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6-7-2018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7-7-2018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联盟新内阁的成立,用了最长的时间。从第一阶段的15名内阁成员宣布的一个月后,其他26名内阁成员以分阶段的形式填补,并用了很长的时间。委任内阁成员的谨慎和严肃,对于确保政府运作和得到人民的信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这是自马来亚联邦独立以来,1959年大选后,联邦政府由其他政党执政的首个内阁。巫统与马华在1952年的吉隆坡市议会选举合作,直到1974年成立国阵。国阵政府已经执政超过60年并被希盟取代,这对国家来说,受一个明显的结构变化。
但是,内阁仍然不完整,因为还有3个空缺需要以委任上议员来填补。
内阁成立后,才能够实现选举的目的,即选择和组建一个政府来领导国家迈向更全面的发展。
内阁是根据敦马的公式和特权来遴选,并在国家元首御准后成立的。
基本上,此内阁的形成反映了我国的民族人口,即马来人和土著占60%的人口总数。
与此同时,该内阁也有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如26岁的赛沙迪和36岁的杨美盈,展现了是资深政治人物和新人的结合。除了有最年轻的部长担任青年及体育部长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副首相也是大马政治史上首次由女性出任。
这明显是以敦马的权力来遴选并最终敲定的团队。敦马的内阁团队很特别,因为并非成员党提呈的人选都被接受或委任成为内阁成员。看来敦马有一套特定的标准或公式,肯定有部分出于是他的政治策略。
尽管公正党和行动党共获得大约73.6%的国会议席,但他们只得到一半的内阁部长职。公正党和行动党的力量尚未在内阁中得到充分发挥。相反,敦马希望希盟在未来会持续获得公正党和行动党的外部力量和支持。
敦马的政治策略是向威胁国家诚信党和土著团结党的外界发放讯息,以让更多人尤其是伊斯兰党和巫统党员,退党并加入诚信党和土团党。
马哈迪特定的遴选标准或公式
当然,这会让行动党和公正党不满。但只要敦马成为首相,他就有绝对的权力做出他认为最好的选择和决定,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诚信党和土团党。
在委任林冠英成为财政部长后,敦马的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策略。根据内部消息说,敦马已经承诺慕尤丁该职位,但在最终敦马却决定委任林冠英。这不是一项奇怪的选择,因为我国第一和第二任财长都是华裔。
再加上,敦马想要获得华裔的支持,尤其是大多数的华裔商家,以让他们继续支持希盟政府。此外,除了管理槟城财务状况的经验能够协助恢复国家财务状况,委任林冠英也有助于解决中国投资的问题。
敦马也意识到希盟是在马来票的协助下赢得胜利。仅仅依靠华裔票是不足以推翻国阵,这在此前的选举中就已经得到印证。希盟只要获得大约30%的马来票,就在史上首次成功推翻国阵。
乡区的马来选票已经出现变化,尽管并不全面,但也仍然让多数人成功入住布城。此前,多数的马来人选择支持巫统或伊党,这些政党多年来一直是马来社区的主要政党。对于敦马来说,这些改变必须持续得到关注。
如果这些改变没有得到关注,被边缘化或被忽视,那么马来票将会回流给巫统或伊党。敦马深知这种情绪,尤其是在委任林冠英成为财政后激发的批评和不满,已经成为民族和宗教问题,以及马来人特权的问题。
同样的,委任非马来人和非穆斯林出任总检察长,显然对马来人和伊斯兰机构带来一个明确的讯息,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虽然国家宪法中并没有禁止这点。当总检察长在法庭的新闻发布会上受促使用国语,并在审讯时要求使用英语,这看起来好像是在排除国语的国家官方语言地位,除了伤害了马来人的心,也会影响马来人的支持率。
选民谨慎评估希盟内阁和政府
敦马已经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这就是他在成立内阁时,让诚信党和土团党担任更多职位的原因,以缓解国内马来人和穆斯林的情绪。
显然行动党党员不了解这种情况,才会出现抗议的声浪。伊党作为一个以伊斯兰斗争和保守马来人为基础的政党,也认为首相成立的内阁是平衡的,这是敦马避免争议并得到希盟政敌支持的最佳策略。虽然敦马的任期预计不会超过一届,但他必须确保希盟在未来变得更强大,即使他不再担任首相,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事实上,希盟需要在此事保持敏感。希盟必须赢得大多数马来人的心、支持和信心。因为希盟政府目前依旧是脆弱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分裂,尤其是当它涉及权力斗争,以及与种族和宗教情绪扯在一起。据说公正党分成两个派系,即阿兹敏阵营和安华阵营,如果不融合就会出现分裂,这不仅仅是公正党内部问题,而会影响整个希盟政府。
在2到3年内,对希盟政府来说是一项艰巨的考验,以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这是沉重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它需要,特别是行动党和公正党之间,以谨慎、耐心和互相谅解的方式实行。如同伊党党员在大举退出伊党后被民众嘲笑。但当诚信党有9名领袖在敦马的内阁担任部长和副部长,包括末沙布(国防部)、沙拉胡丁(农业及农基工业部)、祖基菲里阿末(卫生部)、慕加希(首相署)、卡立沙末(联邦直辖区部)。副部长人选则有安努亚(公共工程部)、马夫兹(人力资源部)、哈达南里(企业发展部)、哈尼巴(首相署)。肯定的是,诚信党在下届大选的支持将会提升,选民的投票方式也会转变。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土团党身上。
据说敦马也有考虑其他人选,包括委任胡桑慕沙和行动党策略家刘镇东成为上议员,以加入内阁。此举将让内阁更加强大。如果聂奥玛获得委任上议员,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长期来说还能够吸引伊党支持者转而支持诚信党。
在内阁名单中,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例如,被新内阁边缘化的张健仁,身为砂行动党主席,他在州内长期为行动党奋战。他如今也是砂希盟的主席,也是4度得到人民委托的国会议员。此外,在过去的竞选活动中,林冠英承诺委任张健仁出任部长,但他的名字却出现在副部长名单中。而身为砂希盟副主席的巴鲁比安,却出任公共工程部长。
同样的,砂最大的伊班族群也没有被列入新内阁名单,而公正党的阿里比朱正是伊班人。反而身为土著的巴鲁比安获得委任。它巧妙地吸纳权力斗争压力,而这也是敦马的策略,以让砂最大的伊班族群能够确保在2021年举办的砂州选举中,推翻由阿邦佐领导的砂政党联盟,无论如何,人民需要更加理性,也许并非人民期望的那样,换政府并不确保能够为国家带来全面的改变。
人民需要接受这一事实,因为每一次改变都会带来许多希望,而有时候并非所有的竞选宣言和政治承诺都会全面落实。所以,人民更需要谨慎来评估内阁和新希盟政府。因为持续的支持将不会带来改变。支持应该是动态的,而避免盲目的支持对政治和国家民主来说才是最好的。(文章来源:星洲日报/学者观点·作者:阿旺阿兹曼 Profesor Madya Dr Awang Azman·马大副教授·2018.07.07) |
|
|
|
|
|
|
|
|
|
|
发表于 7-7-2018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巫统党选新排阵,把关中央党职的领袖过半是旧脸孔。时评家认为,巫统上下选择党核心保持原状,以不变应万变,却也显示短期间巫统不会出现思维转移,甚或变本加厉更右倾,继续煽动偏激种族宗教意识来保温党员与选民的支持度。
既然巫统身为国阵骨干思维不变,笃定固步自封以静制动,那么,希盟政治战略自诩格外分明,处处与国阵唱反调,现在掌握人民给予5年政治委托,到底能为民间带来与国阵如何迥然不同的施政方针与格局,然后趁胜追击,孤立巫统残余思想,让它万劫不复?这是政治的写实,人民若能接受现世是马来西亚2.0,就应该懂得折射朝野双方的管治绩效,方便下回大选,能做取舍和定夺的依归。
回顾一下,几经多番延误,整体内阁终于大选揭晓56天后宣誓上任,布城消息留下埋伏线,宣称尚有1名部长及3个副部长留待日后宣布,据说是保留给上议员担任。这里有个旧症结,308后,民政党前党魁许子根败选通过受委上议员当部长,被反对党讥笑为“走后门部长”,这次如果希盟时代也萧规曹随,岂不被人诟病?
新内阁新气象,举国氛围不失满堂祝颂和寄望,岂知行动党社青团怦然反高潮,总团长黄家和针对行动党所提呈的多位部长人选,不获首相敦马哈迪接纳,以及行动党在大选赢得42席却只获得区区6个部长,感到不满。
他也借题发挥霹雳州主席倪可敏、砂拉越州主席张健仁不获入阁让全党难堪,重言表示首相敦马哈迪此举有失妥当,非但没在内阁的人事编排呈现胜选政党的议席比例,无法如实反映民意,更有不尊重盟党的意见之嫌。他也重申绝对不能让过去巫统般“一党独大”的畸形机制,在希盟重生。
我把这则新闻转贴个人推特上,用意是要垂钓网民对社青团论调的看法和回馈。我的推特是以英文为主、国语为辅,贴随的粉丝来自各大族群善用英语的网民,向来能让我直接与各族网民交流,为民意动向做把脉功夫。但我从来未曾付费打广告来推广推特的浏览量,反而选择让它以有机方式慢慢茁长。
根据“推特分析”(Twitter Analytics)的网民活动数据,对我推特贴文表示“喜欢”或留言的人数向来不多,但大选后推文浏览量却急升246%,大意可以解释为网络上“沉寂的大多数”,也算蛮多。
结果,有关社青团对内阁唱反调立场的推文,引来民众激烈反应,尤以华巫裔网民反应最炙热。截稿时,推文共达6441浏览次,820个参与者(参与活动项列包括390次原新闻点击、237次推特全文点击、105次个人身分资料点击、48次留言回应、29个“喜欢”、10次转贴、1个追随者),参与率达12.7%。普遍结论是,如果社青团被视为行动党的代表性前卫,那么,友族对行动党被标签沙文思想的刻板印象,在14届大选大胜过后丝毫没有改变。换句话说,黄家和的言论,对大选前行动党不惜抛弃火箭标志为希盟起义做大贡献、大选后落力成全希盟入主布城千秋大计的正面形象,现强以“论功行赏”原则讨取内阁职位,在大众形象中,其实是得不偿失,于事无补。
大家很明白,选战期间在群众大会被公开点名为部长人选的倪可敏、张健仁(及败选的刘镇东)不获入阁,表面上开始被马华民政回敬为“还敢骂我们当家不当权?”,难免分外尴尬,为了应时应景,黄家和不能静音不理。但若根据上述推文垂钓民意的留言,做个小总结,言论效应方面应该是没讲好过讲。
网民给予的理由是:一、希盟成功改朝换代,是西马4成员党与沙巴复兴党各司各位的总和,不能以各自国会议员人数做部长职位分配的考量;二、土团党成立伊始,选区全是与巫统作殊死战,虽仅得13国席,但马哈迪是确保希盟胜选的选票凝聚力和鼓动力,不然,火箭就算全胜也不能单面自组联邦政府;三、行动党候选人在众选区胜出,不是因为选民投选行动党党旗党性,而是把选票凝聚于“希盟蓝眼”大前提下,集中选票,完成大我;四、马哈迪既然被希盟4+1友党推选为共同领袖兼首相,各友党就必须尊重首相的特权,内阁成员就须让他最后定夺内阁人选。
推特留言的另一强烈信息是,如果行动党继续它那唯我独尊的形象,那就要自己保重,因为来届大选选民也会礼尚往来,应用选票确保火箭重回反对党的身分。
说到最后,马哈迪内阁的几近难产,背后不啻许多各方游说、幕后角力的难言之隐。现在内阁阵容已经公布,反而让人看到马哈迪不失当年枭雄气派,从容向旧英殖民地政府偷师“分而治之”的套谱,对各友党的尔虞我诈意识形态挥使互相牵制的人性管理,结果,每个内阁阁员都只不过是帮他完成机制革新使命的棋子。
马哈迪用人大胆,我们祝他成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改革成败,时间才是做好的历史见证。
英谚有道,政治上,一个星期算很长,“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正是现时的写照。部长们,大家努力来干一场!(文章来源:星洲日报/开门见山·作者:黄泉安·自由撰稿人·2018.07.07) |
|
|
|
|
|
|
|
|
|
|
发表于 7-7-2018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阁名单终在本周一尘埃落定,尽管还有3个空缺待填补,但随着首相马哈迪表示考虑以委任上议员的方式填补,意味着砂拉越在这次至关重要的权力分配上仅能获得一个正部长和一个副部长是无法扭转的事实。
这一正一副的分配终究让大部分人感觉失落,有者甚至有“上当”的愤怒,尤其是张健仁仅受委副部长,让一些火箭的铁粉不免埋怨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公开许诺后又食言,且未曾公开为自己替倪可敏和张健仁争取失利作出解释。
但无止境纠结在为何凭倪可敏的优秀条件却叩不开内阁的大门,张健仁贵为砂希盟主席仅能屈居副部长,又有何意义?所有的争论、质疑都应该回到党内的管道,何况从局势的铺陈来看,希盟已是百分百把决策权委托给马哈迪,必然需要全盘信任马哈迪权谋背后的用意。
人不能一直沉溺在回顾过去,看待国家大局亦是如此。换个务实的角度去想,砂拉越在鼎盛时期获得6正5副也并未给砂拉越带来翻天覆地的锐变,摆脱量化的思维桎梏,何不把目光放远,期望也鞭策新科部长和副部长能达致人少却能发挥最大作用的目标?
希盟如今不是昔日只能空喊话、处在监督位置的反对党,即已权力在握,就有筹码逐步纠正前朝的弊端,把国家一步步导回正轨,这才是回报全民促成全民海啸最踏实的做法。
大马过去耗费太多无谓的时间在政治恶斗,昔日枪口一致批斗的前首相纳吉已被提控,会否被定罪就交给法律去制裁,接下来是全力挽救沉屙的体制,人民不希望看到的是不断挖掘旧伤疤却毫无治愈的办法。
人民也能理解,希盟国州议员手上握的不是魔术棒,当然不会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做正确的事是份内的责任,也是人民力量把你们拱上台目的的初衷。
所以,诸如有部长始终如一贯彻坐经济舱、部长和属下同桌吃饭展现亲民作风、副首相出国选择搭一号商务舱、下榻普通酒店为国家省下17万令吉的费用,是真正“以民为本”领袖该时刻谨守的初心,不值得一再放大夸谈。
再来,新政局诞生也意味着全新的马来西亚也在塑造当中,上至部长下至议员可以有区域之分,但心态和处事上必须打破区域的籓篱。东马整体虽只获4正3副,但希盟议员若能摒弃区域心态,以大马整体和均衡的发展为重,挽救国家财务危机虽为重中之重,但全面拉近东西马的发展鸿沟,缩减贫富差距亦没有怠慢或忽视的理由。
本届大选之前,希盟的领袖以俯视的恣态批评前朝政府以刻意边缘东马,尤其是乡区的发展,让这些被刻意隔绝的选民因为资讯的封闭、基设和通讯的落后别无选择必须继续“效忠”和依靠政府。
如今,变天也赋予新政府施展抱负的契机,我个人变颇为期待看到新政府解决东马颇多住在边陲或偏远地区的人民依然过着无水无电,近乎原始的生活,出一趟城还需舟车劳顿,耗费盘缠的窘态。
东马虽有移民自主权,但政权易手后也间接导致移民自主权这道皇牌面对逐渐失效的危机。
对东马人民而言,这绝对是喜忧参半,忧的是今后将出现更多西马人来去自如的局面。
但往好处去想,联邦的领袖摒除通行障碍后,能更深入了解并体会东西马发展的失调,不再似以往只能嚷喊不公平,而是能到位的在政策上具体作改变,弥补联邦长期对东马的亏欠。
对东马,基设的跃进是当务之急,首相延续前朝的做法,把工程部的重任交托到来自砂拉越的巴鲁比安手中,东马人无不盼望巴鲁比安也能在提升东马的基设方面交出成绩,而巴鲁比安上任后才恍然明白,工程部一直面对拨款不足以致许多联邦管理的道路只能以形同贴膏药的方式修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即已在位,就得谋其事,尽其责,善其事,没有沉浸在胜利喜悦的闲情,人民也是时候把支持凝聚为监督新政府的力量,如此新马来西亚的塑造才真正是指日可待。(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绵里藏心·作者:何俐萍·《星洲日报》东马区副执行编辑·2018.07.07)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