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917|回复: 21

天地会/洪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10-2007 0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谁知道这两个帮会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0-2007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7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嘛??
你要入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7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只知道他的总舵主是陈近南(陈永华)。。。金老说的。。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7 06: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michaelmak 的帖子

你去阅读<< 鹿 鼎 记>>里面有大概讲解天地会洪门的历史

[ 本帖最后由 佳礼太尉 于 8-11-2007 09:5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7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门
洪門是聯合所有山堂及所有反清組織的一個總名稱。
不同時期有不同之傳說:—

1,鄭氏(鄭經(1642-1681)-鄭克塽(1670-1717))控制台灣時期(1683年前)
台灣鄭成功(1624-1662)組織成的機構,派五名將領往南中國開山立堂。

2,鄭氏失敗後(清前期,1683年後)
康熙清剿福建之反清組織,他們是由「洪門五祖」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等成立的。 天地會等地方居民自助組織在閩及台灣出現。

3,清中期(乾隆後)
由天地會之會簿資料流傳,並不是正史。 清乾隆火燒少林寺後,逃出了少林五祖,聯繫了陳近南,及萬提起(雲龍和尚),於紅花亭結盟,組織成洪門天地會。

[ 本帖最后由 篮球021 于 9-11-2007 03:5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11-2007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会
清初,收復台灣初期。福建沿海地區,人民生活困難,於是民眾自發地組成自助會社天地會。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福建漳州人洪二和尚 萬提喜(雲龍和尚)帶領。及後演變成反地方政府組織,加入反清情緒。天地會之會簿加入改編自洪門之歷史,成為人民反政府之口實。

入會時以母指為天,以小指為地,或左手伸三指按住胸膛。
加入天地會,遇婚姻喪葬,可以資助錢財:與人打架,可以相幫出力;若遇搶劫,一聞暗號,便不相犯;輾轉傳會,可以得到錢財。

[ 本帖最后由 篮球021 于 9-11-2007 03:5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07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tte3948 于 8-11-2007 04:02 PM 发表
偶只知道他的总舵主是陈近南(陈永华)。。。金老说的。。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陈永华(陈近南)
陈永华——台湾教育的倡导者,字复甫,福建同安人。其父陈鼎,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甲申之变后回乡躬耕,永历二年(1648),郑成功攻克同安,授陈鼎为教谕。清军攻陷同安,陈鼎在明伦堂自缢。当时陈永华十五六岁,已补为博士弟子员。清军人城后,陈永华出逃。此时下决心弃儒生业,以究心天下事为己任;当时郑成功占据厦门,图谋恢复明朝江山,于是延揽天下士子。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荐陈永华,郑成功与他谈论时事,终日不倦,并且高兴地说:“复甫,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不久授予参军,并以宾礼相待。

陈永华为人沉稳静穆,不善于言谈。但如果议论时局形势,却慷慨雄谈,悉中肯要。遇事果断有见识力,定计决疑,了如指掌,不为其他人所动。与人交往,诚字为先。平时布衣蔬饭,随意淡如。

永历十二年(1658),郑成功与诸将讨论北征之事,很多人都认为不行,只有陈永华力排众议,认为可行。郑成功很高兴,于是派他留守厦门,并辅佐世子郑经。郑成功对郑经说:“陈先生是当今名士,我留下他辅佐你,你应当以老师之礼待他。”1662年,郑成功攻克台湾,授予咨议参军。1662年5月,郑成功病死台湾,其子郑经继位。陈永华勇于任事,知无不为,谋无不尽。所以,郑经很是倚重他,军国大事必询问他。永历十八年(1664),金门、厦门丢失,陈永华随郑经回到台湾。第二年,晋升勇卫,并加监军御史之职。陈永华亲自考察台湾南北各社,弄清开垦情况,回来后颁布屯田制度,进行屯田垦殖。土地刚开垦时就一年三熟,不仅戍守之兵,而且当地居民都可以丰衣足食。在农闲时候又进行军事操练,所以人人都有勇知方,先公而后私。

郑经刚到台湾时,一切初建,制度简陋,陈永华就一一助他建立起来。先是筑围墙栅栏,建起衙署办公;然后教工匠烧瓦技术,砍伐树木建起房屋,以作为民居。并将都城中部分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个区,区设首领,管理事务。都城周围设34里,里分几个社,社设置乡长。在社中,十户为一牌,设一牌首;十牌为一甲,设一甲首;十甲为一保,设一保长,管理户籍之事。在一切健全后,陈永华劝农桑,禁淫赌,诘盗贼,于是地无游民,田野渐拓。他还教人们在高地种植甘蔗,用来榨糖,然后贩卖到国外,每年能赚几十万银两。教人们在沿海晒盐,不但充实了府库,还资助了百姓。当时,福建、广东的很多人都蜂拥而至,每年达好几万人。郑成功以严治理,而陈永华以宽持之,不久台湾就繁盛起来。

永历十九年(1665),台湾各项制度都已制定,并初见成效,陈永华就奏请郑经发展文教事业。他认为,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民风纯朴,若能举贤才以助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养生聚,便能赶上中原地方。应当择地建立孔庙、设学校,以收入材。但刚开始郑经并不接纳他的建议,并以孤悬海外,地狭民寡而作为缓行的理由。陈永华耐心地向他解释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陈说:“昔日成汤以百里之土地就可称王,周文王以七十里地而兴起,这难道与地方狭阔有关系吗?这实在是因为这些国君求贤若渴,因人材的相助才成就了事业。现在台湾沃野数千里,悬居海外,而且民风日醇,如果国君能够广收入材以助,那么十年生长,十年教养,十年成聚,只要三十年真的就可以与中原相比,你何愁还在这一小块土地上呢?现在我们已经丰衣足食,剩下来的当是教养。如果人民只是安逸地生活而不受教育,与禽兽又有何异?所以必须择地建立圣庙,设立学校,以收入材。国有贤士,邦本自固,那么它的国运就会越来越繁荣昌盛。”郑经听了此番话便接受了陈永华的建议,在宁南择地建学校。

学校建成后,郑经率文武百官行施大礼。不久,又建学院,以叶亨为国子监助教,并聘请内陆名儒以教秀士。不仅如此,陈永华还在各社设立小学,聘请老师教课。规定台湾儿童8岁入小学,主要学习经、史、文章。并在天兴、万年两个州举行考试,三年两试。参加州考有名的送到府学,参加府试有名的送到学院,参加学院考试取中的话,就可以进入太学学习,但仍然月月参加考试。三年一考,考中的可以补任六官内都事。陈永华当时即任学院助教。在陈永华的大力倡导下,台湾的教育事业逐渐发展起来。当时陈永华所倡立的教育还是有一整套自上而下较完整的体系的。学校有学院、府学、州学和社学,学院相当于高等教育,府学、州学相当于中等教育,社学相当于初等教育,而且各社都必须设小学,并且鼓励原住民儿童入社学学习。这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台湾人材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并且在当时,尽管科举制度在大陆已成为一种束缚人材培养和选用的制度,但在文教事业初兴的台湾,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陈永华可以说在台湾教育的初兴和发展方面,其功不可没。

1674年,陈永华任东宁总制使。这时三藩叛乱,受耿精忠约,郑经率师伐清。郑经子郑克监国,陈永华于是协助女婿郑克总管台湾政务,遂遭冯锡范、刘国轩嫉恨排挤。1680年3月,陈永华自请解除兵权,因忧悒成疾,当年在台湾病逝。郑经亲临吊丧,谥文正。清翰林学士李光地听说陈永华病逝,向皇帝上疏祝贺说:“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由于陈永华经营有方。今上天讨厌战乱,让他殒命,从此台湾的收复将指日可待。”由此可见陈永华在台湾的重要地位。果不其然,没过三年,台湾即被清政府收复。台湾归属清朝后,陈永华被移葬福建同安,回到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1-2007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舵主是陈近南,是不是"好打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7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kwloh 的帖子

那只是金庸老先生的一個創作而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7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篮球021 的帖子

少林五祖?????
我只有听过少林六祖没听过什么少林五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1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近南?陈浩南我就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11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小刀会也是跟天地会有关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白莲会,好像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4-2011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白莲会,好像有关系
五花肉之光 发表于 27-4-2011 12:03 AM



    它们唯一的关系都是“反清复明”的武装组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6-2011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michaelmak


    为什么对这两个帮会的历史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6-2011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篮球021


    先生!可否谈一些洪门天地会的帮规和入会的仪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11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进洪门是吗?我带你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2011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去阅读>里面有大概讲解天地会洪门的历史

[ 本帖最后由 佳礼太尉 于 8-11-2007 09:58 PM 编辑 ]
佳礼太尉 发表于 8-11-2007 06:40 PM



    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2011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主韦小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8-2025 08:40 PM , Processed in 0.30516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