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30-7-2024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心达到微细的阶段时,是否需要放下念诵的词?”
当专注持续几天后,就会显示出效果。进行禅修时会变得容易,心很快就能安定下来。
持续不断地念诵,不以时间为重,而是重于不分心,确保心与正念不脱离。这会显现出明显的效果。
被正念保护着的心,会越来越微细,最终无法再念诵。
当心真正微细到一定程度,念诵与否都安静无比。
但觉知依然非常微细,尽管之前能念诵,现在却无法念诵。
此时便明白确实无法再念诵了,因为念诵的思维在此时不再显现,所以放下,让心与微细的觉知同在。
这也是保持正念的方法。无论坐着或走着,心都处于微细状态。不论称其为心定与否,都只是一个称谓,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当心达到微细阶段时,放下念诵词,让正念与微细的心同在。当心应当扩展时,这微细的状态会显现,允许念诵重新开始。此时再继续念诵。
要牢牢记住这一点,直到心真正安定,心不能脱离正念的控制与保护。
这里还不提智慧,仅讲正念,非常重要。无论走路或进行任何活动,正念都不放松,时间地点姿态都不拘,只要与觉知同在即可。
正念是提醒,是回忆,不断地知道,心也随之安定清凉。不再为思维烦恼,我们早已思虑过多,却未得到任何好处,只有烦恼和混乱。思维的结果带来痛苦。
如今我们要从过去有害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将心导向法的所缘,即是正念与念诵。
念诵词、达到遍作,也是行。
但这种行是属于道的一部分,使心安定,不同于盲目思维的行,是烦恼的结果,属于集谛。
要好好记住这一点。
Luangta Maha Bua
Wat Pa Baan Taad
Judge 翻译泰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24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jahn golf 這樣教,其他大師父那樣教,怎麼辦?》
止和觀怎麼去區分呢?
止就是讓心收攝回來,平靜下來,就將我們的覺知收攝回來,變成一
觀就是把我們的覺知發放開來。把它放出去,放在我們覺知的對象上面,比如說五蘊
所以禪修,我們要注意兩方面。
一,要平靜。比如說,我們知道呼吸,只是需要知道呼吸的進與出,不要去想任何東西。這個就是止
而這個呼吸,可以同時用在止方面,也可以用在觀方面
呼吸怎樣用來觀呢?
我們看到,這個呼吸從鼻子進來,到我們肚子,然後從肚子出來,回到鼻子出。這個就是呼吸的生和滅。我們這樣去看呼吸的生滅過程,這個就是觀。
所以我們就是可以看到,這個呼吸從來沒有停下來的。它一直在變化,是無常的。當我們看到這個無常的時候,就是智慧的溫床。
又比喻說,我們用覺知身體的業處。我們知道身體在走,身體在動。我們只是在知道,這就是在止的狀態。就是要讓我們的心停留在同一個對象越久越好
而當我們思維這個身體的時候,我們想到這個身體過去並不是這樣的;而現在慢慢地越來越老,慢慢地走向死亡。我們的身體就是這樣的變化無常,這樣就是觀。 大家明白嗎?
所以其實每一種覺知對象,都可以用來止和觀。如果我們覺知一個對象,是朝向平靜,止息的方向的話,那個就是止
而如果我們是朝向是觀察它們的無常,苦,無我,這是觀。明白嗎?
而現在,我們修止禪的時候,不管用什麼方法,例如說觀呼吸,心在呼吸上面,讓心平靜下來。
又或者是用念誦的方式,例如念buddho ,dhammo ,sangho 佛法僧的方式,都可以。不管用什麼方法,就是讓心停留在一個對象,平靜下來
有時候,我們在這邊聽了一個方法,然後去到另一個師父那裡,又聽了另一個方法,就是一直把方法換來換去。這樣不對。
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好,如果我們是在一個所緣上面,讓心慢慢地平靜下來,這個是止。
如果這樣的話,聽Ajahn 這樣說,就不會迷茫。在走去聽另一個師父說,也不會迷茫。因為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而觀就是用止的力量來學習五蘊,要觀察五蘊是怎樣的無常,怎樣的苦,怎樣的無我。
為什麼我們要先有止作為基礎呢?因為止就是一種守護我們的心。當我們在觀的時候,就不會跑偏。
又比如說我們今天打坐,看呼吸,但那個心不想看呼吸,一直跑去找其他的東西。如果我們的心是這樣不聽話,不肯去我們想放它去的地方的話,這樣的心去知道我們的四大五蘊是不行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心平靜下來。但又不用說要讓心進入到非常深的平靜。但起碼是要讓我們的心受正念控制的。
所以如果我們的心可以一直在呼吸上面停留的話,就可以同樣地把心放在我們要觀察的東西上面。而不會跑去其他的地方。
如果我們是去觀察我們的五蘊,它就會一直在覺知五蘊。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清晰地觀察五蘊,而達到可以放下五蘊的效果 (=減輕煩惱/證果)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24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止和觀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
就好像一塊荒地,有很多的雜樹,藤蔓,雜草。所以我們要先清理這個地方,才可以建房子。
當我們在砍樹,清除蔓藤,清楚雜草,這個是毘婆舍那的功夫。
但我們並不能一次過把所有東西清除,我們要有休息的時間
當我們停下來,休息一會兒,這個就是止
我們簡單來說,止就像充電,讓身心得到休息。
而觀,就像工作
所以我們不能只做任何一種。如果我們只是工作的話,不吃,不做,不睡,也是工作不了
如果我們只是休息的話,那麼我們的工作,是永遠不能完成的,只是吃和誰而已
又或者另一個比喻,就好像我們走路去到一個叫做涅槃的地方。我們走路的過程,就是觀。我們走累的時候聽下來休息,這個就是止。
所以止和觀,是應該要一起做,是一定要互相支持對方的
我們的止和觀在哪個地方做?就在我們的心,我們的覺知
………
止或定就好像水管一樣。
而當我們在訓練智慧的時候,就好像我們把水送到可以送去的時候。
那個水就是我們的智慧
比如說,水缸在這邊,要把水送到去另一邊的寮房,如果沒有水管的話,是送不去的,對嗎?
如果沒有水管的話,水一放出來,就散開來了,它不知道要朝哪個方向走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要思維佛法,要觀察實相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定在守護這個心,就好像沒有水管的水一樣。四處蔓延,不知道要走哪個方向
所以這個定的重要性,就好像這個水管一樣。
但另一方面,假如我們只有水管,而沒有水的話,也做不了事。水就是智慧。
現在ajahn 就在解釋定和慧,止和觀的關係,讓大家明白。
Ajahn golf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24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樣修行?怎樣思維身體直到證果?有關四大,老病死,不淨觀等禪修方法的教導》
不管是定,平靜,都是同一樣的意思
所謂的毘婆舍那,所謂的觀,或者智慧,或者說如實知見;都是指同樣的意思。所以我們的工作,就是讓心平靜,然後讓它生起智慧
【先修定】
定就是讓我們的心知道一個東西,讓它知道得越久越好。比如說我們要觀呼吸,就是知道呼吸越久越好。這樣的狀態,是要多訓練。一開始,我們只是知道五分鐘,然後十分鐘,十五分鐘,最後可能一個小時,都做得到。
而這樣的訓練,就是在增加我們的正念,增加我們的定。當我們有了這樣的平靜的力量,正念和定的力量。我們就可以用它來學習四大,五蘊。
要明白,佛陀想我們有的知識,是向內的。而不是向外去知道天堂地獄,知道天人什麼的,這些並不是佛陀教導的禪修。
這些知見,可能會在某些人那裡生起,不是所有人。但這些都不是涅槃。要得到道果涅槃,一定要回來觀察我們的四大五蘊。
所以我們現在明白,止就是回來讓我們的心覺知一個東西,讓它們越久越好地覺知,經常地去訓練。當我們覺得我們已經可以很好地控制這個心了,當我們的心感到輕安,外面的事物越來越影響不了,或者有時覺得這個心變得一片空明,這樣的心,就是準備好去思維佛法了。
【為什麼要先思維身體?】
然後我們一開始就用來思維身體。在五蘊裡面有色受想行識。
色就是我們的身體。而受想行識是名法。為什麼要先思維這個身體呢?
因為身是粗糙的東西,我們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又可以用手觸摸到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正念和定力都不夠微細,所以只能用來觀察一些粗糙的東西,例如這個身體。
【思維老病死的禪修方法】
一開始我們就拿一些簡單的,就思維這個身體的老病死。我們思維一下這個身體會老。這個身體慢慢會老,各種各樣的衰老,衰退。
我們一直都會看到衰老的事實。我們看到許多老人,為什麼我們還沒有開悟呢?我們看到那些醫生,他們每天在醫院裡,每天都見到許多的老人,病人,死人,但是為什麼他們還沒有開悟呢?因為他沒有把這些來教導自己的心,而且他們還是以貪嗔癡的心來觀察,而不是用平靜的心去觀察。如果我們沒有用來向內反照,來教導自己的心,那個心,就不會生起那個驚悚。它就不會有所成長。
而當我們可以向內去教導這個心,這個心就會越來越看到實相,這個就是教導心的過程。
又比如說,我們聽到這個人死了,那個人死了,我們也就好好地向內反照。就是知道我們自己也要死,這個世上沒有人不會死的。
這個就是智慧的初步發展階段,就是思維老病死。當這樣去訓練自己,我們的正念智慧就會慢慢變得鋒利,變得老練。
【思維四大的禪修方法】
然後我們可以把這個身體看作是四大,地水火風。
我們看到老,就是看到無常。如果看到病,就是看到苦。
當我們看到這個身體只是四大的組成,這就是看到無我。
我們怎樣去看到無我呢?佛陀說,這個身體,就只是四大的組合。
地大一開始從哪裡來的呢?
一開始是由地大和水大
一開始會出生,就是依靠這個地大和水大。就是來自於父母的
父親的精子,母親的卵子,結合起來。
組合起來之後,就變成一塊東西。
當有這一塊東西出現了,我們的心才進入這裡。
一開始是依靠母親的血液來維持的。然後我們長大後,我們吃飯,這些飯是哪裡來的?都是地大。
當我們排泄的時候,那也是地大
我們要這樣地去分辨。哪些東西可以觸摸的,觸碰的,堅硬的,那個就是地大。
比如說,我們的皮肉,內臟,心肝脾肺腎這些,這些都是地大。
而我們的口水,鼻涕,尿液,或者是血液,淋巴液等等,這些都是水大。
當我們觸摸自己,我們會感受到溫度,或者我們發燒的時候,會感覺到很熱,這些都是火大
我們呼吸的風,或者是腸裡面的風,或者我們肚子裡面的,這些都是風大。
又比如說,我們用三十二身分的時候,我們用那些髮毛甲齒皮,骨頭,這些是屬於地大。
而另外的血液,淋巴,尿啊,等等,這些是屬於水大。
而我們的呼吸這些,是屬於風大。
溫度,是屬於火大
我們就這樣去教導自己,去分辨,這個是地水火風。
我們就是這樣去教導自己的心,哪一天自己的心突然間接受,沒有眾生,沒有自我,但是這樣的狀態,並不是說你做一次半次就可以的。
我們要先讓心平靜下來,尤其是有時候我們會散亂啊,許多事情想了之後,要先讓心平靜下來。然後當心能夠空了,平靜下來,就可以思維這個身體是會老病死,是地水火風。
一開始是想不來的,會想不起來什麼是地水火風,會覺得有點磕磕絆絆的。但一開始就去訓練,就可以了。
如果我們還沒有思維得很清晰,或者還有懷疑,沒關係。先放開一邊,讓心平靜。
所以一開始,我們就讓心平靜,然後來思維身體,然後,他才會自動地去思維受想行識,因為他們是屬於一些較微細的法。
我們一開始去找一些很微細的部分,是沒有利益的
如果我們思維這個老病死。我們就會增加對他們的理解,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就會減少。而且我們對身體的保護,執著啊,也會慢慢減少。
因此我們的欲貪就會慢慢減少,就是透過思維身體。
我們會明白,世間的眾生,都是迷失於這個身體。但它只是地水火風的組合而已。
【不淨觀的修行方法】
而我們觀察這個身體,就會發現,這個身體只是一些很髒的東西的組合,而它也會不斷地流出一些很髒的東西。
從哪裡生出來的,就是那裡的大便。
比如說,從眼睛出來的,就是眼屎;從鼻子出來的,就是鼻屎,鼻涕;從牙齒出來的,就是牙屎。還有就是身體出來的,就是汗啊,什麼的,都是這些髒的東西
所以我們就會明白,我們睡覺抱著的東西(老公老婆,性感美女),都是一些大便,屎而已,因為它不斷地有屎流出來
這樣的思維會減少我們的貪。就起碼就不會找一些的貪的對象。比如說,我們有了老婆,當看到其他人比自己的老婆更好,也不會去要,因為大家都是一樣,都是屎而已。
【貪與嗔一體兩面】
如果我們的心更加微細的話,就可以把這個欲貪徹底斷除(證三果)。
如果欲貪滅除,嗔恚也會滅除
因為我們的嗔恚,是來自於我們貪的東西
得不到,或者維持不了。
如果我們沒有愛,就沒有恨
所以一開始,我們就這樣訓練。觀身,來減少我們的煩惱,讓它越來越薄。所有那些修行解脫的人,都是要經過這條路,一開始是思維身體,來破除欲貪,然後之後,才會破除無明。
當我們看到這個身體都只是地水火風,就不會貪生怕死。對死亡的恐懼就會去除,到最後就會不怕死了。而身體帶給我們的苦,也會慢慢地減少。不管它怎樣的生病,痛苦,都不會讓我們的身體那麼苦。思維這個身體,就好像我們借來用的東西,總有一天,要還回去的
【另一種達致證果的思維方法】
我們這個身體,總有一天要還給這個大地的,這個心還要繼續往前走。
我們的身體,就好像狗的屍體。但是我們還是要依靠這個身體。
我們的生命,就好像在水面漂浮一樣。當我們在水面漂浮,溺水的話,有一隻狗的屍體飄過來,我們也是要抱著他,依靠他。我們抱住他,是為了不讓它沉進水裡,而並不是喜歡狗的屍體。當我們什麼時候到達岸邊的時候,我們就會立刻把它丟掉。
這些是那些聖者們的思維方式。他們抱著身體,就好像抱著狗的屍體,都是為了去到彼岸。涅槃的彼岸。他這樣抱著這個身體,並不是喜歡這個身體,而他一到岸,是會把它丟掉。
如果我們可以這樣去思維的話,就可以放下這個身體
這些都是一開始我們用來思維身體的工具。
【殊途同歸】
因為這個身體,我們是可以用好幾個方式來思維的。
可以思維它的無常,苦,無我
或者可以思維它是四大
或者可以思維這個身體是那些很骯髒的,很不淨的東西
好像我剛才所形容一樣
不管是用哪個方式去思維,其實最後也是達到同一個效果,就是放下對身體的執著
明白嗎?
【不要忘了先修止】
當我們開始這樣思維身體的時候,不要忘記先讓心平靜
當我們的心平靜的時候,不知道應該要做什麼的時候,就可以像ajahn 剛才所說的,去思維身體
所以觀的時候,我們要去觀察自己的心。如果我們觀的時候,我們的心開始去思維其他的東西,也就表示這個身體開始沒有定力了。
比如說,我們思維身體的時候,心跑去馬來西亞了,或者跑去中國,回去香港,那個不行。那表示我們的定力沒有了
又或者說,當我們思維身體的時候,那個正念跑不動了,想不起來。這個時候,就可以回來修定,讓這個心停留在呼吸,或其他的念誦也可以。
當我們的心平靜舒服,再回去思維身體。就是這樣輪流地去做,不斷去做。
就好像我們做飯,我們要不斷剁那塊肉,直到它變成肉碎。
當我們不斷地去做的時候,我們的心會自己知道,它對身體的觀感會改變。
所以大家可以繼續這樣做。就是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就是先讓心平靜,然後去思維身體。然後接下去,我才會繼續解釋名法,受想行識方面
----ajahn golf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24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些真的存在的啊!》
善業,真的是有
惡業,真的是有
地獄跟天界真的是存在的
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也是有。
因果這一些本來就存在。沒有人可以去除它。
就好像可以證明明天有嗎?就是不能拿來給人看
Ajahn 也不能拿未來世拿來給你們看
所以在我們出生之前,過去世也是一樣有存在的。就好比喻說,今天我們有許多財富,然後我們睡著了,那些財富也是可以幫助到我們第二天。第二天,那個財富也是可以為我們帶來幫助,就好像今天如果我們是欠債的,明天也是欠債的。
如果我們今生做了很多惡業。到下一生,要做一個有福的人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今生做了許多善業福報。到下一生要受許多惡業,許多很難受的業力,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把這些教給大家。有財富,要懂得去投資,去做布施。有這個身跟口,要懂得持戒。有這個心,要懂得讓它生起定和慧。
他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他有做三種法。
第一:有做布施
第二:有持戒
第三:有禪修
有些人圓滿了,有些布施持戒禪修做了一些,但還未完全圓滿,他死了之後,會在天界,享受快樂。 有些人已經把布施持戒禪修圓滿了,他就能解脫一切苦,證入涅槃。 只要我們還未有證悟涅槃,然後我們所做的這個布施,持戒跟禪修,就會讓我們在輪迴當中;每一生,每一世,有財富,有美貌,跟智慧,直到我們證入涅槃。
----Ajahn golf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24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定心对修行佛法的人极其重要,不能舍弃禅定,因为它是支撑不同层次的佛法的基础。可以比喻为一座房子,若有坚固的柱子、横梁和框架,那么无论未来想在这基础上增建多少,都不会有问题。只要根基稳固,房子就不会倒塌,也不会毁坏。
如果我们缺乏禅定,也就是缺乏内心的平静,我们的智慧和知识常常会变得散乱、失控,偏离中道。有时,我们会误以为自己的见解是真理,甚至会误把感受和情绪当作智慧。这样在以后可能会引发问题。
因此,我们常听到尊敬的龙普、龙达、父母和老师教导说,初学者应当首先训练自己的心,使其平静,学会控制自己的心。当心平静下来后,无论我们是观察身体、五蕴、心,还是用智慧来思考任何事情,都会基于中道和适度。
有禅定为基础的心,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保持适度。说话适度,行动适度,思考也适度,不会过度。即便是智慧和知识也都会保持适度。当一切都适度时,烦恼和混乱就不会随之而来。希望大家对此加以思考…..”
"…..Samādhi (mental concentra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ose who practice Dhamma. It cannot be abandoned, as it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that supports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Dhamma. It is like a house with strong pillars, beams, and a solid structure. Once the foundation is stable, you can build upon it as much as you like without worry of collapse.
If we lack concentration—calmness of mind—our wisdom and knowledge will often become scattered and restless, losing their balance. Sometimes we might mistakenly believe that our opinions are the truth or confuse emotional impressions as wisdom, which can lead to problems later on.
This is why we often hear from our teachers, venerable monks and our parent that, in the beginning, we must train the mind to be calm and learn to control it. Once the mind is calm, whether we examine the body, the five aggregates, or contemplate anything else with wisdom, it will be based on moderation and balance.
A mind grounded in concentration will operate within the realm of moderation. Speaking, acting, and thinking will all be done in moderation, without excess. Even our wisdom and knowledge will remain balanced. When things are done in moderation, turmoil and distress will not follow. This is something for us all to contemplate….."
——————————————————————
PhraAjarn Surawut (Golf) Khemachitto
Wat Pa Anuttaro Sriboonruang,
Nong Bua Lamphu,
THAILAND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24 06: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曾提醒道:
应当修习对死亡的观照,
要记住,生命是为了死亡而生的。
不要错误地以为色身是永恒、不变、坚固的。
它每天都在衰老,
它一直在生病,
它每天都在死去。
应当时时刻刻记住这一点,
在每一次呼吸中修习对死亡的观照。
当你在每次呼吸中都能想到死亡时,
心念会变得清明,
禅定会更加坚固,
对色身无常的智慧就会生起,
内心会生起特殊的知见,
能够灭除贪欲、嗔恨、愚痴,
内心便不再烦恼、动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法开示
隆波信佛达扎罗
清迈帕蓬森林寺
The Buddha once reminded us:
We should contemplate death.
Remember that life exists for the purpose of dying.
Do not mistakenly believe that the body is eternal, unchanging, and solid.
It ages every day,
It is constantly afflicted by illness,
It is dying a little every day.
We must remember this at all times,
And practice contemplation on death with every breath.
When you can think of death with each breath,
The mind will become clear,
Concentration will become more stable,
Wisdom about the impermanence of the body will arise,
And a special insight will emerge within the mind.
This will lead to the eradication of greed, anger, and ignorance,
And the mind will no longer be troubled or restl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hamma Teaching
Luang Pu Sim Buddhacaro
Wat Tham Pha Phong, Chiang Mai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0-2024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5-10-2024 01:37 PM 编辑
Facebook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0-2024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怕死嗎?我們死後會去哪裡?》
初果還會怕死,但他也不是很害怕,因為他的輪迴剩下很少而已。初果也有一點怕死,但他怕死,是不會怕會墮落到四惡道去,不是他死後會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而是他有一點怕死,是因為他禪修到還未解脫。然後他死了還有輪迴,再受一點苦這樣。
這個二果,他也是怕死。但他的害怕比初果更少。
三果有一點害怕。但是三果不是世間那種害怕,而是他死後去到梵天,圓滿他的修行,然後才證入涅槃。他是想,如果可以的話,就給他在這一生證悟涅槃。
如果是阿羅漢的話,他就沒有什麼好害怕了,因為他的工作已經完成了。
如果我們的善行多的時候,我們的害怕就會減得越少。我們越是有善行的時候,我們對死亡的害怕就會越少。當死了的時候,就不會有太多的害怕和難受。準備好嗎?
所以你們要相信,如果你們累積越多的善行,就越不怕死。
當你們累積了越多的善行,我們對死亡的害怕就會越少。
那些做許多惡業的人。就好比喻說一些人犯了很重的罪惡的時候,他們抓到了,就直接關起來,不需要什麼證人審查,直接就關起來。
有一些師父提到說,人死了之後,他的意識會停留七天,四十九天,並不是都是這樣的。有聽過一個人死後他的人們說靈魂,但正確來說是他的意識,會他身邊七天嗎?但是那些造了很重惡業的人,他死後就直接墮落到惡道去。
但是有一些人,他做了許多的善業的時候,就是還沒有燒他的屍體還是做什麼,他就已經投生到天界去。
但是有些人,他善又不多,惡又不多。善惡不多的話,他死了之後,他就要去審判一樣。審判就是去到閻羅王,就是審判他是要去到善道還是惡道。
有一種就是一種鬼,在鬼道那裡流浪,沒有去輪迴。
但阿羅漢一死了,就直接入涅槃,也不用去哪裡。
如果你們善惡也做得差不多的話,他就會被審判,閻羅王就會審判:你做了多少惡業,多少善業。那時我們是騙不到他的。
要欺騙閻羅王,就像要欺騙我們的老婆一樣。
所以去到閻羅王那裡就不能欺騙他,那些曾經做過的惡業會自動呈現。如果有證據的話,就會讓你直接下地獄。但是有一些人死了,他有原諒他們,會讓他們上去善道。他就會問:你在生的時候,有去寺院嗎?有做布施嗎?有行善嗎?如果他們有做的話,還可以回答一下
去寺院做什麼呢?有些人去寺院不是去行善。也是欺騙不到他們
去寺院是去批評別人,抓別人的缺點,去批評出家人。
去寺院是為了找一些好吃的嗎?
還是去寺院是為了布施,持戒,禪修?
沒有的話就會照樣下地獄,因為去寺院不是去行善。
去寺院你認識佛法僧三寶嗎?會頂禮三寶嗎?arahant 啊,namotassa ,懂不懂禮敬?
然後當他認識佛法僧的時候,那些比丘教我們布施,有做到嗎?
然後當他們教導持戒,有持戒嗎?五戒有什麼呢?如果他只是回答到四個也是不可以。要回答到圓滿的條件
如果五戒的話,我們一個人可以念得來嗎?誰不會念的話,要趕緊把它背起來
然後這些讚歎三寶的文句,閻羅王和天神也是很注重的,誰會念的話,他們也是會尊重的
如果他問了過去的善行,他能夠回答的時候,他就先給他輪迴到善道去。譬如說人界。但是最好還是我們累積多一點善行,不要給他們審判。萬一我們記不起,回答錯了,就不好 (笑)
如果問到,有僧團,有佛,有法,次序亂了也不能。
說到這個三寶,佛法也是錯了。
所以要帶給大家。善業惡業是真的存在,天堂地獄涅槃是真的存在,真的有。有這生,有過去世,也有未來世。我們做了善業還是惡業,我們就要受那些善的果報和惡的果報。我們是解決不了的。
所以我們要去這樣相信。這樣我們起碼有這個正見的基礎。現在有一些人只相信只有這一生,死了就什麼都沒有。然後做許多壞事惡業。所以他們就是想做什麼就做,通常一般的人都會跟著煩惱去做的,對嗎?
然後現在人類的道德越來越差。
這個世間變得越來越艱難去生存
這個世間越來越混亂,是因為煩惱越來越多
以後那些人就不這麼樣認識父母的恩德,不懂得去孝順,不知道什麼是尊卑。然後人和人之間,就很容易產生自相殘殺。然後這個世間的人就誰做壞事就稱讚他,誰做善事就把他隱藏起來
然後這些惡的行為,就會變得很普遍。到時候行善,就變得很羞恥,很害羞那樣。然後對作惡的慚愧之心,就不怎麼有了。
然後在這個混亂的世間,我們要懂得守護自己。有戒,有善行,有禪修來作為一個保護自己的導引。如果那些人,他是有那些善行的時候,就不會和那些人一起受共業的災難。所以這些,就帶給大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0-2024 05: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波羅蜜的威力。我們每天都遊走於六道之中》
波羅蜜能夠讓我們圓滿。
誰發願要成獨覺佛,也是能夠成就
誰要發願成佛,也能成願
誰發願要成為上首弟子,還是要證入涅槃,也是可以做得到。
最後無論是阿羅漢,獨覺佛,聲聞弟子;到最後,所證入的都是涅槃。
他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所需要圓滿的波羅蜜大小不同。如果要成佛的波羅蜜,就是要大一點。
然後接下來就是獨覺佛,最後就是聲聞阿羅漢。 他們要圓滿的波羅蜜不需要那麼大,那麼多。
這個涅槃就好比喻我們內心的住處。
現在我們一個人也沒有一個穩定的家,還在流浪。
誰還沒有家的?內心還沒有家的?
有時候,這個心是人,有時候是一隻動物,有時是地獄眾生,有時是天界眾生,還沒有真正的家。
所以圓滿波羅蜜,就好像我們在存錢,為了買一種物質給自己
但是涅槃這個家,是不能以外在的財富來買的。
他是要用內在的財富來買,就是佈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出離波羅蜜、智慧波羅蜜、精進波羅蜜、忍耐波羅蜜、真實波羅蜜、決意波羅蜜、慈波羅蜜、捨波羅蜜。誰已成就了這個家?有沒有一條柱子在裡面?現在有多少條柱子了?
我們每一天當中,已流浪在輪迴當中不知多少次出去,剩下有時候我們傷心,就好像下地獄;開心,就好像升天界;愚癡,就好像去到動物界。有正念有戒,就忍耐。所以一天當中,我們的心一直在流浪,不知道流浪了多少次。
但是佛陀和阿羅漢的心,就不會這樣流浪的,不會這樣起起伏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他已經有了一個穩定的家了。在哪一刻我們想壞的事情,心很熱很燒,這就已經在地獄了。在哪一科我們的心很貪,很想得到,有自私的心,那一刻時已經在餓鬼道。哪一刻心很生氣,很不滿,就在阿修羅道。好像那些夜叉,魔羅,就是脾氣很壞的。哪一刻心好像在漂泊,不在這裡,只是想吃東西,睡,慾望的東西,沒有什麼正念,這些就是屬於畜生道。這些就是屬於惡道。
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些就是惡道。
可以關閉這四惡道的,只有初果聖者。從成為初果開始的聖者,他就永遠不會再墮落到四惡道去。
如果我們有守護我們的身口意,然後有持好戒,然後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這個就是人。人就是他有高的心靈,他就是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如果什麼時候心是很愉快,微笑,快樂這一些;那一刻就是屬於天界的心。
如果一個人他可以進入禪定,那一刻就是梵天界
如果可以斷除所有內心的煩惱,就是十結。那個心就在涅槃。
現在我們每天當中,上去天界多少次?成為餓鬼多少次?下到地獄多少次?通常高的就很少次。去到下面的。 有誰已經去到梵天界,有定力的?
如果我們不能去到梵天界,至起碼讓我們的心去到天界,欲界天裡面。讓這個心是善意的,快樂的。還是最少不要低於成為人類。就是要守護好成為自己的身口意,就是持戒,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如果沒有守護好自己的心,這個心就會不斷會流到於地獄,畜生道等等。
這個心就好像水一樣,哪裡比較低,他就會流下去。不需要什麼去拉去推,他就很自然會流下去的。你要讓這個水在高處,你就要有東西推他上去。就好像我們要爬上這個山的話,就要很用力,就是要付出體力,但是我們要滾下來,就很容易。所以就是我們要守護我們的心,才會讓我們的心往上面的地方去。所以我們要提升我們的心,去到越來越高,就是要內心的善行去提高他。
誰想要證入涅槃,去到善道,就是要累積波羅蜜。如果誰不想去的話,什麼都不用做,不用做什麼。
所以想成為阿修羅的話,就發多一點脾氣,多一點嗔心
誰要成為餓鬼的話,就是多一點貪,自私多一點。
誰想下地獄的話,就是讓自己不斷在苦當中,當苦的時候,就讓他一直苦下去,不用去處理他,這個就是活生生在地獄
如果誰想要成為畜生的話,就不需要理這一些道德,那一些戒,什麼,只是對吃,睡,對慾望有興趣。
明白嗎?
現在這一些種種的心,道,還是我們的心也是有。就是每一天我們的心也輪迴在不同的界
這個心還在上下上下當中。但如果這個心證入涅槃,就不會再下了。但如果這個心還未證入涅槃,只是去到梵天界,還是有機會下到惡道去。
所以為什麼要修行斷除,停止這個輪迴
所以這個開示,就是讓大家明白。
無論是天界,梵天,就是在我們在生時已經存在。它就看我們內心的情緒,情感,不是到我們死亡才去的。
這個涅槃也是一樣。如果我們的心斷除煩惱,證悟涅槃的話,就是我們的心已經證到永恆的涅槃。不需要等到我們死了,才會體證這個涅槃。
佛陀說,我們已經輪迴了很長久了,我們不需要懷疑,要努力去累積這個波羅蜜,讓我們內心有這個聖財,為了讓我們能夠買這個涅槃。
----ajahn golf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024 06:4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姜•绍•康塔希拉大长老 (1861 - 1941)
阿姜(隆补)绍•康塔希罗与阿姜(隆补)曼•布里达图共同创立了泰国森林僧团传统(泰国森林传承)。
19世纪末,泰国森林传统的复兴旨在回归佛陀时代的生活方式与修行。创始者的愿望是在自身心中证得内在的平静与智慧,即“法”的真谛。
他们舍弃了喧闹的村庙,选择了大自然的宁静。僧团严格遵守戒律,注重每一个细节。森林僧人不使用金钱,接受施主提供的食物,耐心承受当无物可供时的境况。生活方式中包含佛陀推荐的十三项头陀行,这些包括每日只食一餐、穿着粪扫衣、住于森林、墓地或简陋的住处。
森林僧人常常赤足漫游乡野,寻找适宜修行的地方,随身携带的仅有钵、三衣、一顶克罗特(带蚊帐的伞,可悬挂在森林中当帐篷用)和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
从阿姜绍、阿姜曼及其众多杰出弟子留下的榜样中,展现了一种简朴且严谨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教义旨在引导那些希望通过佛陀传授的修行之道净化心灵的人。泰国森林传统的核心在于禅修的培养。
通过培养深层的宁静状态,并系统地审察身心,领悟到苦的真相及解脱之道。
阿姜绍圆寂后,他的骨碎片分发至泰国各省,依其追随者所述,这些碎片化成了晶状舍利(巴利语:Sarīradhātu),色彩斑斓。
以下关于阿姜绍的信息来自各类资料,并非完整记录此位伟大导师的一生。他的生活方式极为隐遁,也不常发表长篇讲道,偏好以身作则。由于这些原因,与阿姜曼相比,阿姜绍的追随者数量较少,因此他的教义记录也非常有限。
阿姜绍于1859年11月2日出生在乌汶府中部的班卡科姆村。父亲塔、母亲莫共育有五个孩子。12岁时,阿姜绍开始住在村庙“瓦泰寺”(正式名为瓦帕阇亚提尔寺)。
15岁时他在同一寺庙出家为沙弥。其间,他学习了泰语、巴利语和高棉语。
1879年,他正式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并在瓦泰寺住了十年。1889年,他遇到乌汶府的达摩派僧人昭坤提瓦达米(昭坤毛),他是第一位在泰国东北部兴建达摩派寺庙(瓦西乌汶拉塔那拉姆寺)的僧人。阿姜绍深受昭坤毛的教导影响,之后在法古塔乔提巴洛法师为其授具足戒师,昭阿提坎希塔•贾亚塞诺为宣布师时,再次出家成为达摩派僧人。
阿姜绍致力于禅修实践,展现了极高的坚韧、平静与谦逊。
他言辞谨慎,也教导他人沿此修行。
阿姜绍经常云游,寻求适合冥想的幽静森林地,遍及泰国与老挝。
1891至1893年间,他云游至乌汶府的甘蓬村,遇见年轻在家修行的阿姜曼。阿姜曼非常佩服阿姜绍的教义,出家成为他的弟子。因此,阿姜绍被视为泰国达摩派中的伟大导师。
阿姜绍特别重视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作为初步禅修方法,以“佛陀”的念诵来固定心念在呼吸上。他还教授如何从近行定(Upcāra Samādhi)进入入定(Appanā Samādhi)。他也讲授身念处(Kāyagatāsati),让修行者保持全身的警觉,观想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并意识到自身的肉身终将归于尘土。当修行者认识到此身乃源自他人遗弃的躯体(如因食用动物肉而形成的身体)时,即达到了不净观(asubha-kammaṭṭhāna)的修行阶段。
此时,修行者可以将身体解构为地、水、火、风四大元素,这是安那般那禅修的重要进展。为进一步提升心灵,应观三法印——无常、苦、无我。
阿姜绍始终强调这些修行和坚持实践的重要性,逐步让修行者获得正见。
1916至1921年间,阿姜绍在穆达汉的扎姆帕洞与阿姜曼一同度过安居期。安居接近尾声时,阿姜绍在冥想四圣谛时觉悟,转向阿姜曼说:“我再无意成就‘独觉佛’(Pacceka Buddha),我已证得法的真谛。”阿姜曼为之感叹,知晓阿姜绍已得涅槃。
阿姜绍圆寂于1941年2月3日星期二,当时他正在寇帕萨克省(今属老挝)的瓦乌玛塔亚拉姆主殿向佛像行三跪礼。他的弟子阿姜杰亚琼都见证了这一刻。
阿姜绍享年82岁,出家62年。他的弟子将其遗体护送至乌汶府瓦布拉帕寺,并于1943年4月举行火葬。
以下是几位阿姜对阿姜绍教义的回忆摘录:
“信心来自实践,而非他人的言辞。当你不观察我的行为,也不跟随我所示范的修行时,何必请求我讲道?那样的情况下,你会听从我的讲道吗?”
“继续专注修行,你将获得相应的成就。”
“若不挖井挖得足够深,如何能得到清洁的水?”
“即使天空再静,鸟儿依然需用力飞翔。”
“善与恶只存在于世间。超越世间(即证悟),无善无恶。”
“当有人说我们好,我们不会沉迷于赞美。当有人说我们坏,我们也不会陷于责备。不执着于言辞,我们便不再执有‘自我’,因此既非善也非恶。”
阿姜绍寡言少语,讲道简短而精要,如“听着!净化身、净化心、净化言、净化意。不断净化自己。”
阿姜绍严格遵守僧人戒律,是坚定不移的榜样。每日午饭后,他会步行到住处取水杯,然后一直行禅到黄昏。他从不在寮房内打坐,也不在打坐位上休息。
阿姜绍喜欢以身教代替言教。他的弟子需遵循如下作息:晚上十点睡觉,凌晨三点起床。厕所和洗浴有固定时间安排,这是他增强决心的策略。有时,整个上午都用于托钵,僧人返回森林住地时已是上午11点。
“常思死亡。无论人或动物,终将面临死亡。有生必有死,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生为人类是幸运的,所以不要无德而为如同畜生。若人类道德低落,伤害性更甚于动物。无德者死后堕入地狱,受苦远甚于做畜生。勿造恶业。”
阿姜侣提到阿姜曼对阿姜绍有深厚的敬重之情。阿姜曼自受沙弥戒起便追随阿姜绍,因此阿姜绍常用依善方言称呼阿姜曼“chao”,自称“koi”,这是亲密友人之间的称谓。阿姜绍是一位充满慈悲与善意的导师。他带领并引导阿姜曼与法阿姜努(曼谷瓦萨帕通寺)精进于禅修。
2024年11月1日
照片致谢:图片发布者
Translate to English :
Phra Ajahn Sao Kantasīla Mahā Thera
(1861 – 1941)
Ajahn (Luang Pu) Sao Kantasilo together with Ajahn (Luang Pu) Mun Bhuridatto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tradition of Forest Meditation monks (Thai Forest Tradition) of Thailand.
The revival of the Thai Forest Tradi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an attempt to return to the lifestyle and training of the Buddha’s time. The founders’ intention was to realize in their own hearts and minds the inner peace and wisdom of the Dhamma.
They abandoned busy village monasteries for the peace and quiet of nature. The Vinaya was followed strictl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very detail. Forest monks lived without money, accepting whatever was offered, and patiently enduring when nothing was. Ascetic practices (the thirteen Dhutaṅgas) recommended by the Buddha were instituted as part of the lifestyle. These included eating only one meal a day from one’s alms bowl, wearing rag robes, and living in the forest, in cemeteries, or in simple shelters.
The Forest monks would often wander barefoot through the countryside, seeking places conducive to meditation, carrying their few possessions: an alms bowl, three robes, a klot (an umbrella with a mosquito net, which was hung in the forest and used like a tent), and a few personal requisites.
From Ajahn Sao, Ajahn Mun, and their numerous distinguished disciples became a legacy of powerfully relevant examples of an uncomplicated and disciplined way of life.
Their teachings were directed towards those who wish to purify their minds by living the path of practice taught by the Buddha. The very heart of the Thai Forest Tradi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tation.
By cultivating deep states of tranquility and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ng the body and mind, insight arises into the true nature of suffering and the way to its end.
After Ajahn Sao’s cremation, his bone fragments were distributed to people around the Thai provinces. And according to his followers, they transformed into crystal-like relics (Pali: Sarīradhātu) in various hue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bout Ajahn Sao is gleaned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is by no means a full account of the life of this great teacher. Because his was a very reclusive life style, and because he was not given to preaching long sermons, preferring to teach by example, Ajahn Sao did not have as large a following of disciples as Ajahn Mun. Hence, records of his teachings are also few and far between.
Ajahn Sao was born in Baan Kahkhome, a village in Central Ubon Ratchathani, on 2 November 1859. His father, Taa, and his mother, Mo, had 5 children. At age 12, Ajahn Sao started living in the village temple, Wat Tai (formally named Wat Phra Chao Yai Teur).
He was ordained as a novice monk at the same temple at age 15. While at Wat Tai, he studied the Thai, Pali, and Khmer languages.
He was ordained as a bhikkhu in 1879 and stayed at Wat Tai for 10 years. In 1889, he met Chao Khun Devadhammi (Mao), a Dhammayut monk in Ubon Ratchathani, who was the fi rst monk to build a Dhammayut temple, Wat Sri Ubonrattanaram,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of Thailand. Ajahn Sao was impressed by Chao Khun Mao’s teachings and later re-ordained as a Dhammayut monk with Phra Khru Taa Jotipālo as his Preceptor and Chao Athikan Sita Jayaseno as the Announcing Teacher.
Ajahn Sao devoted himself to meditation practice and showed great character in terms of tenacity, calmness, and humility.
He was deeply mindful of his words, and he also taught others to practice along those lines.
Ajahn Sao always wandered on Thudong, looking for new peaceful and forested locations to meditate, both in Thailand and Laos.
Between 1891 and 1893, he wandered to Kambong village in Ubon Ratchathani and met Ajahn Mun, who, at that time, was a young layman. Ajahn Mun was very impressed by Ajahn Sao’s teachings and became a monk under his tutelage. Thus, Ajahn Sao is considered a great teacher in the Dhammayut sect in Thailand.
Ajahn Sao always emphasized Anāpānasati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s a beginning meditation technique, anchoring the mind to the breath with the recitation of the meditation syllable, “Buddho.” From there, he taught how to transition the mind from access concentration (Upcāra Samādhi) to full absorption concentration (Appanā Samādhi). He also taught mindfulness immersed in the body (Kāyagatāsati) as a way to be fully alert and aware of the body’s movements, to contemplate every part of the body, and to realize how one’s own body, like everybody else’s, will eventually have to be discarded. Once the practitioner realizes that this body is an accumulation of discarded bodies of others (i.e., from having consumed the meat of animals, etc.) that is when the practitioner reaches the stage of asubha-kammaṭṭhāna (contemplation on the foulness of the body).
At that point, the practitioner can start to dismantle the body into the four basic elements of earth, water, air and fire, which is a milestone for the Samatha- Kammaṭṭhāna practitioner. To develop the mind further, one should contemplate the three perceptions of inconstancy, suffering/stress, and not-self.
Ajahn Sao always emphasized these two contemplations, along with devotion to and tenacity in the practice so that one could gradually advance in gaining true discernment in Dhamma.
Between 1916 and 1921, Ajahn Sao stayed at Cumpa cave in Mukdahan and spent the pansa (rains residence retreat) with Ajahn Mun. On the day approaching the end of the pansa period, while Ajahn Sao was meditating and contemplating the Four Noble Truths, he attained awakening. He turned to Ajahn Mun, saying, “I no longer desire to attain the state of the ‘silent Buddha’ (Pacceka Buddha). I have seen Dhamma for what it is.” Ajahn Mun was truly impressed by these words of his and knew then that Ajahn Sao had reached Nibbāna.
Ajahn Sao passed away while he was bowing in respect to the Buddha (during the third bow) in Wat Ummattayaram’s main shrine hall in Nakhon Champasak Province, (now part of Laos), on Tuesday, 3 February 1941. Ajahn Jia Cundo was present with him when he passed away.
Ajahn Sao was 82 years old and had been in the Saṅgha for 62 years. His disciples conveyed his remains to Wat Buraparam in Ubon Ratchathani and held the cremation in April 1943.
The following are excerpts of recollections from some of the Ajahns regarding Ajahn Sao’s teachings:
“Devotion comes through practice, not through the words of others. Why would you ask me to preach when you don’t observe my actions or follow the practice when I display it to you? When that’s the case, will you listen to what I preach?”
“Continue to devote yourself to the practice and then you will succeed in line with it.”
“If you don’t dig the well deep enough, how can you reach clean, potable water?”
“No matter how still the air is in the sky, the birds will always need to exert force in order to fly.”
“Good and bad exist only in the world.
Beyond this world (i.e., upon attaining Awakening), there is no good and no bad.”
“When someone says we are good, we don’t fall for the praise. When some one says we are bad, we don’t fall for the blame. If we don’t cling to words, we have no perception of “self,” and so we become neither good nor bad.”
Ajahn Sao was a monk of few words. His sermons were very short and concise, such as “Listen! Pure body, pure mind, pure words, pure thoughts. Always keep purifying yourself.”
Ajahn Sao was very strict in his adherence to the monk’s code of discipline. He was a true role model in tenacity. Every day after the meal, he would walk to his residence to get a tumbler and start his walking meditation till evening. He would not meditate in his kuti (hut) and would not rest in his meditation seat.
Ajahn Sao preferred to teach Dhamma through action rather than words. His disciples had to follow the following routine: bedtime at 10pm, wake up at 3am.
Specific times were allotted for restroom and shower. This was his strategy to build the power of resolve. At times it would take an entire morning to go for alms, and by the time the monks returned to their forest dwellings from the alms round, it could be 11 a.m.
“Always contemplate death. Whether human being or animal, all will face death.
Whenever there is birth, there is death.
They are th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We are fortunate to be born as human beings. So we should not engage in immoral activities as if we were animals, because once human morals go very low, it’s more harmful than being an animal. Life in hell, after the death of those who live with no virtue, is more torturous than life as animals.
Don’t create bad Kamma.”
Ajahn Lui talked about the close and deep respect Ajahn Mun had for Ajahn Sao. As Ajahn Mun had been with Ajahn Sao since he was ordained as a novice, Ajahn Sao always called Ajahn Mun, “chao” and referred to himself as “koi,” terms in the Isaan dialect used between two individuals who are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 Ajahn Sao was a teacher full of compassion and goodwill. He trained and led Ajahn Mun and Phra Ajahn Nuu (of Wat Srapathum, in Bangkok) to advance in their meditation practice.
1 November 2024
Copied
Photo credit. The owner who posted it.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