北官学校都认定它,当然就此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09 0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0-2-2009 01:50 AM 发表


中心是由趋势决定的。现在你所谓的北官学校都认定它,当然就此决定。


趨勢也說北官學校應該關閉,因爲60%選民選出來的馬國政府都以消滅非馬來語學校為最終目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09 0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20-2-2009 01:52 AM 发表


趨勢也說北官學校應該關閉,因爲60%選民選出來的馬國政府都以消滅非馬來語學校為最終目標


但是这60%的人不是华族。如果全部华团都暂成,那无所谓。
而且,现在有人为了讨好选民让白小原校重开。可见你的趋势不成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09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0-2-2009 01:57 AM 发表


但是这60%的人不是华族。如果全部华团都暂成,那无所谓。
而且,现在有人为了讨好选民让白小原校重开。可见你的趋势不成立。


不是華族難道就不是我們的同胞嗎?

又一個典型的 種族主義法西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11-2025 12:57 AM , Processed in 0.21035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