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18-4-2017 08: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aryke 发表于 17-4-2017 04:44 PM
学习了,谢谢教导
so 就是注意汽车手册和brake fuild tank 上面的盖写的,dot3&4 就可以用到dot 4 ,如果写dot 3 only 就只能dot3 而已。
原本以为dot3 和dot 4 的差别在于沸点的温度而已。原来seal 也会影响 ...
上网看到的...忘记之前在哪有说过,刹车油也不是用越高越好。
1.醇醚型 常见于DOT3。
醇醚型的化学成份为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所以在使用或贮存的过程中其含水量会逐渐增高。由于刹车油的沸点会随着水份含量的增高而降低,所以其制动性能会随之下降。当你发现需要用力踩刹车才能制动时,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刹车油的水份含量过高。刹车油一般每两年一换。
2.酯型 常见于DOT4。
酯型则是在醇醚型的基础上添加大量的硼酸酯。硼酸酯是由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通过和硼酸的酯化反应而成。硼酸酯的沸点比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更高,所以其制动性能更好。硼酸酯还具有较强的抗湿能力,它能分解所吸收的水份,从而减缓了由于吸水而导致的沸点下降。所以酯型性能比醇醚型更好,价格也更高。
3.硅油型 常见于DOT5。
硅油型的化学成份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它的沸点在这三类中是最高的,所以价格也最贵。由于DOT5级刹车油属于硅油型刹车油,几乎完全不吸水,表面上看好像是好事,但也正由于它对水分极强的排斥能力,进入刹车管路内的水分不能与其很好的融合,而是以油液、水两种成分独立存在。相对于刹车油而言,水的沸点极低,所以这部分不能融合的水分会导致刹车性能的快速下降。比DOT4的衰减还要快!基本上半年就要更换一次。
最后,DOT5.1级别的刹车油是由硼酸酯型刹车油(DOT4)改进而来的高性能刹车油,它的干沸点可以达到270℃,是赛道竞技人士的必备之选,该级别刹车油可以承受赛道驾驶时对刹车油产生的超高温状态,不易沸腾,抗氧化性能更好,具备非常全面的高温表现。
另外可以显著延长刹车油的更换周期,有资料显示可以达到5年更换一次。但同样需要根据实际驾驶情况来决定更换周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09:0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EGEND833 发表于 18-4-2017 08:49 AM
架MYVI上容易水滚吗?还有要注意什么?家里的1.3 06年的MYVI不懂上的到吗?
可以啊, 我家两台myvi , 2006年和2011的 1300 at 上云顶上了很多次了… 没有问题哦
一路都能保持60-80上… 上之前要注意车子引擎油,胎压, coolant 和汽油
云顶山底到山顶, 注意车速吧… 原装车最大问题是稳定性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aryke 发表于 14-4-2017 11:41 AM
从我安装了atf temp meter 半年后所得到的研究结论(不正统结论)
at 牙箱在底转高负荷,和上山死命踩油的情况下,牙箱温度可以在每秒上升1度。
至于顺着上的话, 牙箱温度可以3~5秒内上升1度
平路正常工作温度 ...
谢谢你的分享经验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olerzz 发表于 18-4-2017 09:04 AM
可以啊, 我家两台myvi , 2006年和2011的 1300 at 上云顶上了很多次了… 没有问题哦
一路都能保持60-80上… 上之前要注意车子引擎油,胎压, coolant 和汽油
云顶山底到山顶, 注意车速吧… 原装车最大问题是稳 ...
都是用L, D2, D 跑? 如果我从L推去D2需要缩油才推还是?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olerzz 发表于 18-4-2017 09:04 AM
可以啊, 我家两台myvi , 2006年和2011的 1300 at 上云顶上了很多次了… 没有问题哦
一路都能保持60-80上… 上之前要注意车子引擎油,胎压, coolant 和汽油
云顶山底到山顶, 注意车速吧… 原装车最大问题是稳 ...
之前跑highway跑到一半冷气没冷风,出热气,拿去修他说06年MYVI是那样的, coolant出车到现在是没换过会有影响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的 2011年的,是用D4 直上~
不过myvi at 有自己进牙黄金时间~ myvi 的 L gear 是 0-60 , D2 是 61-100 , D3 是 101-180+ , D 的话最多140-150之间
当然不要把车子开到max , 很容易爆牙箱引擎 .. 建议是 L gear 的rpm 转速在5000转的时候(大概是45km/h的时候),进 D2 .. D2 也是在5000转(90km/h)的时候进 3度
不过上下山的话,很少会用到3度以上~ 多数时间都在L 和 D2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yvi 的冷气是跟着车子rpm 来出气~ 你的应该是compressor 坏了,或者是漏气了~
myvi 冷气基本上来说是修不好,顶多耐1-2年又要修一次~ myvi 冷气才没有说跑一半没冷气~ 这样情况多数是compressor 坏或者漏冷媒
coolant 那个只有radiator和spare tank 没漏水,风扇有跑就没事~ spare tank水少了添加回去就可以了~
可以加自来水也没有问题~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开我弟弟的myvi 1.3 mt 跟atos 比,也觉得myvi 好开很多。
可能myvi 整体的感觉都好过atos,力水、brake、舒服度、空间等。
atos 在上highway是一大挑战。
想割个乌龟lori ,油踩完了却几乎像头文字d的动画那样一点点慢慢割
上云顶更是挑战中的挑战,尤其是left u turn弯又很斜的那个
but 在parking 却是atos 的天下。假日周末去shopping ,反而喜欢驾atos。可以有洞就插
不怕被偷。不怕被撞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70后的有些用120y,有些sunny,有些ke70
80后90后都是kancil仔出身。lz 20中30岁?
00后有些是axia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if)
非常感谢教导,受小弟一拜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濰攝影 于 18-4-2017 10:34 AM 编辑
明明你比我熟悉很多...我只是善用Google而已。.gif)
刚无聊吸烟去看看自己那部,原来是要换 Dot4的。.gif)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的东西学不完,很多东西我不知道的
而且小弟我识少少扮代表,骗吃骗吃而已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觉得 CC 大比较好上山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Nagase09 发表于 18-4-2017 12:57 AM
有開過Honda City , Honda Hybrid Insignt,Toyota wish和 Toyota Alphard 上過雲頂。
和我一起上雲頂剛好是玩古董車的安哥, 大致上他有教我上雲頂時要活用D,2和L,所以每一輛都是順順上。
四輛裡Honda Hybird ...
你公司有多少辆车哦?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要学的太多了,一个人不可能全知全能,互相努力吧。
能做代表骗吃的饱其实很不错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能用CC来比喻了吧? 小CC当道啊...当然我还是很喜欢自然进气。
扭力大马力大本来就一定好上很多咯。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闆每次會在年尾公司close account前買車來拉低公司利潤,每年都買新車,然後把舊車賣掉,結果幾年下來搞到老闆和老闆娘2個人開5輛車.(然後跟我們說公司不賺錢,bonus不能給多,真是老狐狸一隻。 )
所以每次要出外坡時就和老闆借其中一輛來開,有時坐飛機去別的地方時,老闆就會叫那個地區的公司partner安排一輛車來給我們用,結果就變成什麽車都開過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濰攝影 发表于 18-4-2017 08:32 AM
所谓好开的车,以Myvi来说,全车大大的窗口,不需要很精准的方向盘,比较松的刹车,这都会比较好开,因为不需要“精准控制”。
而那种所谓操控性佳,路感佳的车,方向盘你摆一点点就弯下去了,刹车一踩下去就点头 ...
有道理,不需要太精準的控制應該是“容易開的感覺”的關鍵之一。
myvi剎車真的很松,開完myvi後開其他款式的車後的頭幾次踩break,車會好像變成日本人這樣,在每個路口向其他車鞠躬點頭幾次。
|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8-4-2017 10:0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aryke 发表于 17-4-2017 11:23 PM
本田的品质在过去的10年几乎都是下降为多,一些其他品牌的品质或多或少有下降的趋势,一切都是成本和利润的问题。他的at牙箱我还有信心,至于cvt·····
even at 牙箱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演变和改善 ...
我绝对赞同你的说法,我们之所以细心保护/照护车,不粗鲁驾驶,是因为希望汽车的耐用度长命些,因为真的没有太多钱去维修/换新车,要知道马币越来越小,零件越来越贵。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