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敦陳禎祿

繁体字应被淘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0-2009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繁体字不该被淘汰,可以试试双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0-2009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可以,寫夾骨文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大東亞共榮 的帖子

先生甲骨文好kiang是吗?
show 两手来看看行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的脚很酸 于 22-10-2009 01:29 PM 发表
先生甲骨文好kiang是吗?
show 两手来看看行不行??



準備分扣,此版非漢語族北撈話北京方言以外之任何語言不可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4# 大東亞共榮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新来的,这个字有问题吗?扣分没关系,反正分数身外物
对了,你没有表演一下你的甲骨文?
小弟上过文字学,但学识还不如你,期望从你身上学到几招旁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的脚很酸 于 22-10-2009 05:23 PM 发表
不好意思我新来的,这个字有问题吗?扣分没关系,反正分数身外物
对了,你没有表演一下你的甲骨文?
小弟上过文字学,但学识还不如你,期望从你身上学到几招旁身。


請御覽




【不想被扣分請進來看】寫廣東式文/他方言文字/挑釁/不尊重網友即扣分請各位親愛的會員在中文天地版使用華文來交流

熱愛廣東(或其他方言)文字/語言/文化 者,請移步到 方言鄉語 討論及交流

以後違者,扣100分以儆效尤


謝謝合作

[ 本帖最后由 jasz 于 22-10-2009 03:21 PM 编辑 ]



根據哈北人士所述,北京話舌根音(k- kh- x-)不可同-i-介音相拼, "kiang" 好明顯違反北京話語音準則,絕對屬於 "方言" 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10-2009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6# 大東亞共榮 的帖子

话说回来,方言和中文是真的可以完完全全断裂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的脚很酸 于 22-10-2009 05:59 PM 发表
话说回来,方言和中文是真的可以完完全全断裂的吗?




【不想被扣分請進來看】寫廣東式文/他方言文字/挑釁/不尊重網友即扣分請各位親愛的會員在中文天地版使用華文來交流

熱愛廣東(或其他方言)文字/語言/文化 者,請移步到 方言鄉語 討論及交流

以後違者,扣100分以儆效尤


謝謝合作

[ 本帖最后由 jasz 于 22-10-2009 03:21 PM 编辑 ]



根據新版規,中文 = 漢語族官話北京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0-2009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的脚很酸 于 22-10-2009 05:59 PM 发表
话说回来,方言和中文是真的可以完完全全断裂的吗?



奉勸閣下,新版規執行甚嚴,一字逾越禁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读书时,老师还特地要我们用广东话,福建话念古诗词赋,因为那是故人说的话,韵会比较正确
照版规看,古诗词赋可以拿去丢了,因为都是方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的脚很酸 于 22-10-2009 06:07 PM 发表
以前读书时,老师还特地要我们用广东话,福建话念古诗词赋,因为那是故人说的话,韵会比较正确
照版规看,古诗词赋可以拿去丢了,因为都是方言



切莫於此處 "方言字" 書,更莫 "方言音" 寫, 否則分扣盡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前辈教训(虽然你只大我一天)
话说回头,你没露一露甲骨文给我看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的脚很酸 于 22-10-2009 06:13 PM 发表
谢谢前辈教训(虽然你只大我一天)
话说回头,你没露一露甲骨文给我看咧



切莫於此處 "方言字" 書,更莫 "方言音" 寫, 否則分扣盡至




甲骨文乃上古音韻所記,"方言音" 強尚能符,漢語族撈話北京方言則去之甚遠,已不能辨

若欲一窺上古音,必先熟識中古音
若欲一探中古音,必需廣學各方音

甲骨文不得用中文(漢語族撈話北京方言)討論

如實欲論之,請去 方言鄉語 一版,感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09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妨鼓励民间繁简两字体双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09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東亞共榮 于 2009/10/22 06:55 PM 发表
請御覽

大東亞共榮網友別再濫用日式中文好麼
這裏是中文天地
不是大中華漢字文化圈
請有些自覺好麼
ごらん【御覧】
ごらん【御覧】
1 〔見る〕look (at); see
ご覧  Look! / Take [Have] a look (at it)!
ご覧のとおり元気になりました  As you see I am now well and strong.
2 〔…してみなさい〕
もう一度やってごらん  Try [Do] it once more.
もう一度言えるものなら言ってごらんよ  I dare you to say that again.
Ⅱ 〔私の言った通りでしょう〕
それご覧  There! Didn't I tell you? / I told you so!

[ 本帖最后由 胖龜 于 23-10-2009 03:2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09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胖龜 于 2009/10/23 01:53 AM 发表
請大東亞共榮網友別再濫用日式中文好麼
這裏是中文天地
不是大中華漢字文化圈
請有些自覺好麼
ごらん【御覧】
ごらん【御覧】
1 〔見る〕look (at); see
ご覧  Look! / Take [Have] a look (at it)!
ご ...


補充說明
日文韓文裏頭的漢字辭彙   不等於  中文 / 漢語 / 華文
前者與後者屬於不同的語系語種
請別再自欺欺人了  好麼
若妳想賣弄妳的日文實力
請去其他語文版塊發表妳偉論


[ 本帖最后由 胖龜 于 23-10-2009 02:1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0-2009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0_0屮 于 2009/10/17 03:46 PM 发表
籲請所有復古派用夾倔文回帖

請別再用粵音諧音字體"夾倔文"來代表"甲骨文"
莫非妳認為這樣可以顯得妳曲高和寡?
胖龜祇認為妳在故作玄虛
令人看得一頭霧水   
眼花撩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09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胖龜 于 23-10-2009 12:59 AM 发表


補充說明
日文韓文裏頭的漢字辭彙   不等於  中文 / 漢語 / 華文
前者與後者屬於不同的語系語種
請別再自欺欺人了  好麼
若妳想賣弄妳的日文實力
請去其他語文版塊發表妳偉論


御覽乃中古漢語也,莫我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09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東亞共榮 于 2009/10/23 11:51 AM 发表
御覽乃中古漢語也,莫我欺

再次送上
大東亞共榮網友最熱愛的文言文古漢語版本以備參照之用也                       
                                   


中文祇有《太平御覽》的正確用法

《太平御覽》清韓泰華校本
《太平御覽》,初名《太平類編》,後易此名,亦簡曰《御覽》。合《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及《冊府元龜》而稱「宋匯部四大書」耳。
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命翰林學士李昉、扈蒙、左補闕知制誥李穆、太子少詹事湯悅、太子率更令徐鉉、太子中允張洎、左補闕李克勤、右拾遺宋白、太子中允陳鄂、光祿寺丞徐用賓、太府寺丞吳淑、國子寺丞舒雅、少府監丞呂文仲、阮思道等十四人纂輯《太平御覽》,惟克勤、用賓、思道改他官;故續命太子中允王克貞、董淳、直史館趙鄰幾參預。至八年十二月成,共六年。本名《太平類編》,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謂書成之後,太宗日覽三卷,一歲而讀周,故賜名《太平御覽》。
凡一千卷,為宋類書至大者,索引經史圖書,凡一千六百九十餘種,今不傳者十之七八,惟凡所徵引,先錄書名,次錄原文、而不參以己見,故足資考證。全書分五十五門,雖多轉引類書,難皆收原本,然蒐羅浩博,足資考證古籍軼文。清高宗曰:「宋太宗身有慚德,因集文人為《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三大書,以弭草野之私議。」

後學胖龜頓首謹識

[ 本帖最后由 胖龜 于 23-10-2009 03:4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09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胖龜 于 23-10-2009 02:17 PM 发表

再次送上大東亞共榮網友最熱愛的文言文古漢語版本以備參照之用也
                        
                                                http://zh-classical ...




既是古語,安能謂日語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1-2025 01:43 AM , Processed in 0.16228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