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w12 于 8-4-2018 03:03 PM 编辑
柔佛篇。。。。。。。。
佛州在人口数量上兼次于雪州,是天下第二大州。州内设有26座城池是中原第一,天下第二,兼次于有31座城池的东海藩地砂拉越,所以佛州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预测柔佛战区前,首先要观察那里的地形,绝对不利于反叛军,源于佛州不像雪州京城外围区或槟州地区般,十几座城池几十座营寨组成一个庞大的连营,容易被一网打尽。佛州城乡地区是被隔开来的,分成三块地带,分别是北部麻坡区,设有Bakri和麻坡2座城池,中部BatuPahat区设有居銮和Batu Pahat 两座城池,这两座城池也是被隔开,没有连在一起;然后就是南部大新山区了,这里比较多有6座城池。
北部麻坡城需要行军45公里路程才能抵达中部Batu Pahat城,BatuPahat城行军到南部大新山的门户Skudai营寨也需要长达85公里,这样的长距离让反叛军只能分兵进击,疲于奔命。。。。
下一个要说的是南部人心,之前评论甲州战情时小编也提过,南部马来社会的民族情意结一直都是特别强烈的,加上佛州还是朝廷主力军‘巫军’的发源地。据上次505大战战报,朝廷军在南部森甲柔三州平均得到80%马来兵,佛州获得更多有85%,朝廷军南部得马来兵高过他们天下平均的63%,这样高的马来兵力,让那时候来势汹汹,号称史上最强的反叛军在佛州战场功亏一篑,只攻下了佛州26城中的5座城池,雷声大雨声小,连带改朝换代的愿望也跟着付东流水。。。。
第三要说的是排兵布阵,由于308山河色变,朝廷军失去了中原半壁江山,南方三州就成了朝廷军在中原最后的堡垒,为保中原最后江山,朝廷军都投入大部分军械粮饷到南方,朝中一二品大臣也都被调往到佛州镇守以抵御反叛军来袭。现时在佛州镇守的朝中大臣计有。。。。
Sembrong城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Hissamuddin大人,Segamat城朝廷太医院大臣兼印军总司令Subamanian大人,水黑城内阁学士魏大人,边加兰城内阁学士Azalina大人,蒲莱城朝廷銮仪卫副史NurJazlan大人,笨珍城商部右侍郎Mazlan大人,拉美士城商部左侍郎蔡大人,Ledang城环境部侍郎Hamim大人,Sri Gading城运部侍郎Abdul Aziz大人,Tenggara城房部侍郎Halimah大人
分析了佛州的战区情况后,大概可以知道反叛军在佛州战场几乎要灰头土脸了,唯一对反叛军有利的是,神教军在佛州势力很微小,大概5%左右,这也让反叛军得到了专注力量对付朝廷军。。。。
佛州战场需从北中南三地区划开来看,北方战情胶着,7座城池中除了Pagoh城,其余城池朝廷军只以微弱优势兵力守城,尤其以麻坡城的马来兵造反程度为佛州最强,随着反叛军土军确定青年少帅Syed Siddiq领兵攻打麻坡城,料现任土军校尉慕由丁将继续守土Pagoh城,成为朝廷军重点进攻对象。严格来说,北部7城只要有5%马来兵投向反叛军就可拿下其中5座就会易旗,是个烽火连天的战区。。。。
中部地带也有7座城池,这里可以说是朝廷主力巫军的腹地,当地马来兵对朝廷忠心耿耿,反叛军在这里完全落于下风,反叛军的目标应该是守住目前占领的居銮和Batu Pahat两座城,居銮只要维持上次的非马来兵力就可守城,Batu Pahat就比较悬,此城成为上次朝廷巫军唯一失守的据点,这次肯定对Batu Pahat进行重重包围。无论如何,跟遍地战火的北部比起来,中部战场显得相当平静。。。。
佛东地区4座城池是felda兵集聚的地区,朝廷军守将躺着都赢。。。。
最后就是南部大新山区的8座城了,这里要先说的是柔佛海峡5城中的3城, Tebrau,PasirGudang和Pulai,有10++%印度兵,505他们在华巫两极化的战场上投向朝廷军,使反叛军在这3座城攻伐中无奈饮恨,所以欲攻打这3城,印度兵势力难以忽视,首府新山城有朝廷名将Shahrir在,反叛军无机可乘,另一座振林山城,若箭军太师林老伯继续带兵的话,应该守得住,然后内陆的古来城,是佛州最多华人兵的城池,除非朝廷军有能力拉10%华人兵过来,不然应该也是反叛军的,最后2座笨珍城和Tanjong Piai城,反叛军已把攻城兵符交予土军,主要瞄准当地马来兵,其中Tanjong Paia城是实力比较弱的朝廷华军镇守,是反叛军重点攻击目标。。。。
根据最新战区情报,在佛州马来社会深具影响力的皇室,一直都不满反叛军总司令马老将军,皇室圣旨料影响佛州千万马来兵,加上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对华人箭军扩大佛州影响力保持戒心 ,或让佛州马来兵继续团结在朝廷军那里。。。。
佛州成绩:国阵11 希盟4 伊党 0 不确定 11
全国总成绩:国阵 82 希盟42 伊党 4 不确定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