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6-8-2008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7# billyip 的帖子
很好的资料,受益了。
谢谢!
那目数越高越还,还是低的比较好? |
|
|
|
|
|
|
|
发表于 16-8-2008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8-2008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llyip 于 16-8-2008 04:55 PM 发表
決定泥料質素的好壞有好多因素,
1.先天因素,原礦泥料的質素,單係同一種礦泥(如底槽青都有高低),已有高低之分.
雖然早期開採既礦泥質素都比較好,尤其4號礦井中的礦泥更是優質,
...
好贴...........终于引到玉啦~~~~~~~
谢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8-2008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8-2008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2# 乞茶喝 的帖子
那目数是要高好还是低好? |
|
|
|
|
|
|
|
发表于 16-8-2008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6-8-2008 10:49 PM 发表
那目数是要高好还是低好?
各有所好,有人喜60目,有人喜100目,粗鑛60目也。 |
|
|
|
|
|
|
|
发表于 16-8-2008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8-2008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乞茶喝 于 16-8-2008 11:03 PM 发表
各有所好,有人喜60目,有人喜100目,粗鑛60目也。
我也同意。
不同目数做成不同壶面的粗幼效果,有人喜粗,有人喜滑,各有所好。
只是做目数幼的工夫比较难,很多人不愿做。 |
|
|
|
|
|
|
|
发表于 17-8-2008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16-8-2008 10:49 PM 发表
那目数是要高好还是低好?
目數高低的喜好比較看個人口味
低目數(40目至60目)外觀上較能展現不同泥種的原礦不同砂質感,
泥料感覺會較有古樸 / 粗礦味,且外觀上亦較易於掌握分辨原礦泥類.
高目數(80目至120目)外觀上較能展現泥料幼滑細致美感,
泥料感覺會較柔軟,但外觀上較難掌握分辨原礦泥類 ( 隨着目數越高,
不同礦泥某些獨有砂粒與泥質感會越不明顯,到達一定高目數時更會消失掉).
除外觀上的分別外,目數高低亦影響泥料收縮率,保温性,透氣性,
當目數越高,泥 (漿) 性越重,收縮率越大(試想像含有粗砂的砂泥 與 不含粗砂的泥漿,
當兩者同時去掉水份時,泥漿的收縮一定會比砂泥高),故泥料當中的氣孔會越細,
令透氣性減弱,但增加保温性,當中的特性每種礦泥也不盡相同,故需經不斷嘗試與發掘.
除目數外,不同窯温對同一泥料燒成後色澤,保温性,透氣性亦有影響,
窯温越高,泥色越濃深(反之越鮮淺),氣孔越細,令透氣性減弱,
但增加保温性.看看不同窯温下同一降坡泥試片的不同表現.
[ 本帖最后由 billyip 于 17-8-2008 08:10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7-8-2008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9# billyip 的帖子
那目数对泡茶又有何影响呢? |
|
|
|
|
|
|
|
发表于 17-8-2008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8-2008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8-2008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8-2008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illyip。。。。
谢谢了哦。。。
很多资料第一次看嗯。。。
好厉害哦。 |
|
|
|
|
|
|
|
发表于 18-8-2008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8-2008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 billyip 的帖子
多谢标兄那么详尽及图文并茂的解说。虽然您的资料我之前看过,但经过数个月后再看回来,又有更深的领悟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8-2008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8-2008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8-2008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8# jameshook 的帖子
这篇文章很好,我老早就印了仔细读了几遍所以记得。
有人说最好用不同茶壶泡你喜欢的茶,才知道同一个茶,什么壶会泡出什么感觉。如果同一个时候泡最好作比较,灌茶!!
我也觉得味道很个人, 但也看过人到了某个境界,味道不会相差很大。好像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但最后终点是一样的。
我还是初学者。还有很高的山要登!
[ 本帖最后由 Martian 于 18-8-2008 10:56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8-8-2008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tian 于 18-8-2008 09:47 AM 发表
James,
虽然billyyip 大哥解释了目数对泡茶又有何影响。 小弟记得这篇不错的。
“砂粒目数,一般来说,目数低的,在协调性,清晰度,和活性会好些,但在浓郁度,强度和混合度,发挥得可能就有点吃力。如泥质好的,可以达到茶味清晰协调,温雅可口。若泥质跟不上的话,则会感觉有点茶味不足。反之,目数高的则透气性稍逊,协调性和亲和力有点妥协,但发茶力,混合度和浓郁度较好.
好有用的資料,多謝分享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