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2|回复: 11
|
敲门,诗歌,人生
[复制链接]
|
|
敲门,在文学里就是交流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希望大家能通过有礼貌不伤和气的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
1999年在槟城的白云山上,开宝师父说:“不要乱闯别人的门”。2005年的今天,我才开始学习,敲门。
敲门就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懂得的基本礼貌。不论是中国人美国人,阿拉伯人,还是印度人,他们都非常注重这种礼貌。中国有三顾茅庐的优异典故、也有过三呼不得而返的美德,阿拉伯人用“Asalamua’laikum” 三声不获回应而止,印度人也必须等上一头牛饮水的时间以等待主人开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呢?
敲门是尊重别人的一个好行为。在个人的修养上可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今天所谓的文明世界,已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无知搬到别人的家里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尝试闯入别人的隐私地界,甚至反客为主的要求别人认同自己的看法,批评及倾诉,也不看自己是不是受别人欢迎的对象。
我们都很少关心别人的问题和鼓励别人生活的勇气。敲门,在文学里就是交流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希望大家能通过有礼貌不伤和气的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如果你的门突然闯进来的门客是陌生人,你是不是很戒备呢?
诗歌是我的一面镜子
文学素养,是很个人的一种艺术结晶,从一开始只是写心理活动,然后是写自己的心情日记。也有人喜欢思考一些哲理,然后进而达到交流的阶段。我写诗歌,开始也是这样的目的,没有所谓的“人比人”的目的。一旦自己对自己的思想及表达有所提升,就会慢慢的去参考名家的著作,改变自己的人文修养等。渐渐的,就会体会到写诗歌的乐趣。
诗歌是我的一面镜子,就好像照妖镜一样,把自己的性格反照在字句段之间。往往自己修饰了几个字,就好像修改了自己思想和性格上的缺点。渐渐的,我也开始注意别人的诗歌,看看他们的优点是否值得自己去学习。但是,现实中到底有多少人可以令我钦佩的呢?
造作,就是所谓的矫情。使我大力反对那一些常常转牛角尖的作家,只有文字的矫揉造作,却无真切的内容,仿佛催眠了自己,也希望别人也一起颠倒是非,抹煞了旁观者的智慧。
人生就像一艘船,在洋洋大海之中
小孩子很多时候都怪大人不单纯,大人又说小孩子不懂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只要站在别人的处境,当自己是他的亲人,关怀他,引导他,甚至去责骂他,但是却不要为了自己抬高自己,自己拼命的去诋毁别人。鲁迅的《孔已己》里的之乎者也,就是最好的典范。
现在这个金权挂帅的现实世界,读书人不再是社会的栋梁,很多人开始认为只有**能力才能获得人生的充实和幸福。所以,你可以看到文学的水平日渐低落,或者不愿求上进,东边讲一些道理,西边粗口骂爹娘。你说,这就是《孔已己》里反映的另一个角色——无情客。
人生就像一艘船,在洋洋大海之中。有时候一个人面对大海孤军作战,有时候有机会相遇一起面对海上的大风大浪。自然现象里,一个人的力量是如何微不足道。那我们又如何自夸?
敲门,诗歌,人生
敲门,我们就学会了做人的基本礼貌。写诗歌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龙蛇混杂的时代,只有人品,才能建立起诗人的好形象,才能笔下有黄金,使人忧心的敬佩。在人生里,以诗歌交流是一种极高精神交流,虽然是初出茅庐的作家,也应该互相拜访,但是,请不要忘了敲门。
博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5-2008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5-2008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5-2008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新诗
什么是新诗?新诗就是以白话写成的诗歌体,以最简练最优美的文字及适当的写作技巧把人、事、物用正确的格式及和谐的语调写下来。
一般上写诗的人,往往会把古诗和新诗拿来做比较,而忽略了新诗本身特有的发展历史及文化。简单来说,新诗的发展,是随着文字的演变及发展的高级文学产品,也是集合全球文化下的结晶品。
新诗有很多类型,有单纯描绘风景的,用来叙述的,用来朗诵的。也有用来欣赏,猜谜的,讽刺的,朦胧的,哲学的,玄学的,辩论的……一般上都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对下是社会的情感及内心的心境。更高层次的诗歌更融合了景象,把自己的理想或情感托付给山河大地。有的诗人 利用写诗的机会自我反省,觉悟人生,提升自我情操。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一句话更是每一个诗人所梦寐以求的写诗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就先须提升自己的涵养及品德。有一点可惜的,是有人不惜利用诗歌,写出一些诋毁别人名誉的诗,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意图及私人利益。
诗歌最重要是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及共鸣以达到超然物外之交流技巧。由于现代网络诗歌的发展不断膨胀,泛滥。很多人都以自己的利益推销自己的诗歌网站,已经走偏了一个本是用来交流及提升文学品德的精神。再者,网络上更没有一套专门评论新诗的系统及人才,往往造成一些不瞒着的捣乱及刻意破坏。
新诗和古诗不能合为一谈
写古诗所讲究的是词谱,新诗也强调它的韵味,这虽然是明显存在的共同点,其实却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把古诗当作一件古玩来品赏,要仿照它其实实在不容易。纵然能够仿照得惟妙惟肖,却犹如逢春天却写秋天的诗。虽然是上品,却因为文字上的障碍影响了读者对他真正的了解及探讨(故有曲高和寡之谈。)
研究古诗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文学成就。当然,这并不代表能写古诗的人就能够马上写一首好新诗。写新诗的人必须经过一段日子的磨练及探讨,方能写出属于自己风格,又不矫揉造作的诗歌。
古诗和新诗最大的不共同点就是发展的潜能,新诗其实就是一切诗歌的原始型。古诗只不过是依据时代的流行所订下的格式及韵律写下的词谱。如果一个人以文言文完成了一篇诗歌,往往我们就立刻把它归成“古诗”一类,或“、批评它达不到古诗韵律的要求,以致中国文言诗歌的发展停顿不前。实在令人惋惜。
歌谱用来唱,词谱用来吟;古谱可以改在精通韵律的诗人身上,歌谱可以源自优美的诗歌。你听,邓丽君不是把李后主的诗歌唱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吗?
新诗强调的是文字严谨易懂, 内容含蓄并能读得顺口;能做默读,也能朗诵。写新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简明,在含蓄中带出人生的意义、个人的看法及生活的感受。一般上诗歌的词语成语的滥用或仿造别人的句子者到处皆是,这是创作路上的最大障碍及损失。
新诗讲究的是分段和分句。每一次的分段和分句都有其固定的意义及空间。有时是突出景象,有时是强调作者的思想,有时是为了要让读者凭空想象,领悟和深入体会。
新诗的优点是能灵活运用十九种修辞创作。问题是一般的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才致使新诗发展的潜能受阻。
新诗不单只是结构及韵律美,我们应看重它对社会及个人修养的奇妙作用,能够成为社会的镜子,也能成为遗留千古的历史参考。
因此,在我学习写诗歌的过程中,不断的要求进步,在时、地、人、物的描写都力求创新。希望大家能共勉之。
博文草
2004年6月27日星期日
2004年9月22日修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5-2008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9-5-2008 11:16 AM 发表 
阁下是不是应该将此文发表在散文论坛那里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
|
|
|
|
|
发表于 29-5-2008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博文 于 29-5-2008 01:47 PM 发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愚者见愚。。惭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5-2008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5-2008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不错,愿多多交流 |
|
|
|
|
|
|
|
发表于 30-5-2008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博文 于 30-5-2008 12:16 AM 发表 
在惭愧前,我更惭愧。
不!博文先生文才出众,人如其名,愚者实在有眼不识泰山。
拜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5-2008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澈兄再说我更无地自容了。
我不足的地方太多了,还望日后多多指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5-2008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狂想诗人 于 30-5-2008 12:37 AM 发表 
文章写得不错,愿多多交流
文章中有几个字打错了
日后还请狂想兄不吝指教!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8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