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garyke

civic 1.5t test drive 扫Corner 差一点buang,底盘是改装重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8-2016 06:1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伞公司CEO 于 26-8-2016 06:30 PM 编辑
garyke 发表于 26-8-2016 06:05 PM
civic另外加了front bar 和rr anti r-bar?
原装absorber 真的很软,是为了舒适感吧。
absorber 原装肯定是不适合年轻驾驶方式的。
tein absorber 吗?hem。。。。价钱应该很贵吧。
给我我会给贴多一点钱拿kon ...


对,前后bar 效果明显。 车速65-70左右吧路况ok. 我觉得给你“不稳”感觉的是absorber + tyre 原装的mc5真的不行。 tein 一定会出不过要等日本FC launch 先。 其实辆车得anti roll 原装也不错了,跑120 我的steering 故意快速左右摆晃也没有摇晃的感觉,再说我又加后面Anti roll 所以cornering 稳上加稳我很 confident ,我相信是因为你试的路况比较烂absorber 太软导致你觉得突然“不稳” 日后换比较硬的absorber 比如tein street fx即可。车重要是原装anti roll 做的够好然后加bar給他好上加好(有些车厂cost问题给的bar比较细或没有给,fc原装没有front bar,有些牌子却有给),absorber 那些比较简单换就可以了。 好像Elantra 先天性鱼尾,怎样改也还是摇晃。 這輛fc在完美路況下大陸testing handling 比 golf tsi还sweet,如果要更好可以自己加强 bar, absorb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8-2016 07:2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i CEO
After你加了rr anti roll bar过后.. 舒适性会牺牲吗? Or还是跟原装一样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8-2016 08:5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C主要注重舒适性,打家庭车市场,毕竟这个市场才可以大卖。前后应该用了hydraulic Bush, 减少了很多路上不平的回馈,导致开车路感不是很明显。160劈弯不适合这辆车的,不要高估原厂设定的底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6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伞公司CEO 发表于 26-8-2016 06:11 PM
对,前后bar 效果明显。 车速65-70左右吧路况ok. 我觉得给你“不稳”感觉的是absorber + tyre 原装的mc5真的不行。 tein 一定会出不过要等日本FC launch 先。 其实辆车得anti roll 原装也不错了,跑120 我的stee ...

tien 是肯定会出但tien 偏向赛场样式,有时顺顺驾又稍显太硬
平衡用的话koni 会是最佳选择(个人认为),只是koni的价钱.....
有时有钱都买不到。

路况很差,转弯时路面是凹凸的。
车脚没有机会jack上来研究,前面的anti r bar 有多细
absorber 软+高速+路烂,车身感觉刚性不够(可能是错觉)
但直路是ok的,就算160++车身还算稳定。

至于轮胎,车在激烈摇晃时轮胎是没有声音(至少车里面没有听到,这代隔音很好,可能隔掉了)
试车时没有去看原装什么轮胎,知道mc5 就不敢踩油liao。

所以我也赞同你的看法,bar 一定要加,front bar 也好,r anti r-bar 也好,接下来应该有很多厂会推出给fc用xxx bar
至于absorber ,普通不需要到tien or koni (除非很舍得),gab ss or hwl 算是应付得来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6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elixmiao 发表于 26-8-2016 07:24 PM
Hi CEO
After你加了rr anti roll bar过后.. 舒适性会牺牲吗? Or还是跟原装一样呢?谢谢

如果只是+rr anti roll bar,直路上or城市驾驶舒适性几乎没有影响的(除非你真的很敏感很敏感那个感觉),anti bar 在车身左右倾斜的时候才会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8-2016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ryke 于 26-8-2016 10:40 PM 编辑
sean75 发表于 26-8-2016 08:50 PM
FC主要注重舒适性,打家庭车市场,毕竟这个市场才可以大卖。前后应该用了hydraulic Bush, 减少了很多路上不平的回馈,导致开车路感不是很明显。160劈弯不适合这辆车的,不要高估原厂设定的底线。

我不是高估原厂设定的底线,我是高估了honda 造车的理念.....

车辆平衡与人车一体,这些是当年本田宗一郎的造车理念
也带领honda 成为車界里的其中一颗星星
很讽刺的现在变成madza skyactive 的理念(至少专注在车辆的整体平衡)
现在的honda只是包装and赚钱

ps:我没有资格去评论任何车厂(包括honda),只是看到honda从一个原本为了理念决不妥协的变成现在有一点.....不懂怎样讲,
可以讲honda 不再是以前的honda,maybe 都只投注在type r 身上吧了,普通车就是普通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8-2016 10:4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aryke 发表于 26-8-2016 10:33 PM
我不是高估原厂设定的底线,我是高估了honda 造车的理念.....

车辆平衡与人车一体,这些是当年本田宗一郎的造车理念
也带领honda 成为車界里的其中一颗星星
很讽刺的现在变成madza skyactive 的理念(至少专 ...

或许吧!管理层决定了车厂的方向。我看大家都朝向丰田那种市场,毕竟是大市场!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garyke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6 02: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aryke 发表于 26-8-2016 10:33 PM
我不是高估原厂设定的底线,我是高估了honda 造车的理念.....

车辆平衡与人车一体,这些是当年本田宗一郎的造车理念
也带领honda 成为車界里的其中一颗星星
很讽刺的现在变成madza skyactive 的理念(至少专 ...

理念还是要向现实低头, 为了迎合大众市场的需求,不然不会从小众变成大众牌子。
看看mazda多么坚持它的理念,到现在还是不为了迎合大众需求而妥协,那个致命的空间,为了设计而牺牲掉了,所以到现在还是小众的牌子。 不是说mazda不好,有时太坚持,会影响销量。
个人当然希望市面上有多一点像mazda subaru的车厂, 但是还是那句,适者生存 。 不是每一间有梦想和坚持的车厂都能像mazda熬出个小春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8-2016 02:5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L Mazda 3 不错








期待toyota系列车系开始搭载 double wishbone, 来个反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8-2016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mber 发表于 27-8-2016 02:23 PM
理念还是要向现实低头, 为了迎合大众市场的需求,不然不会从小众变成大众牌子。
看看mazda多么坚持它的理念,到现在还是不为了迎合大众需求而妥协,那个致命的空间,为了设计而牺牲掉了,所以到现在还是小众的牌 ...

一开始honda 也是坚持它的理念去造车,
才会从小小的引擎零件生产商到最大motor生产商 以及今天的规模。
最记得当年全部车厂都认为na没有发展空间而投向turbo引擎的时候,
honda 造出高性能1.6na,1.8na,2.0na 证明给别的车厂看na不是没有发展空间,
是你们不会去发掘引擎的潜力
引擎配合车脚设定配合车身重量,honda 虽然不是最快的,却是最容易发挥极限的车

可能honda 内部新血的注入
造车理念难免会被影响加上现实市场考研
不只honda ,其他的车厂也是一样
别人turbo我也turbo
别人e-hand brake 我也e-hand brake
别人有什么spac,我照样跟什么spac再加spac
性能的特色呢?
车款的特色呢?
品牌的特色呢?

现在对我来说,什么牌子的车都差不多一样。
除了subaru,任何车厂的车都差不多一样。
最多是选外形就好,引擎差不多,车脚差不多,内装差不多,有时外形也差不多
最搞笑就是civic 与accord 也差不多,

ps:that y 我选了最没有spac ,最少人驾,最多人觉得丑的freed。反正差不多,不如选外形丑到没有人可以接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8-2016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D 发表于 27-8-2016 02:50 PM
FL Mazda 3 不错








期待toyota系列车系开始搭载 double wishbone, 来个反击。

找机会去试mazda 3,但没有160 过弯的故事料。
最多80过弯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6 05:3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civic turbo已经不是m3 sky active能够比较的吧,7秒,和m3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8-2016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igidigi 发表于 27-8-2016 05:31 PM
其实civic turbo已经不是m3 sky active能够比较的吧,7秒,和m3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我没有拿过civic 比 madza 3sky active,比来没有意义。
上面讲的80过弯是指我不敢再跑160过弯了,缩春liao,差一点死掉的事不敢再做(短期内)
而且turbo 比na 更加没有比的价值
尽量不要牌子比牌子

很多人去test 车会a牌比b牌比c牌
然后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最后乱买而已

小弟我个人的原哲是
1.有驾过旧款,拿旧款比新款(同系列车)最实际
2.没有驾过旧款就比同牌子就好
3.如果对两种或以上的牌子有兴趣,一定要个别分开,不能比较。个别试车了列出自己要的point(外形,引擎,内装,安全,价钱等)与不怎么重要的point(外形,引擎,内装,安全,价钱等)再去选择最符合自己的车。
4.没有1辆车是十全十美的,有强项也有弱项。
5.不会贬低任何一款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6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aryke 发表于 27-8-2016 05:13 PM
找机会去试mazda 3,但没有160 过弯的故事料。
最多80过弯就好。


很好, 总算学乖了(开个玩笑)

M3 小改款后如果有G-Vectoring Control体验是最好,外观的改变外,连同内装的质感配备也一并提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6 07:3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ONLIE 于 27-8-2016 07:42 PM 编辑
digidigi 发表于 27-8-2016 05:31 PM
其实civic turbo已经不是m3 sky active能够比较的吧,7秒,和m3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7秒的+18寸rim https://youtu.be/IIgirDqbjO8 frash ecu
还有我的小3 stock 也是18寸rim 0 >100 link https://youtu.be/pMcn6B8KrMc 个人觉得如果是用17寸rim比较有力 没办法车没力    而且引擎张面数据civic 马力扭力就在马3之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16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魔鬼终结 发表于 24-8-2016 06:47 PM
最近很忙? 很少看你吹水? 忙着送豆腐啊?

忙着粗豆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9-2016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fa997 于 5-9-2016 12:17 PM 编辑
LEONLIE 发表于 27-8-2016 07:32 PM
7秒的+18寸rim  https://youtu.be/IIgirDqbjO8 frash ecu
还有我的小3 stock 也是18寸rim 0 >100 link https://youtu.be/pMcn6B8KrMc 个人觉得如果是用17寸rim比较有力 没办法车没力     而且引擎张面数 ...

你的测试比较有说服力(不是7秒的那一段) 因为转速是从0开始起步 正式的官方数据应该也是从0rpm开始 而你7秒那一段视频是先拉超过2krpm开始起步 和之前civic 7秒的同样道理(不包括其他环境和道路因数) 这种是街道比拼才用得技巧 所以会比官方快 感觉有点小作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16 12:2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fa997 发表于 5-9-2016 12:16 PM
你的测试比较有说服力(不是7秒的那一段) 因为转速是从0开始起步 正式的官方数据应该也是从0rpm开始 而你7秒那一段视频是先拉超过2krpm开始起步 和之前civic 7秒的同样道理(不包括其他环境和道路因数) 这种是街道比 ...

我东马路况比较差+长直路少还坑洞一堆 不然也想试0 -200    因为黑油用了0w20了sc 只给 5w30但是是免费的没得嫌 但是换了0w20油门感觉轻很多。civic没错都是0w20的黑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16 12: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狼福 发表于 5-9-2016 11:00 AM
忙着粗豆腐

没图没真相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16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aryke 发表于 27-8-2016 05:10 PM
一开始honda 也是坚持它的理念去造车,
才会从小小的引擎零件生产商到最大motor生产商 以及今天的规模。
最记得当年全部车厂都认为na没有发展空间而投向turbo引擎的时候,
honda 造出高性能1.6na,1.8na,2.0na ...

Freed和Sienta一樣。我非常不看好在本地市場的sales..不過很神奇的。。我超喜歡這種莫名其妙的JDM車

我覺得内部佈局很神。有人和我講sliding door很van..到去klcc parking就知道sliding door多好用了。哼

可是如果真的買回家了我覺得開出去每天會被人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爱车专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025 03:59 PM , Processed in 0.1344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