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西藏高原翻越昆仑山徒步记:很多人喜欢用”征服“一词,但是,到底是谁征服了谁?
 [复制链接]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六点半就扎营暖身 
  到处山涧,只要是条沟,就一定凶水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D64(6-22),0.8K,宿营5020M 
 
 凌晨大雪,一直到早晨九点停,百般聊赖,很难控制情绪。趁太阳出来,又去处理轮胎,刚补好一个,另一个地方又漏气了……差点崩溃。这是没有想到的,轮胎老化的如此严重,瞬间似的走向衰亡。只带了十三四片补胎片,三天时间就剩最后一片了,补胎胶水也危在旦夕。解决的办法就是轮胎充一点点气,只要不干瘪就行,生怕又触及轮胎脆弱的神经。
 
 中午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吃了,坚守了四年,只过期两天,吃的时候笑出来。决定继续往前,不能再这样耗着。一路冰水,比多格错仁强错湖盆区的严重多了,坚持了不到一公里又遇大河阻挡。此河是天台河上游和一条支系的汇合处,堵得人哪里也去不了。赤脚探河数小时,上上下下,主河次河,太急了,水底大石多,到大腿就没法站稳,水寒的也厉害。
 
 到了六点钟,停止折腾,抓绒裤湿的厉害,随便一绞两碗水。躺在帐篷里状态不好,担心又似前几日,水只会一天天的涨,所谓的晨时水位低的想法彻底见鬼。查看轨迹,离十天前扎营的地方直线距离只有24公里。反而清醒了,这是场持久战,像高手对决,活得长的人才是最终胜利者。
 
 再次清点粮食,只剩下五斤左右糌粑,比乒乓球体积还少的盐巴,一点茶叶,三两左右的酥油。计划吃十天,撑到鲸鱼湖,想象着那里游人如织,牧民如星,牛奶做成的湖,糌粑堆成的山。十天到底能走多远?真的没底,但心态忽然好的过分了,走一天是一天,实在不行就弃装备。现在回顾,那天是个很重要的心态转折,破罐子摔到底的耍泼。
 
 大雪,大雪,大雪,虎,虎,虎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处理自行车,差点崩溃,人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不到一公里又遇洪水,纠结 
  沿岸来回探河,脚印相逢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D65(6-23),10.6K,宿营5024M 
 
 昨夜,身体非常不适,熬到凌晨两点入睡。醒得较晚,八点,见大地冻得非常硬,令人无法相信的是河水退去的只剩底子,青石裸露,溪水潺潺,冰凌充斥,轻松踮脚就可以过河,神助。没吃饭,趁着水退地硬赶路。走在硬邦邦的河床上,对比过去几日,太不可思议了。硬地坚持一个多小时就开化了,前两小时走了3.5公里,剩下6公里耗到晚上,一直跟沼泽挣扎。
 
 中午到了可可西里山脉“山口”?连绵的大丘陵,杀机四伏。见过烂地,没见过如此烂的,那种烂不在视觉上,而在每一次落脚之后。看似正常的地面,一脚下去就像踩在豆腐渣里。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冻土消融?见过,但没见过这种。整片大地都是外焦里嫩的豆腐渣,野生动物也仿佛瞬间消失,不见一个,很恐怖的感觉。
 
 经验归纳,表面有碎石的沙砾地最陷,反而看上去水汪汪的稀草地是硬底,如果遇上表面有龟裂的红土就得小心了,它可能是妆术高明的稠性泥沼,陷过膝盖就难以逃脱了。过冻土消融地带,必须先用脚探,太软的不行,稠性大的反而有过去的可能,以前山地经验发挥了作用,就是短距离冲刺,飘脚,胆大心细。重点是控制距离和身体瞬间的平衡性,如果一口气没冲过去,不好意思,有的折腾了。(无路绕的情况下尝试,有危险。)有个案例,羌塘之前和朋友去林芝,一道浸水沼泽,四米左右吧,我在前轻松过去,鞋面都未沾泥,并告诫后来者要快,不要思前想后的。一个朋友很勇敢的做了反面教材,陷在沼泽里,人拉不出,后被木板搭出。这个案例说明什么?沼泽里没有支点,低头找下脚点是大忌,挑来挑去都一样,时间稍长就加速了重力下陷,再一挣扎,完了,形成重力怪圈,两脚越陷越深。
 
 车子屡次被陷,说严重的一次,纠结到底。绕陷地,见一块干硬的平坦地表,迅速把车推过去,完了,一脚陷脚踝,二脚陷半小腿,三脚弃车撤人,粘性太大了,再不撤来不及了。随后试着靠近拖车,无效,反而把地越踩越烂,地下水都踩了出来。再试着靠近自行车连边都摸不上了,周边也被踩得走样。折腾够呛,都考虑弃车了。但装备要弄出来,找了那十块钱的救生毯和两个防雨罩铺在地上,一番折腾,好歹把包弄出来了。再看垫脚物早没影了,光救生毯铺开就两平方。这时,自行车远远的就不能靠近了,放驮包的地方踩了几脚后也无法立足。转移驮包后,用铁丝套上绳子圈在自行车上,拉拽,车子移动了,后轮却被拖出……总算把自行车弄出来。
 
 遇到大面积深度沼泽就没办法了,没有技巧可言。途中两次大洼地,都对自己说过不去了,等明天上冻再走吧。经过反复试探,还是稀里糊涂过去了。遇过几次险,总之一陷到膝盖,利马倒地匍匐出来。这种沼泽是典型的冻土消融加雪水浸泡,其冻土表层融化,深处依然是常年冻土,所以那种《可可西里》流沙性质的很难存在,但一样致命,陷过膝盖就不要挣扎了,伏地出来。
 
 过了五点开始下山,真正到了可可西里山脉另一端,依然是条混浊的河,岸边、山野极度陷人,顺着一条野牦牛安全通道才下来。天色晚了,扎营地难觅,地太软太烂,不经踩
 
 大折腾,弄出自行车,还能发现之前的垫脚物吗?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9-7-2012 03:34 AM 编辑 
 D66(6-24),18.7K,宿营4886M
 
 
 收拾好东西,帐篷下是一个窝,地软人压。上午阴雪,下午四点钟后天气全面转好。上午唯一半小时太阳很神奇,那是顺着一条漫河进入一个山谷,此谷名曰兔子沟,兔子未见,却是小花绿草硬地,河水清澈,山石有型,非典型羌塘地貌,是一段难以忘却的行路。太阳也神奇的露出来,似乎在补偿上午的水泽蹂躏。快捷而舒畅的出了山谷,进入向阳湖的领地。北上阿尔金就是翻越数道山脉和其间的湖盆区,先后是可可西里山,向阳湖区,红泥岗,围山湖区,长蛇岭,桃湖区,昆仑山,从而进入阿尔金鲸鱼湖区。
 
 从向阳湖西侧环绕,路不再是想象的软烂,除去探路行程差一点就到20公里,很久没有这个速度了。湖西侧是水坑类型的沼泽地,边缘很硬,但难绕圈,方位需要把握的很准。很多旱獭,冷不丁的从土窝里窜出,也有狼,或许狐狸,均没看清脸,速度太快。湖西北侧通往围山湖的方向,再度出现大量的黑色火山石地貌,其中发生一件趣事,在一片火山石窝里,蓦然看见一只奇异动物,第一反应是火鸟,火鸡,总之是鸟类,再仔细一看,是只直立站着的肥大灰兔,吓他一下,玩什么COSPLAY扮鸟。
 
 顺着一条清水河进入宽阔谷地,一个完美营地,帐篷正对岗扎日背面,终于逃脱他的雪融洪水,可惬意观瞻了。本想以庆祝的借口舔点糌粑粉,被控制住。中午路餐自昨天被取消后,的确更加力不从心,整天就靠不到八百大卡的糌粑热量维系。控制的代价就是晚上开始失眠,满脑袋都是美食,想的流口水,想的凌晨前必然无法安然入睡。
 
 记忆深刻的一段行路,非典型羌塘地貌
 
  
 
  
 战争与和平,车轮与野花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望可可西里山脉和向阳湖 
  
 逃脱岗扎日的雪融洪水,终可惬意观瞻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泥沼河中间,前拍一张
 
 
  
 泥沼河中间,后拍一张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D69(6-27),19K,宿营4976M 
 
 从路的角度上说,今天不错,天气的角度就极其糟糕。一整天冻得手脚发麻,脸斜嘴歪,就拍了一张照片。
 
 早晨,壮观的天象,东方天际一束红彤彤的光柱斜射出来,背景是暗黑的云,从未见过此景,可惜脑子犯浑,钻进帐篷准备取相机时却收起了睡袋,美景不得分享。
 
 顺着似无边际的沙滩进入逼仄河谷,两岸怪石非常有特点。激流充溢,基本泡在水里推行,好在河底硬沙砾,否则够喝一壶。过了山口照例顺河而下,同时接受大风和冰雹的洗礼,时间尚早,就一直撑着,到了五点看不行了,冰雹变成漫天飞雪,再也撑不到太阳出来暖身,赶紧扎营。失温太多,帐篷弄了半天才搭好,再次裹在睡袋里烧水热身。果真,雪越下越大,那个冷,牙打牙,睡袋也湿乎乎的,还一堆泥沙。
 很冷,今天就拍了这张营地照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9-7-2012 01:02 PM 编辑 
 D70(6-28),16.7K,宿营4890M
 
 
 昨天按了一下快门,今天则一张照片都没,太冷,脚疼,泡水,所以放了一段前期吃饼干和缝补的视频,娱乐下,算是弥补当日无片。今天的目标是下到桃湖,过了桃湖就是翻昆仑了,肥羊正在大锅旁等着我往下跳。雪一直飘到上午八点,昨天的衣服还湿漉漉的,要命的是鞋子,没勇气再穿。想着多啦同学的炖羊肉已端上了桌,咬牙穿鞋走人。(现代人多没吃过食物的苦,再怎么琢磨也无法切身感受。)顺条大河而下,河滩被割成一段段,今天立下个目标,就是鞋不灌水,遇水就脱鞋。脚再被沙水蹂躏就真的要废了。但没过多久,过条小河叉时推车没跳过去,还是鞋子灌水了,于是改了目标,尽量少灌水。下午很晚的时候拐上一个山坡,发现结实的大车印,许多小车印都汇了进来,更可喜是硬草地,车印也硬,加之下坡,便尝试着顺坡溜一段,没了刹车,摔一跤,乖乖推到山下。桃湖风景极美,草茂湖绿,臆想着的应该会有牧民。如果没有牧民,等我老了,就来此放牧,霸了这地盘。
 
 身体出现新问题,小腿起满红斑,龟裂,肿胀,刺痛感,碰着内衣都剧痛,估计冰水泡的。脚也肿的厉害,脱不下鞋子,最后一咬牙脱了鞋子,有点像电影里点燃火药消毒伤口。感觉脚冷飕飕的,低头一看,还有半截袜子留在鞋子里。
 
 身体状态没法细说,但心态尚可。最糟糕的两个阶段已经过去,一次是进羌塘前,压力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是致命的,每天脑袋里就是上百个问题转圈,是不是真的没问题了?怎么可能会没问题,这或许就是旅行的乐趣,尽自己的能力周全,去面对未知。第二次就是被堵在天台河的几天,类似禁闭。西方有句名言,已经最糟了,还能怎么糟?再套句葛优的台词,看未来。
 
 
 
 再闲扯三个问题,第一是关于人的问题,现代人越发依赖机器,这不是什么坏事,却丢了很多本能。人的本能足以让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完成无数艰苦的旅行,我们的祖先不就是这样吗,最近也不过几千年前石器时代的事。一时抛弃不了社会属性、羁绊太多也没关系,一场艰苦的旅行也证明不了什么,只要尽兴就好,在别的领域一样是探索,毕竟时代不同了。第二个问题,装备。装备很重要,但不能保证一场旅行的顺利,就羌塘而言,谁也不知道装备最后会溃败到什么程度,也不可能准备的让装备不出问题,除非有后援车。羌塘腹地的雨季又是怎样骇颜,没有多少资料可以参考应对。问题是有没有做好最坏的打算(不是生死问题,这种问题想多了,哪里也去不了),做到了心理坦然,而非临场马后炮满腹怨艾。最后一个问题,心态。很对人对此关心,我想说的是心态是很个人化的东西,没有答案,也没有借鉴意义,比如有些人不敢看贞子,有些人还觉得不够恐怖,没法衡量。至于我最基本的旅行心态是,不过度标榜,不吓唬没去过的人,不区分强弱,人与人区别并不大,只是生活的方向不一样。
 | 
 |  |  |  |
 
|  |  |  
|  |  | 
 |  | 
 
 发表于 9-7-2012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好壮观的贴!大大非常人!体力、耐力、智力、毅力缺一不可!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好壮观的贴!大大非常人!体力、耐力、智力、毅力缺一不可!joeschang28 发表于 9-7-2012 12:18 PM
 
 paiseh....呵呵,不是我,是转载中国最大户外网站8264.com,一个“疯驴”的贴,第一楼有注明,你有些什么问题可以去那网站问问,虽然国情不同,但是可以作为参考。呵呵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D71(6-29),16.7K,宿营4916M 
 
 顺着车印进入峡谷,逆水而上,车印都被冲了或在水底沉寂着。终于开始翻越昆仑山,没有想象的高伟,最高海拔也5016M,山口也是浑圆,过了山口也不知。昆仑山西陡东缓,克里雅山口是西昆仑山进入羌塘的一个重要通道,也是老外最早用自行车方式穿越,特别说的是国内杜一,带了几个馕九天时间就翻过了克里雅山口,体能和气魄都令人惊羡,这也是国内最早用自行车方式穿越羌塘。另说克里雅山口也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那里有羌塘仅存的活火山,(上世纪中叶冒过烟,最早的新藏线因此被迫改道。)
 
 昆仑山北坡,峡谷里的水增大,过河遇到些麻烦,但比预想的好很多,水也不是那么浑浊。天气越发糟糕,迎面,密集的雪子和大风,不支,扎帐篷。到了下午八点,天气神奇的晴朗,昆仑山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了。回首来处,感叹进入阿尔金地界了。如果运气非常好的话,明天就能到达阿尔金最大的湖——鲸鱼湖,在当时的臆想中,那里可能会遇到人,过去几天所有的动力都来源于此。即便遇不到人,也会有传说中的硬路。糌粑就剩一斤左右,为最后的冲刺多吃了点,又多加了些盐。
 
 在荒原中控制食物,的确很难,尤其四五十天后,那种食物的欲望非常折磨人。所以前期控制非常重要,是为了留给失控期一个较大的空间。如何控制食物?最简单、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每顿吃多少,这靠记忆和感觉是不行的。有个舀糌粑的碗,能装多少糌粑精准到克数,大蒜按瓣数买,盐按每天十多克的标准配,酥油用刀划线……所有的食物是按理论极限80天配置的,(最大携带量,提供基本热量)。虽然未达到理论值,但也非常满意了,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每个人的食物理论值都不一样,仅供参考。)
 
 为什么没有达到食物的理论极限值?关键就在于节奏乱了,若非深入羌塘雨季,若每天都保持有节奏的运动状态,那么对食物的消耗会少很多。节奏看似作用于身体,其实是对心态的控制,这就像在打游戏的最紧张关头,忽然被贾君鹏妈妈喊回家吃饭,你说恼不恼。动了气,乱心智,没过关,下次打游戏一定要找家贾妈妈找不到的网吧。再延伸,一次艰苦的旅行前,越少人知道越好,否则随便被谁过度关心下,在心态上都可能有微妙的变化,失去了勇往直前的节奏。很多被赞助登山遇难的就如此,条件不允许上,可后面有眼睛盯着,再则失败了以后赞助商也不好找了……一想到这些,完了,节奏没了,脱离了旅行的心态,那注定难以维持在旅行的路上。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鲸鱼湖西侧汇河
 
 
 
   祥云?一通唯心主义乱想
 | 
 |  |  |  |
 
|  |  |  
|  |  | 
 |  | 
 
 
 楼主|
发表于 9-7-2012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  | 
 
 发表于 9-7-2012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