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7-4-2009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4-2009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4-2009 07: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4-2009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4-2009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4-2009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4-2009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4-2009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4-2009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书好硬啊。。。。给我要看好几遍才能看得懂啊。。。 |
|
|
|
|
|
|
|
发表于 18-4-2009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0# 秦漢 的帖子
请问哦,你去的二手书店是不是parade里那间?
为什么你那么厉害,整天都能找到好料的?呵呵。 |
|
|
|
|
|
|
|
发表于 18-4-2009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yan 于 18-4-2009 12:31 PM 发表 
请问哦,你去的二手书店是不是parade里那间?
为什么你那么厉害,整天都能找到好料的?呵呵。
因为他天天都去巡逻。 |
|
|
|
|
|
|
|
发表于 18-4-2009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2# 甜蜜蜜的大米 的帖子
比店员勤劳。。  |
|
|
|
|
|
|
|
发表于 19-4-2009 0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4-2009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4-2009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4-2009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刚check来, 你的包裹现在在海关待检查 |
|
|
|
|
|
|
|
发表于 20-4-2009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4-2009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4-2009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漢 于 21-3-2010 09:18 PM 编辑
谢谢北工, 书已收到,
潘光旦文集 14册

14卷本、640多万字的《潘光旦文集》的主要编者是潘光旦先生的女儿——北大社会学系的潘乃穆同志。
这部文集是社会学一代宗师潘光旦先生毕生的学术结晶,也凝结着潘乃穆22年的心血。
“四人帮”被一举粉碎以后,潘乃穆和她的姊妹们就着手筹划整理乃父的遗著。然而,以承担着繁杂的行政工作之身,要在业余完成一项庞大的学术工程,这是个尖锐的矛盾。80年代末,潘乃穆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选择:辞去职务,提前离休。从此以后,她专一地、全身心地投身于整理出版潘光旦文集的事业。
潘光旦先生的著述文稿,在抗日战争中遗失不少,“文革”十年浩劫中又遭受严重损失,因而光是搜集起来就花去了潘乃穆数年的时间和精力。她以北京为重点,查阅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以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图书馆;继而沿着潘先生的足迹,奔波于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等,直至大洋彼岸的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只要是有一点线索,就竭尽全力查寻,不惜在尘封多年的旧书刊、旧报纸中翻阅、抄录、复制。
光旦先生的译作有3大卷,约170多万字,都是世界名著。如霭理士的《性心理学》、恩格斯的《家族、私产和国家的起源》、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等。

潘光旦(1899年~1967年),中国现代杰出的社会学家和优生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一生治学,格局广大,特别对于优生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庭问题、娼妓制度、人才分布等等,都有极深入的研究。1913年至1922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回国后至1952年,先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和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授。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自由思想,于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第一、二届中央常委,第三届中央委员。
晚年潘光旦是寂寞的。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是人类学、民族学界著名五大右派(吴泽霖、潘光旦、黄现璠、吴文藻、费孝通)之一。1966年“文革”开始,潘光旦被挂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大牌子,被抄家批斗。当红卫兵抄家时,只抄出一百几十元的存款,他们不相信只有这么多钱,质问说:别的教授都有几万块钱,你怎么只有一百多块钱?潘光旦回答:“我就这么多钱,我的钱全买书了。”抄完家以后,书房和卧室都被查封,只有厨房和贴着厨房搭建的一间小屋没有被封,潘光旦和老保姆及小孙女,只能在这间小披屋的水泥地上席地而卧,缺被少褥,难以人眠。幸亏费孝通把自己家里没有被封的被褥抱过来给他们用,费孝通还用粗毛线给潘光旦织毛袜穿,那时费孝通处境也很艰难,夫人被赶回苏州,自己连饭都难吃上,只能在潘家搭伙。
“文革”前潘光旦的身体基本健康,没有病,被批斗后,由于腿疾,虽然没让他和费孝通等人一起去打扫厕所和澡房,还是叫他去校园拔草。他的腿不能蹲下,带着一只小凳,被红卫兵一脚踢飞,他被迫坐在地上拔草。红卫兵还要强迫潘光旦站队跑步,后来被别人制止。当时潘光旦已有67岁,从那时候开始,他的身体渐渐出现了问题,从前列腺发炎逐渐发展到尿毒症。由于没有正常的医疗条件,他的病未能及时就诊,为了尊严,他坚持回到自己的家里。他在北大的两个女儿,是被群众监管的“黑帮分子”,两家四口都被批斗,没有行动的自由,每天要在指定地点学习、劳动,接受审查,她们不了解潘光旦在中央民族学院的情况。
1967年6月10日晚上,老保姆看到潘光旦情况不好,急忙请隔壁的费孝通过来。潘光旦向费孝通索要止痛片,费孝通没有,他又要安眠药,费孝通也没有。后来,费孝通将潘光旦拥入怀中, 潘光旦遂逐渐停止呼吸。费孝通哀叹“日夕旁伺,无力拯援,凄风惨雨,徒呼奈何”,直至老师停止呼吸。声誉卓著的硕学大儒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潘光旦的悲剧是那一代学人的普遍性境遇。1979年,潘光旦右派问题获得改正。
潘光旦死的时候没有一个亲属在身边,他的女儿们,不是被批斗关押,就是被下放边疆。而且他的一个在边疆的女儿,直到他逝世一年以后,才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
在“五四”前后成长起来的学者中,潘光旦的形象颇为特别,独树一帜、卓尔不群。闻一多认为他是一个科学家,梁实秋说他的作品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凝合”,而在费孝通的眼中,潘光旦是一个人文思想家、人类学家。梁实秋、梅贻琦、闻一多、徐志摩等那一代的学者们,非常喜欢潘光旦的为人,常与他结伴旅行。徐志摩称胡适之为胡圣,而称潘光旦为潘仙,以其与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相像为由。梁实秋认为潘光旦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学贯中西,头脑清晰,有独立见解,国文根底好。费孝通与潘光旦比邻而居,他视潘光旦为活字典,凡是不知道的事情,不查字典,跑到隔壁去问潘光旦,一问就知道了。谢冰心评价说,潘光旦是“男子中理智感情保持得最平衡的一个”。
|
|
|
|
|
|
|
|
发表于 25-4-2009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有给老婆扭耳朵吗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