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_zh 发表于 1-2-2013 08:35 PM 
你真是什么都不知道!99年?99年有FC1吗?FC1试飞是哪一年?
1987年初,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国际项目主任斯蒂芬·哈金斯率团到北京,就FC1提出了三个发动机方案:
1、PW1212 2、F404发动机 3、PW1216发动机
89年政治风波,西方制裁中国,“佩刀Ⅱ”FC1战机计划受到严重挫折。
90年中国成都飞机公司宣布将继续发展FC1,巴政府别无选择,也只能坚持下去。为此巴方承担了部份经费,JF17进入了自力更生的第二阶段。
1992年5月,中、巴专家组开始项目可行性论证,讨论“Super-7”(超七)飞机的作战要求。10月,签署备忘录,愿合作研制超七。
1995年7月,巴空军对战术技术提出要求,双方于10月签署了新的战术技术要求(即ASR-Air Staff Requirement)。
1997年6月,中巴确定了航电系统的技术要求(RFP)。
1999年6月28日,签署《中巴合作研制S-7/FC-1飞机合同》。
2003年8月25日,01架原型机在成都首飞成功。9月,超七正式更名为JF-17。
2004年4月9日,03架原型机首飞成功。
2004年6月15日,双方签订JF-17在巴合作生产主合同和技术改造生产线合同。
2006年4月28日,04架首飞成功。 据新华社电
2011年11月坠毁的一架巴基斯坦空军“枭龙”战斗机

下面对比一下FC-1与F-16。决定飞机水平盘旋性能的主要条件是飞机推重比、由气动外型决定的飞机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FC-1的气动外型虽然相当优越,但与F-16A无大差别,目前无法推断其优劣。但FC-1的机体结构重量过重,净重竟达到6800kg(歼-7Ⅱ仅5145kg),F-16为6607kg,净重轻3%。但后者的加力推力11340kg,比FC-1大30%。F-16A尺寸略大于FC-1,FC-1明显大于歼-7M,而FC-1的结构在三者中最重,表明该机主要采用传统材料和技术。目前基本可以肯定FC-1上采用复合材料的部分仅限于少量舱盖等部位,主要仍使用传统的高硬度航空铝。据称巴基斯坦方面对空重指标也不甚满意。另一方面,该机加装了更多的机载电子设备,也是增重的原因。
因此该机的综合作战能力应比歼-7M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略落后于F-16A。
枭龙在全寿命费用上存在更大的问题。枭龙采用的是俄制RD-93发动机,全寿命只有900小时,而枭龙的总寿命超过6000小时,在服役周期内需要7台发动机,这也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而我国在研制采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0B战斗机后,同样长度的整个服役期内只需要2台发动机,极大的降低了使用成本,这也使得客户在考察我国提供的武器时经常提出宁肯多付钱买歼10,也不要枭龙的想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枭龙“廉价”低端三代机的定位确实尴尬,石油富国瞧不上,而经济落后的国家则苦于缺乏资金,选择真正廉价的歼7和K-8。因此,枭龙要在5年内出口300架,实属一个难以完成的目标。有能力采购高级三代机的国家反而比有能力采购枭龙这样的廉价版三代机的国家更多,这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十足的喜剧,但却又是现实。
**看得出,楼主并不太鸟FC1, 也看得出楼主对汤姆猫有很多爱!!!
本帖最后由 tunigab 于 3-2-2013 04:00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