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6-8-2014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8-2014 0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聽你這樣說 佛經都不用念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3shakehead.gif)
|
|
|
|
|
|
|
|
发表于 6-8-2014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
|
发表于 6-8-2014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8-2014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
|
|
|
|
|
发表于 6-8-2014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 我很高兴地再次看到你 !
![](https://fbcdn-sphotos-b-a.akamaihd.net/hphotos-ak-xap1/t1.0-9/p128x128/10526183_679603825422219_4612534241617330997_n.jpg) |
|
|
|
|
|
|
|
发表于 7-8-2014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ux 发表于 6-8-2014 02:46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聽你這樣說 佛經都不用念了
嗯!念佛经的目的是什么?![](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9-8-2014 03: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7-8-2014 01:35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念佛经的目的是什么?
增加持戒的穩定度 心會比較平靜一點
|
|
|
|
|
|
|
|
发表于 10-8-2014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8-2014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谢谢分享 , 感恩感恩 |
|
|
|
|
|
|
|
发表于 10-8-2014 0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弥陀 发表于 10-8-2014 01:07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不错,好好念经吧!
嗯!想必 sux 大大 是初学佛者,可以先去看看上净下空老法师【认识佛教】 ...
昨晚看了淨空法師 一個視頻 ,越看越有味道 ,長達20多分鐘 我看完了 ,以前我看淨空法師不到幾分鐘 我就關掉了
那個視頻是講述 你想念佛沒那麼容易 必定有魔干擾你 當你聽佛經時 你會覺得佛經厭煩 不想聽下去的
嗯 我是初學佛者 之前有上過學佛網 那邊有不少文章 獲益良多 |
|
|
|
|
|
|
|
发表于 11-8-2014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8-2014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2014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釋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
善調伏,身心和順,才能夠「深入正慧」。
正慧是對邪慧來說的,正慧是自性本有的智慧,邪慧是你學得來的,學得來的不是正慧。
自性一切具足,不必向外學。大乘教裡佛常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佛法稱為內學,這些重要的開示,這個意思我們要搞清楚。
「身心俱調」,調和了,「正慧明了,故煩惱餘習不斷而斷」。
惠能大師是這樣的,往下看,這阿公阿婆也是這樣的,上智跟下愚都不可思議,人家煩惱餘習(習氣)不斷而斷。
「志願無上,隨順如來,依佛之教,行佛所行,故以七覺聖道,為所履踐」。
志願無上,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用的手段,就是往生極樂世界,成就無上菩提,隨順如來。如來教我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親近彌陀,在這個經本裡頭,釋迦如來教我們。
依佛之教,行佛所行。釋迦牟尼佛自己說,他怎麼成佛的?他是念佛成佛的。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裡頭講得清清楚楚。所以釋迦如來念佛成佛。
故以七覺聖道,就是七覺支、八聖道,這就是三十七道品,為我們日常生活必須遵守的教誨,這個在淨宗是助道法。
淨宗提倡的是正助雙修,正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助修,三十七道品;第一個四念處,四念處是智慧,是教我們看破,四正勤是教我們辨別是非善惡,四如意足是教我們放下,然後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
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用這個幫助,好!四念處開始教我們看破,智慧!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是看破,不看破不能入門,所以四念處是屬於慧。看破這個世界,你才能夠樣樣放下。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八八集) 2012/6/20 檔名:02-037-0388
http://edu.hwadzan.com/yplay/Qw2r2WsdHPY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2014 12:55 A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9-9-2014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9-2014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阿彌陀佛![](static/image/smiley/onion/onion (5).gif)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9-2014 12:55 A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29-9-2014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0-2014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
「今經云最勝福田,表諸菩薩於種種福田中,最為殊勝」。
這什麼意思?我們一定要曉得,修淨土求往生的人,是福田當中最殊勝的,那你供養他們福報最大,著相是最大的福報,不著相是最大的功德。![](static/image/smiley/miluegg/wa.jpg)
為什麼?這些人往生決定成佛,你供養這些人,等於供養真佛,這些人一生決定成佛,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一生去的,不是來生。
他往生的時候清清楚楚,自己沒有感覺到自己死,這身體丟掉了,不要了,他的神識坐上蓮花,阿彌陀佛接引他到極樂世界去了,所以在他感覺是一生。
到那裡不是去投胎,在蓮花當中,阿彌陀佛的神力就把他的身體改造了。原本他的這個色身是阿賴耶的相分,他自己以為是心的這個能夠思惟想像的是阿賴耶的見分,阿賴耶是染污,換句話說,他並沒有修行、沒功夫,但是他在蓮花裡頭轉識成智,這個不得了!
這一轉過來,他就變成法身菩薩,他得的身是法性身,他居住的土是法性土。法性沒有生滅,所以在極樂世界,人不衰老,壽命很長,相貌一點都不改變。
我們這個世界,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極樂世界沒有,極樂世界就是一念,沒有第二念。也不是念念相續,念念相續還有個動的相,它如如不動。
到極樂世界,你的身、你的心、你的環境就跟六祖惠能大師說的完全相同,心是清淨的,身心世界都是不生不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
能生萬法在那個地方最明顯的就是分身,他能夠分無量無邊身,去成就無量無邊的佛事,這個佛事就是自度度他,成就這些事情。這是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不能不知道。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二0集) 2012/7/10 檔名:02-037-0420
http://edu.hwadzan.com/yplay/T45cPhrOlf8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10-2014 12:30 A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14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11-2014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什麼是真正的樂?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世間人為什麼造作罪業,還不就這四個字!迷在其中,不了解這事實真相。『愛欲榮華』是真有,世間人搞錯了,錯解了其義。
「《會疏》曰:榮華不可保,會者定離散」,會是聚會,聚會一定有散會的時候。
「愛欲不可常,盛者必衰故」,看歷史就非常明顯,盛極一時到最後還是被毀滅,衰滅了,所以盛者必衰。
「顛倒妄樂」,故『無可樂者』,你要看清楚、看明白,你才能把這些假相,假的幸福你才能放下。
這種世間人所謂幸福,不知道那是在苦中作樂,不是真樂,是在麻醉自己,真正的樂他不知道。
《論語.學而》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是真樂,世間人不懂。大乘有至樂,不但是真樂,是最高的快樂,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阿彌陀佛的世界稱為極樂,這都是真實的,這種真樂是永恆不會失去的,會失去的不是真樂。
「彭際清曰:一切世人以欲為樂,不知是苦」,這一句話講破了,欲是苦不是樂。
「智者觀之,唯苦無樂」,真正一個有智慧人,在他心目當中,這些人只是在受苦,他哪來的樂?
「所以者何」,這下面略略加以解釋,「以有為樂,無即是苦」。
你的地位不能永遠保持,你的財富也不能永遠保持。在現前的社會裡實實在在說,你的那些欲念完全沒有保障,哪裡會有樂!
「不知有者無所因故。以得為樂,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以聚為樂,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以生為樂,滅即是苦,不知生者滅所因故」,舉這幾個例子,說明「眾生所樂正是苦因」。你在造苦因,「必生苦果,故云無可樂者」,你樂從哪裡來?
那真正的樂?真正樂不在外面,與外頭境界不相干,自性裡面有樂。
自性樂的什麼?自性樂的是智慧,智慧開了,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瞭,這樂。德能現前,這裡頭有真樂,永恆之樂。
樂在什麼地方?樂在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樂事;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世間樂事沒有能跟這個相比,所以這是永恆的,它是不斷的。
如果這裡頭沒有樂趣,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教學,他怎麼能教得下去?他為什麼要這樣的精進、這樣的認真?其實樂趣,我們中國古德也有這一句話說,「得天下英才而樂育之,人生一大樂事也」。
得到一個真正好學的人,你教他,這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把他教成就了,這個學生將來成人為家庭造福、為社會造福、為國家造福、為一切眾生造福,你得這個快樂,沒有能夠相比的!佛法當中那更如是。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四0集) 2012/7/20 檔名:02-037-0440
http://edu.hwadzan.com/yplay/nRHOTzxhRzc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11-2014 12:50 AM 编辑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