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怒问天

新加坡公然售卖辱佛电视游戏,玩家可以任意对千手观音像拳打脚踢(佛教徒慎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3-2013 09: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inson 发表于 25-2-2013 04:57 PM
以gamer的角度来看,那个不是佛,那个只是一个Boss,管他长得像自己老爸,KO他先说...

此言差矣!
假如在乱伦游戏里,你的对手是你老爸,你要强奸你的老妈,你能说那不是你的老爸或老妈,只是你的对手吗?
我想在日本应该会有这种变态的游戏。。
假如你时常玩这类游戏,潜意识里你会认为没有错的,久而久之,你的道德防线就会松弛下来。。

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文化入侵,切入点。。
假如我们认为游戏只是游戏,影响不了我们。。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学校现在提倡玩游戏学习,而不是像我们以前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3-2013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大现在能说会道,政黨,宗教,经典,神,魔,都搬出来以正己論,各显神通。(一切的存在即是道理。)

道德经第一篇就开宗明义:可以道的道即非永恒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可以名的一切现象即非永恒之现象。(名可名非常名)天地的开始和万物之母,都来自同样的地方,只是名字倒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这些事情非常深邃,非旮旯之我人,能观全境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过去、现在、未来,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在可以用以名之乃事,也称之为相或色…难以道之为理,性,空等等等。事实上,亊理、性相、色空,又是一,不为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一心经。

佛借用印度教、道家和人间各种各样的经典,让人们明白这些可以用以名之,道之,而入道。他的型相在中国、西藏、日本、泰国又各各不相同!此乃因佛、如来的道理太深奥,(金刚经、楞严经)不是人、神、魔可参透!佛家的空是空一切;人神魔、又即(有)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大方广佛华严经)

以事、相来说,(佛)受到攻击。
以理、性来说,(如来)不会受到伤害。
反过来说,凡有意,无意的攻击佛,必受罪苦(永恒地狱)。乃因「一切皆空(如来)因果不空(佛)」
各位大大们,您的想法、宗教不能夠以人格、神格来解读一个不在这宇宙能明白的事相一一佛陀。

希望大家要说一个人的时候也该了解一下下他的背景,才能说的上话嘛!
換句话说:多去读读大乘佛教经典才能牛头对上马嘴是吧!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3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善哉,每个人的观念都不同,当然不能苛求别人能和你有着一样的观念,那就做你认为对的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3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亊,以人和圣人的观念是不一样的,下例:
「善可细分为十六條: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一一了凡四训第三篇。

自己以为对的,却做错了,你说冤不冤!
「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再看下去: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还有很多,去看了凡四训吧,那是一本真正改善命运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3-2013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佛教徒,佛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会因此而改变
也不会觉得游戏里面那个是佛祖,只是一个游戏avatar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110_01 + 3 yes, avatar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13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Rosemount 发表于 4-3-2013 04:05 PM
我也是佛教徒,佛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会因此而改变
也不会觉得游戏里面那个是佛祖,只是一个游戏avatar罢 ...





很好,我们让世上的善人白为佛教担心了。也为这些善网友们因不了解佛教而白操了心。 

佛陀之应世乃六道不解真义,是故活得非常压抑、鬥爭坚固、苦多乐少、钱财不续、生命短暂、病痛常随、前程无明……这一切的根源只有两样,执着、妄想。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是故佛的一切经教,都在治我们最原底和不时会突发的病一一妄想和执着。

在妄想的过程当中有个分别。从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学校都教我们向上、向善。(好的分别)之后的社会教育(苦、乐的分别),或后有宗教教育(鬥争的分别!)然后,"我"就要和別人合作、对立、竞争,于是就会痛苦、压抑、烦恼、气短、完蛋!道家有此说法:《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们每天都接触到大量的讯息(楼主所透露只是个小小现象)和知识,需要智慧来化解不同的纠结。智慧哪来呢?而佛教人只用定慧就能解决一切生活上各种疑难杂症、身体病痛、财富来源和运用、进而达到生活安康、乐趣、富足、丰慧的人生。那又问了,智慧从哪来呢?佛法无边,任何佛教宗派都能指出;就儒家而言,四书里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佛法是幸福美满的生活教育,用世间的善来丰富人生,之后教你用定、慧來保持永恒不败、了生脱死、永寿福慧无尽!
就此让我介绍"认识佛教"这本书来明白佛陀教了我们什么!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8-2025 04:27 AM , Processed in 0.16935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