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maxstudio

《吉祥的选择——迈向光明的生命》 ......电子版下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1-1-2015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2015 08:30 PM 编辑

8.1 此生与来世的快乐

对佛教稍有偏见的人总是认为佛教整天把苦挂在嘴边。其实,佛陀在很多场合都在鼓励人们寻求、享受清净无染的快乐。清净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快乐不需要依赖外在的条件,能让人感到无比充实又可以持久,不仅在现世快乐,也会带来未来长远的快乐。佛陀要我们不要害怕布施的快乐、持戒的快乐和禅定的快乐,是要尽一生去享有的快乐。这些快乐也不仅仅是佛教徒的特权,而是所有人应该共享的。

佛陀要我们舍弃的是染污的快乐,即感官欲乐享受。因为这种需要依赖外在的快乐是如泡沫般短促,空洞且容易失去,又像无底洞般永远不会得到满足。而且,虽然现在享受快乐,但未来是要受长远的痛苦的。

在《增支部•八集•长滕经》里,佛陀说:有四样东西可以带给在家人今生的幸福快乐。

(一) 勤劳具足:一个人应该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熟练,不懈怠,拥有充分的思考能力,胜任的工作。

(二) 守护具足:一个人努力不懈的工作,以正当如法的方式获得财富后,他要尽力守护其财富不为国王或政府没收,不为贼所偷抢,不被火所烧掉,也不被水冲走,不被不肖子孙所挥霍。

(三) 善友:结交有高尚品德,具足信、戒、舍、慧的良师益友,并见贤思齐来让自己也具足信、戒、舍、慧。

(四) 生活平衡:维持日常收支的平衡,不奢侈也不贫寒。同时也应避免四种耗损钱财的途径,它们是沉湎于女色、饮酒、赌博和结交狐朋狗友。远离了这四种散财之途,可期望财富得以增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2015 08: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另一个场合里,佛陀也说有四种快乐是此生可以获得的:

(一) 拥有之乐。当人们透过勤奋工作,凭藉自己的双手,辛苦流汗,以正当方式获得的财富。他会想:“我的财富是透过勤奋工作……正当取得的。”此时他的心里便会生起幸福与满足的感觉。

(二) 受用之乐。当人们透过勤奋工作,凭藉自己的双手,辛苦流汗,以正当方式获得的财富,享用财富并做善事,以宽厚的心对待自己、家人、朋友、眷属。他会想:“我利用所获得的财富做善事,以宽厚的心对待自己、家人、朋友、眷属。”此时他的心里便会生起幸福与满足的感觉。

(三) 无债之乐。当人们不欠任何人债务,无论多或少。他会想:“我不欠任何人债务,无论多或少。”此时他的心里便会生起幸福与满足的感觉。

(四) 无过之乐。当人们庆幸身业无过失、口业无过失,以及意业无过失。他会想:“我庆幸身、语、意业都无过失。”此时他的心里便会生起幸福与满足的感觉。(《增支部•4:62》)

前面三种是由物质带来的快乐,第四种是精神上清净的快乐。物质的快乐是如朝露一样须臾即逝,而精神上的快乐是久远的。通过道德和心灵的发展,让我们活得更安详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2015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axstudio 发表于 25-1-2015 10:23 PM
7.4 吉祥的生活方式

建立起健全的人生观,就懂得要依法而活。所谓依法就是遵照自然界法则过生活。如果违 ...

请问楼主,放生可以为病患减低痛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15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9-2-2015 10:27 PM 编辑
kyani.net 发表于 2-2-2015 01:31 AM
请问楼主,放生可以为病患减低痛苦吗

kyani.net贤友,老实说也许可以,也许不能。因为有赖于很多因素组成。

我们的身体是由四种色法组合而成,它们是业生色法(kammasamuṭṭhānarūpa)、心生色法(cittasamuṭṭhānarūpa)、时节生色法(uttusamuṭṭhānarūpa)和食生色法(āhārasamuṭṭhānarūpa)。这四种色法的协不协调深深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

我们需要知道有哪几种色法是我们可以掌控的范围,有哪个不能。业生色法是过去业的能量所产生的色法,一个人能够得到病痛和感受到身体的痛苦主要是因为过去杀生或伤害众生的恶业所带来的果报。业生色法不是我们可以掌握的能力范围。我们只能默默忍受或不加剧和放大痛楚。连佛陀和阿罗汉们在世时都无法避免过去恶业带来的病痛,圣者们都要承受身体的痛,但是他们的心并不会苦。

佛陀和圣弟子们主要从两方面下手以减轻病痛,即通过食生色法和心生色法。食生色法就是服药,或者吃优质营养的食物来帮助身体消除病痛。在心生色法方面,佛陀和阿罗汉们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佛法的省思,如思维七觉支。由于内心法喜所产生的色法是非常优胜的。当这种优胜的心生色法遍布全身时,就可以暂时压制身体的病痛,再强的话乃至可以产生治疗的效果。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很深的禅定和果定来压制病痛,比如当佛陀受到非常激烈的背痛折磨时,佛陀先修七非色观法(Arūpa Sattaka Vipassanā),然后进入果定。从果定出来后再决意让背痛一直到般涅槃之前不会生起,而且佛陀必须每天如此修行后决意,如此才可以压制背痛。

至于放生能不能减低病人的痛苦呢?病人痛苦主要是过去的恶业在成熟,只要恶业继续在成熟,我们并不能够说这里放生那里他就能减轻痛苦。放生是生命、无畏、自由的布施。当放生的善业成熟时,会带来健康、长寿、无畏和自由自在的果报。无论如何,放生还是有可能在某个程度上帮助到病人,前提是病人必须能够随喜放生的功德。如果他不知道,或者知道后并不会随喜,乃至抱怨放生是在浪费钱等,这不但没有帮到病人,还让他造恶业。

放生的业可能会在今生成熟,也可能要在来世才成熟,由不得我们控制。如果幸运在今生成熟,放生的善业并不会抵消过去杀生的恶业,只是会让病人更有承担力去承担病痛,让病人感觉痛苦的舒缓,就像航空母舰能够承担多架战斗机而不会沉,或者像淡水稀释咸味一样。病人可能会获得良好的医药疗护,有贵人或长生学的朋友们来帮忙减轻其病痛等。讲到底,承担力就是功德。没有功德的病人,即使患上小病也足以要了他的命,就像轻轻的小石子都直接沉进大海一样。为什么几千公斤重的战斗机可以浮在海面而区区小石子却沉进大海中?主要是功德和承担力的差别。

另一方面,如果在放生的过程时,病人的内心有生起很强大的欢喜心,善心所产生的心生色法也许会暂时压制病痛,可以让病人暂时减低病痛。所以我们不能说靠单一因就可以完全减轻病痛,因为放生只是其中一个因缘而已。放生是善因,也是我们注入的其中一个因缘,能不能减低病痛还得看其他因缘。然而,只要我们一直注入正确的因缘如放生施药、不杀生、良好的饮食、适宜的温度、美好的心境、开朗积极的心情等等,避开一切加剧和放大痛苦的因素如悲观、消极、悲伤、怨恨、不满等等负面的情绪。当我们消消业障,同时善法也一直在增长时,未来的情况肯定只有越来越好的。

我们也需要建立如实的信心,不要超出现实的期待。如果我们不如实,以为做了某些善业后就会完全扭转现在的厄境,当事实并没有如愿时,就会对善行的信心崩溃了,我们最怕就是这种不如实的信心。种了榴莲种子后,才开始施肥浇水不久后就在同一个地方先长出苦瓜来,从此就放弃了十年后的榴莲树,很多人都是这样抱着不如实的期待而信心粉碎,然后靠向其他宗教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moon_boy + 5 尊者精辟的见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15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6-2-2015 06:57 PM 编辑

接着,佛陀说有四种东西可以带给在家人来生的幸福快乐:

(一) 拥有信仰:对佛陀有信心。所谓的信心并不是指盲目的向佛陀祈求祷告,求佛拜佛保佑合家富贵平安之类的恩赐信仰,这种信心是属于迷信。佛教是强调正信和智信。我们要相信佛陀是通过漫长的时间从凡夫慢慢净化成为圆满的觉者。当我们对佛陀生起信心的时候,其实也是对自己生起信心,让我们看到自己也有升华和净化的可能。知道有这个可能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信心就像我们内心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朝往光明的大道。当我们怀着对佛陀的智信时,也是在对自己的潜质生起信心,这个信心可以带起我们内心潜在的力量,相信自己也可以到达彻底的净化。

对佛陀有正信的人不会当佛陀是万能的神,或者作为祈福祷告的对象,佛陀只是我们的导师和指路人(《小部•法句经•276偈》)。佛陀也说他是所有众生最好的善友(《相应部•45:2》)。我们只是循着佛陀留下的教诲而过生活,让自己的心倾向圆满的人格为人生目标,以佛陀的身语意为学习和仿效的对象,让佛陀开显的自然界法则来引导自己生命的方向,以朝往一切苦之熄灭,得到永恒安稳的快乐。

(二) 拥有戒德:平时要守好五戒,避免杀害任何生命、偷盗、邪淫、妄语及服用麻醉品和饮酒。当一个人对佛陀有信心,自然也对佛陀宣说的因果法则有信心。就像一个还不怎么懂事的小孩,父母亲总是苦口婆心的告诉他说: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虽然孩子的时间质感还无法理解是什么原因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做。但是出自对父母亲的信心,孩子会相信父母亲一定是为了自己长远的福利和幸福而说的。因为孩子知道父母亲看得比自己远,知道的肯定比自己更多。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的时间质感还无法亲自理解为什么佛陀要我们努力克制自己、守护自己、约束自己、战胜自己,逆来顺受、忍耐耻辱、不以恨止恨、宁可被杀也不杀人、宁可过得穷苦一点也不以非法的手段赚钱、宁可吃亏也不占他人便宜……但是出自于对佛陀的信心,我们相信慈悲的佛陀一定是为了我们长远的饶益和幸福而谆谕的,因为佛陀看得比我们更踔远,佛陀知道的比我们所知道的更多。

守五戒其实不是在约束我们的自由,而是作为生命的保护和挈扶。佛陀希望我们未来的生命不会遭受短命、病痛、贫穷、被阉割、畸形性倾向、丑陋、惹人厌、没有信服力、没有安全感、愚痴、发疯的痛苦。

(三) 乐善好施:克服悭吝,时常欢喜施舍。在《小部•如是语•一集》里,佛陀说:如果众生都有像佛陀一样的智慧,知晓布施所带来的果报,那么这个世间将不会存在悭吝的人。哪怕他手上只剩最后一口食,或者任何喜爱之物,只要有接受者,他将会毫无顾虑的把东西布施出去。然而,因为众生不知道布施带来的果报,才会让悭吝占据内心,不愿意行布施。

(四) 培育智慧:开启照见身心生灭无常的智慧,洞察到世间的本质,导向无忧恼的永恒快乐。

「知道此身如水泡般无常,以及觉知它如海市蜃楼般毫无实质,他将切断魔王之花[109],脱离死亡之王的视线。」《小部•法句经•46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魔王之花是指三种轮转,即烦恼轮转、业轮转与果报轮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15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3-2-2015 10:47 AM 编辑
moon_boy 发表于 28-1-2015 05:30 PM
难得尊者提及这些玄学

就借这个帖子,做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学问

再补上吉祥尊者对宿命论的解释。听听禅师怎么说。

mp3,先下载后再解压。

吉祥尊者回答关于宿命论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2-2015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axstudio 发表于 3-2-2015 12:06 AM
kyani.net贤友,老实说也许可以,也许不能。因为有赖于很多因素组成。

我们的身体是由四种色法组合而 ...

感恩,放生至少可以让病患生起善念,让他明白自己所做的恶业,下一世可以更好,已经很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2-2015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xstudio 发表于 3-2-2015 10:42 AM
再补上吉祥尊者对宿命论的解释。听听禅师怎么说。

mp3,先下载后再解压。

我明白了当中的差别。感恩尊者替我向吉祥尊者提出疑问释疑。

sadhu sadhu sadh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2-2015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yani.net 发表于 3-2-2015 11:14 AM
感恩,放生至少可以让病患生起善念,让他明白自己所做的恶业,下一世可以更好,已经很足够了

记得尽可不要让他想起恶业,这样会导致懊悔而投生恶趣的哦。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15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3-2-2015 10:22 PM 编辑
moon_boy 发表于 3-2-2015 12:35 PM
我明白了当中的差别。感恩尊者替我向吉祥尊者提出疑问释疑。

sadhu sadhu sadhu.

也感恩你的问题让我有机会学习学习了,让我未来能够解释得更好。大家一起继续学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2-2015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6-2-2015 06:58 PM 编辑

8.2 永恒的快乐

人为什么会死?人为什么不能永远存活?人能不能永远不死?要如何才能够得到永恒的快乐?自古以来无数高人庸夫都在尝试揭开这些问号低下的谜底。除了佛陀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解答这些问题。

一切众生无不追寻快乐,也希望所拥有的快乐都能够持续不变一直到永恒。但是这个单纯的小小心愿却有个无可逾越的门槛——死神截途。没有一个众生喜欢死亡,没有一个人喜欢与死神约会。死亡意味着一切快乐之源硬生生的被截断,一切感官知觉、自主权、记忆和能力都丧失,还有自己极其保护的‘自我[110]’将彻底瓦解。死亡之所以可怕是因为除了要承受难以忍受的分崩离析之痛,还要面对失去自己所爱惜的亲人、爱人、子女、财富、地位、权力的煎熬。然而,真正比死亡还更令人可怕的是要面对死后的未知数。

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能够战胜死神,登上长生不老的峰顶就能赢得永乐之神的拥抱。于是,有人异想天开四处扪索神丹妙药,想尽办法炼丹服药让自己长生不老。佛陀说:一切生命有生也必有死,这个世界的本质都是因缘和合的有为法,缘生缘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只要还是五蕴,只要还是名色法,只要还在刹那之间生灭的因缘,就离不开坏灭分离。生命的存续有其依附的诸多变异性因缘条件,只要某些因缘条件出现变化,身体器官就无法正常运作,生命之流也因此危乎殆哉。先不说赫人的癌症,我们身体只要稍微能进却不能出(排泄)就够我们苦了。

依靠外在因缘条件的快乐就像一个建立在表面看起来干爽结实的流沙上的城堡,实则危如累卵。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无常的世间寻找到永恒的生命和快乐简直是缘木求鱼,对不可能的事应该提早绝望反而会让人变得更踏实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由于错见与无明,众生把五蕴执取为‘我’、‘我的’和‘我的自我’。事实上,我们只是一堆色法(物质现象)与名法(精神现象)的组合体而已。通过有系统的禅修,我们可以开发内心的智慧之光来如实照见到‘我’其实只是心(citta)、心所(cetasika)、业生色(kammasamuṭṭhānarūpa,即是现代基因学所称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心生色(cittasamuṭṭhānarūpa)、时节生色(uttusamuṭṭhānarūpa)和食生色(āhārasamuṭṭhānarūpa)组合而成。在这个身心里头根本找不到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它们无时无刻都在迅速的生灭变化中。在弹指间,已经有不计其数的名色法生灭过去了。由于名色法的生灭速度极快,让众生错觉有一个‘我’同时在思考、感受、看、听、尝、嗅、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2-2015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人们也慢慢领悟到在现实世界里无法找到长生不死之道,只好转移到宗教里寻找慰藉,盼死后能得到永生不朽的生命,所以追求永生是很多宗教的主要核心思想之一。

但是,让我们反过来假设一下。如果真的有一个人找到了长生不死之道,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人们梦寐以求的不老也不死,但是他的生活像麻风病人一样,每天需要多次把火红的火炭燒灼他溃烂的伤口来暂时解决刺痒的磨折,我们可以说这种长生不死的生活会是一种永恒的快乐吗?这种长生不老的存在究竟有何意义呢?只是让身心的痛苦无限期延长而已。

不错,佛陀在《中部•第75摩犍地耶经》里以麻风病人比喻一个被感官欲乐束缚的人。佛陀说:「假设有个麻风病人四肢疼痛且生满水泡,伤口被虫吞噬,他用指甲抓痒,抓掉了伤口的痂,以燃烧着的火炭烧灼身体来止痒。他越是抓痂和烧灼自己的身体,他的伤口就变得更加恶臭,伤口的感染也更恶化。然而,他会从伤口抓痒之中获得一些满足和享受。同样的,对于那些还未解脱贪爱欲乐的人被欲爱吞噬、被欲乐之火焚烧,而且越是沉迷于欲乐,他们对欲乐的贪求更会增长得更多,被欲乐的热爱烧得更厉害。然而,他们会依靠五种欲乐获得一些满足和享受。」

真正永恒的快乐并不是长生不死,而是永远把麻风病泯除,永远熄灭贪嗔痴之火焰,永远不需要再以炙热的火炭焚烧自己以获得瞬时的满足。试想一个永远摆脱麻风病折磨的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幸福满足?试想一个永远不会再害怕、愤怒、担心、悲泪、忧愁、痛苦、烦恼的心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心境?想象一个永远不会生病、不会得癌症、不会衰老和永远不再经历死亡的境界是何等的快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2-2015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9-2-2015 10:39 PM 编辑
kyani.net 发表于 3-2-2015 11:14 AM
感恩,放生至少可以让病患生起善念,让他明白自己所做的恶业,下一世可以更好,已经很足够了

这里顺便分享关于放生成为临终业的故事。

2011年,帕奥禅师在美国Massachusetts州教禅的时候,有一个美国女弟子正在修习缘起的阶段。当她观照过去第一世的临终时,在心里浮现很多鸟儿在天空飞的业相(kamma nimitta)。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那些鸟儿又是意味着什么呢?于是,她继续辨析这些业相的究竟名色法。当她追溯到大概在三十岁的时候,有一天她到市场时看到有很多鸟儿被关在笼子里。她顿时对这些鸟生起很大的悲悯心,希望完成无畏的布施,也是生命的布施(jīvita dāna)。于是,她就把这些鸟都买下来释放了。当她看到鸟儿在空中飞时,心里生起很大的欢喜心,在这善心组里也有慈悲心所。然而,她无法观照在放生的那个时刻许了什么愿望,于是她必须再继续往前探索。后来,她追溯到在更早的时期,也就是在她还在学校读书的少女时期。有一次,这女孩子去参观了在学校里的一座博物院。她看到在博物馆里有一副修行人干瘪消瘦的相,其实这幅相里的修行人正是佛陀在还没有成道前在Uruvelā村里修苦行的菩萨像。她被这菩萨像深深的吸引着,心想:他到底是在做什么呀?后来她得知菩萨正在修苦行来寻求解脱之道,从此‘解脱’的想法就一直浮现在她心中。当有一天她看到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时,她自然会希望这些鸟儿也可以获得解脱,于是就把鸟儿买下来释放了。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她遭遇了致命车祸,释放鸟儿的业相在她临终时的心路过程生起,成为下一世结生心缘取的目标,让她今生投生为一个希望获得解脱的美国女人。因为她在行善时的潜意识是许‘获得解脱’的愿望,让她今生有机会接触到帕奥禅师,并学习到佛陀原始的正法而继续朝向解脱的生命。

这是一个因为放生的善业在临终时成熟而投生为人的案例。最重要做善业时印象要很深刻。如果放生的业够强,印象很清晰深刻的话,有很大可能会在临终时浮现,带你的外婆投生到善趣去。记得放生也要有智慧的哦!不助长更多猎捕的黑心行业,只随性或突击性(不订购)的方式释放那些将会被人买来吃进肚子里的众生。

回到上述美国女禅修者的例子,我们也顺便一起学习导致一个人投生的原因。为什么她投生为女人呢?通过观照她发现到内心的随眠(潜意识)里是倾向女人的生命。所有众生的投生都有五个原因,即:无明、爱、取、行和业。什么是她投生为美国女人的五种因呢?错知有一个女人是无明(因为在究竟名色法的角度来说并没有所谓的男人或女人,只是一堆究竟名色法而已);有赖于无明而对一个能够获得解脱的女人的生命生起贪爱;不断重复的贪爱女人的生命就形成了执取;因为无明、贪爱和执取,她积累了放生的善业而有了行。放生的心流里一共有三十五种名法,这些名法在一生一灭的过程中留下了的业的潜质或能量,我们称为业。业的力量让她投生在母胎时的名色法生起,因此形成了一个‘美国女子’的五取蕴。我们每个人都是依赖这五种因投生为人,有机会的话应该自己禅修来观照导致现在的‘我’的原因。

贤友们,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2-2015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6-2-2015 06:58 PM 编辑

8.3 超越生死

狭义来说,死亡在我们的生命中只发生一次。但是,从另一个广义视角来看,其实死亡对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为什么呢?我们不止亲眼看到死亡,过去无始的生死轮转里已经经历了数之不清的死亡,什么样的死法我们都过曾经经历了,问题只是在于我们善忘而已。在《相应部•无始相应•11经》里,佛陀告诉我们说:「诸比丘,如果你们见到任何人不幸与悲惨时,你们可以下结论:『在这漫长的旅途里,我们也曾经遭遇同样的事。』为什么呢?诸比丘,因为生死轮回是无始的。众生受到无明蒙蔽、受到渴爱束缚而轮转轮回的起点不可得知。诸比丘,长久以来你们已经遭遇痛苦、极度痛苦与灾祸,把坟场都给填满了。」

从佛陀上述的教诫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上任何众生曾经经历过的死法和遭遇的酷刑,如:刀杀、枪杀、爆炸、毒害、火烧、砍头、绞缢、锯刑、电刑、石刑、凌迟、腰斩、穿刺、炮烙、剥肤、抽肠、烹刑、灌铅、油炸、车裂、五马分尸……,无论多么残戮难忍的死法,我们都曾一一经历,只是健忘[111]的我们把这些峭惨的经验都忘得一干二净罢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11]据民间传说当众生准备投胎前会被押到醧忘台灌饮孟婆汤以忘却前生。事实上,人之所以健忘前世乃是因为经过了十个月的母胎之故。一般胎生的人类都无法回忆起前世,只有少数的孩童还可以保留过去世的记忆。然而,随着年龄增加,当他们的赤子之心慢慢被世间的烦恼染污时,这种特殊的能力也会慢慢消失了。不需要经过母胎的众生诸如化生的天神和鬼都能回忆起前世,他们有能力知道前世做了什么业导致现在的生命。由于鬼能够知道前世,他们还能记得以前的亲属血缘,但是经过母胎的亲属血缘们已经遗忘了他们。所以,在回向功德给诸亲时,我们不止回向给这一世往生的亲人,也包括过去无数世的诸亲,因为他们依然记得我们过去曾经有过血缘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2-2015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6-2-2015 06:59 PM 编辑

佛陀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看到鞭影时就会知道驯马师的心意,在鞭还没有落到皮肤上前就会依其心意作出反应。第二种是看到鞭影时还不会反应,要等到鞭落在身毛时才会作出反应。第三种是鞭落在身毛时还不会反应,要等到鞭抽打在皮肉上时才反应。第四种是要被鞭打到痛刺骨髓,皮肉溃烂时才会如梦方醒,放足狂奔。

同样的,这个世间有四类贤人。第一类是当他只是听闻某处有某某人受苦或死了,就因此而感到畏怖悚惧[112]而如理勤奋修法;第二类是亲眼看到在某处的某某人受苦或死了,就因此感到畏怖悚惧而如理勤奋修法;第三类是当他最亲近的亲人受苦或死了,他因此感到畏怖悚惧而如理勤奋修法;第四类是当他亲身经历到激烈、刺痛、辛辣、不快、不合意的夺命之病苦后,感到畏怖悚惧而如理勤奋修法。(《增支部•四集•113鞭子经》)扪心自问自己是属于那一种马呢?希望大家都是属于前三种好命的良马。

_________________
[112]悚惧感亦译逼迫感(saṁvega),是觉知到未来会遭遇八项痛苦的逼迫:一、生之厄难,即结生生起的苦难;二、老之厄难,即老的苦难;三、病苦;四、死苦;五、堕恶趣之苦;六、过去生死轮回为基因之苦;七、未来生死轮回为基因之苦;八、寻食苦,即在今世为了寻食与财富之苦。真正的悚惧感不会让一个人害怕消极,而是让一个人不敢放逸懈怠。省察这八项逼迫时,与愧相应而生起的智是俱愧智(sahottappañāṇa),亦名为悚惧。由于具有此悚惧智者多数会很热忱且精进地修善,如布施、持戒、禅修等等,因此悚惧智是导致一个人不断精进的近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2-2015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6-2-2015 06:59 PM 编辑

比起地狱,在人间的酷刑还算好一些。何以说呢?因为在地狱是世间一切酷刑的总汇。在人间所有的酷刑,没有一个是地狱找不到的,而且比人类可想象的更猥多,更酷烈。在人间,无论人被炙煿烤爆得多么凄惨都好,最终还是会死去。然而投生在地狱的众生再怎么折磨就是死不了,且寿命又超长。皇帝们梦寐以求的‘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终于满愿了,不过实现得似乎慢了一步,到了地狱才如愿以偿。只要恶业还没消完,地狱众生就不断遭受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酷刑折磨。

佛陀在《中部•第129贤愚经》里说到:没有任何譬喻能够形容地狱之苦。假如有一个犯人在早上被刺一百刀还死不了,中午继续再刺一百刀,还死不了的话,晚上再继续刺一百刀。如此一天被刺三百刀的痛苦还不及地狱之苦的千万分之一!地狱肯定不是为了恐吓世人而虚构的,这里有很多禅修者的确通过实修体证到地狱的存在。过去遥久的轮回里,什么样的地狱我们也曾经去过了,只是因为我们的健忘才不至于崩溃。如果这些曾经经历的痛苦都一一回忆[113]起来,我们肯定会发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禅修者在修习缘起时,必须明确地如实观照过去世和未来世的名色相续流。所谓的名色相续流是就像我们站在一条没有中断的溪水中央,可以追溯到上流,也可以推演下游的趋向。过去的名色法已经灭去,然而,即使再遥远的名色流依然能够被记录在心流里。观照过去世是观禅的能力,并不是神通的范围。以观禅来观照过去世和以宿命通回忆过去世是不一样的能力。观禅只能观照到过去世的究竟名色法,就像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在真实世界里从屏幕上看电脑程序所创造的虚拟世界,看到的只是一堆1011011100……的数元代码一样,禅修者观照过去世时只是看到一堆究竟名色法而已,再从这堆究竟名色法中重新组合成男人、女人、天神、畜生、地狱众生等等。所以,当一个禅修者观照到过去世曾经堕落在地狱受苦时,他只看到一堆名色法而已,并不会觉得是‘我’正在地狱受苦而在禅修时伤感落泪或显现出痛苦的神情,正如一个人以当下的心读历史书一样。若要知道更详细的情况就需要有宿命通的能力。通过宿命智,禅修者可以忆起过去很多世的概念法如姓名、种族、阶级、吃过什么食物、遭受过什么境遇、受过什么苦乐、寿命有多长、什么时候死亡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谷成 + 5 感恩尊者开示,sadhu sadhu sadhu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2-2015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们还继续不断的投生,未来还要经历多少个难忍的死亡、酷刑、生死离别之苦呢?比天上的繁星还要多!因为过去的愚痴,我们什么恶业都曾经造过,而且足以让我们投生到最低层地狱的恶业像恒河沙数一样多。只要我们没有脱离生死轮回,恶业带来的苦果都在前方排队等待侍候我们,而且这个队伍是看不到尽头,这是整个轮回的恐怖真相。

佛陀告诉我们轮回的真相肯定不是为了让我们害怕绝望,而是悲望我们不要再让我们身体流出来的血泪无止尽地填满N个四大海洋之渊。就像在黑暗中持来灯光一样,佛陀给我们指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让我们看到了永远摆脱这些痛苦的曙光,抵达苦海的边际。这也是诸佛出现于世的真正目的。

佛陀说:「够了!比丘们,就足够以对一切有为法厌离!足够以要离染!足够以要解脱轮回!」(《相应部•无始相应》)拥有无限俊远的时间质感让佛陀看得清清楚楚轮回所带来的过患,所以佛陀在经典里从来不会赞叹轮回,或鼓励轮回,哪怕只投生多一世都宛如沾上一点粪便一样厌恶。什么是让我们轮回的原因呢?佛陀说:「诸比丘,由于不能彻知四圣谛,你我长久以来皆迷失于生死轮回。」(《相应部•56:21》)

宇宙永恒的真理——四圣谛,是非常难得听闻到的名词。世界上所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如塔菲石、‘希望’蓝钻石、坦桑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等等都不如四圣谛的万万亿亿份之一的珍稀。因为这些宝石再珍贵稀有都好,还是属于有价之宝,可以用钱财买得到;而四圣谛是却是属于无价之宝——一个无法被世间财富所能衡量的无上之宝。因为要听闻四圣谛所需要的时间比起这些奇珍异宝的形成所需要时间还要久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2-2015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6-2-2015 07:00 PM 编辑

佛陀说:「诸比丘,在这世上有一个人的出现是非常稀有难得[114]的。那是谁呢?那即是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增支部•一集•一人品》)我们都是无比幸运的一群,难得遇到佛陀的出世并能听闻到佛陀宣说的四圣谛。因为只有在四圣谛里,我们才可以找到真正永恒安稳的快乐,实现我们最原始的本愿。在世间所有的宗教、哲学或形而上学的教理里都无法找得任何答案来彻底解决人类逼切的生死问题,只有佛陀才能够给予世人一劳永获解决死亡的方案,那就是跳出无始的生死轮回苦海。当我们明白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短暂和不安稳时,我们就应该醒觉在现实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找到永恒的快乐和长生,只有通过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拓展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

佛陀教导的四圣谛就是通向永恒的快乐的根本教义。四圣谛分别是:

(一) 苦圣谛(Dukkha Ariya Sacca):导致众苦的苦。只要有五蕴(名色法)的现象,就一定有生老病死,五蕴是一切痛苦生起的根据地。佛陀说五蕴就是病,换句话说,苦圣谛是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病。

(二) 集圣谛(Dukkha Samudaya Ariya Sacca):造成众苦的因。只要有无明和贪爱就会执取生命,导致五蕴在茫茫苦海无止尽的集起流转,这是我们生病的原因。

(三) 灭圣谛(Dukkha Nirodha Ariya Sacca):苦的熄灭。只要彻底断除贪嗔痴,烦恼就会完全熄灭,五蕴不再集起流转,一切痛苦的源完全止息,也是给我们看到无限的希望,病是可以获得治疗痊愈的。

(四) 趣向苦灭之道圣谛(Dukkha Nirodha 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 Sacca):导至苦灭之道,也是治疗病的方法。只要有次第且系统地修行八正道[115],提升美德、净化内心和开发智慧,最终能够达到永恒不死的境界—涅槃。

当其他宗教都自我陶醉在永生的美梦时,只有佛教踏踏实实地走在出离之道,希求永远不生,不再投生就永远不再经历老、病、酷刑、死、愁、悲、苦、忧、恼一切苦蕴,一切痛苦完全止息,这才是真正永恒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佛陀出世之所以难得可贵是因为要成佛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一个菩萨获得授记过后还需要经过最少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勤修三种不同等级的十波罗蜜。阿僧祗(asaṅkheyya)的意思是无量。而一个大劫的时间相等于一个众生在生死轮回中,把每世的骨头堆积成一座高山的时间。有些古代论师认为它的数目是一个一之后再加上一百四十个零,即是10140。所以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是难以想象的邈绝。想进一步了解上座部佛教的成佛之道可以参考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编写,由寻法尊者中译的《南传菩萨道》这本书。

[115]八正道(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也译为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和正念,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这是佛陀提倡中道的实践,避免两种极端:一种是沉迷于感官享乐,另一种是自我折磨的苦行。修行八正道能够引生智慧和彻见,是唯一能够通向涅槃的清净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15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xstudio 发表于 9-2-2015 10:19 PM
佛陀说:「诸比丘,在这世上有一个人的出现是非常稀有难得[113]的。那是谁呢?那即是世尊、阿罗汉、正等正 ...

Bhante您好,我是Vimala居士,别来无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2-2015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0624700 发表于 10-2-2015 08:26 PM
Bhante您好,我是Vimala居士,别来无恙吧?

Vimala贤友,我们僧团兄弟们都很好。你也好吧,虽然已经经过很多年了,但大家一起修行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这里有很多改变了。有机缘的话,欢迎过来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2025 12:29 PM , Processed in 0.12552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