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任何方言的书写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客语的书写也不例外。这里所提供的写法,虽经考查比较,却可能有不足之处,仅供参考而已。有时,某些字典提供的写法诸如“崖侪”作“我们”等也不全取,反取“吾/我者”等。这是因为显然客语中的词,像英语一样,有一些特殊规则形式的“强形”字,约若闽语的文白之分,却又不尽相同。如“爸”、“妈”等字显然为“父”、“母”的“强形”,是按一定形变的。
如以下数例:
字——弱形 —强形 —极强
父——fu阳上 —pa表阳 —pa表阴
母——mu阳上 —ma表阳 —mai表阴(转音读作“me表阴”)
吾——ng(u)阳 —nga表阴/阳 —ngai表阳/阴
奴——nu阳 —na表阳
弟——thi阳去 —thai表阴
隷——li阳去 —lai表去
其——ki阳 —kai表阳/去(可转读作“ke去”)
可以注意到,强形字是没有用上声形的。而且主要出现在高声母字。在转音时主要变成“a”或“ai”形字。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避免在雅言中多加生冷字,遂弃如“爸”、“妈”的写法,而只取“父”、“母”原字(但仍依场合选读音),以突显客语与古雅言的对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帖不是一部字典,只能算是一些参考性的字表而已。
注音说明:
为客语注音也不容易,一方面我希望能用一个适用度较广的注音系统。犹其在大马,主要有三大客片的客家人——粤台片(含梅县、新安等)、潮汕区诸方言(含揭阳、揭四、海陆丰)及惠州片。以我个人的能力,由于对惠州话的了解甚少,时下须无能力整理出一个能包含惠州片的系统,但对粵台片及潮汕区,特别是揭阳、揭西的情况则无多大问题。
在系统上,本人优先采用国际音标IPA。在这个场合用“[]”狭义括号。然而有些音在此版较难打出,所以遇到此种情形时,我唯有弃用,并将标出的值置于“{}”广义括号中。
(一)声母注音方方面:
诸声母在此帖中注如下。
1)零声母——不注
2)‘見’声母——[k-]
3)‘溪—群’声母——[kh-]
4)‘疑—日’声母——{ng-}
5)‘端’声母——[t-]
6)‘透—定’声母——[th-]
7)‘知—精’声母——[ts-]
8)‘徹—澄—從—斜’声母——[c-]
9)‘帮’声母——[p-]
10)‘滂—並’声母——[ph-]
11)‘明’声母——[m-]
12)‘非—敷—奉’声母——[f-]
13)*‘幑’声母——{w-}
此音依方言表现为[w-]、[v-]或[b-]
14)‘心’声母——[s-]
15)*‘照’声母——{z(h)-}
16)*‘穿—牀’声母——{c(h)-}
17)*‘審—禪’声母——{s(h)-}
以上三音在作为代表的梅县话中是没有的,但若想知道其值把圆栝中的‘h’去掉就可以了。
18)*‘影—喻’声母——{j-}
19)‘晓—匣’声母——[h-]
20)‘来’声母——[l-]
(二)韵母注音方面:
A)单韵母:
1)梅县话‘家’韵母—[-a-],或音近马来文同符一般形。
2)梅县/普通话‘基’韵母—[-i-],或音近马来文同符一般形。
3)梅县/普通话‘姑’韵母—[-u-],或音近马来文同符一般形。
4)梅县话‘鷄’韵母—[-e-],或音近马来文同符‘kem’中之‘e’。
5)梅县话‘哥’韵母—[-o-],或音近马来文同符一般形。
6)弱元音如普通话“根、更”中之拼符‘e’之读音者不标出。这种音在梅县话中有,在一些话中无。
例如:一般上揭阳揭西客话“陳”若{chin阳},这时,用梅县话标作(cn阳)。在本帖的系统上,此字将标若“{c(h)(i)n阳}”。如一般梅县话,读符时须弃圆括中的部分。
7)梅县/普通话‘师’韵母—[-r]
8)客语‘五’字韵——[ng]
但要注意的是,有不少人把这个音表读作[m]。
B)复韵母:
复韵母的读音为两个别元音合起来之读音。如:“矮”字的韵母“[-ai]”就是在同拍中[-a-]+[-i-]的连读。同样的,有些子方言在复韵母有出入。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像这样标,如:
好—[h(a)o上],就此字,这时梅县话一般三个符须读,而揭阳、揭西等地的常有不读圆括內的“a”音的,读作[ho上]。
C)韵尾方面:
此帖将采用以下韵尾:
1)[—m]
2)[—n]
3){—ng}
4)[—p]
5)[—t]
6)[—k]
(三)声调方面:
本帖不用1、2、3、4调类,因为我们要同时处理多个子方言的调,这样的做法不灵活。为此,取‘阴’、‘阳’、‘上’、‘去’的四种标法,入声不标‘入’字,只分阴阳。如果要说明变调,则在原来的‘阴阳上去’前加一个‘表’字。如‘表阴’、‘表阳’意即在此位职,原调不论,人们将字读成一般‘阴’或‘阳’调时所表现出的样子。
这个标法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必须了解调的实际表现才能读出来。然而,由于要同时处理的方言较多,这方法是所有方案中较简单的一个,再复些就没人看得懂了。
举例如:“人”一字,在此帖中将被标作{ngin阳}。
但这时,揭阳话的调和普通话第二声相近,是一个很明显的上升调。而梅县话则读若普通话第三声半读的情况,即表现成一个完全低抑的调。所以本帖读者要想知道梅县调,每看这个[阳]字符时,就要读成一个低抑调,以此类推。
今提供口诀如下:
“陰”字读阴调
“陽”字读阳调
“上”字读上调
“去”字读去调
来到入声时,阴若“七”来阳若“十”。
意即先找出相关客语中这六个字“陰”、“陽”、“上”(不可取“上山”的“上”喔!)、“去”、“七”和“十”等,之后每看到音标中的情况就可参照这几个字的读法。在非常特殊的地方将有补注。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2-9-2008 10:39 PM 编辑 ]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8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
以下右侧只写出繁体字,简体时注时不注。
代名词:
我——吾(取强形音“{nga阴/阳(次强)/ngai阴/阳(最强)}”)
你——尔
他——佢(普通字,暂写)
我们——吾/我/俺/云*者(“者”音[sa阳])
你们——尔*者
他们——佢*者(佢为普通字,暂写)
(*有些客语在此处有介字;可用“其”([ke/e/kai/ai/ei去];字已确定为“其”字之其一上古音、上古义)如“尔其者”即“ngi-a-sa”或“疇(畴)[teu阴](字已确定)若“尔疇者”意为“属尔之类者”。
有些人/有者——有(一)畴人/有(-畴/其-)者
第二部
亲属:
右为俗词,当文词与俗词同时只注右边。而强变调只注强形的变调,不注普通变调。
父{fu上}——(阿-)父(音为强形[pa表阴])
母{mu上}——(阿-)母(音强形[ma阳]或极强形[me表阴])
父母{fumu上上}——爺娭[ja‘oi阳阴]
子{tsr}——隷(音为强形[lai表阴去]
女{ng}——妹(音为强形[moi表阴去])
子女{tsr-ng上上}——隸妹[laimoi表去去]
祖父{tsufu上上}——(阿-)公{kung阴}
祖母{tsumu上上}——(阿-)婆(pho阳)
祖父母{tsufumu上上上}——阿公阿婆
孙——孫[sun阴]
孙子{suntsr阴上}——男孫[namsun阳阴]
孙女[sun’ng阴上]——妹孫[moisun去阴]
哥——(阿)哥(ko阴)
弟——老弟{l(a)o-thai上阴}(其中“弟”取强形[tai表阴])
兄弟——兄弟{hiungthi表阴上}
姐——(阿)姐*[tse阳,这是强形之一];
注:姐文读[tsia上]但决不用于表“女兄”之义。
妹——妹[moi表阴去]
姊妹——姊妹[tsimoi表上去]
伯——伯[pak阴入]
叔——叔{s(h)uk阴入}
婶——*婶{s(h)im上}
*但也有叫伯母[pakme阴入阴]、叔母{s(h)ukme阴入阴}的
舅——[khiu阴]
舅母——[khiume阴阴]
嫂——[s(a)o上]
姊夫——[tsifu上阴]
妹夫——[moifu表去阴]
岳父——家官[kakuan阴阴]
岳母——家婆[kapho阴阳]
媳妇——心逑/絿*[sim-khiu阴阴]
(这是客语难写字。以上仅是我所提供的两个参考。若取“逑”,须取强音形读表为阴平;“絿”可取表同义的阴平又音,没问题。若取“心逑”则原为“合心之子配”;若取“心絿”则取“官家心所焦虑者”之义(当然是为了抱孙啦!)两者都不是没可能的,至少,无论如何都比“心臼”、“心舅”来得合理。)
女婿——郎
外公——姐/毑*-公{tsiakung上阴}(其中“姐”一字古义为“母”,今普通话之“姐”意古多为“姊”。而“毑”又是“姐”之更古字,是故两写皆可。“毑公”是为“母祖”之意。我主张在这个场合取毑字作区别。以下“姐/毑-婆”一条同是。)
外婆——姐/毑-婆(tsiapho上阳)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2-9-2008 10:32 PM 编辑 ]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9-2008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
动物
蝎子:[sanhakung阴阴阴]——山蝦公
老鷹:[yaopho阳阳]——鷂婆*
另有 ngai pho, ja pho, nge pho, lo ngae, jeu ma, la pho,等。
那些“ng-”类的可能是“崖”;但我知道[ja-pho上阳]这个极不易写。是研究了很久的问题,也是我最熟悉的一种。按那个子方言的声韵系统难得其字。可能是“射(ye普去声)婆”,除非用来打猎,不然也讲不通;还有一种可能则是“掖婆”取其抓起之义,仅供参考,实则问题尚县而未决。至于“[jeuma]”应该也是“鷂母”,不成问题。
璧虎:[piak阴/jam阳-s(h)a阳]——壁/檐-蛇
螃蟹:[l(a)ohai上上]——老蟹
蒼蠅:[wujin阴阳]——烏蠅
蛾:[jak阳]——螠
胡蝶:[futhiap阳阳]/[jongjak阳阳]——胡蝶/洋螠
蟑螂:[(kit/wong)-cat阳阳]——蛣/(王/皇/蝗/黄)-虫出
蛙:[kwai上]——蛙
蚂蚁:[ng(i)e]——蟻
马陸:[kingkangc(h)ung上上阳]——??蟲
蜻蜓:[nongni阳阴]——蠰兒
甲虫:[kuc(h)ung]——菇蟲
荧火虫:[fokimku上阴阴]——火金菇
蜘蛛:[titu阴阴]——蜘蛛*
有人提出[lakia]“剌奇”的说法,但在一些地方,“蜘蛛”和“剌奇”是不同的概念,他们以“剌奇”专指一类褐黄色,体形略大,常见于家居的长脚蜘蛛。但显然在有些地方,人们用它来概括所有蜘蛛。无论如何须指出的一点是,若从音系判断,此音此词非一般客音词,可能是闽语借词。如闽语中才多有诸如“企”读“khia”的音,论客音则未之闻也。同时,此一词普遍存在于闽语。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2-9-2008 10:25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19-9-2008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o chim.....kon wu sik |
|
|
|
|
|
|
|
|
|
|
发表于 19-9-2008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ngai yin yin jin jin kon hoi yit bai. 唔该晒。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