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060|回复: 45

喻四古歸定?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0-2008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學者提出:喻四古歸定,可以從一些諧聲例子看出來:

多----移
台----怡
惕----易


你怎麽看?
单选投票, 共有 1 人参与投票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0-2008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高深, 沒讀過大學看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8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麽。。。。我可不可以在這裡發漢語導論啊?

不是說馬來西亞人很喜歡中文的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稀飯.
但是要有素質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粥粉麵飯 于 8-10-2008 10:15 AM 发表
太高深, 沒讀過大學看不明白.

读了大学也未必懂——因为声韵学已经还给教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8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那麽關掉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10-2008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開了, 就讓一些有這方面的專才來討論吧.

(開始做你的粉絲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8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來沒有人有興趣欸,算了,關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0-2008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类的东西哪有一两下就下定论的?可能的情况太多了,不能妄定。

我倒认为古汉语词未必单节,有些同根字在某些词别中是多音节,或像印欧、南岛语那样附加音节或单音。声调和声母都受到这种附加的胶着音或音节的影响。

最名显的莫过于动词和形容词之别。


好——好(去)
和——和(去)
远——远(去)
劳——劳(去)
恶——恶(去)

而我最喜欢用来做对比的语言是法兰西语,因为以多音团和多胶着著称的印欧诸语中往单音及去音团方向移动最明显的就是法兰西语。我认为最后法兰西语会变成一种声调语。这个时候观察它就像观察古中文一样。而且藉着中古音和今音的同时比较,我还掌握了法兰西语(和其它拉丁系语)、日耳曼语和中文的一定关系,己经确定多个重要字是同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8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8-10-2008 09:35 PM 发表
这一类的东西哪有一两下就下定论的?可能的情况太多了,不能妄定。

我倒认为古汉语词未必单节,有些同根字在某些词别中是多音节,或像印欧、南岛语那样附加音节或单音。声调和声母都受到这种附加的胶着音或音节的 ...


古漢語(至少早至商周兩代)還是單音節的,這個學者已有公認

甚至是更早的古漢藏語(即漢語和藏語未分化前的那個語言,當然是我們推擬出來的)也是單音節的

不過,上古漢語的音節構造可能相當繁複,估計周代還有複輔音

例如:

各 k ----   路 l

{各}的上古音擬為 [ klak]

一些字的讀音甚至很奇怪(不是我們熟悉的),例如藏語中:

{三} b-sum
{五} l-nga
{耳} r-na

-------------------------------------

此外,上古漢語還可能有-s這一類輔音韻尾(就好像英文單數變複數就是在後面加-s一樣)

好——好(去)
和——和(去)
远——远(去)
劳——劳(去)
恶——恶(去)

上面這些例子的去聲很可能就是-s脫落變成的

另一個説法則是去聲字是因爲該字的長元音變成短元音的時候伴隨而來的語音改變,不過上古漢語究竟有沒有長短元音對立還是一個未知數(英語有這種對立)


-------------------------------------------------------------------------

你認爲法語會演進到聲調語言我不是很認同,不過法語的發展的確很類似中文,尤其是音節尾部輔音的脫落就和漢語的入聲消失驚人相似

不過法語作爲一個多音節詞語言,不需要演化出聲調作爲語音彌補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08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提到的那些说法,像“各”、“聿”这些我早在七八年前大学时就看过。

你認爲法語會演進到聲調語言我不是很認同,不過法語的發展的確很類似中文,尤其是音節尾部輔音的脫落就和漢語的入聲消失驚人相似

不過法語作爲一個多音節詞語言,不需要演化出聲調作爲語音彌補手段


这就难说了,这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自然而然”的问题。因为音节和音团的脱落而使字词单音节化最终就有可能因为“轻重”音的变化而自然形成声调。

随举一例,如法语“圣诞”

“Noël”这样的字在意语中是“Natale”,西语是“Navidad”。这个字在拉丁俗语中当以“nativitatis”这个字为原形。

可以看到在法语中,已趋向丢弃所有枝节,只剩下两个音节(实则在法人的日常读法中已可当作一个音节来看了,因为“o”和”ë“之间的过度实际上是模糊的。)然而,这时的重音是在后一个音节,也正是这样的关系,这个字以后会变得具有特殊“调式”。当其它字也如此趋近变成单音时,最后整个语言会变成一种调语。

而另一方面,中文和印欧语若非有古老关系则至少局部受到印欧语的影响。我相当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0-2008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8-10-2008 10:22 PM 发表
你所提到的那些说法,像“各”、“聿”这些我早在七八年前大学时就看过。



这就难说了,这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自然而然”的问题。因为音节和音团的脱落而使字词单音节化最终就有可能因为“轻重”音 ...


中文和印歐語沒有關係

不過中文受到梵文影響是肯定的,不過影響不至於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8 0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x_x屮 于 8-10-2008 10:25 PM 发表


中文和印歐語沒有關係

不過中文受到梵文影響是肯定的,不過影響不至於很大


不它们的影响超越想像,而且在更古老的阶段就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08 0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9-10-2008 01:10 AM 发表


不它们的影响超越想像,而且在更古老的阶段就有了。


不可能

這兩個語系截然不同

漢藏語是孤立語(analytic language),而印歐語系的大多數語言大多是曲折語(inflectional language),他們之間的聯係根本就不大

相信你應該是看了一本《英漢語源見證》才突發異想的吧?

那本書完全不嚴謹,根本不是語言學作品,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閒聊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8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x_x屮 于 9-10-2008 01:44 AM 发表


不可能

這兩個語系截然不同

漢藏語是孤立語(analytic language),而印歐語系的大多數語言大多是曲折語(inflectional language),他們之間的聯係根本就不大

相信你應該是看了一本《英漢語源見證》才 ...


实际我没看过那本书,我略略去找了一下,发现确实很松散,而且没什么力。
但我所能提供的证据比那强太多了,而且是严格考究双方字源的结果。

要注意的是,我没强调两者必须是同源,但我强调至少一定有交互影响,就像日语和汉语那样。

我认为一个可能的情况是:中原一带本为一个使用类南岛语或缅藏中南半岛语的族群的天下,而且这个族群发展了高度文明。后来不知怎地,但也是在颇古早的时候,一支印欧或使用印欧语的侵略者来了,入主中原并打败了原有的民族。但是原有的民族在文化水平上比这侵略者为高,所以侵略者不得不在——

类如:历数宗教和官僚礼制等事上继续延用旧制。

结果出现的杂种文字是——在文化科技、政治词上基本和南岛或缅藏中南半岛诸语相近,但在许多生活词上却显然和印欧同源的杂种语。

有考古证据说明很早就有一支杂种民族生存于吐蕃盆地,而且这个族群有很显的印欧成分,并和中原人有不明的关系(至少在经贸上)。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10-10-2008 12:3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08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9-10-2008 08:37 PM 发表


实际我没看过那本书,我略略去找了一下,发现却实很松散,而且没什么力。
但我所能提供的证据比那强太多了,而且是严格考究双方字源的结果。


你不是江湖術士吧?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0-2008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x_x屮 于 9-10-2008 08:53 PM 发表


你不是江湖術士吧?

-_-


信不信由你,
如果单是“犬”、“亵”和“蜜”是来自西方那没大不了。
但如果“父”、“母”、“夫”、“婦”、“孙”、“君”也和西方有关系那就大件事了。

多年前我就注意到这个大件事,认真追下去还真的越来越真。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9-10-2008 09:0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08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9-10-2008 09:02 PM 发表


信不信由你,
如果单是“犬”、“亵”和“蜜”是来自西方那没大不了。
但如果“父”、“母”、“夫”、“婦”、“孙”、“君”也和西方有关系那就大件事了。

多年前我就注意到这个大件事,认真追下去还真的 ...


“父” “母”全世界大部分的語言都是唇音,這是很自然不過的,難道全世界的語言都來自一個祖宗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08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x_x屮 于 9-10-2008 09:29 PM 发表


“父” “母”全世界大部分的語言都是唇音,這是很自然不過的,難道全世界的語言都來自一個祖宗語??


那为何你的父不作“M”母不作“P”?

为何不行,而且再进一步分析这两个字:

汉语中古汉语德文英文古英文梵语拉丁语西语意语葡语法语
P‘uu2Vaterfatherfæderpitaarpaterpadrepadrepaipere
məu1Muttermothermodormatarmatermadremadremãemere


问题来了,可以注意到,我们能推断出诸语古形基本不同韵母,后代语基本相同。
在中文也是这样,“父”、“母”两字中古不同韵母而今同韵母。
至少是有一些古怪喔!

而且你说这些再自然不过,那倒不一定,像日语就不是呀!
再比较别的东西哩!

汉语中古汉语德文英文古英文古挪斯拉丁语西语意语葡语法语梵文

khyan2Hundhoundhundcaniscanecãochien

牯(母牛)ku1Kuhcowcu


葡语连“狗”也跑出来,而且希腊语的[kyon]我没写上去喔!
单是这些也未免太可怕了吧!

而我这样去考究和摸出的字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是比较严格,不急着下结论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9-10-2008 10:0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08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9-10-2008 09:58 PM 发表


那为何你的父不作“M”母不作“P”?

为何不行,而且再进一步分析这两个字:

汉语中古汉语德文英文古英文梵语拉丁语西语意语葡语法语父P‘uu2Vaterfatherfæderpitaarpaterpadrepadrepaipere母mə ...


很多語言對‘父母’的稱呼源自孩子吸吮奶汁的聲音,這個完全是巧合

在一些語言裏面,父母的稱呼剛好和我們相反, 父叫‘maa’ 母叫‘baa’

至於下面兩個,至多只能説是巧合

還有,古印歐語是一個曲折語,和作爲孤立語的古漢藏語完全不同,要如何解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11-2025 05:12 AM , Processed in 0.13571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