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nnapurna

神圣的国度,梦想的天堂-尼泊尔 + 回忆2003年(完结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就是走这条路上山的。




Dhaulagiri Ran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nnapurna Range





[ 本帖最后由 annapurna 于 28-12-2006 03:3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真有看雪山的命,天竟蓝的那么纯!现在已是徒步旺季的尾声,却仍是那么多游客,真难想像旺季时是如何拥挤。

这里很冷,看完日出仍不舍得下山,于是跟Nima说好7点半才下山。我们可算是最后下山的其中几个,不过我们以惊人的速度‘跳’下山,途中还越过很多人。
后来,我们总是取笑自己‘上山一条虫,下山一条龙’,哈哈!

回到旅馆,吃了个Tibetan bread,9点才上路。今天的路途更遥远了,务必要赶路。

其实从第一天徒步,就有几个日本人是和我们同路的。其中一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位长得高高白白瘦瘦的日本人,自己雇用一个potter,和我们走相同路线,不过我们走4天,他5天。
这个日本人很可爱,而且刻苦耐劳,大多数行李都是自己背的,他的potter/trek guide只是背自己的包包而已,幸福。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是从大城市Tokyo来的噢!
昨天赶路时,因为肚子饿,便停下来吃些面包和饼干充饥。吃着吃着,那日本人就到了我们那里,我便礼貌上拿着我的面包请他吃,没想到他竟恭敬地拿了我的面包(事先声明,我的面包因放在背包里而被压得碎碎扁扁地),真令我刮目相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就是我说的那个东京人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也和我们一起过桥。


看到左边的鸡笼吗?蹲着的两个人就是扛着鸡笼和活鸡上山的。午餐时间,他们把鸡放出来喂午餐。吃饱后,把鸡抓回笼里继续上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在旅馆餐厅享用早餐时,望向窗外的美景,幸福


走出旅馆,开始下山了。仍在Ghorepani,沿途风景真美啊!原以为会一直下阶梯的,谁知不久后又开始爬上另一座山。无数的阶梯,看了都怕。





[ 本帖最后由 annapurna 于 29-12-2006 11:4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休息是为了走远的路,累了就歇一歇。


终于到了山顶。对面有个白塔的山头,就是今早我们到的Poon Hill。

[ 本帖最后由 annapurna 于 29-12-2006 11:4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06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看到您的游记!

看来,您真的很喜欢尼泊尔!三年里面去了两次!

真怀念在尼泊尔旅游的日子!虽短暂,却非常的快乐!

以下是我在2005年写的日记,希望您可以告诉我,它还好吗?谢谢!

刚刚在网络上读到一篇游记。笔者表示他并不怎么喜欢尼泊尔,因为和那儿的人相较之下,觉得自己挺幸福的。

这不禁吓了我一跳!因为尼泊尔是一个让我非常非常想念的地方。甚至曾经有过退休后在尼泊尔终老的念头!因为它的纯朴以及无拘无束!哪怕它其实有点旧、甚至有点破!但是,绝对不脏!这就是为什么它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像一个女人,虽然买不起靓丽的外衣,可是依然保持整洁亮丽的仪容,清秀脱俗的气质,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过客的脑海里,久久不忘!

永远不会忘记在Nagarkot 那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和两个尼泊尔小伙子畅谈兴都片的时光,即便在寒冷的星空下颤抖,也是值得的。

也不会忘记两个小男生在Sauraha河畔给我唱我最喜欢的兴都歌曲 Pardesi Pardesi Jana Nahin (旅人请不要走) ,还有Pokara 那群山围绕的湖光山色。

只 是 ,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2001年皇室惨案发生前的印象。政变后的尼泊尔,政治就一直动荡不安,不知道而今的它,是否依然是那个让我深深想念的好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的路多数在下山,但经过多天的疲劳,我的左脚开始抽筋,下起山来吃力非常。
不过为了确保我们天黑前抵达Gandruk,咬紧牙根,跛着脚,快速下山。
渐渐地,和我们一起下山的东京男生被我们抛在后头了。

在Banthanti享用午餐,要吃完时才看到他也到达午餐地点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遇见他了,因为他今晚将停留在Tadapani,而我们将到比Tadapani更远的Gandruk。
沿途互相陪伴,真有点不舍。临走前,跟他正式告别,不再见了!

从午餐地点到我们今天的终点站,普通人走需要3小时,慢慢走则要4小时,我们竟只用了1小时40分钟!!! 因为一直在下山,有了多次下山的经验,我们几乎是冲下去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Nima第一次走这条路下山,担心天黑前赶不到Gandruk,脚步很快,我们是跟着他而已,哈哈!所以,再次验证了我们是‘上山一条虫,下山一条龙’。


Banthanti - 用午餐的地方。背着橙色背包的就是Nima啦!


我们4天的路线就是从Birenthanti 到Ghorepani ,经过Gandruk 再回到Birenthanti.


精致的徒步地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u516 于 28-12-2006 06:27 PM 发表
很高兴看到您的游记!

看来,您真的很喜欢尼泊尔!三年里面去了两次!

真怀念在尼泊尔旅游的日子!虽短暂,却非常的快乐!

以下是我在2005年写的日记,希望您可以告诉我,它还好吗?谢谢!

刚刚在网 ...


曾经,我也有和你一样的感觉。想像着退休后在尼泊尔过简朴的生活,每天对着那怎么也看不厌的雪山发呆,那不就是神仙的生活吗?
三年后,回到老地方,走不一样的路,那种感觉竟然改变了。不晓得是尼泊尔在改变,还是我已经改变;或许是我这次更深刻地走入这地方踏实生活;或许是毛派的为所欲为;或许是尼泊尔人民迫切地想发展进步,我震惊于尼泊尔的畸形发展!
我不知道那里政府为国家做了什么,没有游客的地方,只有贫穷和困苦。
但在某个角落,却有少数富有的人住洋房,吃着三珍海味。富贫差距悬殊。
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无业游民,每个和我聊天的人满脑子都是想走出这国家,到外头工作赚钱。
毛派的胡作非为,无论城市或山里,都带给人民巨大影响。
如果说尼泊尔没变吗?我想不,虽然是细微改变。
那如果再问我什么细微改变,我却无法具体说出来。
只是觉得最大的改变是人民吧,好像少了当初的纯与真,虽然是那么细微的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7/12/2006 Ghandruk - Syauli Bazar - Birethanti - Nayapul - by local bus to Phokara

Gandruk是个非常清幽的地方,干净、空气清新、宁静、与世隔绝。
在这里的感觉很舒服。如果有时间,呆多一天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晴空万里,还可仰望Annapurna Range 的雪山和尼泊尔人心中神圣的鱼尾峰(Machhapuchhre,6993m)。


Gandruk的日出。左边的山峰是海拔7219m的Annapurna South,而最右边的就是神圣的鱼尾峰(Machhapuchhre)。


太阳出来了,又是美好一天的开始。


Gandruk是建在梯田里的乡镇,整齐的梯田衬托着雪山,是这里随处可见的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6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抽筋的脚没有起色,下阶梯变成一件苦差。一拐一拐地下阶梯,速度慢了许多。不过沿途风景优美,慢走成了一种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6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就是我们的potter- Nim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6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6 08: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十点,小孩正吃着Dhalbat,这是午餐时间。尼泊尔人一天只吃两餐,约十点吃午餐,晚上九点左右才吃晚餐了。惊奇的是,他们的午餐晚餐永远都是分量很大的Dhalbat,这不得不让我感恩马来西亚的各种美食。


耕种是这里居民主要经济来源,因此无论在尼泊尔的哪个角落,都有人民辛勤的痕迹。


学校募款。


有时走着走着,前方突然出现小河流。这时候,踏在石头上过河就是最好的方法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6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Birenthanti,再次被截停在‘毛人’的路障,再次看到那天和我们争吵的‘毛人’, 没好脸色的递上上山时付钱的收据,再最快的速度抢回收据,不满之意表露无遗。

这是政府与毛派签署和平协议的结果吗?那倒不如说是政府和毛派合作,‘吸游客的血’!:@ 政府军人根本就知道毛派收取入山费的地点,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当游客向国家公园HQ军人表示不满时,换来的却是一句“你们不需付钱给Maois,这里才是真正的国家公园HQ”。

我们也知道不应该付钱啊,但是不付钱就不能经过那里,那还登什么山?!再说,有些毛派路障还有持枪的毛派军人呢,谁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

到达Nayapul后,和来时路一样,搭当地巴士回Phokara。晚上在DB Momo Restaurant点了我怀念了3年(曾在Chitwan National Park吃过)的Vegetable Cutlet(蔬菜扒),啊......我是幸福的呀.......

[ 本帖最后由 annapurna 于 29-12-2006 09:3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2-2006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napurna 于 28-12-2006 08:39 PM 发表

或许是我这次更深刻地走入这地方踏实生活;或许是毛派的为所欲为;或许是尼泊尔人民迫切地想发展进步,我震惊于尼泊尔的畸形发展!
我不知道那里政府为国家做了什么,没有游客的地方,只有贫穷和困苦。
但在某个角落,却有少数富有的人住洋房,吃着三珍海味。富贫差距悬殊。
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无业游民,每个和我聊天的人满脑子都是想走出这国家,到外头工作赚钱。


只要去“人在海外”看一看,也不难发现,有许多大马人也极度渴望往外跑!因为人往高处,水向低流,本是无可厚非的事。

我们已经发展到新新科技时代,可是,却又期望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有个乌托邦,让我们偶尔去度度假,散散心;甚至是赚了一笔钱后,到那里去享受人生。

只是,看了您的文章,心里还是挺难过的,因为人心一旦被污染了,就不再纯洁。不过,当生活的压力使人透不过气时,人自然会想各种方法求变,以便继续生存下去。

看看“City of Joy” 或许就可以明白,很多时候,狡捷是生活训练出来的。但是,狡捷并不等于残暴!相较与本地的劫匪.......他们还是“善良”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enior123 + 3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6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间DB Momo Restaurant做很多日本人的生意,因此还有一个专为日本人而编的日本餐单。这是间价格廉宜的温馨小店,每次在那儿用餐就好像回家吃饭一样,特别亲切。
老板娘是个中年妇人,身材微胖,有个儿子正在森美兰工作。可能是念儿心切吧,知道我们从马来西亚来总爱和我们聊天。每次看见我们总会以最热情的方式和我们打招呼,像是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在Phokara的日子,我们每天都光顾这间店,而且不只一餐。
(回来之后,偶尔还会怀念它的Set Breakfast )


Set Breakfast,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尤其是那马铃薯的味道。


Vegetable Chopsey,像马来西亚的生面,分量大得可以两个人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6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u516 于 29-12-2006 09:42 AM 发表


只要去“人在海外”看一看,也不难发现,有许多大马人也极度渴望往外跑!因为人往高处,水向低流,本是无可厚非的事。

我们已经发展到新新科技时代,可是,却又期望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有个乌托邦,让我们 ...


我真赞同你的想法呢!
抱歉,回你的那段文字,是 你我看了都会心情沉重的。但是,这却是我深切沉思后,身不由己的痛批着这本来就属于天堂的地方......我是如此心痛啊......
但我不得不承认,尼泊尔在每年无数外国游客大量涌进之后,那传统纯朴的文化,正在微妙的发酵。说真的,这个国家牵系着我的灵魂,带着我回到心灵的故乡。我爱着它,像爱着我的亲人一样。那是种感觉,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您能了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6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8/12/2006 Phokara  博卡拉

今天本来计划要去玩Paragliding,高空俯瞰美景之外,又可享受刺激的感觉。 但是,今天的天空闹情绪,云层厚得很,灰灰朦朦的,什么风景都看不见,更不用说鱼尾峰了。放弃了这念头,漫无目的地闲逛Phokara。

Phokara是个幽闲的地方,可以泛舟于费娃湖上,享受片刻宁静;也可以坐在湖边晒晒太阳,发发呆。这里的日本游客特别多,多数是年轻的背包客,一呆就是十几天,把这里都当成是家了。
对于那些徒步回来的游客,更是个让疲累身躯恢复的好地方。

但是,这里几乎没有尼泊尔的味道了。为了迎合外国游客的需求,这里筑起了无数洋楼式的旅馆餐厅,已经到了供过于求的窘境。拉客成了他们的工作之一。
商店林立,卖的都是手工艺品、Pasmier丝巾、登山用具等等。政治动荡不安之后,游客已明显减少,而那些店员就在店里‘打苍蝇’。


这是我们从旅馆出来后必经的路口。


美丽的费娃湖,天气晴朗时还可以看见鱼尾峰倒映在湖面的美景。


每个路口都是插满旅馆的招牌,生意竞争激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2-2025 10:56 PM , Processed in 0.11273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