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KR 新项目 Soft Launching好多人啊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3-8-2017 09:4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oh7400 发表于 3-8-2017 08:33 PM
你会加薪滴,不可能一辈拿2千4百,但依你目前的薪资所得切实不可能贷款买3百千以上的房产,努力赚钱兼存钱。
谢谢你的鼓励,300K 以下的屋子,我看要去到 Bukit Beruntung 和Tanjung马岭 那一带了。 |
|
|
|
|
|
|
|
发表于 3-8-2017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情人 于 3-8-2017 11:32 PM 编辑
我是拿33年。我一个月供 5k+。
|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11:5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情人 发表于 3-8-2017 11:28 PM
我是拿33年。我一个月供 5k+。
5K+, 好重的供款,(對我而言),
你借了整120万,难不成买了 KSK 的 8 Conlay ? |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11:55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honhock 发表于 4-8-2017 10:25 AM
如果用这个方式算,90%的大马人不用买屋子了。
我收入不高,买不起高价房子是理所当然的。市场上还是有人在买。 |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12: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honhock 发表于 4-8-2017 10:27 AM
你这个数据哪里问来的?
好夸张又不逻辑的数据~
你是指那一个数据? 七十多万屋价需要月薪$15K 是针对我本身状况,(我最高只能贷20年)。
KL 新屋子需求量只是一个杜撰数目,想表达发展商推新屋速度远远跟不上买家的需求量。
你在这个行业发展,大致上应该懂得需求与供应量。不介意的话,希望你能分享大KL一带和Selangor 真正需要多少单位才能满足所有购屋者的需求(包括自住,投资和投机)。 |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01:5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情人 于 4-8-2017 01:56 PM 编辑
KLIP829 发表于 4-8-2017 11:51 AM
5K+, 好重的供款,(對我而言),
你借了整120万,难不成买了 KSK 的 8 Conlay ?
我买两间,都是二手房,在八打灵。一间870K, 另一间是400K。但是我的薪水离15k还蛮远。所以我不知道你说的15K薪水才能买700k的屋子的数据是从什么agent来的 |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老点你吧。。。
70万。。。借90%。。。月供4000+-
除非你有其他LOAN
|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07: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quamax 发表于 4-8-2017 03:14 PM
AGENT老点你吧。。。
70万。。。借90%。。。月供4000+-
除非你有其他LOAN
我想你应该看错了贷款年限,我说的是20年。
20年@630K@4.6% = $4027/mth.
|
|
|
|
|
|
|
|
发表于 4-8-2017 07:2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情人 发表于 4-8-2017 01:51 PM
我买两间,都是二手房,在八打灵。一间870K, 另一间是400K。但是我的薪水离15k还蛮远。所以我不知道你说的15K薪水才能买700k的屋子的数据是从什么agent来的
Agent 说月供占净收入的33%是理想水平, 算法 : $15K- EPF,Socso,PCB(1650+19.75+2292) = $ 11,038 x 33% = $3,643 (供款)。就我而言,是蛮認同他的专业操守。(也可能,他明知道我贷款不会过而设下难题)。
|
|
|
|
|
|
|
|
发表于 5-8-2017 08:4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LIP829 发表于 4-8-2017 07:25 PM
Agent 说月供占净收入的33%是理想水平, 算法 : $15K- EPF,Socso,PCB(1650+19.75+2292) = $ 11,038 x 33% = $3,643 (供款)。就我而言,是蛮認同他的专业操守。(也可能,他明知道我贷款不会过而设下难题)。
33%比较看个人。。。因为你可能要加mlta,保险,供车。年尾旅游,平时的消费 |
|
|
|
|
|
|
|
发表于 5-8-2017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介意的话,希望你能分享大KL一带和Selangor 真正需要多少单位才能满足所有购屋者的需求(包括自住,投资和投机)。
你要找这样的数据,恐怕没有两个发展商可以给到你同样的数据给你参考。
每个发展商为了要卖他们的单位都会找出对他们最有优势的数据去帮他们卖得更好。
每一年都有大批来自外坡的中学毕业生来KL深造、
每一年都有大批的college和大学毕业生出来社会打工、
每一年都有大批的年轻人中年人需要离开家里在外面租房间住、
每一年都有一批有本事自己买房的年轻人中年人。
请问你要怎样的数据?
每个发展商建的房地产都是依据他们自己本身的数据去建筑有关的房地产计划,会依据那一带的价钱、消费能力、目前与未来的市场走势、etc
你买的单位,就只是那么一间。 发展商所建的单位,是最少几百间、甚至千多两千间或更多。如果他们的数据不准确,他们冒得风险比你高出几百倍。
没有最好的房地产,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房地产。
|
|
|
|
|
|
|
|
发表于 5-8-2017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都说他的计算方式很错误。
可能因为这样,导致他一直买不到房子。
|
|
|
|
|
|
|
|
发表于 5-8-2017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因为年纪的问题(我猜你今年50岁),只能拿20年贷款,无可否认你以后每个月的贷款将会比较高。
同样RM700,000的房子。
一位少于35岁的买家,贷款700k 的 90%,拿35年贷款,如果利息是4.25%,每个月需要还的贷款将会是RM 2,884
一位55岁的买家,贷款700k 的 90%,拿20年贷款,如果利息是4.25%,每个月需要还的贷款将会是RM 3,901
如果这位55岁的买家,希望可以维持RM3,000以下的供期,只能拿70%的贷款, 付头期30%, 那么每个月的供期将会是RM 3,034
|
|
|
|
|
|
|
|
发表于 5-8-2017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LIP829 发表于 4-8-2017 07:25 PM
Agent 说月供占净收入的33%是理想水平, 算法 : $15K- EPF,Socso,PCB(1650+19.75+2292) = $ 11,038 x 33% = $3,643 (供款)。就我而言,是蛮認同他的专业操守。(也可能,他明知道我贷款不会过而设下难题)。
33% 或这 1/3 的薪水, 这已经是老一派的计算方式,比较偏向于保守型。
现在一般都是计算 DSR, 或者 Loan Capital
DSR 是 total commitment / total income x 100%
<RM5,000 salary = DSR do not exceed 70%
>RM5,000 salary = DSR max to 85%
subject to bank policy individually
Leverage Ability 200 (一般banker都是用这个方式)
if salary RM10,000 , how much property price u can buy ?
RM10,000 x 80% (for tax deduction) = RM 8,000
RM 8,000 x 70% = RM 5,600 (very conservative bank acceptence rate)
RM 5,600 - (all ur commitment: car, credit card, etc) = now assumed only left, RM3,700
RM 3,700 x 200 = RM 740,000 will be your ideal buying price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6-8-2017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那个错的方法是agent帮他算的。我也是很好奇agent是如何算出来的
|
|
|
|
|
|
|
|
发表于 6-8-2017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onhock 发表于 5-8-2017 11:33 PM
33% 或这 1/3 的薪水, 这已经是老一派的计算方式,比较偏向于保守型。
现在一般都是计算 DSR, 或者 Loan Capital
DSR 是 total commitment / total income x 100%
RM5,000 salary = DSR max to 85%
...
请问 RM 740,000 是屋价还是屋贷款的总数?
|
|
|
|
|
|
|
|
发表于 6-8-2017 01: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honhock 发表于 5-8-2017 11:33 PM
33% 或这 1/3 的薪水, 这已经是老一派的计算方式,比较偏向于保守型。
现在一般都是计算 DSR, 或者 Loan Capital
DSR 是 total commitment / total income x 100%
RM5,000 salary = DSR max to 85%
...
感谢你回复我三个帖子,我在这一起回应。供款33% "只针对我本身"。你的DSR说法,我也能接受得到,(在现实里認識我的人,都说我的脑袋就像一塊千年木头)。
关于KL/Selangor房产需求与供应量,我找了NAPIC和REHDA数据和其他website, 似乎没找到答案。
这文章,我想表达的是供应量不足以应付购屋者的需求,尤其是可负担价位房产。比如,发展商推出一个新屋計劃,300单位 ,
一千个來排队=发展商笑眯眯,购屋者擔心买不到。
300~315在排队=双赢策略。
50~60在排队 =发展商苦哈哈。
你不認为处在双赢策略地位是一个自由流通的健康市场吗 ?
對我而言,一个供应量充足的市场,對三造來说都是好事。
发展商: 不断提高建屋素质与设计/施以迎合购屋需求。
Broker: 更多单位可以销售,不必七,八个人卖同一间屋子,籍以提高收入。
购房者: 多方選择,最终买到心头好,达到居者有其屋目标。
最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考量,我想大家都会依据本身的要求与条件來完成目标。
P/S(要写这么多华文字真痛苦,写太少又词不达意),我不繼续在这楼回复你了,有机会再去其他楼与你交流。谢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