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后感更新到二樓)
2014年8月24日
今天踏入“娶”車后的第30天。已經在八月初完成了首次定期維修檢查,現在仍是使用礦物引擎油(如果沒錯應該是mineral engine oil 15W40)。
首次定期維修要了老子的RM130(免人工費)。
首先先分享這部號稱“在臺灣銷量擊敗New Corrola Altis"的全新Nissan Sylphy 1.8VL CVT的優缺點。
缺點 (如果各位師傅有什麽解決方案,感謝提供)
- 靜車起步會有遲鈍的感覺-很典型的CVT牙箱?
- 上斜坡松油再加速反應猶如舊式噴煙鳴笛蒸汽火車-祇有引擎咆哮聲,沒有速度。(又說踏空油門,毫無貼背感)
- 引擎在每分鍾三千轉以上,聲浪會很清晰地傳進車廂。
- 後方的避震器Torsion Beam是舒服,但過彎表現還是有待進步,尤其是過彎時如有遇到凹凸不平的路坑,車尾會有要甩不甩的情況。側傾明顯。
- 車子在非正常溫度操作下,會有比輕微抖動更抖動的情況出現(例如說一大早啓動引擎開車首兩公里)
- 車子在雨天行駛,輪胎散水的聲音在車廂内可以很清楚的聽見,仿佛車窗沒關緊。
- 車原廠配置輪胎Continental Premium Contact 2在某些路面尤其是石子比較大比較散的路面上發出很擾人的噪音。
- 車子在不是很陰暗的情況下就自動開啓大燈。並不清楚感光器(Light Sensor)在哪,也不知道在多少lux的光度會開啓大燈。
- 車后方的方向信號燈被尾燈LED包圍,當Brake燈亮起(非常亮),信號燈被嚴重蓋過。
- 手刹Handbrake把柄在靠左的位置,一時會習慣不了。而且上一款Sylphy G11明明就是更節省空間的腳刹footbrake。
- 雨刷要拿上來離開鏡面略嫌麻煩(需要車内車外兩邊跑,還有洗車的人會不知所措)
- 雨刷的組合奇怪,副駕駛座前方的擋風鏡有差不多一半是雨刷掃不到的區域。
- 后車行李廂的門不容易關上。(難道是氣流因素?)
- 在車廂其他三門關上后,第四個門的卻比較難關。(又是氣流因素?)
- 在後車行李廂和備胎存放位置的木板隔離片很薄,很輕,雖然容易放置或拿走,但如果放太重的物件在某個空心位子,恐怕會破裂。
- 不能不再説,他的播放器/倒后影像Head Unit熒幕真的太太太太太小了。4.3寸?沒有比這個更小了吧?老子是近視的!
- 音樂播放器Head Unit竟沒有靜音Mute的功能。
- USB port插口設計在前方armrest箱裏,很不方便。
- 中控台下方的設計太臃腫,掠奪了不少空間,以致手機有時不懂往哪放。
- 在黑暗的情況下,就算開完車内所有燈,還是不能在擋陽板上的鏡子清楚看到自己。
- 紅/橙色燈為主的中控台和白色的儀表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
- 自動冷氣調整的效用不夠靈敏。
- 隔熱貼很難粘在Nissan車的車鏡框邊上的黑點/黑色區域。(貼紙脫落了兩次)
- 汽車外的四個門把很快花。
- 汽車内窗口升降扭旁的朔料就像pasar malam三塊錢的玩具用料。
- 汽車後方冷氣出風口毫無設計感,就像小孩子玩具。
- armrest托手板太短。
- 全車頭枕太小,不夠凸,讓長時間駕駛司機的頸部累。
- 頭燈的清洗功能效用不大。
- 説明是Diamond White的車色,在陽光下卻變成珍珠白Pearl White(奶白)。
總結缺點:這些缺點除了部分噪音與牙箱反應不夠靈敏比較接受不了,其他的都不太關緊要。其他的包括二手价是肯定比不上首要的競爭對手,CVT的耐用度也必須有待觀察。目前零件在外頭也很難找吧,如果有什麽故障應該都不能在外面的修車店維修,除非是網上自購咯。
優點 (還有其他的優點不能完全一一列出,敬請見諒)
- 引擎轉數平均都能保持2000rpm以下,確保平穩而安靜且省油的駕駛。(在100km的時速下,rpm才1500-1800而已)
- 扭力加速毫無頓挫感。順勢而去。
- 車子的避震在同級中,我覺得是最棒的了,舒服極了。
- 高速拐彎有VDC/TCS/ABS/EBD/BA的輔助下,以及後面也提供Disc Brake,特有安全感。新加坡和泰國Sylphy沒有的VDC/TCS配備。
- 六個氣囊在本地C Segment的市場只是輸給了Altis終極升級版的七個安全氣囊,新加坡和泰國的不管是高配低配都祇有兩粒球罷了。
- 車窗車門隔音是頂級的。甚少會聽到外頭的電單車聲,囉哩聲,風聲。關上窗和開著窗是兩個世界。在關窗時,可以感覺到是關得多麽的緊閉以致車門都有微微的變動。
- 車子座椅的乘坐感媲美家庭式沙發。
- 後車廂寬大的容量。510公升。同級頂呱呱。
- 雙區恒控冷氣調整真的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還有保溫/熱氣,好像祇有爲數不多的車種在這個熱帶國家保留這個功能。
- 比較起Volkswagen Passat或Honda City的後方冷氣出風口,Sylphy的更冷,風更強。(雖然還是不能和前方的冷氣出風口相提並論)
- 頭燈原裝projector xenon很亮,投射很集中,配合Accent LED,這個組合挺令我喜愛。泰國全系都沒有配備Sylphy projector魚眼。
- 刹車Brake燈明亮刺眼,有如Mercedez Benz E class,很好地提示後方司機放慢車速。
- 照圖燈投射很集中,要找東西挺方便的。
- 車内Bluetooth藍牙通訊系統一級棒。找不到缺點。
- 原裝Head Unit算是挺方便使用的,只是沒有靜音Mute功能,但按下按鍵的感覺很好,而且還support中文,讀取音樂文檔也很靈敏。
- Smart Keyless Entry和Push Start Button提供更高的安全與方便。鑰匙永久帶袋平安囖。
- 遙控按鈕可以在一百公尺的距離下遙控汽車開門關門,Panic Alarm響,與打開后車廂。(暫時還沒試過更遠的距離遙控)
- 全車放置杯子的位子共有8個。蠻多的。
- 車胎與輪圈rims都是給泰國,新加坡和一些國家都給不到R17寸。
- 鏡中天綫In-glass antenna更實用(至少不會擔心antenna綫被別人破壞)
- 倒后影像是出奇地清晰,甚至在夜晚也能清楚看見地上有多少只螞蟻!呵呵~後面那句別當真~這可不是macro lens。
- 六個原裝喇叭Speakers音響不錯。而且原裝已備有Speed Sensor Volume Automatic Adjust,車子跑到一定速度時音樂聲量會自動調高。
- 這是一輛在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中國正在銷售的房車,本地車主可以隨時隨地上淘寶尋找關於Sylphy的任何零件/裝飾,多不勝數。
總結優點:其實這次陳昌推出的Sylphy,不管是比較起以往的一貫稍減配備,或是比較其他國家的Nissan,都屬於誠意加分了。至少暫時我還沒發現有任何國家的Sylphy安全配備會比馬來西亞的更豐富。目前銷量不佳的時候在路上奔馳新的Sylphy能夠惹人目光。如果滿意指數一百分是滿分,對我來說以這個價位的房車,新Sylphy確實是可以達到80分的及格分。
油耗分享
截稿哩數-1878公里
總共添了190+/- litres
- RM200 Shell V-power 97 (71 公升)
- RM100 Shell Fuel-Save 95 (47 公升)
- RM150 Petronas Primax 95 (71 公升)
= 平均一公升汽油行駛9.9公里
100%城市駕駛。(車子還完完全全不曾上過最高限速110km/h的高速大道)
汽車電腦顯示我平均的時速是可憐的26km/h。
雖然表面數據還並不太理想,與官方的油耗數據(每公升1汽油行駛15.6公里)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考慮到這部車都不曾上高速大道,平時都在滿地蒼夷的花園小路或城市裏烏龜行駛-塞車,還有面對的是多到離譜的減速路坉,每天去回辦公室的20-32度斜坡+減速路坉 ,所以以Sylphy的耗油量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平時駕駛都是有開汽車空調冷氣攝氏22-23度風力1-3度,80%單獨駕駛,輪胎氣壓(前)32psi,(后)29psi,原裝17寸rims。
油耗比較舊車Sentra 1600cc 自動牙 (平均一公里汽油行駛8.8公里),的卻,這部新Sylphy是比較省油的,可能將來用了Synthetic引擎潤滑油會更理想。
當然,往後的日子會嘗試這部CVT車子的高速表現以及油耗,還會試著去找出“到底在高速大道,定速auto cruising會比腳踏油門來得省油嗎?”的答案。
待續。。。
本帖最后由 viRuS-ThaLeX 于 29-8-2014 12:42 A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