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逸笔草草

新作。 菜根谭二十二则长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6-2009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说声多谢!
容我再问一掛﹔
上世紀五十年代兴起的南洋画风,有否继续延衍?
有必要再特意传播吗?
可以告诉我们有关南洋画风的来龙去脉吗?

谢谢。


李兄,关于南洋画风的历史,上两则贴上来的文章,应该可以让你有基本上的了解。

现在,我只想交流个人的一些想法而已,主要还是南洋画风跟当下的继承问题。

对我而言,南洋画风的诞生,主要还是我们的祖先从中国移民南来,到定居成为侨民这一个背景下而产生的。

当时英殖民时代,与中国当时的乱世,定居在南洋一带的华桥,不得不考虑自己和自己下几代的何去何从。

这是对当时的华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认都没有肯定的答案,于大家都得思考自己未来“身份”的问题。

南洋画风,对于画家而言,选择的是即不是回去中国,也不跟随英国政府,而是在南洋这片土地上寻找自己和开拓自己的未来。

也就是说,画家选择的身份是从移民到桥民,然后是居民。

其中的精神价值是本土性的认同和肯定,另一个是对当时的强权(英殖民政府)的反抗和否定。

现在,还有人继续画南洋画风吗?

就好像,现在还有人画印象派的画风吗?还有人画海派的画风吗?

答案肯定是有。为什么?

首先,是市场。一般的买画者和收藏家,基本是跟不上艺术家创造的脚步,一些主要的流派就成了买画者的认购对象。

其次是,画家的学习成长过程,我们不能要求画家一开始画就是完全的创作,因此,模仿老师,模仿自己相关的绘画流派,模仿世界最潮流的画风,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个时候画家出来卖画,又有市场,何乐而不为?

其三。尤其在东方,水墨画最为明显。许多人把画派当着文化来继承,当着家传之宝来传世,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形式。有人买画的理由是什么,这位画家是徐某某大师的儿子,这位是画家是齐某某大师的徒弟,悲乎?

好了回到正题,当下要不要画南洋画风,对我而言是一个画家很个人的问题而已。

当今,
我们生下来就是大马的一份子,华裔(不是华桥)在目前的时空上思考的不再是居民问题,也不只是国民问题,更多得是如何更公平的,理直气壮的国民问题。

我们所想的已经超越和离开南洋画风所想的太远了。

如果我们已经超越南洋画风,我们可以自创画派,什么名字都可以,如大马主义。。。。。。

如果我们还在南洋画风里,那我们就是只历史上的一个影子而且。

这一卦的交流就写到这里,谢谢你的回应。



[ 本帖最后由 逸笔草草 于 2-6-2009 11:41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90 收起 理由
林绍胜 + 190 还是人最有耐心回答,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2009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正如草兄所言,如果当今想回步至昔日的南洋风里,也只能进去凭吊往日的遗迹,去追思先贤们处身设地的保护自身民族文化的精神表现而已。

很多人却认为画本地景色便是南洋画派,南洋画风了。

一个人写他所见所闻,画他所视所触,这就是一位写作人或作画人应尽的本份,这些负责任的人汇聚一起,在一方区域显示效益时,就会成为适时的流派。

时空的前推,如果我们是活络的,也必定会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所有进化。写作和写画的方式和要求也当会随机生化。

宇宙随时演化,更遑论依附在本原体上的有机事物,它将逃不过向前演进的宿命。故此,借古鉴今,古为今用方为上策。只沉缅于古而忘了自身的今就如未曾出土的陶俑一样。

此为一己之言,错了或过了多多包涵,并予批评。



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99 收起 理由
林绍胜 + 99 好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6-2009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兄所言极是,希望李兄多来交流。

也希望能欣赏李兄的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9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逸笔草草 于 4-6-2009 01:10 PM 发表
李兄所言极是,希望李兄多来交流。

也希望能欣赏李兄的大作。



我的书法由於缺少耐心临帖,百病滋生,书画同源,画也着病不浅。

但是,我仍然会另发新帖,把画送上,让前辈们评评,以资长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09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论坛,我个人希望大家都是平等的,

把现实科生活中那些长幼,学龄长短,身份高下,性别尊卑,通通放一边。

这样交流会让大家坦诚些。

把心中的话说出来,我只是想大家来个以礼相侍就好。

不诚意的来帖和不礼貌的文字我一向不回应。

李兄,你的书画自己的作风,大家的意见只是意见而已,

里边没有太多的对错是非,你觉得不错就收下来,觉得不对就一笑处之吧。

李兄的书画,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尽善之处,但李兄的文笔和见解却是很高。

俗话说,眼高手低。直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09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墨画。鲤之五。

二尺X二尺。 安徽单生宣,水墨设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9-6-2009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文系列。 老子第二章。

四尺X四尺,三屏。安徽单生宣,墨与金色颜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90 收起 理由
林绍胜 + 190 爽,金金色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逸笔草草 于 9-6-2009 09:52 PM 发表 金文系列。 老子第二章。四尺X四尺,三屏。安徽单生宣,墨与金色颜料。




好喜欢这样的作品,虽然是幅书法作品,但间中又有画的意味在里头。

草兄以大块的墨底并以金漆书写,更能衬托出金文文字造型上的多变与趣味性。

整张作品气氛上营造的不错,能在传统的格局中带出新意,上品也!

存属个人意见,说错的地方还有望草兄纠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6-2009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只能说:“耗子衣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6-2009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润墨堂 于 9-6-2009 11:07 PM 发表




好喜欢这样的作品,虽然是幅书法作品,但间中又有画的意味在里头。

草兄以大块的墨底并以金漆书写,更能衬托出金文文字造型上的多变与趣味性。

整张作品气氛上营造的不错,能在传统的格局中带出新意, ...



谢谢你的评语和欣赏,

这些作品作来有点费时,所以很少制作,

那天刚好有好多学生留下墨,倒了有点学浪费,所以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6-2009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bling 于 10-6-2009 10:44 PM 发表
就只能说:“耗子衣服!!”




总是说一些我不明白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09 08: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字一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09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荷塘月色。

四尺半开,四川五色宣。

长锋羊毫,中华墨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99 收起 理由
林绍胜 + 99 「耗」纸一幅 ^ _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09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bling 于 12-6-2009 08:29 AM 发表
好字一幅。。。。。。。。


给你炸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09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款提得好,按500,出5000.(事半功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6-2009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银行真的按500,出5000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6-2009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kbling 于 12-6-2009 08:29 AM 发表
好字一幅。。。。。。。。

耗子衣服。。。。。。。。
幽默有趣。。。。。。。。。
刹时间还害得人摸不着脑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6-2009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皓月千里。

四尺半开,四川五色宣,长锋羊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6-2009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白雁横空。

四尺半开,四川五色宣,羊毫长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51 收起 理由
林绍胜 + 151 又耗纸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6-2009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逸笔草草 的帖子

“皓月千里”,“荷塘月色”两幅作品无论在空间及线条上都处理的非常好。好字!

“白雁横”在出现太多的重复性直线条,空间变法不大,比较普通了一点。
个人浅见,多多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8-2025 07:29 AM , Processed in 0.12939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