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trous

燃烧的群岛 - 太平洋战争史诗 1941-1945[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望着远去的运输船和掩护舰只,美军就只剩下瓜岛的一万人,图拉吉岛的六千人,只有为数极少的大炮。范德格里夫特很清楚,瓜岛之战的胜利取决于瓜岛的制海权,而制海权又取决于制空权,在美军航母仍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瓜岛的机场就是成败的关键,因此他特别要求将修建机场所需的设备、机械优先卸下,以便能尽快建成机场,并极其明智地以机场为核心建立防御体系。使美军从一开始就占据了有利地位。

  日军则每天派出几架飞机前来进行骚扰性质的空袭,令人不解的是日军似乎对海滩上堆积如山的物资没有兴趣,从不“浪费”一颗炸弹,美军又要建机场,又要修筑防御工事,搬运物资的人手严重不足,花了整整两星期才把这些物资从海滩上搬走,日军只要扔下几颗炸弹就可将这些物资全部摧毁,这样就能让美军陷入无粮无弹的困境,可惜,日军总有一种通病,对后勤非常轻视,这就注定要让日军在以后的作战中饱尝苦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瓜岛战役-------泰纳鲁河口之战


=========================

(一)

  日军大本营获悉美军在瓜岛登陆后,立即研究对策。8月13日决定一面按既定计划进攻莫尔兹比港,一面从第17军抽出部分兵力,在海军协同下夺回瓜岛。根据这一决定,山本亲率联合舰队主力离开本土前往特鲁克,投入瓜岛作战。

而第17军军长百武非常轻敌,认为美军的航母编队和运输船只都离开了瓜岛,那么在瓜岛登陆的美军不会很多,估计不超过2000人,所以将主力继续用于莫尔兹比港作战,只抽调6000人用于瓜岛,而且这6000人还分为两批,第一批是在关岛的一木支队约2500人。一木支队指挥官是一木清直大佐,他就是1937年挑起卢沟桥事变的马前卒,时任日军牟田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率领部队首先向宛平县城进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被调往太平洋战场,在中途岛战役中作为登陆部队司令,因日军在海战中的惨败而没有实施登陆,他的部队就改称一木支队成为大本营的直属部队,现在用到了瓜岛。

百武显然不知道在瓜岛的是美军中战斗作风最顽强、战斗意志最坚强的海军陆战队,在战争初期,日军遭到最顽强抵抗的威克岛,菲律宾的科雷吉多尔岛,对手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而现在瓜岛和图拉吉岛的就是总数达一万六千人的海军陆战队,够日军受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5日,美军一艘驱逐舰连夜冒险驶抵瓜岛,送来了飞机零部件、航空汽油和地勤人员。
8月17日,瓜岛机场完工,范德格里夫特将这个机场命名为亨德森机场,以纪念在中途岛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中队长亨德森少校。
8月20 日,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第223中队的19架F4F“野猫”战斗机和232中队的12架SBD“无畏”轰炸机,从“长岛”号护航航母上起飞,降落在瓜岛机场。第二天也就是8月21日,“野猫”战斗机就首开记录击落了一架来袭日机。
8月22日,“长岛”号又运来了第二批飞机,陆军航空兵第67中队的15架P —39“飞蛇”战斗机。这批战斗机原本是运往缅甸的,因为缅甸失守而转到南太平洋,正好派上用场。
8月24日又有13架SBD舰载俯冲轰炸机进驻。所有这些飞机组成了瓜岛岸基航空兵,飞行员见机场四周长满了仙人掌,就把自己这支小飞行队称为“仙人掌航空队”。

虽然美军飞机数量较少,性能也比日军的“零式” 战斗机稍逊一筹,但是美军占有地利,日军没有前进基地,所有飞机都只能从拉包尔起飞,受航程的限制,在瓜岛上空只能停留十五分钟,而美军凭借所罗门群岛海岸监视哨的有效预警通报,可以在日机到来前二小时得到报告,通常在日机来临前半小时起飞,在日机飞行航线上抢占有利高度和位置,以逸待劳,从容取胜。

在战术上推广了萨奇少校发明的“萨奇编队”战术,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日机性能上的优势。8月30日日军18架“零式”战斗机掩护6架“一式”轰炸机来袭,美军起飞8架F4F和11架P—39战斗机迎战,在激烈空战中美军击落了14架日机,自己仅损失4架P—39,这是日军“零式”战斗机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失败的空战,彻底粉碎了“零式无敌”的神话。

自从“仙人掌航空队”进驻瓜岛后,形势立刻改观,由于美军岸基飞机的巨大威胁,日军只能使用驱逐舰在夜间高速通过“槽海”,把部队和物资送上瓜岛,返回时顺路再炮击机场。

因为日军的驱逐舰几乎每天都准时出动,被美军称作“东京特快”。就这样,美军掌握了制空权,日军控制了制海权;美军凭借岸基飞机在白天能控制瓜岛附近海域和天空,日军则依靠其水面舰艇部队出色的夜战水平,成为黑夜的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8月16日,一木率领先头部队约1000人分乘6艘驱逐舰从特鲁克起航,前往瓜岛。8月18日夜,一木所部在亨德森机场以东约30公里处顺利登上瓜岛,一木骄横自负,认为美军不堪一击,不等后续部队到达,就留下125人守着滩头,率领900余人向机场扑去。由于美军集中兵力防守机场,一路上日军没有遇到任何阻拦,一木满怀信心向拉包尔的第17军军部报告:“根本没有敌人,就像在无人区行军。”

  8月19日,美军的一名潜伏侦察哨发现了日军,不幸的是这名叫沃查的上士随即被日军捕获,遭到了严刑拷打,但他毫不屈服,什么也没说。晚上乘日军不备咬断了绳子,带着满身的伤痕逃回美军阵地报告。

  8月20日,日军的一支40人的侦察小队与美军的一支巡逻队遭遇,美军打死了31名日军,还缴获了一张已经标注好的地图。根据这一地图,范德格里夫特发现日军已经了解到美军防线上的薄弱环节,范德格里夫特立即进行了调整,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日军可能的进攻地点架设了带刺的铁丝网,布置了机枪火力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1日凌晨一时,500名日军向泰纳鲁河河口的美军阵地发起了进攻。美军等日军接近到很近距离才开始射击,美军的火力非常猛烈,日军顿时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冲锋立刻被打退。

五时,一木又组织第二次冲锋,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不顾一切猛冲,在美军机枪火力下一批一批倒下去,根本无法突破美军的防线。经过半夜的激战,日军损失惨重,却毫无进展。

天亮后,一木指挥残部在河对岸构筑工事,与美军对峙。美军还以为这是日军的佯攻,正等待后续部队发动更大进攻,直到侦察部队报告日军确实没有后续部队之后,范德格里夫特派出一个营绕到日军背后,实施两面夹击,日军只剩下残兵败卒,那里抵挡的住美军攻击,向海边溃退。

一路上倒下的伤兵呼天喊地,美军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派出了医护人员前往救助,日军伤兵竟拉响手檑弹与医护人员同归于尽,范德格里夫特闻讯勃然大怒,下令对投降者不予生命保障,并出动轻型坦克去彻底消灭日军残部。

5辆轻型坦克向日军盘踞的丛林冲去,用37毫米大炮和机枪逐一消灭残余日军,坦克从日军死尸和伤兵身上碾过,履带上沾满血肉,活像绞肉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木身负重伤在坦克开来之前,在海滩上烧毁了军旗,然后剖腹自杀。其残部仅剩约数十人退往太午角一带的丛林。

  泰纳鲁河战斗以日军的彻底失败告终,美军阵亡35人,伤75人。日军在战场上留下的尸体就达八百余具。

  8月22日晚,美军仿效日军用驱逐舰向瓜岛运送补给,当行至所罗门群岛以南海域时被日军侦察机发现,日军第8舰队就命令正在伦多瓦岛附近的“江风”号和瑞卡塔湾的“夕风”号驱逐舰前去截击,因风大浪急,“夕风”号未能及时赶到会合海域,“江风”号就独自前去。

        在瓜岛与佛罗里达岛之间海域遭遇美军“布鲁”号和“亨利”号驱逐舰,“江风”号立即开炮射击,并连射六条鱼雷,“布鲁”号舰尾中雷,失去航行能力,被拖回图拉吉岛后,终因伤势太重而被美军自行凿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瓜岛战役-------东所罗门群岛海战

================================

(一)
  8月21日夜,拉包尔日军司令部得知一木支队被歼,非常震惊,这才意识到瓜岛美军并非是小股部队,决定于次日派出增援部队,争取在8月底前夺回瓜岛。山本以第8舰队全力保障增援部队的航渡安全,以联合舰队主力乘机诱出美军的航母编队消灭之。为实现这一企图,他几乎将所有在南太平洋的作战舰艇分为五部分都投入作战:

  第一部分是先遣群,编有主力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千岁号),载有水上飞机22架,巡洋舰6艘,驱逐舰8艘,负责侦察敌舰队的动向,并将其引向主力所在方向,当主力与敌交战时积极给予支援掩护。

  第二部分是牵制群,编有轻型航母1艘(龙骧号),载有战斗机16架和鱼雷机21架,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负责设法吸引美军航母的舰载机,为主力的攻击创造条件。

  第三部分是主力群,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编有航母2艘(翔鹤号和瑞鹤号),载有战斗机53架、轰炸机41架、鱼雷机36架,战列舰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12艘,担负主攻任务,当美军舰载机被牵制群吸引时,乘机攻击美军航母。

  第四部分是对岸射击群,编有巡洋舰4艘,以舰炮火力轰击瓜岛美军机场和阵地,为增援群的行动提供火力准备和支援。

  第五部分是增援群,由田中赖三少将指挥以1艘辅助巡洋舰和4艘旧驱逐舰改装的快速运输舰运送1500人的地面部队,由1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护航,负责将地面部队送上瓜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本亲自乘“大和”号战列舰,由1艘护航航母和3艘驱逐舰掩护,位于所罗门群岛以北海域,实施全面指挥。并在所罗门群岛部署了十余艘潜艇严密监视美军动向。

  美军深知如果不能掌握瓜岛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就无法对岛上部队进行补给和增援,那样瓜岛也将得而复失,鉴于南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在萨沃岛海战中损失惨重,海军作战部长诺克斯上将决定从美国本土及珍珠港等地区抽调舰艇加强南太平洋,但这些舰艇尚未到达,根据澳大利亚在所罗门群岛各岛屿所设立的海岸侦察哨以及空中侦察的情报,就发现日军联合舰队主力已从特鲁克南下,显然极有可能将采取重大行动,戈姆利只得使用现有兵力准备迎战,其主力就是弗莱彻指挥的第 61特混编队,该编队下辖三个大队:

第11大队,由弗莱彻亲自指挥,编有航母1艘(萨拉托加号),载有战斗机36架、轰炸机37架、鱼雷机15架,巡洋舰 2艘,驱逐舰5艘。

第16大队,由金凯德少将指挥,编有航母1艘(企业号),载有战斗机36架、轰炸机37架、鱼雷机15架,战列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6艘。

第18特混大队,由诺伊斯少将指挥,编有航母1艘(黄蜂号),载有战斗机29架、轰炸机36架、鱼雷机15架,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8月23日凌晨,弗莱彻的舰队到达瓜岛以东海域,随即被日军1艘潜艇发现,并立即报告山本。南云获悉这一消息便命令主力群由航行序列改为战斗序列,加速南下,准备攻击美军。

  十时许,美军的一架侦察机发现日军的增援群,弗莱彻接到报告于十四时四十五分派出轰炸机31架、鱼雷机6架前去攻击,十六时十五分瓜岛的“仙人掌”航空队也起飞23架飞机前去攻击,入夜后,美军又派出5架水上飞机向目标海域飞去,但以上三批飞机都没有找到日军增援群,只好扔掉炸弹鱼雷返航。这是因为日军增援群的司令田中经验丰富,他见被美军侦察机发现立即掉头向西北规避,驶出了美军飞机的作战半径,躲过了美军的攻击。

  弗莱彻又接到情报说日军的航母还在特鲁克附近活动,他判断近几天不会有大规模战斗,便令第18特混大队返回南方加油,其余两个大队则继续在马莱塔岛以东活动。这一决定使得他在以后的战斗中失去了一支劲旅,显得有些势单力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4日晨,美军两个大队在马莱塔岛东南海域,而日军的大多数战术群也到达马莱塔岛东北海域,双方相距300余海里,而且通过昨天的侦察都知道对方就在附近,只是不清楚对方的具体位置。

  十一时,美军的一架水上飞机发现了日军的牵制群,但弗莱彻不大相信,没采取攻击行动。

  十三时许,日军牵制群的“龙骧”号航母起飞6架轰炸机和15架战斗机,前去攻击瓜岛机场。这些飞机遇到了美军“仙人掌”航空队的有力拦截,被击落一大半,没有能破坏瓜岛机场,但却起到了诱敌作用。

        弗莱彻从雷达上发现这一情况,认为这是日军主力的航母编队,立即命令“萨拉托加”号航母出动30架轰炸机和 8架鱼雷机前去攻击。但随后不久,美军的一架水上飞机又报告在已知目标(即日军牵制群)的东北六十海里处发现日军1艘航母,这是日军的先遣群。

        十四时三十分,“企业”号航母的侦察机发现了以2艘航母为核心的日军大舰队,也就是日军的主力群。弗莱彻这才感到形势有些不妙,马上命令攻击日军牵制群的机群转向攻击日军主力群,但由于航母与出击机群之间的通讯联络不畅,机群没有接到这一命令,于十五时五十分到达“龙骧”号上空,此时“龙骧”号正逆风航行准备起飞第二批飞机,美军30架轰炸机从4200米高空实施俯冲轰炸,8架鱼雷机则分为两队从左右两面以60米高度270米近距离投雷,“龙骧”号规避不及,被一条鱼雷和十余枚炸弹击中,舰体左倾20度,大量进水,于当天二十时沉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主力群司令南云得知美军舰载机前去攻击牵制群,认为时机已到,于十四时许派出第一攻击波,计攻击机27架,战斗机10架。十五时又出动第二攻击波,计攻击机27架,战斗机9架,直扑美军航母编队。

  与此同时,日军先后有两架侦察机飞临美军航母编队,虽被美军击落,弗莱彻认为日机在被击落前一定已经发出了报告,自己的位置肯定已经暴露,下令做好防空战斗准备,增加了在空中巡逻和甲板待命的战斗机数量,并将队形变为防空队形,为分散日军的攻击力量,两个大队拉开了十余海里的距离,考虑到“企业”号距敌较近,弗莱彻命令“企业”号负责统一指挥两艘航母的战斗机。

        几分钟后,“企业”号雷达发现88海里外有一批日机飞来,弗莱彻立即命令两艘航母上的13架轰炸机和12架鱼雷机全部起飞,前去攻击日军航母;甲板待命的战斗机也全部升空,这样空中警戒的战斗机已增加到53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时二十五分,空中警戒的战斗机报告发现日机。“企业”号的战斗机引导员本来计划在日机展开前进行拦截,但由于空中飞机数量很多,航母与飞机,飞机与飞机之间通讯频繁,导致通讯阻塞,引导截击的命令无法及时发出。

  十六时二十九分,日军机群到达距“企业”号30海里处,分为几队展开,这就使美舰雷达显示屏上图象混杂,战斗机引导员分不清敌我,无法指挥拦截。美军战斗机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在距“企业”号25海里处上前拦截,双方发生了激烈空战,日机被击落6架。

  十六时四十分,日机开始对“企业”号实施俯冲轰炸,当时第16大队已排成防空环形队形,“企业”号位于中央,周围有9艘军舰环护,以猛烈高射炮火进行拦阻射击,“企业”号还不时以大舵角急转弯规避攻击。由于日军飞行员的素质比中途岛战役时下降很多,加上美军炮火猛烈,日军鱼雷机在占领攻击阵位前就被全部击落,轰炸机也只有少数几架突破投弹,“企业”号被命中3枚250公斤炸弹,炸毁升降机两座,引发大火,炸死72人,船舷漏水,舰体横倾,所幸伤势不重。

        日机离去后,“企业”号进行了紧急抢修,仅用一小时就扑灭了大火,恢复平衡,航速达到24节,能够接受飞机着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军主力群的第二攻击波一直飞到距“萨拉托加”号50海里处也没有发现美舰,因燃油消耗过半,只得返回。

  在日机来袭前起飞的“企业”号的11架轰炸机和7架鱼雷机也没有找到日军主力群,轰炸机飞往瓜岛机场着陆,鱼雷机则返回了航母。而同时起飞的“萨拉托加”号的2架轰炸机和5架鱼雷机却意外发现了日军的先遣群,随即发动攻击,击伤了“千岁”号水上飞机母舰。这批美机除了2架鱼雷机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迫降,其余飞机都安全返回了母舰。

  弗莱彻接收了出击的飞机后,天色已黑,为避免夜战,率领舰队向南撤退。

  日军先遣群遭到攻击后,高速向南追击,还派出水上飞机前去搜索,只发现1艘正在援救落水飞行员的美军驱逐舰,再没其他发现。当晚二十四时,山本下令撤出战斗,先遣群、主力群即以28节北撤。

  日军只顾寻找美军航母决战,却忘了保护增援群,增援群23日被美军发现后,果断向西北退避,这才避免遭到攻击,在圣伊萨贝尔岛附近逗留了一整天,于24日十二时再掉头南下,计划于25日将增援部队送上瓜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8月24日九时三十五分,增援群到达马莱塔岛以北海域又被美机发现,瓜岛的“仙人掌”航空队立即起飞8架“无畏”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日军增援群中主要的运输船“金龙丸”号被击沉,旗舰“神通”号巡洋舰和另1艘驱逐舰被炸伤。

        不久,从圣埃斯皮里图岛起飞的B—17轰炸机也赶来助战,将“睦月”号驱逐舰击沉。鉴于缺乏空中掩护,加上所运送的部队已经损失大半,拉包尔的日军指挥部只好令其返航。晚上,日军对岸射击群对瓜岛进行了炮击,也没有什么显著效果。所罗门群岛以东海战至此结束。

此次海战,日美双方出动的主要兵力对比为:
航母3:2,
水上飞机母舰1:1,
战列舰3:1,
巡洋舰16:4,
驱逐舰30:11,

日军几乎比美军多一半,然而日军被击沉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各一艘,被击伤水上飞机母舰、驱逐舰各一艘,损失飞机90架。美军仅一艘航母被击伤,损失飞机17架。不仅歼灭美军航母编队的企图没有实现,而且向瓜岛增援的目的也没完成。可以说日军在这次海战中是彻底失利。

究其原因,是日军没将向瓜岛运送援军作为当务之急,没有全力保障增援群的安全。而是只顾攻击美军的航母编队,忽视了对增援群的保护,因此当主力群撤退后,增援群就失去了空中掩护,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是日军作战目的主次不分的重大失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瓜岛战役-------埃斯佩兰斯角海战

=====================================


  日军从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多次组织“东京特快”共向瓜岛送上约一万人的部队,但驱逐舰运载人数有限,而且不能运送坦克、重炮等重装备,如果没有重装备,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根据陆海军达成的协议,日军组织了一支大规模运输队,由“日进”号、“千岁”号水上飞机母舰运载榴弹炮4门、野炮2门、高炮1 门、牵引车4辆、弹药车14辆、固定式电台1套、官兵280人,另由4艘驱逐舰运载大批人员和给养,以2艘驱逐舰护航,于10月11日六时从肖特兰岛起航。为保障航渡中的安全,还出动了第6巡洋舰战队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进行海上掩护。

  根据尼米兹的命令,戈姆利组织了一支运输船队,以2艘运输船运载陆军第164团的3000官兵,由8艘驱逐舰护航,于10月9日从努美阿起航。为保障航渡安全,美军出动了三支编队进行掩护,一是以“大黄蜂”号航母为核心的航母特混编队,部署于瓜岛西南约180海里,二是以“华盛顿”号战列舰为核心的特混编队,部署于马莱塔岛以东约50海里,三是以巡洋舰、驱逐舰编成的第64特混编队,部署于瓜岛以北海域,负责掩护运输船队,并阻击日军的增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方的增援部队都顺利上岛,但双方的掩护部队,日军的第6巡洋舰战队和美军的第64特混编队却在瓜岛的埃斯佩兰斯角附近海域遭遇,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日军运输船队于10月11日八时三十分被美军的侦察机发现,日军随即派出战斗机在船队上空掩护。而美军“仙人掌”航空队正忙于应付日军对亨德森机场的空袭,无力顾及。美军就指派正在瓜岛西南的第64特混编队前去截击,该编队由斯科特少将指挥,下辖4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斯科特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部向日军所在海域急进。

  日军的第6巡洋舰战队由五藤存知少将指挥,于11日十二时从肖特兰岛出发,为避免受到空袭,日落前一直没进入美机活动半径——距瓜岛200海里范围内,天黑后,侦察机报告没有任何敌情,便加速到30节,以3艘巡洋舰排成间距1200米的单纵列,以2艘驱逐舰在左右前方警戒,直扑瓜岛。二十时二十分,得到运输船队安全抵达的报告,五藤决定从萨沃岛南水道进入铁底湾,对亨德森机场实施炮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时许,美舰绕过瓜岛西海岸,向萨沃岛方向航行,航行队形是三艘驱逐舰在前,四艘巡洋舰居中,两艘驱逐舰殿后,巡洋舰之间间距600码,驱逐舰之间间距500码,巡洋舰与驱逐舰之间间距为700码。

二十一时三十分,斯科特命令四艘巡洋舰起飞各自舰载侦察机进行侦察,但“盐湖城”号的舰载机在起飞时发生故障而起火焚毁,“海伦纳”号则害怕舰载机在海战中被击中起火,在接到起飞命令前就已经将飞机抛入海中,这样就只有“旧金山”号和“波伊斯”号两舰派出了飞机。

此时日舰队已到达美舰队的西北约50海里处,而且双方正相向而行,距离迅速缩短。很快日舰看到了美军“盐湖城”号飞机燃烧的火光,却认为是瓜岛日军发出的信号,还用灯光信号进行联络,因能见度很差,灯光信号强度又小,美军没有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时五十分,“旧金山”号的侦察机报告在瓜岛以北,距萨沃岛16海里处发现日军一艘大舰和两艘小舰。这是日军的增援群,美机报告的编成不对但位置是对的。斯科特认为这个编队规模较小不是指挥部所通报的,很可能在附近有日军的两支编队,他决定先去搜索通报的大编队,如果找不到再回头攻击这支小编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方继续前进,距离缩短到仅数海里,由于夜深雾浓,擅长夜战的日军没发现美舰,美军也没发现日军。二十三时二十五分,装备新式SG雷达的“海伦纳”号在27000米距离上发现一批日舰,斯科特的旗舰“旧金山”号装备的是陈旧的SC雷达,性能较差,而且考虑到日军装备有能够接受这种雷达电波的接受机,所以没有使用,完全依靠飞机和友舰提供敌情。

        斯科特根据这一报告,知道在其左右各有一敌编队,决定转向封锁萨沃岛与埃斯佩兰斯角之间水域,这样既可切断被飞机发现的日舰退路,又能阻止被“海伦纳”号发现的日舰接近瓜岛,便命令各舰从左向后以230度航向鱼贯转向,这一转向使美军无意中占据了海战中绝对有利的 T字横头阵位,并立即发现了右后方出现数艘军舰,斯科特还以为是前面的三艘驱逐舰因为转向时舵角较小,被甩到了外侧后从右后赶上来,所以没有下令开炮。

        而 “海伦纳”号很清楚这是日舰,当接近到5000米距离时,“海伦纳”号舰长用报话机请求斯科特准许开火,但由于使用的暗语意思含糊,斯科特不能准确明白他的真实意思,再反复询问耽误了数分钟后才同意开火,“海伦纳”号首先开始射击,其他军舰也随着开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7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舰也于几分钟前发现了美舰,但因能见度较差,无法分清敌我,五藤下令各就各位准备战斗,并准备缩短距离发出识别信号。突然,对方(美舰“海伦纳” 号)打开探照灯,并开始射击,日舰还以为是运送增援部队的友舰,五藤命令旗舰“青叶”号连续发出“我是青叶,我是青叶”的灯光信号,表明身份,美舰炮火非常准确,一发炮弹正中舰桥,五藤身负重伤,不久死去,他至死还认为是友舰误击,嘴里一直骂个不停。“青叶”号接连中弹,二号、三号炮塔均被摧毁,通信设备也被击毁,只得施放烟幕,右转180度向西北规避。

  在“青叶”号后面1500米的“古鹰”号也跟着转向,随即遭到美舰密集炮火射击,主炮和鱼雷发射管先后被击毁,甲板燃起大火,成为美舰集中射击的明显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7-2025 07:13 PM , Processed in 0.13217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