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8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末遇上一个前辈,他问我:“看你的文字,想问你是不是一个宗教信仰信念很强的人?”
我不是一个称得上宗教信仰信念很强的人,因为我对于宗教的认知很少,几乎没有。
我对于认知这东西都建立在领略和融合与生活里的基础上,所以,与其说我是个宗教信仰信念很强的人,不如说我是一个思考份子。
对我来说,生活就是学问。
说着说着,来看看一篇转贴文章吧!
A young lady named Sally relates an experience she had in class, given by her teacher, whom we'll call Brother Smith. She says Brother Smith was known for his elaborate object lessons. One particular day, Sally walked into class and knew they were in for another fun day. On the wall was a big target and on a nearby table were many darts. Brother Smith told the students to draw a picture of someone that they disliked or someone who had made them angry and he would allow them to throw darts at the person's picture. Sally's girlfriend (on her right), drew a picture of a girl who had stolen her boyfriend. Another friend (on her left), drew a picture of his little brother. Sally drew a picture of Brother Smith, putting a great deal of detail into her drawing. Sally was pleased at the overall effect she had achieved. The class lined up and began throwing darts, with much laughter and hilarity. Some of the students threw their darts with such force that their targets were ripping apart. Sally looked forward to her turn, and was filled with disappointment when Brother Smith, because of time limits, asked the students to return to their seats. As Sally sat thinking about how angry she was because she didn't have a chance to throw any darts at her target, Brother Smith began removing the target from the wall. Underneath the target was a picture of Jesus. A complete hush fell over the room as each student viewed the mangled picture of Jesus. Holes and jagged marks covered His face and His eyes were pierced out. Brother Smith said only these words, "In as much as ye have done it unto the least of these my brethren, ye have done it unto Me." (Matthew 25:40) No other words were necessary. The tear-filled eyes of each student focused only on the picture of Christ. The students remained in their seats even after the bell rang, then slowly left the classroom, tears streaming down their faces.
我们对一个人的负面感受,总在我们看不见的情况下制造了很多很多的伤害。
然而,这些伤害,值得么?
如果这些伤害都倒回头来发生在自己身上呢,会怎么想?
我觉得,思考远比信仰重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3-2008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过来
WALKING AWAY
I'm walking away from the troubles in my life
I'm walking away oh to find a better day
I'm walking away from the troubles in my life
I'm walking away oh to find a better day
I'm walking away
sometimes some people get me wrong
when it's something I've said or done
sometimes you feel there is no fun
that's why you turn and run
but now I truly realise
some people don't wanna compromise
well I saw them with my own eyes spreading those lies
and well I don't wanna live a lie, too many sleepless nights
not mentioning the fights, I'm sorry to say lady
I'm walking away from the troubles in my life
I'm walking away oh to find a better day
I'm walking away from the troubles in my life
I'm walking away oh to find a better day
I'm walking away
Well I'm so tired baby
things you say you're driving me away
whispers in the powder room baby
don't listen to the games they play
girl I thought you'd realise
I'm not like them other guys
coz I saw them with my own eyes
you should've been more wise
and well I don't wanna live a lie, too many sleepless nights
not mentioning the fights, I'm sorry to say lady
I'm walking away from the troubles in my life
I'm walking away oh to find a better day
I'm walking away from the troubles in my life
I'm walking away oh to find a better day
I'm walking away
提起心情,迈开脚步! |
|
|
|
|
|
|
|
发表于 10-3-2008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3-2008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做決策,依法不依人
決策的難度,就在於有所變,有所不變的分寸掌握。
什麼時候可以見仁見智,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什麼時候又該堅持原則,固守方針?
「法」是什麼呢?法是一種同於古今,通於天下的原則或理念。它是放諸四海皆準、貫穿古今皆同,永恆不變的真理。
法有母法和子法兩種。母法是基本原則,是團體的理念和方針;子法是一種執行的政策,是以基本原則為依歸的。基本原則是不能改變的,而執行的政策只要在不違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是以因時、因人、因事、因地、因物而稍加變通。所以,一個決策者在做任何決定時,首先要掌握住基本原則,才不會偏離組織的精神。譬如,企業的經營者必須要非常清楚公司的理念是什麼?經營的方針是什麼?然後再根據這個理念、方針,做出種種適當的以及必要的臨機應變政策。
不要忘記基本精神
政策上的臨機應變是正常的而且是必需的,我們必須要隨時有應變的能力。因為環境不斷地在變,人事也不斷地在變,所以我們所製造的產品,以及我們所提供的服務,不論是在外觀上、品質上,或服務的態度上,也都一定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滿足日新月異多元化需求。不求革新,勢必會被時代的洪流所吞沒。不過,任何一種革新都需要環境繞著基本原則醞釀而生。
同樣地,一個公司的主管也一定要考慮到公司的基本精神是什麼?老闆也許忘掉了它的基本精神而要求你做出不當的決定。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優秀、傑出的主管,你會給他善意的建議︰「我們公司的理念不是這個樣子,如果這樣做,我們公司的理念就要被迫放棄了。當我們放棄公司理念之後,要再建立一個理念就很難了。」
不做失根蘭花
所以凡事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人行事是有問題的。一方面是主觀的問題,所謂見仁見智,每一個人所持的立場不同,見解就會不同。另一方面,人的思想是剎那生滅的,隨時隨地都可能受到外面因素的影響而變動。因此,依人行事往往會引來許多不必要的對立與紛爭。
為了團體的安定和穩固,建立共同遵循的法則,是唯一且必要的途徑。這個共同原則就是團體的理念、方針、共識,也就是母法。它是團體的精神重心,維繫著整個團體的力量和發展方向,是人人必須要遵守的原則,絕對不能因個人瞋愛而有所更易。如果團體的理念一直在變動,共識就不容易產生,力量也不容易凝聚,安定更不容易維繫。
當然,決策難免有時會因思慮不夠周延而有所損失,但是為了維繫團體的精神、理念,還是要堅持到底。西方有一句諺語說:黎明前的黑暗是不會太久的;只要基本原則不變、大方向沒錯,最後一定會有所收穫的。如果經常更換方向、改變理念,雖然佔盡眼前風光,卻如失根的蘭花,生機渺茫。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11-3-2008 11:45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3-2008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3-2008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5# 咖啡豆 的帖子
本來不懂你講什麽的。。
想下想下突然想到你講什麽
美麗新世界 -。-
-----------------------
囘樓主
可能在我的地頭見面
講話的時候可以很放肆
聞名不如見面。
見面就嘗試到你的力度。
厲害、厲害。
祝:工作加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3-2008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身边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一个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男人,组织一个非常充裕的家庭。
膝下只有一女,所以疼爱非常,什么都给最好的。
但是,这女儿不快乐。
她的生活非常舒适,但是在她的身上,我不断的感觉到负能量。
她笑声从不缺,对人非常友善,身旁也有好朋友。
但,她就是少了一点什么。
少了什么?
自己。
她什么都不缺,唯独没有自由。
她的一切,都在父亲的管辖范围之内。
她的快乐,少了感动。
她的富裕,多了空乏。
很多人都羡慕她的无忧无虑,惟她却对着垂首可得的自在引颈长盼。
很多人说,上天是公平的。
她也许前世修来福报,这世过着丰裕的日子。
她的父亲不能松开手,上天也送来几个贴心的姐妹陪伴。
唯独,她还是需要靠自己去理与解这个枷锁,就像我跟我父亲说的一样:“你不能保护我一辈子。假若你不让我懂得自立,等你离开的时候,我会更苦。”
放手,并不意味着不管了。
而是给予生命一个学习的机会。
就像每一个人都努力堆砌的人生一样。
一些跌、倒、碰、撞,是少不了的磨练。
适时地给予教诲、鼓励和支持,更能看见疼爱的宝贝,茁壮成长,更感欣慰,更觉安心。
假如一天离开了,留给了她世间最珍贵的 - 爱与智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3-2008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智慧
佛陀对寻求知识和信仰的人们说:
一、不因传说而轻信。
二、不因传统而轻信。
三、不因谣言而轻信。
四、不因经典记载而轻信。
五、不因逻辑推理而轻信。
六、不因学说推论而轻信。
七、不因符合常识判断而轻信。
八、不因预设成见而轻信。
九、不因说者外表而轻信。
十、不因师长所言而轻信。 |
|
|
|
|
|
|
|
发表于 11-3-2008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9# 多麗絲 的帖子
这一篇,我看了很多次。
这短短几十年里,我最记得的,是当我独立在外时的生活。
朋友之间的联系与支持,珍贵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3-2008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来几则思考,分享下。
========== + + + ==========
Don't cling to your own understanding.
Even if you do understandsomething,
you should ask yourself if there might
be something you havenot fully resolved,
or if there may be some higher meaning yet.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Way as it meets your eyes,
how can you know the Path as you walk?
Sakka asked: "What is the cause of self-interest?"
The Buddha answered: "It is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as one's object."
"How does one overcome this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as apart from oneself?"
"By acting for the increase of goodness and happiness. It is in this way that the world ceases to be one's object."
Erroneous views keep us in defilement
While right views remove us from it,
But when we are in a position to discard both of them
We are then absolutely pure.
Do not be the judge of people; do not make assumptions about others. A person is destroyed by holding judgments about others.
========== + + + ==========
思考,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12-3-2008 02:09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3-2008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几天,从投选热走到新政府的形成,槟城是有一股新气象的感觉的。
也许人民意识到了一个国家的迈进需要彼此的谅解,这样才能实践全民共通的良好发展。
今早接到阿姨的电话,她说:“槟城很漂亮哈!”
我笑笑:“是啊,一片红彤彤的,真漂亮。”
制衡的心愿,大家连成了一线,所以乘着这风,努力了42年的民主,撼倒了倾斜的天秤。
老实说,我也惊讶。
往后的五年,我相信大家都在期待:“真正给我们看见一个民主的社会”。
透明度、和谐共处、推心置腹。
我们需要一个跟我们共同进退的伙伴。
我们需要一个带领我们迈向繁荣、健全的牵引。
改革是要勇气与决心的。
突破更需要恒心和毅力。
砍掉贪污,也许短利没有了,但是长远的景观,是全民上下的一个肯定 - 我们选你没错!
卸下担子的许叔叔,这些年来,辛苦你了。
我有荣幸因为一项有意义的慈善活动而跟你有缘。
谢谢你的耐心,也谢谢你的细心。
槟城有你,是福气。
虽然这些日子,着实无法在没有充裕的空间里好好的给槟州人民一个好看,但是你的仁政,是有目共睹的。
谢谢你。 |
|
|
|
|
|
|
|
发表于 12-3-2008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3-2008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的天气很呕,炎热与潮湿交替,虽然夜里凉快,但是日正当头的时候,简直是要把天给拆了的程度。
刚看了Across the Universe,还不错。
今晚的心情,懒...........
楼上的,关心国家不代表要过档政经。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12-3-2008 11:52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3-2008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写生活的地方,就是把生活都融进来了。
很多感想都一一的记载着,没有整理,但自有一定的秩序。
没有修饰。
写生活,因为活生生的体验。
有太多太多的东西。
就是因为这些而漂亮。
收到一张转寄的文章,贴上来。
这也是生活。
生活,因为分享而丰富。
每个人的速度都不同,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让自己不断进步。
========== + + + ==========
看了很多帖子,看到很多人开始"后悔", 开始对行动党的信心动摇,最常听到的理由就是说他们没有组织政府的经验。
某些人的天性就是这样咯,开始大大声投反对党,现在就开始抖,说他们没有经验。 这就是常期在国阵控制媒体,限制言论,制造假国阵美好景象下的"反对党恐惧症候群"。一霎那之间,人好像忘记了过去国阵所干的种种恶行, 又对他们想念起来了
在此很想说句:
1)经验是累计回来的,没有给机会他们,他们永远夜不会有经验。 没有给机会他们,马来西亚永远也不会改变。
2)有50年经验的国阵,还能把马来西亚带去那里? 他们的不公平政策,腐败,你还认为经验很重要吗?
3) 希望再发贴说新政府没经验的人,拿出勇气来,对自己投的票有信心,因为有全马来西亚投反对票的人做你的后盾。
当人人说回教党执政的吉兰丹生活惨不忍睹时我还真的相信了
结果亲眼去了丹州回来感觉却完全不同
吉兰丹那边的住户可以做到夜不关门,路不拾遗, 个个都很守规矩
严格的回教律法更让偷窃和抢劫消失干净....
那边的kampung生活水平虽然不高, 不过真的和乐融融....
这是我三天的总结...
不过我毕竟不是吉兰丹的华人居民, 不懂待遇如何.....
如今, 是行动党证明他们有能力为槟州带来改革的时候了, 机会我们已经给了, 就看他们的把握能力了
有些东西,有经验的人反而做不好,因为他老是顺着经验走
没经验的人就要用智慧,往另一方向走,反而走得更好,世上没有绝对的
让BN受点教训不更好,让他知道非士著也不是好欺负的,别以为最后一分钟才来派糖果我们就会把之前的都忘了
就是咯.....一直讲没经验
国阵有50年经验.....那么你们又认为他们做得如何?
如果一个没经验的政权要求每项工程都要进行透明的公开竞标........和另一个执政了50年的政权, 每项工程都在背后分猪肉, 把全部东西分给朋党, 一点也不给人民......你究竟要选那一个政权呢
对呀,那个时候刚刚独立更糟糕,完全没有经验。。。所以现在应该算很好了。
再说,林冠英应该有很多槟城的精英帮他的,放心!
如果执政党不听人民的心声,纵然有经验和很了解民生也没有用。
我们要加油,给个机会他们吧,你找工的时候人家也没说你没经验而放弃你哦。。。
不要给巫统捉住我们那种贪生怕死的痛脚!
有些人的表达,向上面的这段东西。
有些人的表达则不然。
我的,不过是写生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3-2008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收到来自狮城的明信片。
明信片,能写的空间很小,但是挤满了好朋友之间的思念 (我die die也要说你想我)。
背面是一个女生跳舞的美姿,阿茱说,看到这张明信片就想到我们。
她叫我好好的练习摄影,因为她说她要给我拍一辑照片,然后结婚的时候也要找我拍。
我说找我太笨了,因为我的技术永远追不上阿佐的。
她笑笑,说:“所以给你时间练习”。
那是好朋友的一种说话方式。
她当然知道我怎么练习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但,
那就是好朋友的一种表达方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08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不知名的作者,不管你在哪裡?真心感謝你提醒大家(人和物)都有 ──使用期
限。特別是在職場打拼的上班族,忙裡忙外忙到忘了自己的家庭主婦、更不要
忘了起早睡晚的學生,希望大家都能讀到這篇文章。
兒子教我懂得人和物都有保固期限,讓我正視「人生的使用須知」
多年前,家裡買家電用品,五歲的兒子就會窩在一角,對著附帶來的使用說明
書猛看、猛念,不懂的字還會湊近發問,偶遇違規的事也會提出糾正。我只當
家庭笑料般與友人分享,卻未曾覺察到這現象代表的意義,直到後來, 當自己
抱怨某個家電用品不經用時, 兒子總冷冷的在一旁說:「我們自己沒按規定操
作使用,當然容易壞!」
後來漸長,才發現他的好習慣竟然意外使他成為家電顧問、生活萬事通。近年
來有媒體報導洗臉盆崩裂爆破時,他也會告訴我:「妳看,說明書上面明寫著
保用十年,伯伯住這兒十五年了,告訴伯伯哦!洗臉盆該換了!人有壽命,用
物和機器也有啊!」
過度使用人生這話一直縈繞耳際,卻未真正進入心靈。直到前陣子,最好的朋
友的兒子,在研究所念書,卻意外在睡夢中因心肌梗塞而往生,他兒子優
秀、聰敏又有人緣,遭此噩耗,全家與全校師生都悲慟不已。後來聽好友的先
生陳述他與兒子最後的通話內容,方才知道他兒子認真功課、求好心切,連續
熬夜兩天做作業, 然後又在最疲憊時大吃一頓,方才造成身心過度負荷而英年
早逝。
小犬頓失好友,自然哀慟莫名,除於網站為文弔唁外,更排除萬難坐夜車,從
台北南下高雄參加喪禮,後來我們分享心事時,兒子神情沉悶,心疼又不
捨,幽幽說: 「他忘了,人生也有使用須知啊!」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人生不過數十寒暑,人的身體不過五臟六腑,人的生活不過
「吃、喝、拉、撒、睡」,人的心靈不過貧乏走向豐盈,我們如何對待自
己、別人和環境,最後就會變成我們自己 的命運。
是啊!心疼好友中年喪子之際,兒子卻教會我正視 人生的使用須知。
可口可樂總裁曾說一句話 ..很短卻很讚 ~~
可口可樂總裁曾說:我們每個人都像小丑,玩著五個球,
五個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靈魂,
這五個球只有一個是用橡膠做的,掉下去會彈起來,那就是工作。
另外四個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08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3-2008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08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生活的体验,很有意思。
每一个步伐都那么的理所当然,直到忘记了其存在。
当有一天,突然改变了,也许是速度,或者是方式,才察觉:原来都在无声无息中任由它流走了。
累积了什么?
感慨。
「向后看看,我已走完一条无穷无尽的路了;向前看看,又是一条无穷无尽的路。后面的路,我已经走完了;前面这条路,应该怎么呢?」
这是继兴法师的一句话,我引以为鉴。
有觉知地活着,不需要什么轰动。
认真的看清,也不去为了什么而失衡。
我觉得,生活之所以富足,全赖一个观念。
回豆,
分享而丰富,对不?
能给你感动,我的荣幸。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3-2008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末收到露依丝的短消息,干儿子没回家。
我回她:“也许玩远了,迟点会回来的。”
她说:“以往即使他玩到没回家,第二天清早就会回来。”
很多邻居都说他长得超帅。
她斩钉截铁地跟我说:“肯定是被人抱走了。”
她哭到睡又哭到醒。
干儿子的爷爷也寝食难安。
回想我跟雯雯去领养干儿子的时候,我们都逗玩着他。
他娘说:“他给我的回馈 - 蟑螂一只,而且还要放在我床上。”
他陪着她睡,她也习惯了有他玩耍时后留下的伤痕。
卡尔孙,还不回家么?
干妈也想你。

这是失踪前照的。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13-3-2008 05:54 P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