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71|回复: 83
|
仲夏夜之梦,诚意邀请你这夏天共赴一场梦幻之旅 (5月 30,31日)
[复制链接]
|
|
你对莎士比亚(莎翁)了解有多少?
莎翁被许多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同样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卓越的剧作家之一。广为世人所熟悉的剧作如《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等,皆出于莎翁之手。
为了让现今的年轻人多了解莎士比亚与他的作品,“莎士比亚.24小时”国际戏剧交流计划(Shakespeare 24)因而产生。
四月二十三日将是一个世界性的表演日。从纽西兰开始,一直环绕地球二十四个小时来到最后一站 – 夏威夷,各国青年剧团与学校剧组将于各地时间晚上七时以马拉松的方式呈现莎士比亚 的著作。而这一天将是综合青年、文化艺术、创作的庆典;当然也包括了莎士比亚的生忌。
S24公开给世界各国的青年剧团与学校剧组,而主要的参与者年龄介于11 – 21岁之间。在这次的S24筹备中,主办单位不但没有限制语言的运用,反而鼓励参与的剧团引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莎士比亚这个著作对社会及剧团的影响。
对主办单位而言,S24将会是影响青年剧团与学校剧组的起步,让他们继续改编及发扬世界级的著作。其中非常成功的学校剧组有英国的Shakespeare Schools Festival,参与的1000个校园剧团在短短的两年里总共呈现了莎士比亚著作中的一百零六个。其后在纽西兰和澳洲也成功举办了类似的表演。
[ 本帖最后由 造心厂 于 9-5-2008 02:26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9-3-2008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i273.photobucket.com/albums/jj210/Resunreamon/Mid_Summer_flyer_2.jpg?t=1206791903)
[ 本帖最后由 造心厂 于 29-3-2008 07:5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0-3-2008 06: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造心厂 的帖子
argh......莎士比亚.....S24.... 造心厂。。。加油加油!!!!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biggrin.gif) |
|
|
|
|
|
|
|
发表于 30-3-2008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3-2008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0-3-2008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3-2008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3-2008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3日是星期天,当天的义演是一场还是两场?
义演的意义,当然是重大的,然而这个跨国性的呈现,倘若只限至于慈善机构,恐怕有点可惜。
适逢世界性的演出,也许可以考虑办一个筹款,找到商家、有心人的赞助,把筹获的款项悉数转捐各团体。
如此一来,在慈善机构可以见证这个非凡的一天的同时,也可以得到来自社会的奉献。
这是一个很有宣传价值,而且一举多利的方法。
楼主觉得怎样? |
|
|
|
|
|
|
|
发表于 31-3-2008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多麗絲 于 31-3-2008 12:34 PM 发表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4月23日是星期天,当天的义演是一场还是两场?
义演的意义,当然是重大的,然而这个跨国性的呈现,倘若只限至于慈善机构,恐怕有点可惜。
适逢世界性的演出,也许可以考虑办一个筹款,找到商家、有心人的赞助,把筹 ...
斑竹,我顶你....
是的,就选择性公开哦。。。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4-2008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月的演出和五月的是一样的,只好请甘蔗兄耐心等待咯。。。
版主的建议执委会也有讨论过,看来英雄/雌?所见略同哦。
谢版主的建议,执委会会再讨论看看。 |
|
|
|
|
|
|
|
发表于 1-4-2008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甘蔗,我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公开4月23日的那场演出,严格上来说,我是觉得既可做慈善,而且做到底,何乐不为。
当然还有很多考量,因为一旦牵涉筹募之类的工作,排山倒海的工作量及人手不足是一般非营利机构最大、也是最头痛的问题。
要做到,绝非简单的事情。
回楼主, 执委会们辛苦了!加油~ |
|
|
|
|
|
|
|
发表于 1-4-2008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莎士比亚.24小时国际戏剧交流计划》
哈啰!大家好 首次上来,有点怯场。。。
四月二十三日是一个世界性的表演日。造心厂必须配合主办当局于马来西亚时间晚上八时呈现莎士比亚剧。欲了解Shakespeare 24 请浏览http://w.w.w.ssf.uk.com/
由于演出筹备工作及场地时间配合。。。正式公开演出会在五月!
正如‘甘蔗特别长’先生提那般这会儿是纯属先宣传和传达讯息!
谢谢各位的提议和刺激。。。我们会加油的!!!![](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 本帖最后由 海丽娜 于 1-4-2008 03:07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2008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对莎翁了解有多少?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威廉·沙士比亚[英国]
公元1564—公元1616
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莎士比亚18岁时与一个26岁的女子结婚,他不满21岁时已有了三个孩子。
几年后他来到伦敦,成为一名演员和剧作家。他三十而立,蜚声剧坛,四年后就已经成了英国戏剧界的泰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写了《儒略·凯撒》、《奥塞罗》、《马克白》和《李尔王》这样的杰作。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他的子孙都已经断宗绝代了。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
在有些情况下,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确的哲学内容。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让亲王说:“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人。”这里提出的观点(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具有鲜明的哲学内容,可能会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而不是其他如欣赏“蒙娜丽莎”所产生的影响。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相对来说,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当然有些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轻视,但是莎士比亚就不同了,文学学者都不遗余力地赞扬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才使他获得相当高的名次。
[ 本帖最后由 造心厂 于 2-4-2008 12:14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4-2008 0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4-2008 06: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4-2008 0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介绍的是莎翁的写作风格。。。
风格
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
他採用标准的语言书写,常常不能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而自然释放。诗文由扩展而定,有时含有精心的隐喻和巧妙构思。语言通常是华丽的,适合演员高声朗读而不是说话;庄重的演说词,经常阻碍了情节,台词较做作不自然。
很快莎士比亚從传统风格转向他自己的特点。
《理查三世》开幕时的独白开创了中世纪戏剧中的邪恶角色。同時,理查生动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独白延续到莎士比亚成熟期剧作中的自言自语。沒有单独一個剧本标志着从传统风格到自由风格的转换,莎士比亚的整个写作生涯中综合了这两种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这种混合风格最好的诠释。到1590年代中期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时期,莎士比亚开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写作。他渐渐将他的隐喻和象征转为剧情发展的需要。
莎士比亚惯用的诗的形式是无韵诗,同時结合抑扬格五音步。
实际上,这意味着他的诗通常是不押韵的,每行有10个音节,在朗读时每第二个音节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无韵诗和后期作品有很大区別。诗句经常很优美,但是句子傾向于开始、停顿、并结束在行尾,这样有可能导致枯燥。当莎士比亚精通传统的无韵诗后,他开始打断和改变規律。这项技巧在《朱利叶斯·凯撒》和《哈姆雷特》等剧本的诗文中释放出新的力量和灵活性。例如,在《哈姆雷特》第五场第二幕中,莎士比亚用它來表现哈姆雷特思维的混乱。
〈文载录自维基百科〉
[ 本帖最后由 造心厂 于 5-4-2008 02:36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7-4-2008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噢!虽然是工作人员之一,除了将演出的剧之外,其他莎士比亚的剧作都不了解。。。
(没时间做功课啦!)
有谁知道/看过在马来西亚曾上演过的莎剧?由那个剧团制作?拜托跟我分享分享。
谢谢!![](static/image/smiley/default/wink.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7-4-2008 0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4-2008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的英文劇場很多都有上演,吉隆坡業上演多次改篇版的.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8-4-2008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数字限制的关系,所以莎翁的作品被分为几个帖,不是故意灌水的。
剧作
莎士比亚的创作生涯通常被分成四个阶段。到1590年代中期之前,他主要创作喜剧,其风格受罗马和意大利影响,同时按照流行的创作历史剧。他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于大约1595年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束于1599年的悲剧《朱利叶斯·凯撒》。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他最著名的喜剧和历史剧。从大约1600年到大约1608年为他的「悲剧时期」,莎士比亚创作以悲剧为主。從大约1608年到1613年,他主要创作悲喜剧,被称为莎士比亚晚期传奇剧。
[ 本帖最后由 造心厂 于 8-4-2008 03:07 P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