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多麗絲

夕夕 丽鹿 糸糸 II - 前一部的延续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4-2008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豆 于 23-4-2008 12:01 AM 发表
回复 1015# ktin_268 的帖子
都不是~
我欺负你~

回复 多麗絲 的帖子
最近药吃太多了,有点不正常
好,若有缘见,你要降龙十巴掌还是屠龙刀飞过来,我不还手就是了

一 ...


研究佛学?厉害哦
你可有法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4-2008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豆 于 23-4-2008 12:01 AM 发表
回复 1015# ktin_268 的帖子
都不是~
我欺负你~


我可有證據的
記得,我們之間的君子協定是:保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08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麗絲,
如果我有在疑難區發表任何讓你不愉快的内容,請原諒我。。

那些不公平的對待,我已經忍無可忍。難道我們不是人?一定是別人指我們去哪裏就哪裏?

我的語言還算溫和,對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4-2008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继续打之前,先来贴文章。
(取段分享)


========== + + + ==========


一生修持,为什么要修行


    我们活着,要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在这一望无垠,茫茫无边的人生苦海里,我们必须驾着信仰的船筏,才能够使身心安住,使生活更充实,更美化。佛教与一般哲学不同,佛教不只是讲知识,讲理论,佛教更注重虔敬的信仰,完美的道德。但是,佛教最主要的却是重视实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行"。社会上有人很想学佛,然而人一生的岁月,为别人、为金钱、为情爱、为名利、为官位而忙碌,处在这种荣辱、是非、毁誉、得失中要如何修行?如何有时间修行?

    其实,只要有心,修行的种类很多,包括修身与修心,如以礼佛、诵经、拜忏、静坐等为日常修行功课,或到寺院参加朝山、受戒、讲习会、夏令营、短期出家修道会等,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

    修行的法门很多,不外念佛、禅坐、持戒、助人、礼拜、喜舍、布施、正心、正念、行正道等等,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有众生的存在,而且肯为众生做马牛,为众生服务。修行要"人性化",不要标新立异或故做神秘。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非不食人间烟火。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用慈悲的语言应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用慈悲的面孔对人,用慈悲的手助人,用慈悲的心祝福人,生活中有佛法,才叫"修行"。


========== + + + ==========


老实说,看上面的文章有什么感想?

在于表达,尽管用意是好的,还是要注意到心的位置。
知道和表达之间有一个地方,叫做体谅。
站得住,站得稳,自然不徐不缓。
我们倘若受到情绪的摇摆时,是否还依然可以客观?

呵呵,
阿弥陀佛,
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08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咕咕来敝楼。


那故事很好呢!
就是这样一直低头赶路,都忘记了生命流逝于不经意之间。
多可惜。

我还在努力打字。
还有3篇。
记得回来看看,感觉顶不错的思考...
(我打得很喘)

===


黑鸟,<-----(编辑过了)

空,就是空。
信仰,是导航。
我们人,才是决定的关键。

我写生活也许。
我写哲学......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
能不能达到哲学的水准,那就......

毕竟,探讨是无止境的。

(*在文字里面发呆是我最大的乐趣)

===




不能print screen。
所以我才坚持一粒一粒打。

因为分享。

===


ktin,

何来责怪?
我凭什么断言?

无和有之间,你选择了什么?   

===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25-4-2008 09:5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08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概念,倘若不转化成行动,依然只是在脑袋盘旋的东西,没有实际价值。
就连记得的价值都没有。
概念,仿佛像是懦弱的等号。
所以,勇敢点吧!

所以...





我的文字的部落格 , 昨天开张了。

静静的开张了。


不会高谈阔论,只有安静地记载短短的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4-4-2008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5# 多麗絲 的帖子


對不起,此部落格只開放會員回應文章 系統將自動重導...



《返回前一頁》《回udn城市首頁》


讨厌~要留下脚印都不给
表紧,你知道我去过就够了
注册 ...太麻烦料

今天整天都在Training~显,我一直偷跑出来
没办法啦,咳。。。咳。。。咳的太大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08 07: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七件行李,全搬上来了。
(#1019至#1025)
呼......

(ok,可以讨同情了)

准备......






谁来sayang我?






不过说真的,请务必要看。
因为,真的好看咩!
一边看,思绪一边涌出来。
一边看,思想一边运转着。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24-4-2008 07:0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4-2008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多麗絲 于 24-4-2008 12:47 PM 发表
大鸟

空,就是空。
信仰,是导航。
我们人,才是决定的关键。

我写生活也许。
我写哲学......也不是不可能。
只不过,
能不能达到哲学的水准,那就......

毕竟,探讨是无止境的。

(*在文字里面发呆是我最大的乐趣)


你是回复我吗?我不是大鸟哦。。。
嗯。。。在佛学的空里,我看到西方的主宰说,还有宇宙论。。。空。。。很好的引点。

信仰?嗯。。。我没有什么宗教信仰,或者说,我的是生活信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8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13 (咖啡豆)
有空是我会去coffee bean 坐坐的
i mean 法音那~


#1016 (多多姐)
没什么特别启示..
让我想了些东西~  我笑笑

=============
自从跟你见面聊后
乱乱的思绪回来了
真是不可提起..
以为自己有多潇洒

今天又收到阿佐的邀请
去他教舞那的小party  ???
又想到她..
又想到她可能会去..
又不想........
又...
又......
又来了咯
想东..想西..
我这脑带.....

神经病了!
saja 牢骚
还是去睡觉好~

世界,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08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黑鸟

好一个生活信仰。
在哲学与宗教之间,或许有一条浅浅的线,告诉我们一些思考,提醒我们一些体悟。
信仰,给予一个规范,可以更明确的看见成长。
也非说没有宗教信仰者就不能看见成长(这年头容易断章取义的人太多了),我只是表达了对于生命的一种认知。
这是无需多做解释的环节。

意会与言传之间,需要一个关键角色,叫做“频道”。
呵呵~

观察,对我来说,是一种安静中很大很大的乐趣。



回  FaiFai

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让你想了些东西哈?
那是好事来的啊!
那多丽丝再给你一句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攀爬上去,更贴近顶端,你能看见更远。
你的心,也会因为你去面对,而更清楚。

低头说“我知道”,跟抬头挺胸说“我知道”,有不同哦!

说当然比做容易,但不代表不能办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08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斤老大

昨晚跟圣川晚餐、喝茶,这一聚就一直到午夜了。
从新金山到新世界,我很安静的在听。

呵呵,总觉得你们很有意思。
总能在你们的眼睛里看见很多很有意思的见解、想法,然后汇聚成足以不断反嚼的智慧。

喔,那个舞蹈派对,在GREEN HALL。
法院知道呗?(刚装修好的那个旧地方)
对面(Dewan Sri Pinang的那边)不是有Selangor Pewter的?
就在它隔壁,楼下是中正的艺人馆,就在楼上(通过艺人馆里面上)。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25-4-2008 12:0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8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4# 多麗絲 的帖子

呵呵。
昨晚在msn遇到朋友

話不多。
可是有一個很好的共識。

大家都是朋友。
當看到朋友思路有難的時候
會很擔心他。

論壇内論壇外,大家都是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08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销售心法

心法一、暖身操 - 重新认识何谓销售

- 业务是人类行动的本能,也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行为模式。
- 推销最忌开始时讲得天花乱坠,而推销后却又完全置之不理。
- 有些人的确是天生的销售员,但大多数的人是必须经过后天的训练的。
- 光有耐性不一定就能达成行销的目的。只靠双脚开发业绩的方式也已经过时。
- 没有行销,就没有事业可谈。简单的说:“没有性就不可能有公司的存在”。

心法二、基本动作 - 蹲马步,练好销售的基础

- 充份掌握商品知识,这是做好业务的基础,也是一名业务人员最起码的商业道德。
- 顾客有需求时,立即放下手边的工作赶去处理,如此敏捷的行动里是非常重要的。
- 有些业务员与顾客彼此熟络之后,态度就变得很随便。但是“亦亲亦有礼”,和顾客之间还是应该保持礼貌性的距离。
- 洽商的重点在于“听该听的,说该说的”。和客户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要能让客户讲得尽兴。
- 以前的公司不太要求业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但是现今的是业务人员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 为了不浪费彼此时间,或不让同业竞争者趁虚而入,必须积极促使客户下定决心。
- 掌握客户的需求绝对比说明商品优先。
- 抱着“没有办法,找不到好工作,只能暂时做做看”的销售人员,十之八九是要失败的。
- 工作原理是依照“P.D.C.A.”(PLAN > DO > CHECK > ACTION)的步骤而循序渐进的。
- 以“常走、常听”作为座右铭,比别人多下三倍的功夫。

心法三、进阶动作 - 立即拥有销售能力

- 对销售人员而言,如果能善用资讯,就能脱离只是碰碰运气且毫无效率的职场生涯。
- 建议的基本原则是“For You”(为您)、“For Your Company”(为您的公司)设想。记住这一点,最佳的建议便会自然而然出现。
- 业务人员的优秀与否,最明显的差距可以说是“动脑筋与不动脑筋”。
- 任何人都喜欢和“具有丰富人性”也就是“有魅力的人”交往,客户也是如此。
- 采用“建议型销售”,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获胜。

心法四、准备出击 - 瓦解销售障碍、势如破竹

- 提出客观的资料、数据,以去除客户的不安,是销售人员对客户一种亲切体贴的表现。
- 如果不能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要说是被拒绝交易,甚至连想再见到面都很难了。
- 优秀的业务人员都能有效的利用时间;反之,差劲的业务人员则经常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拜访和应酬上。
- 如果一时陷入不顺,重要的是不要逃避,而要乐观面对。业务人员一旦克服了一时的不顺,就能脱颖而出。
- 同行之间并不是一味的以便宜的折扣和牺牲大减价来恶性循环,彻彻底底以“业务能力”来击倒对方,才能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 在责怪上司以前,奉劝各位先客观地反省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

心法五、补给站 - 不可或缺的支援

- 进行诈欺行为的公司,其业务人员也会拿到那种“坏的”业务能力。
- 在受到公司重视下所培育出来的业务人员,日后才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盈利。
-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用功,自己也应该主动去学习。业务工作亦然,业务经理应该先以身作则,才能让部属心服口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8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9# sotplug5 的帖子

去你的跳电插头辉
你跟蚊油两个星期六晚上给我出现!:@ :@
整天窝在电脑、家里、公司......
怎样扩大生活圈子啦??
她有没有去又如何?
看到她或看不到她会死咩?
可以看其她女生咩!
敢不来的话就等着阿佐给你降龙十巴掌(谢谢咖啡豆那么有意思的文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8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46# kgworld 的帖子

哇唠 eh!你做么改阿佐 1045 楼的字眼??

她嘛是她咯......你也应该要找一个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4-2008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ktin,

朋友是扶持,即使观点不同、理念各异,还是可以相互学习。
对我来说,这才是朋友。

看。

看。

看。

想。

我在你楼的回帖,看懂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4-2008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48# 多麗絲 的帖子

如果我說不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08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呵呵。

不懂,可以有选择(一)搞懂它;(二)不理它。
对不?

(再一次)呵呵,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08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緣的種類

緣又可分為四種: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因緣是主緣;次第緣又名等無間緣,是前後兩個相連接的主緣之間不容任何他緣加入;緣緣又名所緣緣,是主緣因對象而有活動;增上緣是以上三緣之外對現象生起的一切助緣。這四緣本係唯識學上對於諸法生起的原因作分解說明,相當難懂,今天我只用現實生活的角度,來向諸位介紹。

(一)因緣

「因緣」,第一個產生推動力的,是創始者或發起人。從發端而言,他是因;對整體的大眾而言,他是緣。比如,貴社最先一定有一個人,想到要集合對佛學有興趣的婦女朋友們,共同地去探討、尋求佛法的真理,於是著手號召或邀請志同道合的婦女朋友們,組織成立「緣社」。這個最早發起的人既是因,也是緣。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其他有共同志趣的學者的助緣。他以成立「緣社」的構想,配合著完成大眾共同的希求。

請問諸位,我在這兒和各位談「緣」的問題,對你們而言,我究竟是因呢?

還是緣?諸位需要我來講,所以我就被請出來講。我是配合諸位,所以我是緣,諸位是因。再說,現在我一個人站在這兒說佛法,說給諸位這許多人聽,所以我是因,諸位是緣。然而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因呢?是諸位而不是我聖嚴,聖嚴是與因配合的緣。

通常不是學佛的人講因緣,多半是指男女間的結合,那是「姻緣」;這和此處講的因緣不同,但也並不是完全不同。這必須講到過去的和現在的,因為過去彼此之間有緣,現在才能在一起,而現在在一起後,又產生了另一種的緣。而男孩、女孩二人結合,他們是互為因緣,共同促成夫婦的關係,彼此是對方的助緣,各自是對方的一半,即相依為命。因此,不必爭執誰才是主?誰才是副?如果彼此互爭主因的位置,就無法避免夫妻吵架的事了。

我在國內或國外,常常遇到一些夫婦不和的問題,有些是為了兒女、財產,而多半是在於先生有了外遇新歡。如果是太太一個人來找我,我便對她們說:「問題出在於妳而不在於他。」太太們一聽到我這麼講都很生氣。因為她們已受到欺侮和委屈,所以來請問師父怎麼辦,結果師父反而說她們不對。我說,我沒有辦法找到妳們的先生們來罵幾句,而他們也不可能來,因此我只有先教妳怎麼辦,然後慢慢地來改變妳的先生,進而使妳的家庭達到美滿和樂的目的。原則是只要把自己當成配角,全心全力地迎合你的先生,無論是感情上、經濟上、工作上或家庭生活、健康所需等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忠心、耐心和愛心,照顧他、服侍他,漸漸地使得他處處都需要你,若沒有你,則他的家庭和事業,乃至健康都無法維持;不要把主要目標放在他的外遇對象身上。諸位女居士們,我這種說法,當然是不夠公平的,但這種作法是非常的安全。自古以來,賢妻良母都是從奉獻自己而來的。

(二)次第緣

「次第緣」,不論自己是主因或是助緣,凡有活動,即有結果;不論從時間的相續或空間的接觸上看,前後是相連的,彼此是相通的。因此,人生於宇宙之間,絕非孤立,毫不寂寞,前與無限年前的古人同根,後與無限年後的來者同源,今與無限數的眾生休戚相關。我們雖渺小,但又極偉大。若明次第緣,便會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不捨晝夜的意義了。婦女的耐力,正好與此吻合。

(三)緣緣

「緣緣」,緣緣是因緣的對象,由於緣緣才有因緣的活動,它不是主因,卻為主因產生活動所不可缺,它重要,但不是直接而是間接的。

我們時常聽到有人說:「成功不必在我」,我們做任何事,不必站在出名的立場,也不必求得直接的回報。俗語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在座的諸位母親們,在報上很少見到妳們的名字,可是妳們的先生或少爺、小姐的名字,卻時時在報上刊登出來,正像我們從水果店買到鮮美的各色果類,卻不知種植和改良它們的是誰。

諸位都在默默地耕耘,不求自己揚名,妳們既是賢妻,也是良母,是國家民族最重要的幕後功臣,所以妳們是緣緣,是社會國家民族的緣緣。

我們時常看到有些女性們默默地為國家民族社會貢獻她們自己,但她們並沒有在歷史上留名,諸位是否知道孟子的母親叫什麼名字?我們只知道「孟母三遷」而已;宋朝岳飛的母親又叫什麼名字?她能教出岳飛那樣盡忠報國的大忠臣,可是我們只知道她是岳母,而不知她究竟是誰?她們所付出的心血非常的大,但是所得到的報酬卻不易見到。或許你們會認為她們所做的都很冤枉和白費,事實上以佛法的立場來看並不然,不管你做什麼,是直接也好、間接也好,只要付出努力,一定功不唐捐。

(四)增上緣

「增上緣」,增上的意思是幫忙。他已經在做一件事,且做得很好,如果我們再給他一點小的幫助,那麼他會做得更好、更完美。比如,有一窮苦的孤兒,他有能力讀書,也有上進的毅力,可是他沒有錢上學,這時我們可用金錢或言語幫助他。

記得我在日本求學的時候,有次只剩下一個月的房租錢,未來的學費、生活費、房租等等都沒有著落,當時我就想拿那一個月的房租錢買張船票回國。於是去見我的指導教授,告訴他,我大概無法完成學業。而我的指導教授說:「我們日本的文化和佛教,都是從你們中國傳來的,在唐宋時代,我們的留學生到中國去求法時,並沒有帶很多的錢,仰仗你們中國人的照顧,幫他們完成學業,當他們返國時又給他們帶回大批的經典法物。因此,你放心好了,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我可以帶你去化緣。」接著他又說:「我們學佛的人,道心第一,只要你發心,如果會餓死,那佛法就不靈了。」我的那位教授沒有給我什麼物質上的幫助,只有這幾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結果,經過沒有多久,有人從瑞士寄錢給我,到現在為止,我仍然不知道寄錢給我的人是誰?我想,大概是觀音菩薩送來的。當時如果我的教授不說那些話,我的書可能就讀不成,因此,這位教授是我的增上緣。由此可見,幫助人不一定要拿很多錢出來才算;當然你有力量用錢助人也是善事。所以,以任何的方式造就人、幫助人,成就善事好事,這就是增上緣。

增上緣又分為兩種:上面所說是順增上緣,是從正面來幫助人;另一種是逆增上緣,是用打擊來幫助人。

在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提婆達多時常找他的麻煩,甚至菩薩化現的帝釋天也會化現魔鬼來打擊他。我個人也有這種經驗,我本來在山裡閉關修行了六年多快滿七年時,由於有人寄給我幾本書刊,有的是基督教牧師所寫的,另外是任教於輔仁大學的神父所寫的。他們在書中提到現在中國佛教已經滅亡了,因為在中國佛教徒之中沒有一位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有誰懂得梵文?又有哪幾個佛教徒可以寫出較深度的書?廟裡的僧尼,只會教人拜拜、念阿彌陀佛,其他的什麼都不知道。我當時想,我應該怎麼辦呢?最後下定決心,出國留學,自己去學一點世界上最高深的佛學。那時我已將近四十歲,因此有很多人說,你已經老了,怎麼還想去留學?我說,沒關係,為了佛法,我一定要去。結果我在日本住了六年,完成了博士學位。所以,我很感謝那兩位牧師和神父,他們是菩薩化現的,來刺激我們佛教徒,要我們自己好好的努力。

在生活裡和生命的過程中,越挫越奮,是成功者必備的條件。如果偶爾受到人攻擊或刺激,就無法忍受,而退縮躲藏起來,那就永遠也不會有成功的可能了。我非常地感謝基督教和天主教,雖然他們老是?我們拜偶像,是魔鬼,應下地獄;可是這幾十年來,如果不是他們對佛教的批評、刺激和毀謗,我們佛教徒不會有自覺的精神出現。我們每個人如果對那些批評、打擊、毀謗產生感恩的心,使得未做的善事當努力,已做的善事宜繼續;已有的錯誤應改過,未有的錯誤當避免,那麼遭受挫折未必不善,用之得當,便是你我的增上緣。

我們都知道舜帝是大孝子,他遇到一位最不慈祥的父親,和最不友善的弟弟,隨時隨地都想將他害死。可是舜之所以成為聖王,就是因為這種家庭背景將他磨鍊出來。

如果我們相信逆增上緣,那麼,我們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壞事。遇到不幸的事件發生時,更能激發我們從中提起精神來繼續不斷地努力,「多難興邦」也正是中國人的古訓。所以身為佛教徒,應該相信「緣」字,接受緣的安排,促成緣的發生,那麼,我們便會經常處於快樂滿足、和諧互助、努力不懈的生活中。因此,我很讚歎你們用「緣」字來命名,也很高興知道了有這麼一個「緣社」的社團。



法鼓山圣严法师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8-2025 07:03 AM , Processed in 0.13958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