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173945yulam

从西藏高原翻越昆仑山徒步记:很多人喜欢用”征服“一词,但是,到底是谁征服了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40(5-29),5.8K,宿营4764M


    早晨醒来,看见干透透的帐篷非常惊诧,甚至有些恐慌,此行唯一帐内没有结露现象,甚至连湿的痕迹都无一丝。这说明了空气的湿度有多低,侧面也反映出呼吸中的水分也少的可怜。

    尿了一泡,润口腔,吃饼干,今天还得继续找水,所以压缩饼干必须吃些。如果有直升机投水来,我一定会躺着不动,不吃一点东西。但眼下情形必须要有体力去寻水,自我拯救。眼镜腿断了一根,但还能半稳架在鼻子上。拍了今天唯一张照片,就是留言纸条,“我是旅行者,去找水了,如果有神人路过,请不要随意动东西。请留下些补给给我,最好有大量的水。”将纸条夹在拖鞋里。我了然,这是火星撞地球的概率,但还是留了纸条,或许潜意识里……

    随后,带上半壶存尿,水具,DV去寻水了,又给自己拍了唯一段视频,“今天早晨很美,-&*¥#*,如果今天再找不到水,马克思就要找我去开会了,所以今天一定要找到水。”其后不表,过于琐碎,不时用尿液润口腔找水而已,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水,庆幸的是,马克思还没找我去开会……睡前,尿液,吃饼干,明天还得要有体力。祈祷,下场雪吧,爱下不下!

今日唯一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8-7-2012 07:36 PM 编辑

D41(5-30),0K,宿营4764M



    夜里醒多次,口腔黏在一起,喉咙也仿佛合拢了,喘不过气来,嚼口唾液撕裂的痛。担心早晨醒来口腔会张不开,最后,用一个长尾夹放在嘴里,既是物理隔绝也是刺激唾液分泌,再用一根红绳子栓在长尾夹上,以免不小心吞咽。

    迷迷糊糊听见帐篷沙沙声,以为又是风沙作祟,微明,掀开帐篷一角,见是雪子,再看了眼天际,灰云铺顶。不喜不悲,因为羌塘白天是很难下大雪的,更难积蓄。心中也并无打算今天如何找水,身体透支太多,再难强打精神,也无祈祷,该怎样怎样。无视,继续睡去。

    天色放亮,雪越下越大,才清醒些,认为是生机。然后三两分钟掀帐看下雪情,待到有些积淀,便赶紧扒了些雪融水,生怕云散雪化。终于喝了水,这才感触颇多(可能诸神也喜欢看帖J)。写今天文字时翻看当天DV,有一段自拍,很是矫情,眼有泪花,觉得做作。人的一生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此时彼时,我再也无法感同身受了。

    趁雪未停,继续化,没想这雪越来越大,鹅毛之势,傍晚才歇,这是此行唯一一次,在羌塘也是鲜见的。不停取雪化水,把所有水袋装满,人也喝得饱,整整7L,唱歌,尿液亮晶晶,兴奋。除了控制粮食,水也是受控的,是为节省汽油,水再多,一天两锅水,3L,所有食物用和饮用,显然此环境下也是不够的,尿液一直淡黄。今天,终于见白,闪着亮光,耀武扬威。

    吃饱喝足,外面风雪,困在帐篷里听音乐,如果再有根烟,我情愿再喝尿一天。果有根烟,我还能等到明天吗?客观的回想,是不能了。

见雪稍有积攒,便速融了水









傍晚,雪才停下,这在羌塘时鲜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7: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8-7-2012 07:49 PM 编辑

D42(5-31),0K,宿营4764M


    昨夜,又一次半夜雪地欣赏水波星空,要来的不请自到。(当夜,非常糟糕,不表。)

    这老天爷要么渴死我,要么淹死我,昨儿一整天大雪封了大地,只能再休息一天。无聊,很容易乱心智,手机里的音乐听得不再觉得经典,就像燕窝吃多了跟粉丝无异。稳定心智的唯一办法就是吃,用一种代价换另一种代价。做了糌粑冰沙,做了糌粑泥人,做了糌粑烤饼,最后让他们在胃里团聚。

    哦哦鸟格外的频繁,就那三两只,围着帐篷转,“哦-哦”,估计是食物吸引了他们,便洒了些糌粑粉在稍远的雪地上,反而,他们跑了。有乌鸦,闷闷的扇翅声,要早两天看见他一定恨死。午后,日冕,踏雪上山,遥望四野,一切显得那么久远。

    继续无聊,找事情打发。修了GPS,线路老化,想着老无所依可以做电工;缝了裤子,材料老化,想着老无所依娶个裁缝老婆;然后写日记,拍照片,觉得做卡梅隆其实也不错,当然,首先要华谊兄弟鼎力支持……又想了一堆乱七八糟,改换压缩饼干镇压一切妄念。

修理时间


裤子频繁轻易破损,与气候悬殊,盐碱腐蚀都有关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踏雪四野,一切显得如此久远


坠入地下的夕阳,依然无法见真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43(6-1),24.8K,宿营4837M


    昨夜两次起,第一次水波星空,第二次月华铺地,真是奇妙,肚子和某处压力各闹一次。

    温度开始提升,-6.4℃,想起今天是儿童节,阳光定要灿烂。地只冻了一小时就软了,白天记忆很是模糊,追赶流逝的时间,一直无视风景。其实,也无风景,羌塘即没那么美了,也没那么糟了,种种幻想也变得实际,走一步算一步,挣扎是所有情感的总和,新鲜感一过,剩余的只有时间在流淌。荒芜永远是羌塘的背景,偶尔的奇异地貌和掠过眼前的动物只是衬托了荒芜。

    很晚才拍了一张照片,然后进入一条河床,发现几个破损的大油桶,历史怎么也十年上了。滚了一个回来,在帐篷前挡风,第二天,被风吹跑了。夜里有过一场虚惊,有人窜门,似咚咚的敲门声。用手扑打了两下帐篷,声音消失一会又起,起身,用电筒巡视一番,没有什么发现,躺下,咚咚声又起……以往,根本不担心有动物骚扰,开门迎客便是,但这声音着实诡异,加上前几日的折腾,神经有些敏感。又起身一次,原来破损的油桶里有只鼠兔,不知怎么进来的,想逃出去又不敢弄出大响声惊扰未知怪物。没有理睬,放心睡去,迷迷糊糊风起,很大,帐篷哗啦啦的响。翌日起来便不见了油桶,估计被风吹到了河床下游去了,或鼠兔练就了如来神掌,粉碎了油桶跑了。

斜阳下的羌塘,化平凡为神奇



挡风的破油桶,第二天,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44(6-2),24.8K,宿营5014M


    又是追时间一天,将翻越可可西里山、横云山、玉帽山相交地带。预估会很难,地质复杂,实际出奇的好,一条条干硬河床及沟壑相互交错,如同网络。先前说过,干涸河道、沟壑都是首选推行地貌,原因是坚实的沉积物多,方向也好掌握。若是山地貌,就一定有硬沟可循,若是湖盆区,那一定有干河道可依。确定河道沟壑的最有效方式是GE地图,这也是GE地图唯一有实用价值的地方。羌塘广袤,GE细节无法呈现,但一条条沟壑却是清晰,将设计好的路线转成KML格式,同时再在周围多设些参考坐标,最后将GE地图打出,便能快速的寻找沟壑以及确定方位,速度和精准性极高。如果有支持位图的GPS手持机就更容易操作了。另随身携带一个传统指南针,电子罗盘不可靠,(电磁干扰大,有巨大风险隐患,)GPS算出方位角,用指南针定位。

    体能下降越来越快,到了十一点就惦着压缩饼干了。很难判断,是馋食物了,还是生理需求到了底限。应该两者都有,交织在一起,结成一对恶棍。眼镜很麻烦,大点颠簸就半搭着,袜子也不够穿了,必须将脏的洗掉,肚子闹的有些厉害,头发打结严重,内衣也够呛……这一切让我急于寻个完美营地休整一天。完美营地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硬岸的清河或湖泊,二是适合扎营的土质,三是天高云阔的好天气,后者简单,前两者是大问题。硬岸清河自不必说,适合扎营的土质同样也难。草地不平,沙地扎不稳帐篷,石砾地帐钉无力,漠土浮尘太厚……完美营地,应再加上遗世独立的风景,这又可遇不可求。

    大蒜开始发绿,变软,腐烂,只能将坏的部分咬掉食用。先前将大蒜分几袋密封,隔绝氧气,避免发芽,但随着白天温度升高,大蒜也有被捂烂的风险。大蒜是数着瓣数买的,每顿几瓣严格控制,人算不如天算。辣椒粉也是超出预期,估计也挺不了多久。如果没了这些敷料,馋嘴的欲望将更难控制,转而向主食寻找慰藉,后期,的确也这样了。

形单影只,一路相携


大蒜开始损坏,咬掉坏的部分仍可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45(6-3),14.2K,宿营4988M


    丰富的一天,天气,水文,个人生活。

    晨,雪原茫茫,暧昧雾气,风无一丝,静的诡异。所有的游戏规则仿佛都被抹去了,包括荒原的规则。一片静谧的暧昧白,却无迷失感,最大程度的自我。十一点就“饿”了,吃了路餐,然后在深陡的红土沟壑里翻上翻下,几度不支,最终进入可可西里山与玉帽雪山之间的宽阔台地。雪难觅踪迹了,风却猎猎起。下午两点,发现一个小海子,便打算休整,可惜不是一个完美营地,海子周围一片烂泥。下午四点半,经过玉帽雪山脚下的一条沙质河床,其间有一条溪水,沙重,但不至浑浊不堪。恰无一丝风,烈日当头,且视野开阔,可可西里雪山和玉帽雪山皆在视野,南北相对,勉强算个完美营地,便急速扎营,调整。

    先洗头,此行唯一一次,头发打结,再不处理,便成鸟窝。溪水太浅,水道中挖了一深坑,才蓄住水。然后洗脏袜子、内裤,挂在帐篷上晾晒。换了一套内衣,带两套,脏的一套扔弃。照镜子,很陌生的面孔,其实连声线也变了很多。清点食物,辅料消耗极快,主食控制的很好,于是决定增量,其实也由不得自己了,生理和心理都很难再支撑。修眼镜,用绳子串起,回想蛮可笑,一只腿的眼镜居然在鼻子上架了好几天。为何?应是一种麻木,半稳的眼镜不值得小题大做,它被更艰辛的旅行给埋没了。

    开始享受生活,自制酥油茶。一般藏人在野外的酥油茶非混合的,简单的油汤,我也如此。今天探索了下,把酥油和茶水装在杯子里,上下猛摇50次,左右猛摇50此,前后猛摇50次……就像调酒杯,油茶完全混合,味道绝对比所谓的知名藏餐厅要好,因为他们不可能用好酥油调制。一边喝着香喷喷的酥油茶,一边远眺着可可西里雪山,对前途满是憧憬。

    忽听见帐篷外有流水声,出来瞧,发现河床上遍布分叉的河流,这离先前挖坑的单溪不过两小时。这是一个重要的河流节点,随着温度升高,雪山加速了融化,季节河开始苏醒。不想再挪动帐篷,便用铁锹将切过帐篷边缘的一条浅沟堵住。事必,发现先前因水沙太多没有补水,这下只能打些泥水沉淀明天用了。

一片静谧的暧昧白,却无迷失感


途遇海子,周边烂泥,非完美营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制混合型酥油茶,享受生活


眼镜折腾好,很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晾晒衣服,此时浊水未起


傍晚,水漫河床,突兀



一夜间,季节河苏醒了,这既非好消息也非坏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46(6-4),24.6K,宿营4937M


    天气,整天都很糟糕,唯有晚霞亦真亦幻。河流苏醒,浊水在宽阔河床上四溢,上午过了无数小河岔,皆不深,不难逾越。到了下游,河床再度干涸,上游的水还没下来。中午太阳出来一会,正休息吃饼干,闻滔滔声,见一股浊流顺着沟槽涌下,急忙起身推行,黄色浪头基本追着脚后跟,有黄河之势,却无黄河之实,很有趣。直到一处开阔地,水流被分散,适才喘口气。用不了多久,河床将会被融水彻底打通。有些河汇入盆谷低处的湖泊,有些则满溢在开阔的空地上,形成吃人沼泽。

    随后,大雪风天,湿脚极冷。再随后,对流天气,一会东风压倒西风,一会西风压倒东风,两股妖风纠缠过程中,惊雷四起。此行第一次,之后是常态。惊雷是雨季的号角,我并未从中听出惊悚意味。对羌塘的雨季早有提放,没有人能在雨季穿越羌塘,机动车更不行了,所以,雨季里的羌塘才是真正的无人区,没有盗猎的,探矿的,游荡的,出风头的。原计划四月初进入羌塘,只压雨季十来天的时间,后因背运晚了二十天进入。当下还感觉不出这晚二十天有什么严重后果,如果早知,那些设计的逃生路线就会派上用场了。

    下午到达旭光湖,一个超强风暴团正从身后涌起,风暴前锋蔚为壮观,只见玉帽雪山被一点点吞噬。仔细观察,风暴前锋离我尚远,且风向东南,我非挡道,便拿上水袋准备去湖畔打水。走了不过十来米,不放心,回头一瞥,只见一团白色急速涌来,心想不好,奔到自行车处,刚掏出救生毯,这风暴便夹着冰雹昏天黑地了,十分恐怖。救生毯,十元钱,就是塑料布涂上一层锡箔。此行第一次用(总共用两次),当时见风暴来,就觉非同寻常,掏冲锋衣肯定来不及了,顺手取了夹在背包外侧的救生毯。十元钱,效果好,昏天黑地中不觉一丝冷意,但明显感觉自行车被推动了,人用脚撑住地面才能稳住,勉强测了风速,瞬间十一级。

    风暴掠过后去打水,旭光湖被搅得一片混沌。傍晚进入一条纵深河谷,三头驴子带路,在河道中央,走一段等我一段,我只能断定此驴非常驴,心智过高了。约半个小时候,三驴跃上山坡不见了。我查看地图,正好是横切至烈马河的标点处。推上两河之间的草地,天色渐暗,打算宿营,却发现周边有许多小土坡,因昨夜有梦,和土坟有关,心有阴影,便又往前推了数百米,并将帐门面对亦真亦幻的晚霞。

夜风雪,湿软,赶路无视


季节河苏醒,破鞋子,很纠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可西里山脉,青色山梁


魔幻色彩,羌塘夕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47(6-5),27.8K,宿营4868M


    上午漫河滩,过水难以计数,鞋湿透,脚泡白,冻僵。水多从鞋子烂口处渗进,很担心之后的日子。中午摆脱水域,进入干谷。谷地中有一块孤雪堆,呈冰性,高约两米,尘染,有些时日了,周围是一圈动物脚印。不解,首先干谷里此处唯一,即无冰川推至的可能,也无地泉喷塑的迹象,更无积雪不化的因素。不解二,一圈动物足迹,却无靠近,仿佛是一场围绕篝火的晚会。此景随后两日又各见一次,同样状况。

    下午进入另条一纵深河道,闹肚子,半响才注意,右首一只野牦牛虎视眈眈,左首三只藏羚羊好奇张望。好不尴尬,他们一定在想,这玩意蹲在地上作甚?河道探路,确定走向,是一百八十度后正转,回程从山梁上直插,由于没带GPS,无法准确判断停车之处,犹疑之际,见先前观我闹肚子的三只藏羚羊背对我往河谷下张望。我一个恶作剧,吓的羚羊惊慌逃窜。走到羚羊先前处往下一望,见是自行车。原来三只藏羚羊尾随了一个多小时,非要把我研究个透彻。的确,这里野生动物如同人类,对未知充满好奇。

    今天罕见的吃了六块压缩饼干,先早早吃了两块饼干,下午吃一块饼干,找了个太累的借口又吃了一块饼干。傍晚时分为庆祝即将抵达若拉错又吃了两块饼干。最初,一天两块饼干,分两次食用,支撑着漫长的白昼,那样的豪情万丈再也不复,只剩下一副被欲望填充的皮囊。

    七点就扎营,天气不好,浑身也湿乎乎的,又来了几头野驴在山坡上盯着帐篷良久,我希望他们能给我驮些压缩饼干出来。大声问可否?他们吓跑了。

水漫河床,但下游尚未贯通


野驴和藏羚羊混合群,有意思


守望帐篷,却不愿为我驮些美味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48(6-6),23.8K,宿营4871M


    照例,顺着一条浊水四溢的河床来到若拉错湖畔,这里是动物坟场,白骨累累。老死病死的野牦牛随处可见,尸体被野兽撕的散落。伴随死亡的是生命,此处的野生动物繁盛有如牧场,这与湖畔大片的硬草地及温湿小气候有关。

    沿着湖畔走,很少见的硬岸,蓦然发现一条“车印”,只有单道,约二十多公分宽,十公分深,起初怀疑是牧民的独轮车,后想想不现实,此地无人区腹地,人力独轮车即便能到也无法压出如此厚实的“车印”。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机动车所为。之后的日子里,常见到此种“车印”,一直到阿尔金白石山下。很大谜团,不解,后期深入雨季有所悟,“车印”是野牦牛的安全通道。它们同样惧怕冻土消融和沼泽,巨型身材比人更容易陷落,所以一条坚实可信的通道是生存必须。有些“车印”里充满牦牛脚印,有些“车印”则被踩实脚印难留。最后的疑惑,牦牛可以在二十多公分宽的通道里行走嘛?事实上是可以的。这是野牦牛在无人区腹地生活习性的一个重要发现。之后的日子里,有相当长的一段路是压着野牦牛通道走的,的确安全可靠。

    午后,湖畔一场风暴过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芬芳。“泥土芬芳”不是形容词,他是暴雨过后泥土中的植物孢子被释放而产生的怡人气味,这是春天到来的显著标志。想必很多人有过类似经历,某个午后,雨后浓烈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下午来了一场更猛烈的风暴,平均风速达到十级,风中夹杂着硬雪子,若迎风的话一分钟就能把脸打烂。我躲在一条深沟里,见风暴时间太长,便琢磨利用下势能。先探了几十米的路,人不稳,回程倒着走,花样脸可不能毁了。确定前方地貌后便跃出深沟,那风瞬间就推着人急速向前,甚时,我得小跑才能追上自行车的步伐。雪子从耳畔呼啸而过,前方一片昏暗,没有视野,却也无阻挡,如此晕头转向的被风推了几公里,实在奇妙。风暴渐歇,忽见遍地的小花,多到难以下脚,紫黄两色,粘着风雪,楚楚可怜。羌塘,冬天与春天并存。

    蒙蒙中,前方一头小野驴,像是迷路,游荡着,伴我行了一程。雾霭散去,一群野驴围着我绕圈奔跑,时而一列绕圈,时而分成两列相迎绕圈,持续良久,他们难道特地为我表演“驴术”?若论羌塘最爱的动物,一是野牦牛,二就是野驴了。前者外表狂野、内心温和,后者外表温和、内心狂野。为人处事,更欣赏后者,但凡不惹事,逼急了一个驴后腿,不是常说嘛,脑袋被驴踢了。


刚老死的野牦牛,他们社会形态是老者自动离开族群,寂寞死去


尸体很快被野兽撕裂,累积的白骨更是遍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暴肆虐,湖面呈现汪洋的气魄



若拉错湖畔的野牦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场风暴后,春天蓦然眼前,冬天与春天并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野驴很热情,为远客表演着精彩驴术,并让我代祝全国驴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49(6-7),24.9K,宿营4943M


    目标,翻越若拉冈日与可可西里山之间的台地,进入多格错仁强错盆区。路线好寻,若拉冈日一条山脊向北延伸,尾端有一座独山,锁定即可。台地缓上,需横切多条雪山下的山涧,有水则只一条。山涧充满浑圆巨石,这在羌塘河流地貌中少见的。其中一条山涧两岸陡峭,土质,河道里却是无数有棱碎石,应是冰川造就。此河难逾,思量之际,三头野牦牛从远处山坡上直冲下来,逼近二十米才转向,冲刺时间、路程之长罕见,我也着实心里没底一回。
过了独山垭口是一片高山草甸,厚,块状,也是羌塘少见,一地牦牛粪,牦牛四处散居,貌似牧场。

    海拔6035的若拉冈日雪山一直在右首近处,相对高度低,浑圆无势,总有上去溜一圈的冲动。左首则是锯齿状的可可西里山脉,宛如一把钥匙,若是,一定是打开羌塘宝藏的钥匙。

    傍晚寻路,走了数公里,遇一奇景,斜阳下的金光透过云层打下几束,照在草地上的牛群,看得忘乎所以,用眼睛代替相机拍下。

    今天发生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就是炉头坏了。炉头坏了,无疑等于慢性自杀,所以国外探索者一般此长线,多会备一个炉头。早晨从六点半修到十点半,晚上从九点修到凌晨一点,全天修理时间八个小时。此前,炉头多次修理,多是分火盘和喷嘴积炭,清理便好,而今天似乎没这么简单了。早晨,炉子反复拆多次,总算折腾出些小火苗,烧了热水上路。晚上,又把炉子拆得七零八碎,能拆的都拆了,不能拆的硬拆。话说炉头是借朋友的,肯定比主人分解的厉害,因为没他那么爱惜。发现症状,是油管和喷嘴连接处的细管堵塞,内部,垂直,针眼般小,根本没法疏通。不知拆了多少遍,折腾了多少次,很焦心,依然无法打通淤积,倒是把汽油弄得四处。一次点火中,帐篷里火焰腾起,以最快速度将油炉扔到帐篷外,然后扑灭帐篷里的火苗,万幸,无大碍,只是防潮垫烧黑一块(帐篷等都是防火材料,只融不燃,速度快可避免杯具)。若迟疑一秒,后果不堪设想。实在无法,我已接受现实,炉子彻底废了,一路冷水泡糌粑何妨?客观说,这个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在羌塘,如果连基本的热水都无法保证,确是和慢性自杀等同。至于烧牦牛粪,那是过度的浪漫主义,不现实。正因此,我又侥幸的一试再试,把喷嘴拆下,当废品折腾,直烧油管。忽然,“嘭”一声,火焰蹿升,烈焰熊熊,又是连忙把炉子仍到帐外。心里却是兴奋,炉子被烧通了?等火焰熄灭后,再次试验,果然,炉子正常了,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的一次典型案例。爱迪生试验灯泡,最后一刻,世界亮了。

右首若拉岗日相对高度低,浑圆无势,总有上去溜一圈的冲动


左首可可西里山脉,呈现钥匙形态,玩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稀有的厚草甸,牛粪随地,远处黑点是牛不是粪

这个拍照姿势有点像芙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73945yulam 于 8-7-2012 08:59 PM 编辑

D50(6-8),23.9K,宿营4833M


    整五十天了,却是迄今最狼狈的一天,究其原因,雪的节点。

    一天无照片,艰难前行。天空阴沉,大风裹挟冰雹时起。前路缓下且平铺,视野模糊也无妨,心里多少有些迷失感,全靠回望车轮印判断直行。唯一陡坡上演完美前空翻,顺坡溜一段,刹车早已真亦假,速度快,见一个沙坑,心想不妙,少顷前轮陷死,人被甩到空中。意识清晰,想着摔在沙土上没什么大不了。随即三百六十度前空翻落地,没有一丝卡带,就势爬起返身扶起自行车继续推行。稍后,才想起先前的流畅,一番自嘲,真是帅呆。

    下午七点过一条宽河,不再是小河小沟,四条主道,十多条小河岔,先探路到对岸,确定河底软硬分布。回程中,大风夹着鹅毛大雪扑面而来。恐怖的序幕终于拉开,雪不再干硬,而是着物即化的湿雪,衣物快速湿透,有如水捞。羌塘,不怕下雪,不怕刮风,可一旦进入雨季,雪变得又湿又软,加上大风裹挟着湿空气,挺不了几分钟就会把人体温抽尽。另外,湿雪也直接影响到地表变化,那就是沼泽和烂泥回归了。淌在回程的水中,挣扎着,是先扎营休息,等天气好转再过河?还是趁摸清了水道长痛不如短痛?答案是选择短痛。

    下身是水,一片冰寒,上身湿透,前方那鹅毛大雪封了视野,完全靠先前的GPS轨迹过河。半途便不支,浑身发颤,强忍着在水中推行。过河,即刻扎营,脱下湿衣,钻进睡袋,然后首次在内外帐之间生火烧水,来回三趟,一点五公里,体温低到极限。若论羌塘冻死,唯雨季风险最大,因为来不及防范,就可能在一场猛烈的冻雨湿雪中丧失体温。今日,天气的渐变,雪的节点,超轻羽绒服彻底进入了历史,换上劣质冲锋衣(此前50天只穿过一次),着装开始以防水为主。



完美营地,西羌塘清澈湖一带

野生动物乐园,和谐共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12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51(6-9),0K,宿营4833M


    天气未见好转,阴沉,冷风,身体还未缓过来,蜷缩到十点钟起来,依然裹在睡袋里烧水热身。烧水过程中,又吃起糌粑粉,已然成了常态,糌粑粉成了无法抗拒的零食。无需水,满嘴粉末,如果不加限制,可以连续吃掉二两,竟也不觉得口干舌燥。下午一点,多云,太阳时闪,裤子干了,鞋子阴湿,羽绒服还在滴水,穿上拖鞋,披上正式上岗的冲锋衣在周边溜达。

    原本只是溜达,稍微探下前路,没想越走越远……先是登上河边一座沙山,瞭望前方见是一片沼泽,于是下山往北查看有无硬土通往高地,以便绕过沼泽。下山,干河道,草地,小海子,河滩……大约走了三公里终于确定可借高地绕过沼泽。回程中,土坑里窜出一只狼,闪电逃遁,因为连脸都没看清,此类遭遇均未归入猛禽数据里,或许是只狐狸什么的。但被狼这么一闪,居然迷路了。上了沙山,沿山脊边行边往下张望,可怎么也找不到帐篷。由于昨日阴霾天气没有显著坐标,对岸一片稀疏草地不分彼此,营地附近地标物更没留心,导致俯瞰山下河道基本一个摸样。一会儿觉得帐篷在东,恒下心往东寻,觉得不对,又恒下心往西寻……如此反复数次仍没发现帐篷。

    又开始认为帐篷被沟壑土坎挡住,于是下到半山东西搜寻,即有视野又少阻挡,未果。又沿着河边滩涂东西搜寻,总能找到昨天过河车印吧,未果。

    真是见鬼了,心态有点失衡,胡思乱想着。如此一段短程,且有河道可循,怎么帐篷会找不到呢?糟糕的是,午后的小风暴团生成,那边一团,这边一团,雷声此起彼伏。再找不到帐篷会很纠结,睡袋、衣服都在帐外晾晒,更纠结帐篷会被风刮走,临走之前未有任何加固,溜达嘛。一片冰雹已经扫到了我,顾不得,再恒心,告诉自己,不能再疑神疑鬼、犹豫不决,一直走到河西端一个小冰湖,冰湖之上是一片沼泽,这说明,帐篷必在相反一端,但又不能百分百确定,纠结啊。再恒心一直往东,一直走,不管内心忐忑,反正见鬼了就见到底吧……六点多终于看见帐篷,真激动,那可是家,荒原里的归宿。

    好在没哪个小风暴团扫到帐篷,正庆幸,一股大风将睡袋吹了数米,离水咫尺,真险。折腾的够呛,甩掉拖鞋上的泥,躺在帐篷里一边干吃糌粑一边反省,到底缘何?至今仍无答案,在谜一样的河流边茫然徘徊数个小时。

上午还未完全缓过来,依旧裹着睡袋烧水暖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1-2025 06:00 AM , Processed in 0.1183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