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86# kevin-efms
简单来说说,kevin大属于政客思维,像李光耀一样,国人说得一口流利的华文就显示出国人的水平。 我没这种思维,那顶帽子不是我的,套错头了
如果让我在英文和中文之间做出选择,我会选择中文。
如果大大对政客这个字眼感到抵触,我抱歉,我该用现实主义者好不?大大选择华文是对自己的身份有一个归属感,却不是从文化角度出发,这就正正证明了大大是现实主义者(在此借用这词,与原文略有不同),政客,商人,科学家都是此类表表者,他们注重的是实效,如名,利,势,这类人'通常'都很理性,话说一个政客或科学家会站在万里长城上发出一种对'文化'莫名的感动吗,怀疑中。。。国人华语水平好,全世界都看得到,这是一个很实际的效果,可是如果国人华语说得不好,却懂得本身的家乡话,试问世人又又哪个懂得箇中滋味,能够了解那种文化传承的感动,或许也只有同是文化人的才能体会吧
别说什么方言跟华语并进的鬼话,这对普罗大众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我认为华语就够了,别忘了我们还有英语和马来语需要掌握
以上言论充分显示出大大是个现实主义者,华语是身份认证兼沟通工具,有学习的'价值',方言只是一种文化传承,没有学习的必要,这和李光耀的思维有何分别?
赵大属于文化人思维,凡事都从感性着手,而非理性, 说华语很理性,不感性,没有文化;说方言则非理性,很感性,有文化思维 这是哪门的逻辑?
不是没有逻辑,而是大大误会了我的逻辑,不是说华语,而是坚持华语至上的人是理性的,不是没有文化,而是做事不从文化角度出发,注重的是'利益','实效','成绩',坚持方言的人并不排斥华语,只是宁可华语差点也要传承自己的家乡语言,这种文化人通常都会被现实主义者嘲讽,毕竟他们无法了解那种感性思维,那种对无形的物质-看不到,摸不着的文化感动的心情
(再说一次,对普罗大众而言,华语进步,意识着母语退步,反之亦然,当然,像kevin大这种语言天才肯定不能相提并论 话说我以前有过kevin大的想法,不过后来才发现自己是属于后者心态...
向前向后,那个重要?
我说的后者乃是我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文化人的心态,我发现自己感性的一面还是超越理性
'政客'说,'监狱'要拆掉,免得有辱国体,而且那块地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一石二鸟;文化人士说,文化的价值大于商业价值,是无价的。。。当然,我本身是偏向于后者 华语等同商业价值,方言等同文化,说华语就是没有文化,方言才能承传文化.... 这深奥的逻辑再次让我困惑
如同上边所说的,我不清楚大大的情况,不过或许大大目前还没意识到一件事吧,请大大关注一下身边的90后(1990后出生的),试问这些新生代有多少还会口操本身籍贯的方言的?试比较北马,中马,南马和东马的新生代华裔,南马人有多少懂得本身的方言的?我绝对没有任何影射南马人的意思,不过南马人就是受了新家坡的影响,有了大大的心态,才会造就华语至上,方言无用。我本身的例子,现处于中马某学府,系上有几名南马人,当我用闽南语和同乡沟通时,他们只有在一旁茫然,当本地人用粤语交谈时,我可以很融洽的容入其中,他们还是只有茫然的份,当然你说南马人发音比北马人甚至中马人都还好,这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当他们和台湾或中国人交谈时,人家会说,嗯,整个大马也就南马人的国语/普通话发音最标准,其余个州皆不行,这就是大大要的效果吗?
坚持华语至上意谓着摒弃本身方言,这是无庸置疑的,请大大关注一下身边的90后就可以发觉了,甚至大大可以上网查看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大马同样有此现象,可惜相关文献稀少),可助你更详细的了解我所提及的'方言危机'。在中国大陆,基于政客思维,为了统一语言,方便沟通,统治,他们就普及化'普通话'结果现在大陆的新生代都出现'方言危机',造就不少语言专家,人文,文化专家的忧虑。新一代的上海孩子因为在学校和电视上受了普通话影响,再也说不出传统的沪语(上海话),同样的,在海南岛,有大量的孩子无法用琼语和长辈沟通,(大马情况更恶劣,大概少过1成的新生代能掌握琼语),至于福建,潮汕等南方地区也有同样的情况(大马亦同),或许只有广州才能幸免吧,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现实主义的,有香港这个靠山,粤语的重要性倒一时还没被普通话压倒,不过也处于被侵袭过程,所于变得式微也是迟早的事,所以,大大要的是华语水平好,其余方言皆可摒弃,而我更希望是华语可以不是很好,但本身方言一定要坚持,不然的话,到最后所有的华裔也就口操华语,外国人问起,难道3千年的文化传承也就发展出一门语言吗时,大家也只能支吾以對。。。 ps:再一次强调,要把华语的水平提高到大大所提及的'程度',国人只有把全副精神专注在华语上,如大多数的南马人(请别对号入座),而摒弃本身的方言,说到底,像大大这种本身通晓4种方言,却又精通华语的语言天才,也只是凤毛麟角而已,你又怎能把自身的情况投射于普罗大众身上勒 请问大大能否用您的方言写出您的贴子?为什么您用华语而不是方言来回复? 你能用方言写出感人的文章吗?能用方言解释牛顿定律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吗?能用方言分析股市的波动和走势吗?能用方言来出版报章杂志吗?能用方言......当然,到菜市场买鱼买菜绝对可以......但是,难道不能用华语买鱼买菜吗? 这大概就是我认为我们应该使用华语的原因,就这么简单。
我不能,不代表方言无法写出这种效果,请问大大了解中华语言的发展史吗,如果了解应该知道保留最多古文(古代人书写的语文)的语法,发音和用句的是南方方言,毕竟中华语言的发展是有南而北,所以,试问如果号称保留古文最全语法,发音之一的方言-闽南语无法书写出优美的句子,难道那些混杂了一堆阿尔泰语系的北京话还会好过南方方言不成?那些优美的唐诗,宋词,元曲,那一个不是用古文写成的?南方诸省的方言是最接近'纯汉文'的存在,难道还比不上那些混杂了一堆胡语的'伪汉文',我对大大发出的提问实在感到荒谬。。。 我无法用方言书写,这就证明了事实的严峻,大大应该去中国看看那些语言学家用方言书写的文章,才做出以上的言论吧。我今天无法用方言书写,我的下一代甚至无法用方言沟通。。。所以,不是不能,而是无法,不是方言'不能',而是我们掌握的方言能力不足,'无法'书写。话说我门的上一代还会用方言阅读,我老爸读报纸就是用闽南语,这和他们上一代接受教育时是使用方言作为媒介体的关系,再看看我这一代,还有谁能一字不漏地用闽南语阅读报纸呢,这就是大大所想要的结果吗 话说台语歌曲的歌词里的语法都是最接近古文的,如果说唐诗等是中华磈宝,那么是不是保留最全古文的南方方言是最优美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