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Martian

新手贴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8-2008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 billyip 的帖子

很好的资料,受益了。
谢谢!

那目数越高越还,还是低的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8-2008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6-8-2008 06:52 PM 发表
很好的资料,受益了。
谢谢!

那目数越高越还,还是低的比较好?

越高目數,砂粒越細



[ 本帖最后由 乞茶喝 于 16-8-2008 08:0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08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llyip 于 16-8-2008 04:55 PM 发表


決定泥料質素的好壞有好多因素,

1.先天因素,原礦泥料的質素,單係同一種礦泥(如底槽青都有高低),已有高低之分.
               雖然早期開採既礦泥質素都比較好,尤其4號礦井中的礦泥更是優質,
              ...


好贴...........终于引到玉啦~~~~~~~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8-2008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 billyip 的帖子

谢谢大兄的分享。

学了很多新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08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乞茶喝 的帖子

那目数是要高好还是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8-2008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6-8-2008 10:49 PM 发表
那目数是要高好还是低好?

各有所好,有人喜60目,有人喜100目,粗鑛60目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6-8-2008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 billyip 的帖子

好贴..
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8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乞茶喝 于 16-8-2008 11:03 PM 发表

各有所好,有人喜60目,有人喜100目,粗鑛60目也。




我也同意。

不同目数做成不同壶面的粗幼效果,有人喜粗,有人喜滑,各有所好。


只是做目数幼的工夫比较难,很多人不愿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8-2008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6-8-2008 10:49 PM 发表
那目数是要高好还是低好?


目數高低的喜好比較看個人口味
低目數(40目至60目)外觀上較能展現不同泥種的原礦不同砂質感,
泥料感覺會較有古樸 / 粗礦味,且外觀上亦較易於掌握分辨原礦泥類.

高目數(80目至120目)外觀上較能展現泥料幼滑細致美感,
泥料感覺會較柔軟,但外觀上較難掌握分辨原礦泥類 ( 隨着目數越高,
不同礦泥某些獨有砂粒與泥質感會越不明顯,到達一定高目數時更會消失掉).

除外觀上的分別外,目數高低亦影響泥料收縮率,保温性,透氣性,
當目數越高,泥 (漿) 性越重,收縮率越大(試想像含有粗砂的砂泥 與 不含粗砂的泥漿,
當兩者同時去掉水份時,泥漿的收縮一定會比砂泥高),故泥料當中的氣孔會越細,
令透氣性減弱,但增加保温性,當中的特性每種礦泥也不盡相同,故需經不斷嘗試與發掘.

除目數外,不同窯温對同一泥料燒成後色澤,保温性,透氣性亦有影響,
窯温越高,泥色越濃深(反之越鮮淺),氣孔越細,令透氣性減弱,
但增加保温性.看看不同窯温下同一降坡泥試片的不同表現.






[ 本帖最后由 billyip 于 17-8-2008 08:1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8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9# billyip 的帖子

那目数对泡茶又有何影响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8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紅茶~ 于 7-8-2008 12:52 AM 发表


感觉不像黑星土.....


係黑星砂,
黑星砂始終係調配出的泥料,
故泥料外觀落差較大,
貼個泥中黑星吾明顯的黑星砂壺.


再貼個泥中黑星好明顯的黑星砂壺.

兩個黑星砂壺對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8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7-8-2008 09:46 AM 发表
那目数对泡茶又有何影响呢?


呢條問題不同茶種+不同泥類=千變萬化(小弟有點廢話 )

高目數保温性較高,較適合一些需高温悶焗的茶,
透氣性較高的壺對不同茶種的表現無法一概而論,
需大家一同探索查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8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謝各位大哥,小弟獻醜

原帖由 阿黑哥 于 16-8-2008 11:32 PM 发表
好贴..
感恩..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6-8-2008 06:52 PM 发表
很好的资料,受益了。
谢谢!

那目数越高越还,还是低的比较好?

原帖由 Martian 于 16-8-2008 09:20 PM 发表
谢谢大兄的分享。

学了很多新的知识。

原帖由 紅茶~ 于 16-8-2008 08:04 PM 发表


好贴...........终于引到玉啦~~~~~~~
谢谢~~~~~~~~~~


多謝各位大哥,小弟獻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8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illyip。。。。
谢谢了哦。。。
很多资料第一次看嗯。。。
好厉害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8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llyip 于 17-8-2008 08:54 PM 发表

多謝各位大哥,小弟獻醜

你能做到圖文並茂~
又能從比較個人的見解上做出詳細的分析~
這是你對壺的用心
我只能說在本地懂壺的人不太愛説話
所以~希望以後能在這裡看到您的大駕
學習學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8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 billyip 的帖子

多谢标兄那么详尽及图文并茂的解说。虽然您的资料我之前看过,但经过数个月后再看回来,又有更深的领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8-2008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0# jameshook 的帖子

James,

虽然billyyip 大哥解释了目数对泡茶又有何影响。 小弟记得这篇不错的。

“砂粒目数,一般来说,目数低的,在协调性,清晰度,和活性会好些,但在浓郁度,强度和混合度,发挥得可能就有点吃力。如泥质好的,可以达到茶味清晰协调,温雅可口。若泥质跟不上的话,则会感觉有点茶味不足。反之,目数高的则透气性稍逊,协调性和亲和力有点妥协,但发茶力,混合度和浓郁度较好。”

http://bbs.18888.com/simple/index.php?t48113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8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7# Martian 的帖子

Martian,
谢谢你的回复,这篇文章好像我上载过的
无论如何还是要谢谢你的提醒。

口感这东东,有人说这是很个人的。
你觉得呢?
我在想,有多少个人能喝得出分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8-2008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8# jameshook 的帖子

这篇文章很好,我老早就印了仔细读了几遍所以记得。

有人说最好用不同茶壶泡你喜欢的茶,才知道同一个茶,什么壶会泡出什么感觉。如果同一个时候泡最好作比较,灌茶!!

我也觉得味道很个人, 但也看过人到了某个境界,味道不会相差很大。好像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但最后终点是一样的。  

我还是初学者。还有很高的山要登!

[ 本帖最后由 Martian 于 18-8-2008 10:5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8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tian 于 18-8-2008 09:47 AM 发表
James,

虽然billyyip 大哥解释了目数对泡茶又有何影响。 小弟记得这篇不错的。

“砂粒目数,一般来说,目数低的,在协调性,清晰度,和活性会好些,但在浓郁度,强度和混合度,发挥得可能就有点吃力。如泥质好的,可以达到茶味清晰协调,温雅可口。若泥质跟不上的话,则会感觉有点茶味不足。反之,目数高的则透气性稍逊,协调性和亲和力有点妥协,但发茶力,混合度和浓郁度较好.


好有用的資料,多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025 12:47 PM , Processed in 0.12207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