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173945yulam

从西藏高原翻越昆仑山徒步记:很多人喜欢用”征服“一词,但是,到底是谁征服了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63(6-21),14.5K,宿营5013M


    早晨切过天台河沿右首走,左岸是沙漠化地貌。没多久下起大雪,湿雪,一大早的,没法理会,只希望下午能有好天气,只要扎营时不浑身湿漉漉就行。深入河谷,堆砌着密密的黑色火山石,棱角尖利,随处积水,主河道又把谷地割成一段段,因此只能推上山坡前行。路烂雪湿,一片蒙蒙,遭遇几只棕熊,都是在逃窜时发现,包括野牦牛。很有意思,视野模糊,动物混杂在黑色的火山石中,随着我的脚步临近,冷不丁的,东一头西一头逃窜,怪猥琐的样子。到了山嘴尽头,转下河谷切到对岸,过了数次河道,淤泥少,水急,不深,乱石河底,扎脚。赤脚探路很纠结,表面凹凸的火山石和稀疏的针茅草与人为难,天气又十分的糟糕。

    过了下午四点,天气才好起来,上游河谷大涨,只能沿岸湿地推行,沼泽坑遍布,期间淌过N条小河,很杯具的发现,只要是条沟,就一定大水泛滥,这些沟只算是次流的次流。轮胎又慢漏气,补了几次胎,心情沉重。六点半,撑不住,趁太阳大好扎营晒鞋。

晨,切过天台河


迷雾般的推行在河谷湿雪烂泥中



铺满黑色火山石的河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点半就扎营暖身

到处山涧,只要是条沟,就一定凶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64(6-22),0.8K,宿营5020M


    凌晨大雪,一直到早晨九点停,百般聊赖,很难控制情绪。趁太阳出来,又去处理轮胎,刚补好一个,另一个地方又漏气了……差点崩溃。这是没有想到的,轮胎老化的如此严重,瞬间似的走向衰亡。只带了十三四片补胎片,三天时间就剩最后一片了,补胎胶水也危在旦夕。解决的办法就是轮胎充一点点气,只要不干瘪就行,生怕又触及轮胎脆弱的神经。

    中午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吃了,坚守了四年,只过期两天,吃的时候笑出来。决定继续往前,不能再这样耗着。一路冰水,比多格错仁强错湖盆区的严重多了,坚持了不到一公里又遇大河阻挡。此河是天台河上游和一条支系的汇合处,堵得人哪里也去不了。赤脚探河数小时,上上下下,主河次河,太急了,水底大石多,到大腿就没法站稳,水寒的也厉害。

    到了六点钟,停止折腾,抓绒裤湿的厉害,随便一绞两碗水。躺在帐篷里状态不好,担心又似前几日,水只会一天天的涨,所谓的晨时水位低的想法彻底见鬼。查看轨迹,离十天前扎营的地方直线距离只有24公里。反而清醒了,这是场持久战,像高手对决,活得长的人才是最终胜利者。

    再次清点粮食,只剩下五斤左右糌粑,比乒乓球体积还少的盐巴,一点茶叶,三两左右的酥油。计划吃十天,撑到鲸鱼湖,想象着那里游人如织,牧民如星,牛奶做成的湖,糌粑堆成的山。十天到底能走多远?真的没底,但心态忽然好的过分了,走一天是一天,实在不行就弃装备。现在回顾,那天是个很重要的心态转折,破罐子摔到底的耍泼。

大雪,大雪,大雪,虎,虎,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处理自行车,差点崩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到一公里又遇洪水,纠结

沿岸来回探河,脚印相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65(6-23),10.6K,宿营5024M


    昨夜,身体非常不适,熬到凌晨两点入睡。醒得较晚,八点,见大地冻得非常硬,令人无法相信的是河水退去的只剩底子,青石裸露,溪水潺潺,冰凌充斥,轻松踮脚就可以过河,神助。没吃饭,趁着水退地硬赶路。走在硬邦邦的河床上,对比过去几日,太不可思议了。硬地坚持一个多小时就开化了,前两小时走了3.5公里,剩下6公里耗到晚上,一直跟沼泽挣扎。

    中午到了可可西里山脉“山口”?连绵的大丘陵,杀机四伏。见过烂地,没见过如此烂的,那种烂不在视觉上,而在每一次落脚之后。看似正常的地面,一脚下去就像踩在豆腐渣里。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冻土消融?见过,但没见过这种。整片大地都是外焦里嫩的豆腐渣,野生动物也仿佛瞬间消失,不见一个,很恐怖的感觉。

    经验归纳,表面有碎石的沙砾地最陷,反而看上去水汪汪的稀草地是硬底,如果遇上表面有龟裂的红土就得小心了,它可能是妆术高明的稠性泥沼,陷过膝盖就难以逃脱了。过冻土消融地带,必须先用脚探,太软的不行,稠性大的反而有过去的可能,以前山地经验发挥了作用,就是短距离冲刺,飘脚,胆大心细。重点是控制距离和身体瞬间的平衡性,如果一口气没冲过去,不好意思,有的折腾了。(无路绕的情况下尝试,有危险。)有个案例,羌塘之前和朋友去林芝,一道浸水沼泽,四米左右吧,我在前轻松过去,鞋面都未沾泥,并告诫后来者要快,不要思前想后的。一个朋友很勇敢的做了反面教材,陷在沼泽里,人拉不出,后被木板搭出。这个案例说明什么?沼泽里没有支点,低头找下脚点是大忌,挑来挑去都一样,时间稍长就加速了重力下陷,再一挣扎,完了,形成重力怪圈,两脚越陷越深。

    车子屡次被陷,说严重的一次,纠结到底。绕陷地,见一块干硬的平坦地表,迅速把车推过去,完了,一脚陷脚踝,二脚陷半小腿,三脚弃车撤人,粘性太大了,再不撤来不及了。随后试着靠近拖车,无效,反而把地越踩越烂,地下水都踩了出来。再试着靠近自行车连边都摸不上了,周边也被踩得走样。折腾够呛,都考虑弃车了。但装备要弄出来,找了那十块钱的救生毯和两个防雨罩铺在地上,一番折腾,好歹把包弄出来了。再看垫脚物早没影了,光救生毯铺开就两平方。这时,自行车远远的就不能靠近了,放驮包的地方踩了几脚后也无法立足。转移驮包后,用铁丝套上绳子圈在自行车上,拉拽,车子移动了,后轮却被拖出……总算把自行车弄出来。

    遇到大面积深度沼泽就没办法了,没有技巧可言。途中两次大洼地,都对自己说过不去了,等明天上冻再走吧。经过反复试探,还是稀里糊涂过去了。遇过几次险,总之一陷到膝盖,利马倒地匍匐出来。这种沼泽是典型的冻土消融加雪水浸泡,其冻土表层融化,深处依然是常年冻土,所以那种《可可西里》流沙性质的很难存在,但一样致命,陷过膝盖就不要挣扎了,伏地出来。

    过了五点开始下山,真正到了可可西里山脉另一端,依然是条混浊的河,岸边、山野极度陷人,顺着一条野牦牛安全通道才下来。天色晚了,扎营地难觅,地太软太烂,不经踩

大折腾,弄出自行车,还能发现之前的垫脚物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9-7-2012 03:34 AM 编辑

D66(6-24),18.7K,宿营4886M


    收拾好东西,帐篷下是一个窝,地软人压。上午阴雪,下午四点钟后天气全面转好。上午唯一半小时太阳很神奇,那是顺着一条漫河进入一个山谷,此谷名曰兔子沟,兔子未见,却是小花绿草硬地,河水清澈,山石有型,非典型羌塘地貌,是一段难以忘却的行路。太阳也神奇的露出来,似乎在补偿上午的水泽蹂躏。快捷而舒畅的出了山谷,进入向阳湖的领地。北上阿尔金就是翻越数道山脉和其间的湖盆区,先后是可可西里山,向阳湖区,红泥岗,围山湖区,长蛇岭,桃湖区,昆仑山,从而进入阿尔金鲸鱼湖区。

    从向阳湖西侧环绕,路不再是想象的软烂,除去探路行程差一点就到20公里,很久没有这个速度了。湖西侧是水坑类型的沼泽地,边缘很硬,但难绕圈,方位需要把握的很准。很多旱獭,冷不丁的从土窝里窜出,也有狼,或许狐狸,均没看清脸,速度太快。湖西北侧通往围山湖的方向,再度出现大量的黑色火山石地貌,其中发生一件趣事,在一片火山石窝里,蓦然看见一只奇异动物,第一反应是火鸟,火鸡,总之是鸟类,再仔细一看,是只直立站着的肥大灰兔,吓他一下,玩什么COSPLAY扮鸟。

    顺着一条清水河进入宽阔谷地,一个完美营地,帐篷正对岗扎日背面,终于逃脱他的雪融洪水,可惬意观瞻了。本想以庆祝的借口舔点糌粑粉,被控制住。中午路餐自昨天被取消后,的确更加力不从心,整天就靠不到八百大卡的糌粑热量维系。控制的代价就是晚上开始失眠,满脑袋都是美食,想的流口水,想的凌晨前必然无法安然入睡。

记忆深刻的一段行路,非典型羌塘地貌




战争与和平,车轮与野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望可可西里山脉和向阳湖


逃脱岗扎日的雪融洪水,终可惬意观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67(6-25),10.5K,宿营4958M


    天气和昨天一样,上午阴雪,下午大晴,如果掉个个会很痛苦。今天行路就做了一件事,捷径,翻个大土坡。冻土消融状态好很多,还是有了可可西里山脉做参考,就没谁敢称霸了?中午又补了三次胎,其中,从另一个轮胎上撕下两片旧的补胎片。后来补胎液彻底没了,所以就连撕旧补胎片救急都不行了。没过多久,两条轮胎都没气了,打气,气筒断了。对于自行车而言,真真的穷途末路了。

    压着钢圈推车很费力,便尝试改装成一辆独轮车,减少轮阻。独轮车,就是前轮+车把+前叉。拆车挺麻烦,此生第一次补胎和拆车等等都是在无人区里完成的,我的车龄两年,第一次玩车羌塘,第二次玩车羌塘,所以对车的经验并不多,都是实践中学习。当下,独轮车装好后发现车把不灵光,这才发现车把套前叉的两端都有转盘。独轮车弄好了,看似不错,未等欣赏够,一阵大风将地上散物吹走,此行最麻烦的一次,主要是睡袋和防潮垫同在行列,奔跑着先找块石头把睡袋压住,接着追防潮垫,那家伙轻,追了近一公里,回程揍了防潮垫几拳。右脚在这次奔跑中恶化,肌肉劳损什么的变成了筋拉伤,脚踝不能垂直地面,歪着走才行。

     又丢弃一些装备,把两个驮包捆绑在前轮两侧货架上,还有相机包,背包,睡垫什么的,试着推两步,不爽,拉两步,还是不爽,样子也很滑稽,主要问题是重心无法掌握,独轮车拉杆必须从轮轴延伸才行,显然我的独轮车过于浪漫主义了。

    还是坚持着,推了三百多米,猛然把车一摞,骂了句,还真以为我是玩杂技的啊!然后回头去找拆散的车架。把车拼好,能拆的零件都拆掉,剩链条搞不掂,又回头找拆炼器,第一次用,兴奋,以为很精密很技术,很快捷的把链条拆了。这时又发现,后货架一侧断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6MM钢筋,在螺丝间都加了橡胶垫片,避免硬连接的金属疲劳,极端的环境下还是不行。前货架也是用6MM钢筋焊接的,除了绣,一切都好,负重不多了,驮包置前,轻物置后,够用了。

     今天,是自行车的崩溃之日,最具崩溃代表性的不是轮胎或钢货架,而是脚撑。很有故事,道来。因为去年羌塘之行深刻意识到拍照很辛苦,原因之一就是要把自行车放倒、再扶起,看似简单,却极耗体力精力,流失很多拍照机会。一般的单脚撑基本上瞬间弯,钢制的无法保持大负重的自行车平衡,所以特地寻了一款类似摩托车的双叉中架脚撑,试验很不错,可羌塘实际地貌是不适合的,地太软,脚撑难以平衡,所以一次未用,但又拆不下来,(由于其固定结构很顽固,又没带匹配大扳手,尝试无数次无用)。每每看着这脚撑,觉得委屈,两斤多重的无用货,早知换成备用鞋。也是在今天,奇迹发生,脚撑松动,两端螺丝用手就拎开了,终于卸了这负担。

    晚上又失眠,除了想吃的流口水外,还想着脚撑的重量可以换些什么好吃的带。

把车子拆散架



传说中的独轮车,需要杂技演员才能推稳或拉稳,有点恶搞了


后货架断了,能拆的拆了,最后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9-7-2012 03:32 AM 编辑

D68(6-26),19K,宿营4898M


    依旧上午,阴冷,湿雪横飞,中午天气短暂好,下午是频繁的冰雹团,七点撑不住扎营,除去探路轨迹重叠,离实际推行至20公里还差那么一点。几个插曲简说,一是近距离遇狼,很近,河沟遭遇,蓦然撞上,双方都诧异了那么一会儿便各自淡定,各走各的。掏出相机,一通猛拍,很爽,超近。到近处,狼的眼神有点飘,可能觉得我的第三只眼太大(镜头),又死盯着他。交汇不到三米时,收起相机,提高警惕,狼也是。我们四目对视为中心点,错肩,头颅转动,这个距离太近,彼此都很提防。感觉有点像江湖仇人陌路相逢,却又不知对方几年来的身手,不敢贸然行事。狼转到身后面对站立,我也是,谁也不敢轻易相背直行,恐遭背后黑手。相持那么一会,狼忽然伏地,用下巴蹭土,打转,矫情似宠物,这才放心推车直行。过了转弯,倒车探路,见狼还在自顾玩,但眼神始终瞟我。无视,探路回来,狼不见了,觉得有点寂寞。

    十二点,来到到围山湖东侧的烂泥河,看了一眼,便又对自己说,过不去了。此泥河宽约一公里,烂泥泽,其间夹杂着十几道河叉,看一眼就头晕。查看地图,此烂泥河长约三十公里,并行于红泥岗,绕过去不可能。最后花了几个小时还是过去了。记忆真是不多,就是不断挣扎、探路,事后翻照片发现在河中拍了两张,往前按下快门,朝后按下快门。有点要说,就是这种宽阔河床,视野角度很重要,平视根本无法辨析河叉和滩涂分布,必须高处俯瞰。思维也得像只鸟,翱翔高空,指引前行,这或许就是直觉。

    过河后天气就转坏,过水难以计数,又两次较大的阻隔,一段粘泥滩,一条沼泽沟壑。话说轮胎干瘪,压钢圈阻力大,但过软地却不那么陷了,可能胎面宽幅了吧,就是体力多耗些。七点不到扎营,晾鞋子,只要不滴水就成,抖泥沙。尤其裤子,夹层里像是沙绑腿。风大,依一条河扎营,睡袋被吹,慌忙中赤脚追,扎脚,疼得够呛。晚上又失眠很晚,想吃的,已经无法摆脱这种情绪了。想着回拉萨吃多拉同学的菜,这丫天生厨艺细胞,又是川人,说好,回拉萨三个喜欢的菜管够,一是清炖羊肉,二是西红柿炒蛋,三是凉拌莴笋,当下又加了两个,青菜炖豆腐和回锅肉。如此,五碟菜像魔咒似地在脑袋里转个不停。实然,这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感,若每天晚上想着四万一平米的内环房子,一定是极其痛苦感的,但只要走出去,那几个菜就一定能够满足,从而成就了巨大的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是触手可及的,真实的。










挑两张狼猥琐的样子,后一张勉强有威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泥沼河中间,前拍一张



泥沼河中间,后拍一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69(6-27),19K,宿营4976M


    从路的角度上说,今天不错,天气的角度就极其糟糕。一整天冻得手脚发麻,脸斜嘴歪,就拍了一张照片。

    早晨,壮观的天象,东方天际一束红彤彤的光柱斜射出来,背景是暗黑的云,从未见过此景,可惜脑子犯浑,钻进帐篷准备取相机时却收起了睡袋,美景不得分享。

    顺着似无边际的沙滩进入逼仄河谷,两岸怪石非常有特点。激流充溢,基本泡在水里推行,好在河底硬沙砾,否则够喝一壶。过了山口照例顺河而下,同时接受大风和冰雹的洗礼,时间尚早,就一直撑着,到了五点看不行了,冰雹变成漫天飞雪,再也撑不到太阳出来暖身,赶紧扎营。失温太多,帐篷弄了半天才搭好,再次裹在睡袋里烧水热身。果真,雪越下越大,那个冷,牙打牙,睡袋也湿乎乎的,还一堆泥沙。
很冷,今天就拍了这张营地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9-7-2012 01:02 PM 编辑

D70(6-28),16.7K,宿营4890M


    昨天按了一下快门,今天则一张照片都没,太冷,脚疼,泡水,所以放了一段前期吃饼干和缝补的视频,娱乐下,算是弥补当日无片。今天的目标是下到桃湖,过了桃湖就是翻昆仑了,肥羊正在大锅旁等着我往下跳。雪一直飘到上午八点,昨天的衣服还湿漉漉的,要命的是鞋子,没勇气再穿。想着多啦同学的炖羊肉已端上了桌,咬牙穿鞋走人。(现代人多没吃过食物的苦,再怎么琢磨也无法切身感受。)顺条大河而下,河滩被割成一段段,今天立下个目标,就是鞋不灌水,遇水就脱鞋。脚再被沙水蹂躏就真的要废了。但没过多久,过条小河叉时推车没跳过去,还是鞋子灌水了,于是改了目标,尽量少灌水。下午很晚的时候拐上一个山坡,发现结实的大车印,许多小车印都汇了进来,更可喜是硬草地,车印也硬,加之下坡,便尝试着顺坡溜一段,没了刹车,摔一跤,乖乖推到山下。桃湖风景极美,草茂湖绿,臆想着的应该会有牧民。如果没有牧民,等我老了,就来此放牧,霸了这地盘。

    身体出现新问题,小腿起满红斑,龟裂,肿胀,刺痛感,碰着内衣都剧痛,估计冰水泡的。脚也肿的厉害,脱不下鞋子,最后一咬牙脱了鞋子,有点像电影里点燃火药消毒伤口。感觉脚冷飕飕的,低头一看,还有半截袜子留在鞋子里。

    身体状态没法细说,但心态尚可。最糟糕的两个阶段已经过去,一次是进羌塘前,压力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是致命的,每天脑袋里就是上百个问题转圈,是不是真的没问题了?怎么可能会没问题,这或许就是旅行的乐趣,尽自己的能力周全,去面对未知。第二次就是被堵在天台河的几天,类似禁闭。西方有句名言,已经最糟了,还能怎么糟?再套句葛优的台词,看未来。



再闲扯三个问题,第一是关于人的问题,现代人越发依赖机器,这不是什么坏事,却丢了很多本能。人的本能足以让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完成无数艰苦的旅行,我们的祖先不就是这样吗,最近也不过几千年前石器时代的事。一时抛弃不了社会属性、羁绊太多也没关系,一场艰苦的旅行也证明不了什么,只要尽兴就好,在别的领域一样是探索,毕竟时代不同了。第二个问题,装备。装备很重要,但不能保证一场旅行的顺利,就羌塘而言,谁也不知道装备最后会溃败到什么程度,也不可能准备的让装备不出问题,除非有后援车。羌塘腹地的雨季又是怎样骇颜,没有多少资料可以参考应对。问题是有没有做好最坏的打算(不是生死问题,这种问题想多了,哪里也去不了),做到了心理坦然,而非临场马后炮满腹怨艾。最后一个问题,心态。很对人对此关心,我想说的是心态是很个人化的东西,没有答案,也没有借鉴意义,比如有些人不敢看贞子,有些人还觉得不够恐怖,没法衡量。至于我最基本的旅行心态是,不过度标榜,不吓唬没去过的人,不区分强弱,人与人区别并不大,只是生活的方向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12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壮观的贴!大大非常人!体力、耐力、智力、毅力缺一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壮观的贴!大大非常人!体力、耐力、智力、毅力缺一不可!
joeschang28 发表于 9-7-2012 12:18 PM


paiseh....呵呵,不是我,是转载中国最大户外网站8264.com,一个“疯驴”的贴,第一楼有注明,你有些什么问题可以去那网站问问,虽然国情不同,但是可以作为参考。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71(6-29),16.7K,宿营4916M


    顺着车印进入峡谷,逆水而上,车印都被冲了或在水底沉寂着。终于开始翻越昆仑山,没有想象的高伟,最高海拔也5016M,山口也是浑圆,过了山口也不知。昆仑山西陡东缓,克里雅山口是西昆仑山进入羌塘的一个重要通道,也是老外最早用自行车方式穿越,特别说的是国内杜一,带了几个馕九天时间就翻过了克里雅山口,体能和气魄都令人惊羡,这也是国内最早用自行车方式穿越羌塘。另说克里雅山口也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那里有羌塘仅存的活火山,(上世纪中叶冒过烟,最早的新藏线因此被迫改道。)

    昆仑山北坡,峡谷里的水增大,过河遇到些麻烦,但比预想的好很多,水也不是那么浑浊。天气越发糟糕,迎面,密集的雪子和大风,不支,扎帐篷。到了下午八点,天气神奇的晴朗,昆仑山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了。回首来处,感叹进入阿尔金地界了。如果运气非常好的话,明天就能到达阿尔金最大的湖——鲸鱼湖,在当时的臆想中,那里可能会遇到人,过去几天所有的动力都来源于此。即便遇不到人,也会有传说中的硬路。糌粑就剩一斤左右,为最后的冲刺多吃了点,又多加了些盐。

    在荒原中控制食物,的确很难,尤其四五十天后,那种食物的欲望非常折磨人。所以前期控制非常重要,是为了留给失控期一个较大的空间。如何控制食物?最简单、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每顿吃多少,这靠记忆和感觉是不行的。有个舀糌粑的碗,能装多少糌粑精准到克数,大蒜按瓣数买,盐按每天十多克的标准配,酥油用刀划线……所有的食物是按理论极限80天配置的,(最大携带量,提供基本热量)。虽然未达到理论值,但也非常满意了,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每个人的食物理论值都不一样,仅供参考。)

    为什么没有达到食物的理论极限值?关键就在于节奏乱了,若非深入羌塘雨季,若每天都保持有节奏的运动状态,那么对食物的消耗会少很多。节奏看似作用于身体,其实是对心态的控制,这就像在打游戏的最紧张关头,忽然被贾君鹏妈妈喊回家吃饭,你说恼不恼。动了气,乱心智,没过关,下次打游戏一定要找家贾妈妈找不到的网吧。再延伸,一次艰苦的旅行前,越少人知道越好,否则随便被谁过度关心下,在心态上都可能有微妙的变化,失去了勇往直前的节奏。很多被赞助登山遇难的就如此,条件不允许上,可后面有眼睛盯着,再则失败了以后赞助商也不好找了……一想到这些,完了,节奏没了,脱离了旅行的心态,那注定难以维持在旅行的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9-7-2012 03:02 PM 编辑

D72(6-30),32K,宿营4816M


    晨,大地冻得真硬,喜出望外,昆仑山就是昆仑山。打好装备就过河,记忆深刻,不过三四米宽,脚冻得想骂人,这是此行从未有的。一直沿着平缓河谷,为了绕河时而要上软草地,有些周折。快出河谷时一次探路,发现前面溪水中有一块大牛粪,有这么大的吗?再仔细看,牛粪会微微晃动,这就更奇了,走近……忽然牛粪一转身,是头熊。他很淡定,瞥了我一眼继续泡屁股。我赶紧跑回车处取相机,创作欲望空前。再到溪边,端起相机,熊起身,不敢造次,避免惹怒。和熊隔着溪水并行了一段路,他见我死跟着便直行去了,终于让熊给我让路了。我没直追上去,曲线救国,绕了一段溪水去找它,见熊混进一群牦牛,再找,彻底不见了,熊混牛群、熊不见,两者都很诡异。

    出了河谷,再也不受水流困扰,沿着潜出河水的大车印朝鲸鱼湖推去。心情格外好,对面小崖顶三头牦牛吃草,向他们不停招手看其反应,他们很迷茫,很不淡定。

    天气好,路好,心情好,随后两件趣事。一是看见了祥云,科学解释是光折射,但还是过于奇妙,不免唯心起来,无非神佛之类的臆想。总之好兆头,终于结束了,祥云迎之。二是……远远见一条蓝带,鲸鱼湖是也,上世纪五十年代才被飞机发现,是阿尔金最核心区域。不时用望远镜搜寻牧民痕迹,很失望。又见一黑点,用望远镜看之,端稳,光线抖得厉害,只见……吓得我差点扔掉望远镜,心率倍增。整个行程只有两次惊吓,一次噩梦,不表,一次就这了。同学们,我看到了ET!!!正朝我走来!!!缓了口气,冷静下来,再仔细观察,原来是一头直面的野驴,太不淡定了,哈哈。

    遇到鲸鱼湖西侧一条汇河,原来的大车印早早被淹了,路烂的连水边都近不了。绕上游数百米,过河,心想,这是最后一次过大河了。过河后戈壁路,好走,虽没遇牧民,但毕竟硬路,迟早遇车。当日超三十公里,非常鼓舞人心,有点昏头了。开始矛盾的设想,如果遇人,是先讨烟还是先讨吃的?

出昆仑,海阔天空


泡屁股的熊,很有绅士风度

熊混进这群野牦牛中消失,诡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鲸鱼湖西侧汇河



祥云?一通唯心主义乱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10-7-2012 11:53 AM 编辑

D73(7-1),33K,宿营4715M


    晨醒,雪,头大。推了半小时三百米,决定弃车,这路一天最多走十多公里。背挡风雪,匆忙收拾必带品,睡袋、帐篷、炉子……尽量极简,大概十五斤。没背负是最大问题,背包,斜挎睡袋,腰夹GPS、DV、望远镜,像个先锋队员去革命世界。

    为什么这才弃车?有很多问题,最重要三个原因,一是压根没想从阿尔金出来,功课全无,前途未知,光靠臆想不行。二是没一个好的背负系统,这需要舍弃很多基础装备,万一遇到紧急状况,风险太大。三是还未到底线,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最后一搏,要向武林高手似地,被人砍了N刀,最后一刻出其不意甩个暗器。此时,弃车机缘到了,不得不弃。我已完全从昨日梦中醒来,这路哪会有车进来,见鬼。那祥云?浮云,浮云,都是浮云。

    最后一个目标,阿其克库勒湖,丁丁游记中的“饭店”,代替了鲸鱼湖成为新的精神寄托。路比预测的还烂,昨日之路不是常态,特殊地质而已,就像后天的白石山之路,他们是被沼泽烂地遗忘的一段,却迷惑人。眼下路,连炮车也进不来。走了小段路,扔了望远镜,走了小段路,扔了水袋,然后调整节奏不停的走。

    到了下午,腿脚随步伐巨痛,腿伸不直,膝盖不能弯曲,脚尖不能超前,脚板不能平展,可能是长期不良推车姿势,猛然变成正步加速了肌腱损伤。以往徒步中,膝盖容易受伤,但整条腿都似肌腱损伤还真第一次。腿部的皮肤红斑更重,随步伐摩擦着衣服火辣般,至于鞋子问题导致的摩擦痛基本被掩盖了。此时,保持节奏很重要,包括与痛感的磨合,不停的走,慢而有频率。

    下午三点半,经遇一条河,车印方向和纸质地图脱节。(只有一张西藏地图的边角,有部分阿尔金区域,上面路线多是象征意义,但大方向值得参考。)所以,生怕跟进一个无人矿就糟糕了。查看GPS,这条车印似乎通往贝勒克湖,湖被昆仑山分支阿尔喀山围堵,等高线显示其中有些平缓的小山口,加之阿其克库勒湖至祁曼塔格乡之间有条路(完全被边角地图误导),这条车印是不是前去交汇的?如果不是,翻过阿尔喀山右转也比GPS线路近。(根据早期地图描了一条鲸鱼湖到土拉牧场的线,经过阿其克库勒湖,也是阿尔金区域唯一触及的设计路线。)因此决定跟着车印进山。一半误判,一半准确,误打误撞走了最正确的一条线,差之毫厘都将是极其严重的后果,后说。

    见一群盘旋乌鸦,走过去,是一头死藏羚羊,刚腐烂没多久,恶臭,眼睛被乌鸦啄了,下身被撕开,很想弄块稍干净的羊腿吃。想想,自己真到食腐动物的份上了吗?坚定的回答,否。

    下午七点半遇贝勒克湖东北侧的河,再也折腾不起脱鞋过河,决定扎营。查看轨迹,走了33公里,整九个小时,基本无休。弃车是对的,否则这路要推两三天。晚上空腹,未脱鞋,脱不下来。想吃的难受,忽然想起下午看见的那头被啄了眼珠的死羊,莫名悲伤起来。他“羊”,我也杨,小时候就抄过一篇作文,叫《绵绵羊》,“我姓杨,同学们都叫我绵绵羊……”有种同病相怜的宿命感,非常的感伤。

晨雪,头大




推了几百米后决定弃车,告别公爵,他没过过几天好日子



阿尔金的荒原,他仍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贝勒克湖,湖边貌似牧场,一般地图上找不到这个湖








宿营地,除了地上的和手中相机,最后徒步之物
另补充:当天下午看见飞机往返,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12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棒。好样的l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0-2025 08:24 PM , Processed in 0.23942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