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nggugu

〖 设 计 随 笔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9-5-2007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创意?

这个老掉牙的问题引发无数人无数专家的解释,
有的长篇大论,有的寥寥数言。
且不管“创意”的学术定义是什么,
基本上“创意”是无处不在的,
在设计里面,在文学里面,在工作上,也在生活上。


我总觉得,创意并不一定很“伟大”,
也不见得要“全盘创新”,完全“天马行空”。
创意,真的可以像在一盘平淡无奇的清炒蔬菜里面,
加入那一点点的“味の素”,不见得会变成“宫廷菜”,
但就是那么的另有一番味道。


记得多年前我的一位学生,才修基础班一年级。
我给了他们一个功课:搬迁通知卡(moving card)设计,
这位学生选择的客户是一间家具设计与销售公司,
他的设计很简单(要各位运用一下想象力了):
在一张普通明信片尺寸的空间里,他只用了一幅画,
梵高Vincent Van Gogh)在1888年创作的油画 --《Vincent's Room, Arles》。


但是这幅油画被做了一些修改,他将画中的家具
桌椅、床架)全部用电脑技术移走,只剩下三面墙,
还有墙上的一些画罢了。然后写了一行小小的标题:
We're Moving”和一个小小的标志。


家具不在画中有两个含义:
1 公司已经搬迁了;
2 刚搬来新地方,家具还没到。


我问他:不怕观众看不明吗?
他回答:我的客户专门替人特别设计家具,价钱不低,
        所以他们的顾客都是懂得欣赏设计美感,很有艺术品位的一群,
        如果他们不晓得这幅画,或者不能明白这个设计要传达的讯息,
        那么,他们也不会是我客户的顾客了。


这就是创意!一位基础班学生的一个简单念头。
当更多人忙着花心思去呈现更特别的搬迁画面与搬迁方法,
他体现了平凡中的创意。



这幅小作品,我给了9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5-2007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ggugu 于 29-5-2007 04:12 PM 发表
什么是创意?

这个老掉牙的问题引发无数人无数专家的解释,
有的长篇大论,有的寥寥数言。
且不管“创意”的学术定义是什么,
基本上“创意”是无处不在的,
在设计里面,在文学里面,在工作上,也在生 ...





我是學生﹐有時後覺的我們自己的東西也很創意呀
為何要看老師呢?畢竟每個人的意見不同
所以﹐我們都認為自己開心就好了

van gogh是梵谷還是梵高@@..呵

[ 本帖最后由 kamwah 于 29-5-2007 11: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07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mwah 于 29-5-2007 11:20 PM 发表

我是學生﹐有時後覺的我們自己的東西也很創意呀
為何要看老師呢?畢竟每個人的意見不同
所以﹐我們都認為自己開心就好了

van gogh是梵谷還是梵高@@..呵


1 我的朋友,学习需要谦卑,老师也许不够学生创意,
  但是肯定他的经验比学生多。创意可以是正途,
  也可以变成“旁门左道”,学生经验不足,有时难免会分不清,
  所以听一听,看一看老师的,你不会有损失~  

2 这不过是一个音译的名字,不必介怀。
  有时候音译这东西很恼人,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答案。举例:
  Titanic大陆叫“泰坦尼克号”,台湾则叫“铁达尼号”,
  Hollywood中文有人叫“好莱坞”,也有人(香港)叫“荷里活”,荷~ 这真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07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ggugu 于 30-5-2007 09:00 AM 发表


1 我的朋友,学习需要谦卑,老师也许不够学生创意,
  但是肯定他的经验比学生多。创意可以是正途,
  也可以变成“旁门左道”,学生经验不足,有时难免会分不清,
  所以听一听,看一看老师的,你不会有 ...


我不是指这些
但是。。。我自己也不知怎么讲
有时有不公平的感觉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07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 kamwah 的帖子

不是說lecturer的不好,
只是有時lecturer的看法很personal.
(是不是這樣的意思?)

講起lecturer令我想起一件事。
我一直都很記得MIA的一個lecturer.
他騙我們全班說一幅畫是他的作品,
還告訢我們作畫的過程。

幾天後一個同學show我們一本畫家的畫冊,
其中一幅作品和那個lecturer的一樣,
而且那裡還介紹作畫過程,
和那個lecturer講的一模一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07 0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luna 于 30-5-2007 11:42 AM 发表
不是說lecturer的不好,
只是有時lecturer的看法很personal.
(是不是這樣的意思?)

講起lecturer令我想起一件事。
我一直都很記得MIA的一個lecturer.
他騙我們全班說一幅畫是他的作品,
還告訢我們作 ...


那是什么意思?好像还未讲完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0-5-2007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广告,想到文案,
想到文案,忆起游川。
眨眼间,游川逝世了一个多月,
他的离去对广告界,文坛都是平地一声雷,
不说一句,就轻轻的走了。
和他总算是共事过一小段日子,
那时我是他的freelance designer
对生意很务实,对设计很讲究,
对广告很敏感,对诗歌很在意,
这就是游川。
游川是本国著名的广告创意总监,
他的得意广告标语创作,包括了:
錨標啤酒的:  “順喉順意,順順利利”,
以及余仁生的:“有心,才會感恩”,
广告标语撰写,也是设计重要的一环,
但就不是每个设计师可以担任得来。
身为诗人兼广告人的游川,不止有创意,
也有诗意,实属难得。
然而天嫉英才,叫人遗憾连连。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bigfish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5-2007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mwah 于 30-5-2007 10:20 AM 发表


我不是指这些
但是。。。我自己也不知怎么讲
有时有不公平的感觉就是了


如果我有误会了你的话,向你说声抱歉, 希望你莫见怪。。


我想讲的是:事情往往看两面,走中庸。

不是说一定要把老师的话奉为圭臬,

但也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懂不懂得平衡学习上的得与失,就看你自己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5-2007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luna 于 30-5-2007 11:42 AM 发表
不是說lecturer的不好,
只是有時lecturer的看法很personal.
(是不是這樣的意思?)


要讲师不主观,尤其是指导美术设计的,真是一项大挑战。

而且我发现:越是创意,越是厉害的画家/设计师当讲师,就更加主观。

因为基本上他们的成就都让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

然而,他们的主观不意味着错误,只是往往“主观”会让学生难以信服。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讨的课题。








(那些误人子弟混水摸鱼骗口饭吃的老师不在这个主题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07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ggugu 于 30-5-2007 04:31 PM 发表
   ◆◆说到广告,想到文案,
想到文案,忆起游川。◆◆眨眼间,游川逝世了一个多月,
他的离去对广告界,文坛都是平地一声雷,
不说一句,就轻 ...


图书馆有本他写的书,得到了很多他对广告的心得;这样就走了。。。我现在才知道。。。
原来余仁生是来自他手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07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對呀對呀,laluna姐說的就是我的意思

哦。。也謝謝anggugu哥的回答

不過我覺的以前讀foundation的時後﹐和同學們會有這種想法

但是﹐日子就了﹐就慢慢也不會太介意了。。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07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来这边感觉上都是没交钱的上课
看到了很多平时不知道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7 08: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bingwa86 的帖子

学习是双向的,
交流是欢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5-2007 08: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提到“主观”,心想美术设计的“主观”处处可见,

但也许还是有人对主观/客观这一对范畴感到模糊,

所以顺便在这里引用我在哲学论坛放过的贴。




主观】 与 【客观

一对相互规定的哲学范畴。


主观

1 指人的意识,精神。
2 指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自己的偏见。

客观

1 指人的意识以外的现实存在的事物。
2 指符合实际情况,不加个人偏见的。


在现实世界,实际生活中,主观与客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它们的差别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主观作为对客观的反映,以客观的存在为前提,
没有客观就没有反映客观的主观,所以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必须与客观相符合。

当我们说:必须客观的看待事物,意思是指[主观见之于客观]。

每个人的思想本身当然是主观的,但必须正确的反映客观事实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并产生一定的思想,

理论,计划等,这些经过我们思维且付诸行动的当然就具有本身的看法,
但是当我们讲一个人看法很个人,很不客观时,意思其实是说:
他的主观认识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客观实际”,
或者“他的主观认识不正确或完全不正确”。

主观和客观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完全依赖主观而忽视客观实际,
他的认知尚保留在感性认知的话,那么,他的论述将失去公信力说服力

设计因为是一个拥有明确目标的计划,而解决客户问题始终脱离不了设计的最终使用者,
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客观的市场现实,学设计,做设计,客观性可是免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07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心理学之一


设计是一门专业,一门很特殊的专业,为什么特殊呢?因为,
设计是一门十分典型的边缘学科,与许多其他学科相互交叉。


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谓的艺术性在于设计必须呈现美感,这是设计感性的一面;
但设计作为一项目的明确的创造活动,也必须科学分析客观因素,这是设计理性的一面。



众所周知,设计师一向来给社会人士乃僵化的一个样板 ----
性格与行为古怪、情绪化、人际关系差、不易与上司沟通。。。


我一直深信这是一种很深的误解,因为即使事实上存在着这样的设计师,
也不意味着设计师必然如此。



误解的理由在于许多人(包括设计师本身)对设计的理解重感性多于理性。
这问题的根依我所见源自于设计教育训练。设计教育的历史相对艺术而言很短,
而且从西方传来东方又慢了半个世纪,再来到我国已经慢了几个马位。


当设计理论本身不断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作为设计活动里面的重要因素---人,
基本上来自三方面:作为设计对象的“客户”与“消费者”,以及做设计的“设计师”。
这三方面的“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都必须得到妥当考量与研究,
这就导致了设计心理学的出现。



有些人误会了设计心理学只是消费心理学,但事实上消费心理学只不过是
设计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除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状况,设计心理学其实也重视
对设计师的心理指导。设计心理学可以对设计师的情商(EQ)进行训练和教育,
以促进设计师以良好的心态和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行设计,
并与客户和消费者有效地沟通,使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市场信息,了解消费动态,
以及把自己的创意点子成功付诸于实践。



艺术/美术本身的感性因素可以强烈的影响设计师的情绪,
这些都呈现在设计师“自我”的一面,当这个“自我”达到某个程度,
就会对不符合他们中心价值的对立面产生极大的抗拒力,在学生时代对讲师的批评抗拒,
在工作生涯中对上司或者客户的批评抗拒,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疏导,潜移默化的,
就会产生更加刚烈唯我的性格。虽然说这对创意的开发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但是却会阻碍创意的实践



学习设计心理学是必要的,即使学院没有提供这个科目(文凭班的局限),也应该进行自修。
虽然这种研究较为抽象和深奥,但却对设计师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07 09: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心理学之二


设计心理学的重点是对消费者和设计师的双重关注。

设计心理学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1 对普通心理学的理解。
  包括了心理学的历史、心理现象的基础、心理学的性质/任务/方法、认知的心理过程、
  人的意志与情感、人的个性心理(需求/动机/兴趣/气质)、人的行为心理,等等。

2 对审美心理学的理解。
  包括了审美心理流派、审美反应、审美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设计的审美、
  艺术的审美(艺术修养/文化美),等等。

3 对设计心理学的理解。
  消费心理/广告心理/营销心理的设计思考、设计心理学实验、设计创造的心理/能力、
  社会文化心理、态度与说服、造型心理分析、设计艺术的心理方法,等等。



在这个系统里面,审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及广告心理学都可以独立出来学习。

设计心理学对设计师的重要性数之不尽,就简单的举个例子:
在包装设计方面,产品、市场、营销和目标消费群的分析都要很清晰与真实,
就其中对目标消费群的分析而言,没有心理学训练的设计师的理解层面可能只是
基于一般的认知,而有设计心理学训练的设计师至少知道可以运用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看消费行为,
从而通过更好的设计手法来赢取消费群的认同。


不是说学习了设计心理学就“设计包成功”,只是有设计心理学的理论支撑下,
设计师能够对设计过程掌握得更好,设计实践会更加有效,设计活动就更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2007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 Anggugu 的帖子

请问能不能,放一些经典案例上来啊,希望看到一些成功的本地的创意。如游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07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OS1 于 1-6-2007 10:28 AM 发表
请问能不能,放一些经典案例上来啊,希望看到一些成功的本地的创意。如游川的。


老实说,本地的创意经典案例我手头上没有资料,

除非是在那间广告公司/设计屋工作然后把资料拿出来,不然也很难找到。。

好的设计,来自William Harald-Wong & Associates, Trinity, mmcmm 的,看过,

但是没有收集到。

你的提议很不错,请给我一点时间,我尝试介绍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07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RINITY 的老板是JOSEPH?
经常听教会的SENIOR 提到他
原来他就是帮欧杨文风设计过书本的封面的。。。呵

不知道ANGGUGU可以说些关于杂志的@@?(算是开玩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07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ggugu 于 1-6-2007 09:23 AM 发表
【设计心理学之二】


设计心理学的重点是对消费者和设计师的双重关注。

设计心理学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1 对普通心理学的理解。
  包括了心理学的历史、心理现象的基础、心理学的性质 ...



请问市面有什么这样类型的书好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0-2025 07:22 AM , Processed in 0.11950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