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laoliulu

我对太极拳的了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6-9-2009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ryu19891223 于 26-9-2009 11:35 AM 发表
就是说,如果能领悟到“劲”就不用站桩?


是静,不是劲,而且前提是你只要一动念就能调整好自己的骨架。以意拳做例子,他们只有站桩没有拳架,站桩是为了训练出整体对撑的感觉,不过对于太极拳,对撑固然要有,重要的还是必须能够调控自己的大脑入静,无极式是一切的基础所在,后来才会进入混元桩,这个桩才是完全训练对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9-2009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讲讲为什么站桩时会东摇西摆吗?
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要如何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09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站桩時,我的大腿會很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9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在学着黄氏太极,在读这篇文章前我都不知道原来太极是这样练的
我还以为我那里的老师不肯用心的叫我们..
我好久没有去了..因为他们都没有跟我们将这么多的拳理
所以我一直都练不到东西..我一直都是觉得我自己只是在打太极操..
没有那种练太极练武术的喜悦..因为我很喜欢武术的...
现在就算他们不跟我讲拳理我也是可以练了..
因为我在这里有的自己读拳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9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什么年龄都可以]练??年龄应该不是问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09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浮罗仔 于 27-9-2009 05:53 PM 发表
可以讲讲为什么站桩时会东摇西摆吗?
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要如何改进。。。。。。


站桩会东摇西摆,是正常的。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杨澄甫大师所提倡的太极拳十里的首要,虚领顶劲,没有做到位,至于如何做到位,也是我接下来会说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九大关节的其中一个大关节,脚踝没有放松。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也需要时间练习,我现在也还没能完全解决,脚踝是最难解决的

原帖由 ahhho 于 27-9-2009 09:18 PM 发表
站桩時,我的大腿會很熱


不要站过度就好

原帖由 phonix 于 28-9-2009 11:11 AM 发表
我现在在学着黄氏太极,在读这篇文章前我都不知道原来太极是这样练的
我还以为我那里的老师不肯用心的叫我们..
我好久没有去了..因为他们都没有跟我们将这么多的拳理
所以我一直都练不到东西..我一直都是觉得我自 ...


有些有料的老师只懂得教,不懂得说拳理的,而且推手需要与人互相学习才会进步,你还是回去慢慢的学习巴

原帖由 phonix 于 28-9-2009 11:13 AM 发表
是不是什么年龄都可以]练??年龄应该不是问题吧??


太极拳是最适合老人家练习的拳术,因为老人家容易受伤,不适合做太激烈的运动,既然连老人家都能练习了,理所当然的年轻人更加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8-9-2009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放一放祝大彤的理论,让大家有个概念,有兴趣之人不妨仔细读一读

http://www.wulinzhi.com/chinese-traditional-martial-arts/taichi/28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09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站桩不是站久才有效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9-2009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hho 于 28-9-2009 01:59 PM 发表
站桩不是站久才有效嗎?


我给你一个简单例子,读书,一个死死的把一本课本从头读到尾6个小时,没有做任何笔记,一直读下去,没有深入思考的一直读,另外一个只读2个小时,一边读,一边做笔记,读一点就仔细思考一点,你觉得哪个比较有效?

站桩是同样的道理,不知道方法,乱七八糟的死站,虽然给你练到脚力,不过对于我们真正想要的整体力却没有练到,事倍功半。

站桩求的是一种状态,入静,在此状态下,你可以清楚的感觉得到自己身体里面的变化,然后予以调整,因此这就好像做笔记将,站十分钟会好过死站一小时。

当你站到辛辛苦苦之时,身体紧绷着,你的大脑完全就在抵抗这种辛苦,它根本没有多余的精神去感觉身体的变化,可是如果你站桩是感觉舒服的,身体的每一种细微变化你都知道而且你能够调整自己的身体让它调整到最好的状态 ,这就是伤与养的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9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iulu 于 28-9-2009 01:07 PM 发表



有些有料的老师只懂得教,不懂得说拳理的,而且推手需要与人互相学习才会进步,你还是回去慢慢的学习巴
...

问题就在我没有人可以陪我练推手阿..
每次我都想要练推手..
可是,我班里的人都没有一个是真心想学好太极拳的..
他们都是抱着运动的心态来玩玩而已..
想来动动身体而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9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honix 于 28-9-2009 11:11 AM 发表
我现在在学着黄氏太极,在读这篇文章前我都不知道原来太极是这样练的
我还以为我那里的老师不肯用心的叫我们..
我好久没有去了..因为他们都没有跟我们将这么多的拳理
所以我一直都练不到东西..我一直都是觉得我自 ...


你在哪里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9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honix 于 29-9-2009 12:26 PM 发表

问题就在我没有人可以陪我练推手阿..
每次我都想要练推手..
可是,我班里的人都没有一个是真心想学好太极拳的..
他们都是抱着运动的心态来玩玩而已..
想来动动身体而以..


送你一句话
“不要要求别人,只要求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9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ryu19891223 于 29-9-2009 12:34 PM 发表


送你一句话
“不要要求别人,只要求自己”
自己就沒有的练了阿 自己要怎么练啊??
退守不是要两个人一起练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9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honix 于 29-9-2009 13:40 发表
自己就沒有的练了阿 自己要怎么练啊??
退守不是要两个人一起练的吗??

最好不要练。。。
空杯子最好
但你都不知道你的杯要装要装等着谁来装
就自己乱乱装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09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honix 于 29-9-2009 01:40 PM 发表
自己就沒有的练了阿 自己要怎么练啊??
退守不是要两个人一起练的吗??


推手是需要两个人,你可以先练习站桩跟套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09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ryu19891223 于 30-9-2009 01:00 PM 发表


推手是需要两个人,你可以先练习站桩跟套路啊。。

对咯..我现在就是只练套路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9-2009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honix 于 30-9-2009 01:03 PM 发表

对咯..我现在就是只练套路咯..


最主要是找劲。。体会一下身体的感觉来调整

每次会用力的的地方尝试一下不用力(我常常做)

p/s:只是建议,本人也是做着太极基本的基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9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ryu19891223 于 30-9-2009 01:37 PM 发表


最主要是找劲。。体会一下身体的感觉来调整

每次会用力的的地方尝试一下不用力(我常常做)

p/s:只是建议,本人也是做着太极基本的基本


哦..那你可以教一教我怎么样做这个吗??
你是用站桩来练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9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honix 于 1-10-2009 09:49 AM 发表


哦..那你可以教一教我怎么样做这个吗??
你是用站桩来练的吗??


我用两个方法,一个是站桩(无极桩),一个是打坐

我也是黄氏太极的,但是只是朋友爽爽教我而已

我现在主要松关节,找劲来减轻我的膝盖所承受的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0-2009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ryu19891223 于 30-9-2009 01:37 PM 发表


最主要是找劲。。体会一下身体的感觉来调整

每次会用力的的地方尝试一下不用力(我常常做)

p/s:只是建议,本人也是做着太极基本的基本


嗯,不错,体会一下自己身上的感觉是非常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5-2025 04:45 AM , Processed in 0.12030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