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cliew

[教程] 虚虚留又再黑白讲>>蘸水笔的使用方法>>7页166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3-2-2008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jamango 于 12-2-2008 12:22 PM 发表
终于爬玩帖了。
西西流果然不是盖的 ,这个帖子让我受用无穷,不管怎样我都要顶!

铅笔方面,我一路来是用Rotring 300 clutch pencil,手感非常好,是用特殊金属制成的,但不重,很轻 ...


大王光临,小的叩谢大人,也谢谢大王恩赐的马桶盖一个,明天小的这就带在头上去逛街

大王的这个神笔的确是这一回事。这个笔非常好用。!!!highly recommanded.

小的本身也有一支是stedtler牌子的。顺便一提的是使用这种自动笔必须购买一个特制的削笔心器。像个圆筒的东西。把钝了的笔心插入,转动圆筒就可以把笔心削尖。

这东西是autocad还没有流行时,画机构图必备的,目前已经没有机械工程师使用这种东西草稿蓝图了。

不经大王这一提,还不知道这种自动笔原来这样便宜啊?以前小的需要20两银子才能获得一支。

至于那盒笔心,的确可以用很久很久.......

谢谢大王提出,大王请继续发布您的画画教程,小的非常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2-2008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ffee-ping 于 12-2-2008 06:30 PM 发表
笔心笔素描>>强调要使用的线条>>用原子笔简单地上墨>>擦掉铅笔线>>重新上墨>>SCAN


小的细细品味大人的说法,再用了一个早上打坐观想,最总还是觉得这个做法非常逻辑。

以上做法可以说是双重保险,就是在固定线条方面有原子笔的底线作为依据。同时可以免除在上墨后擦掉铅笔线可能造成的画面破损。

问题点可能出在“用原子笔简单地上墨“这个环节。小的假设原子笔的使用是要抓出基本轮廓,可是在擦掉铅笔线的时候有可能会破坏掉部分的轮廓。理论上在铅的表面使用油墨可能无法顺利黏着在纸纤维上。在擦掉的过程中部分油墨会脱落。

虽然脱落的部分很小,可是对日本漫画的这种小尺寸来说,很小的线条破损也最好避免。当然,最后在上墨时在盖掉原子笔线时以上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这种打稿法《暂时命名为KPP打稿法》唯一的缺点是在铅笔稿打出来的暗影是否也许要擦掉?因为暗影通常会使用fine liner画出,无法在原子笔这个阶段就上暗影。关于这点,需要在咖啡大人研究院的团队试验后发表的1000页白皮书才能知道答案了。期待大人发布研究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2008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jamango 于 12-2-2008 12:22 PM 发表
终于爬玩帖了。
西西流果然不是盖的 ,这个帖子让我受用无穷,不管怎样我都要顶!

铅笔方面,我一路来是用Rotring 300 clutch pencil,手感非常好,是用特殊金属制成的,但不重,很轻 ...


小弟我也曾经用过类似~~是Staedtler MARS 780 型号的`~如果不是看到大大的贴子,我既然把它给遗忘了..原因是...现在比较难买到他的"心" ,还有我刨笔时比刨铅笔更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2008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liew 于 13-2-2008 12:12 AM 发表


大王光临,小的叩谢大人,也谢谢大王恩赐的马桶盖一个,明天小的这就带在头上去逛街

大王的这个神笔的确是这一回事。这个笔非常好用。!!!highly recommanded.

小的本身也有一支是stedtler牌 ...


大大的staedtler牌那支是否和我的相似? 关于那个特别的铅笔刨是怎样的?方便拍个照方上来分享分享吗?我可能可以重新执回那支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2-2008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铅笔稿中使用的工程笔

这里我再简单的介绍这种普遍在工程领域使用的自动铅笔。这种笔被称为 lead holder(中文通常叫工程笔)。它不像自动铅笔(machenical pencil)那样每按一次就自动的把铅芯推出笔头一点。当按下时,夹口会松开,这时需要用户自行调整需要的笔芯长度。当手指离开按钮时,夹口自动锁紧,重新把铅芯夹紧。
下面图示是德国 Staedtler 的 MARS 780。


下图是MARS 780专用笔芯。2mm 直径。有几种黑度和硬度。通常HB比较广泛被使用在草稿上。


MARS 780的内部结构


MARS 780的夹口细节:


Staedtler 502 Lead Shapener。MARS 780的专用笔芯刨。
右图黑色部分可以在铅硝满后拆开清洗。全朔胶制造,起码20年不用更换任何部件。德国就是这个强!!
中图的下方两孔可让笔芯插入调整适当的刨削长度,然后才插入中间的大孔,如右图中所示,旋转笔芯刨蓝色部分,3秒钟内削尖笔芯。


芒果大王这款应该也是类似的工程笔。可是应该会更好,因为是全钢打造。MARS 780为全朔胶体,除了机械部分是铁造之外。

忘了说明一件事:

如果不愿意购买笔芯刨的话,MARS 780的笔芯入口的那个铁塞有个小孔。那个小孔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笔芯刨。如上图所示,把笔芯插入那个小孔旋转也可以削尖笔芯。
可是削出来的效果不会像笔芯刨那样好,同时刨出来的笔芯斜度较大(如上图最下一个削尖后的笔芯头部特写)



[ 本帖最后由 ccliew 于 13-2-2008 04: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2-2008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ndaren 于 13-2-2008 10:53 AM 发表
大大的staedtler牌那支是否和我的相似? 关于那个特别的铅笔刨是怎样的?方便拍个照方上来分享分享吗?我可能可以重新执回那支笔~~~


不用考虑,去买个专用铅芯刨开始使用它吧。

是的,您使用的和小的是同个款式,叫 Staedtler MARS 780 Lead Holder。
它的专用铅芯叫 Staedtler Mars Carbon 2mm Leads。
它的专用铅芯刨叫 Staedtler 502 Lead Shapener。

您需要的使用指南就在楼上,希望这个图示可以令您了解这种工程笔的使用。

这东西已经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被广泛采用在蓝图草稿中。再次感谢芒果大王的无私,把一些容易被遗忘的工具重新介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2-2008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liew 于 13-2-2008 03:39 PM 发表


不用考虑,去买个专用铅芯刨开始使用它吧。

是的,您使用的和小的是同个款式,叫 Staedtler MARS 780 Lead Holder。
它的专用铅芯叫 Staedtler Mars Carbon 2mm Leads。
它的专用铅芯刨叫 Staedtler 502 Le ...


果然一样!!!不过那个铅芯刨倒是没在什么地方看过。现在哪里还有的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2008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liew 于 13-2-2008 12:34 AM 发表
小的细细品味大人的说法,再用了一个早上打坐观想,最总还是觉得这个做法非常逻辑。

以上做法可以说是双重保险,就是在固定线条方面有原子笔的底线作为依据。同时可以免除在上墨后擦掉铅笔线可能造成的画面破损。

问题点可能出在“用原子笔简单地上墨“这个环节。小的假设原子笔的使用是要抓出基本轮廓,可是在擦掉铅笔线的时候有可能会破坏掉部分的轮廓。理论上在铅的表面使用油墨可能无法顺利黏着在纸纤维上。在擦掉的过程中部分油墨会脱落。

虽然脱落的部分很小,可是对日本漫画的这种小尺寸来说,很小的线条破损也最好避免。当然,最后在上墨时在盖掉原子笔线时以上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这种打稿法《暂时命名为KPP打稿法》唯一的缺点是在铅笔稿打出来的暗影是否也许要擦掉?因为暗影通常会使用fineliner画出,无法在原子笔这个阶段就上暗影。关于这点,需要在咖啡大人研究院的团队试验后发表的1000页白皮书才能知道答案了。期待大人发布研究结果!!
我明白你所提出的问题
但是呢,我一向以来开发的技术都是针对我自己的特长而设计(因为我身边的朋友都不会绘画的)
给别人用也许用不惯

-首先说的就是"以原子笔上第一次墨"
用铅笔打了草稿后,无论是用墨水笔还是原子笔上墨,擦掉铅笔线之后还是会抹消一部分的墨水的(因为涂在铅笔线上的墨水会随着铅笔线被擦掉)
我个人选择先用原子笔上第一层墨是因为
A-原子笔的线条比较细
B-受胶擦的影响不大
C-原子笔的线条可以用墨水笔的线条盖过
D-原子笔的线条可以代替针笔的线条(SCAN进电脑,效果几乎一样)
E-可以简单地上第一层墨(由此选择要使用的线条,也在确定上墨的时候不会上错线条)

-而再来就是"具争议性"的"上第二层墨"
争议性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为自己的作品上墨
(我则有点不同,我非常喜欢作品上墨了之后的感觉,也觉得上墨并不难,上墨训练法请参考我的帖  http://chinese3.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912307
好了,续原子笔的第一层墨,上第二层墨水可以:
A-让墨水笔的线条更明显
B-让自己心里有个底要如何上墨(因为已经上了一次)
C-上第二次墨可以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线条粗细的表达上
D-减低上错墨水的风险

-大家可以试一试我的方法,再给我FEEDBAC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2-2008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coffee-ping 的帖子

这样说看来就只有我们两个知道自己在讨论什么....让小的看看如何画个草图给有兴趣的人明白。

至于您提出的方法,还有一个方案是蓝色铅笔.....可以在最后PS加工时完全去除掉铅笔线.....小的没有用过,不知道方法是否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2008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ndaren 于 13-2-2008 07:30 PM 发表
果然一样!!!不过那个铅芯刨倒是没在什么地方看过。现在哪里还有的卖呢?



各大文具行均有出售.....不肯定的话就把笔带给文具店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8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ccliew 的帖子

好像很好用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8 07: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liew 于 17-2-2008 07:03 PM 发表
这样说看来就只有我们两个知道自己在讨论什么....让小的看看如何画个草图给有兴趣的人明白。

至于您提出的方法,还有一个方案是蓝色铅笔.....可以在最后PS加工时完全去除掉铅笔线.....小的没有用过, ...
是ART STUDENT常用的技巧
要另外买一支蓝色铅笔咯
虽然我没用过,但是知道行得通
道理就象拍电影特效的绿色背景一样
详细步骤我忘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8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想跟大家讨论
软体式的打网

现在电脑发达,所以漫画家都改用电脑打网了
而也出现很多打网的软件

但是,问题来了
如果打了有点点粒粒的网纸
再把原稿放大缩小的话,网纸会变样
有没有解救方法呢?

还是干脆上灰色代替打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8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ffee-ping 于 18-2-2008 09:02 PM 发表
另外我想跟大家讨论
软体式的打网

现在电脑发达,所以漫画家都改用电脑打网了
而也出现很多打网的软件

但是,问题来了
如果打了有点点粒粒的网纸
再把原稿放大缩小的话,网纸会变样
有没有解救方法呢?
...

基本上在电脑看起来变样,可是print出来还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2008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41234 于 18-2-2008 11:14 PM 发表
基本上在电脑看起来变样,可是print出来还是一样的。


这个是个很大的学问,不是这样容易说明白的。
不同的网纸密度所呈现的效果完全不同。而且,必须了解黑白漫画在印刷时和在电脑屏幕上的差别在那里。
除非使用的是6色珂式印刷,不然的话,不能使用PS中渐灰的效果。所有在黑白漫画中的灰色都是点阵组成。如果企图在黑白漫画中使用了淡墨或是纯粹的渐灰,那印刷后的效果将会是一块块的。

对上述的说明,最简单的测试方法就是使用复印机。您可以尝试把在电脑制作不同的渐灰效果,然后再拿去复印,您会发现,效果会时好时坏。最坏的效果就是糊成一小块。如果使用网纸的话,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复印,效果永远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8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liew 于 18-2-2008 11:37 PM 发表


这个是个很大的学问,不是这样容易说明白的。
不同的网纸密度所呈现的效果完全不同。而且,必须了解黑白漫画在印刷时和在电脑屏幕上的差别在那里。
除非使用的是6色珂式印刷,不然的话,不能使用P ...

基本上也有渐层的网纸,也是点阵的。

coffee-ping主要的问题不是这个,所以我就简单的说了。

不过其实基本上如果是用灰色的话,我们通常就会自动自发的把发给厂商的图转化为点阵图(gif),那原本的灰色在放大下也是会变成渐层点阵的。所以这个只是处理上的方法,问题不大。

这个是我的头像 grayscale 化之后的样子。



放大。



转化bitmap之后的比较。



[ 本帖最后由 12341234 于 19-2-2008 03:0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2-2008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12341234 的帖子

轉成Bitmap後的那張圖,
外圍的雜訊應該影響不大吧?



P/S:距離俺下一幅作品還有2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8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八云 于 19-2-2008 12:02 AM 发表
轉成Bitmap後的那張圖,
外圍的雜訊應該影響不大吧?



P/S:距離俺下一幅作品還有2天……

不显眼啦。

至少在print size下根本看不见。

当然如果你有处女性格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08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41234 于 19-2-2008 12:05 AM 发表
不显眼啦。
至少在print size下根本看不见。
当然如果你有处女性格的话………………


大人必须使用镭射打印为标准。
如果单纯的使用任何的图形转成ruster format点阵,必定会有您在楼上贴出的状况,而这种情况在印刷时是很明显的。(请相信小的一次.....
在黑白漫画中,细微的墨点也可以造成很严重的画面破坏,因此您不能使用渐灰,而必须使用网点做出灰色的效果。
您可以想象一个完全白色的画面上,即使是一颗小黑点也可以直接被注意到,所以这个理论就说明了漫画中的整洁和网点跟线条间的重要关系。

您可以使用comic studio中的网点和ps中的渐灰使用镭射打印,然后注意其中的细微部分,就可以完全了解我要表达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8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ccliew 的帖子

俺使用Vista 的關係……,
完全使用不到Comic Studio……



P/S:距離俺下一幅作品還有2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9-2025 09:26 PM , Processed in 0.1329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