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2-6-2013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灸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也就是乳腺上皮增生,俗称“小叶增生”,它是妇女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是一组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病变;是以乳腺小叶和中段、末段导管的扩张、增生和囊性改变为主的一个过程。 【症状】
1、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它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月经过去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2、本病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多在25-45岁最高。 3、肿块常为多发性,可见于一侧,也可见于双侧,可局限于乳f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f。 4、肿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有囊性感,与皮肤和深层组织之间无粘连并可推动。 5、腋窝,肩背部偶有酸胀感,但腋窝淋巴结无肿大。 6、乳f疼痛与情绪和劳累程度有关。 7、偶伴有乳头溢液,溢液可为黄色,黄绿色或为无色浆液性。 艾灸取穴:选取阿是(乳f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 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或艾条灸。 隔姜灸:切1元钱硬币厚度的姜片,用牙签扎上眼,然后上置艾状(底座大约2厘米左右,每次用3-4状),艾条悬灸,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灸盒温和灸,使其有热感。软化结节,减轻症状。 《百症赋》云:“肩井乳痛而极效。”女患有乳腺增生病时在该穴处有明显的阳性反应点,且与此处施灸后诸多相应症状可随之减轻,证明肩井穴具有舒导肝胆郁结之气的作用。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中医一般采用舒肝解郁、行气化痰的方法治疗。另外,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治乳疾效果最好。一旦患乳腺增生症,除了疼痛、肿块外,患者在情绪上必有烦躁,易怒,恐惧等,生理上有功能下降,如性功能淡漠,月经紊乱,体力下降,你的月经紊乱与你乳腺增生有关,也与你近期的情绪变化有关。 你可以通过艾灸调整胃经、肝经、肾经和厥阴经经穴,配合中药活血化淤,理气疏肝,治疗一个月后,B超复查,看看是否有效果。艾灸起泡是很正常的现象,可以继续艾灸,用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温和灸直捣肿块局部的阿是通过温热刺激达到改善组织供氧、供血,改变体液成分的作用。
“扶正、祛毒、化瘤”是艾灸的具体治疗之道。艾灸直接地作用于乳f增生细胞和乳腺肿瘤细胞进行软化消散,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本帖最后由 夜未央 于 22-6-2013 05:01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6-2013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单桂敏老师总结的艾灸禁忌
很多经验就是靠积累而来的,究竟这些积累是否对呢?需要我们大家来验证。 提到艾灸应该注意什么,或者有什么禁忌,这些有的是先人总结的,但是更多的是我的经验。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我们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4.如果你想怀孕,刚刚灸后就马上同房,这时的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还很热,不利于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你在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已经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当然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男性精子成活率很高,往往环境不利也能生根发芽,而有的种子质量不高,即使放在宽松的,高质量的土地里照样长不出好庄稼。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5.大悲,大喜,大怒,这样情绪不稳定,艾灸的效果会打折扣。太肌.太饱都不适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肠疾病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质量,艾绒的好坏取决治疗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极好的艾绒,这样不伤经络,不燥,比较柔和,便于点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么一定要新姜和鲜蒜,保持新鲜。 7.施灸的程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这里说的是施灸的程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8.施灸时间,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是由少至多的,热度也是逐渐适应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没有时间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临睡前施灸有助于睡眠。 9.很多人问,艾灸后是否可以马上洗澡。如果是热水,可以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钟后,这时经络也基本处于灸后的修整状态,灸后的热度也逐渐地挥发和利用,此时在用热水洗澡会感觉很舒服。 10.施灸的反应,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11.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么性质的?属寒还是属温,如果艾灸过程中,你边吃边艾灸,对于胃气也是一个挑战。有胃肠疾病的人千万不要这么盲目施救。 12.艾灸的返病现象,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要看是什么疾病?病长多久?另外人与人也不同,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个症状,同一种表现。 有返病现象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现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证明病邪存留的拨争状态,也体现正气在一点点积累。 也许我想到的就这么多,希望大家帮助我总结。虽然写了这么多注意事项,但是有些你也分析着参照执行!
本帖最后由 夜未央 于 22-6-2013 05:00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6-2013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补元气的穴位
元气不足就变虚
中医一般把气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元气,就是受之于父母、先天的气,这是与生俱来的;另一个是水谷之气,就是我们通过吃饭、喝水得到的气,是通过人的脾胃运化食物得到的;还有一个是肺脏吸入的清气,大约相当于我们通常说的空气,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人体的健康与这三个气密切相关,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生命都会失去动力。
气出了问题,直接的表现就是气虚。生活中常见一些久病之人、重病之人、劳累过度的人、后天失养的人、年老体弱的人,由于脏腑机能衰退而气不足,他们少气懒言、声音低微、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一系列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以下是元气不足的七个表现:
1、手脚容易冰冷,尤其是在冬季。
2、子宫、卵巢、乳房易生囊肿、肌瘤、肿瘤。
3、易脱发。
4、尿急尿频,进入40岁以后,严重的会有小便失禁。
5、易得静脉曲张、腿肿、脚肿,或风湿、腰痛、骨质增生、耳鸣耳聋等。
6、出现精神恐惧、睡眠不安,凌晨腹泻等。
7、过早进入更年期。
三大穴位保养元气
怎么样保养我们的气呢?有三个重要的穴位,就是气海、膻中、足三里,百用百灵。
气海
功效: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极高的补益元气的功能,中医经典上认为气海能够治疗脏气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所以补气首选气海。
灸气海
位置:气海是任脉上的穴位,位置很好找,在肚脐正下方1.5寸。你把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从肚脐处向下量,四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一半就是1.5寸。
手法:气海是全身非常重要的强壮穴,用艾灸的方法最好。可以用艾柱灸5~14壮,或者用艾条灸20~30分钟。经常灸一灸气海,可以培元固本,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膻中
功效:有上气海之称,主要的功能是调益肺气,能调一身之气,尤其对肺脏的保健功效很好。用膻中配气海,一上一下,既能补元气,又能调肺气,气机调顺了,人体就不会产生淤滞,身体自然安然无恙。膻中穴
位置:膻中很好找,在人的胸口位置,两个乳头之间的中点就是。
手法:可以经常按摩膻中进行保健,也可以用艾条灸20~30分钟。人们悲伤的时候往往捶胸顿足,捶胸的地方就是膻中的位置。这也很有科学道理:捶胸其实就是对膻中进行按摩,从而使肺气顺畅,排解了抑郁。同时,捶胸能刺激胸部的胸腺,有免疫调节作用。
足三里
功效:足三里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元气。上文说过,水谷之气是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靠脾胃运化而来,所以补气用足三里是必不可少的。
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怎么找呢?我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正坐着的时候,小腿和大腿成直角了,我们从外膝眼往直下取4横指的距离,也就是你的同身寸的3寸,然后再往胫骨前缘量1横指(中指)。第二个方法:站着的时候,把同侧的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
手法:用足三里保健,最好是艾灸,每次用艾条灸20~30分钟,可以经常灸它。
现在你可以看出用气海、膻中、足三里大补元气的奥妙了吧?用气海补元气,用膻中调肺气,用足三里补脾胃之气,这样先天之气、水谷之气、清气三气同补,生命的原动力强了,身体想不好都难。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用气海、膻中、足三里补元气的这个方法,可以作为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基本方法,常用它,能够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另外, 便秘、排尿困难、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治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6-2013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身第一大补药:太溪穴
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根本没反应,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这时,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气血引到脚底的涌泉穴去。太溪穴是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三大独特要穴之一。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一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这样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有人经常足跟痛,这就是肾虚。您应多揉太溪穴,顺着太溪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然后再循环带走。为什么会痛?痛就是有淤血,停在那里不动了,造成局部不通,不通则痛。您把好血引过去,把淤血冲散,自然就不痛了。揉太溪穴就是帮助冲散淤血。
有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有很多女性朋友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这时揉太溪穴很管用。
有的人肾绞痛,尤其是体内有肾结石的时候肾绞痛,那么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防治这种症状。
有人痛风、尿酸过高,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从源头把这个问题解决。有人得了肾炎,排不出尿来,揉太溪穴也能帮助把尿毒解掉。
太溪穴还可以治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脑受伤,它还有辅助调养的功效。因为脑髓是肾所主,跟肾经有极大关系,所以要想调养后天受伤的大脑,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有个人因家属出了车祸老是哭,哭了一段时间,眼睛越来越看不见东西了,还有个人经常想起点什么事就哭一鼻子,这时我都劝他们要多揉太溪穴。
有的人患有厌食症。古人管厌食症叫饥不欲食,看到吃的东西虽然饿,可就是吃不下去,这也是肾虚造成的。因为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喉咙直接通着肠胃,所以太溪穴还能治疗厌食症。
还有像胸闷,支气管炎、哮喘等,太溪穴都可以治。因为肾经都经过这些病所发的位置。
老年痴呆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而打通肾经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老化症状。
在临床当中,北京鼓楼医院针灸科主任,他最擅长使用的就是太溪穴,被誉为"张太溪"。张老发现人体的穴位太多太密,疾病也复杂多变。如果逐一取穴的话,难免顾此失彼,取不到好的疗效。在长期的摸索当中,他发现,利用太溪一个穴,或者配合另外的一两个穴,一样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所以,在他的治病过程中,大多数都取太溪穴。因此,人们依照以往的习惯给了他"张太溪"这样一个称呼。
在北京协和医院,某资深新闻人士,肺癌晚期,高位截瘫,食水不进,排泄不通,生命垂危。在多方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请张士杰为其针灸治疗。张士杰针刺太溪穴,一针扎下去,病人尿液即从导尿管中流出,针出即止,在场专家教授无不惊叹不已。经针灸治疗5次后,病人饮食正常,身上插管皆除。
去医院体检,90 %的人都患有慢性咽炎,常觉得咽喉干燥、肿痛,这就属于中医上讲“肾阴不足”引起的咽症。如果一边按揉太溪穴一边做吞咽动作,就可以补充肾气,病情当时就会有所缓解。
两年前我曾经见过一个病人,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同志,她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遗尿症。她最苦恼的是憋不住尿,只要活动幅度稍大,就会尿失禁,她甚至都不敢大声咳嗽,更不敢大声笑。诊断之后,我发现她是肾气虚弱导致无法固涩缩尿。我没给她开药,只是在她后背的肾腧穴上,左右各拔一个真空罐,同时按揉左右的太溪穴各10分钟,我让她回家后按此方法自己进行治疗,告诉她,只要坚持二十来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结果,一个星期左右,她的肾腧穴就拔出了大水泡,而且太溪穴也被揉得肿痛。事实上,拔出的水泡,还有穴位的肿痛,都是疾病由内到外的一个过程。它说明身体的确有问题,但通过拔罐和按揉穴位,达到了一定的疗效。二十天后,她的遗尿症彻底好了,到现在也没有复发过。我在这里之所以按摩太溪穴,目的是为了调节腰的同时,把气血引导肾经上去,补到根源、补到穴位上去,这样才能有持久的效果。如果只是拔罐,虽也可为这位女患者减轻腰痛,但却无法根除。果然,这位女患者按照我的方法,坚持了半个多月,腰疼症就彻底好了。
工作了一天,很多人都觉得腰痛或者腰酸,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按摩太溪穴就好了,症状很快就能缓解。女性朋友容易手脚冰冷,每天晚上睡觉前刺激太溪穴,坚持一周时间,手脚就会变得暖暖的。
其实,我们不要光想着什么能治老年痴呆、治耳鸣、治牙齿松动,只要把肾经打通,这些症状就全没了。
那么,说到这里,有的读者或许会好奇:"太溪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穴位?为什么有如此之功效呢?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说肾经的原气大会于此,是人体当中元气旺盛而又尊贵无比的地方,古代医家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我们都知道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中医说肾阴和肾阳是生长发育的根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根植于肾,肾一旦出现问题,人体就会百病从牛。而作为肾经的原穴,太溪的作用自然是非常巨大的。
肾经上的很多穴位都能治这些病,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虽说太溪穴治这个、然谷穴治那个、涌泉穴也可以治什么,但用的时候一定要灵活。您不能说书上写着太溪穴是治咽喉痛、咽喉干的,但没说然谷穴治,您就不揉然谷穴,这样就麻烦了。所以,当您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哪些穴位最敏感,您就赶紧多揉它。如果今天管用的这个穴位到第二天揉的时候不痛了,您就换那个最敏感的去揉。记住这一点。比如说您今天咽喉痛,有几个穴都治——太溪穴治、然谷穴治、涌泉穴也治,可是您揉涌泉穴的时候不痛,那就别揉涌泉穴;揉然谷穴还不痛,也不要去揉了;再揉太溪穴痛了,就揉太溪穴,这时候太溪穴就管咽喉痛。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穴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本帖最后由 夜未央 于 8-7-2013 02:57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6-2013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最重要的12个穴位
1,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
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
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
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
以得到缓解和治疗。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
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
左右。
2、少商穴:
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属于手太阴肺
经。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
、感冒发热、肺炎等。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
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功能:
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可用“贴膏法
”: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
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用拇指端在该处向指骨方向压,有酸痛感觉处。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 ...
可用于辅助治疗腰痛,还常用于胸胁痛、肋间神经痛、头顶痛等症。按摩后溪穴治疗腰痛的方法:用拇指按揉后溪穴,同时缓缓转动腰部2-3分钟。现代研究发现后溪穴还有促进肠蠕动作用,可辅助治疗便秘。
6、膻中穴:
位于两乳之间胸骨中线处。传统中医认为,膻中穴为“宗气之海,善治气病,具有调气降逆,宽胸利膈,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常用于治疗胸闷、乳腺炎、缺乳、肋间神经痛、咳嗽等症。与天突穴配合辅助治疗咳嗽,效果良好。按摩手法:用擦法,用手指上下擦膻中穴100次,使皮肤稍红即可。也可同时按压天突穴。
7、中脘穴:
位于脐上4寸。常用于治疗胃炎、腹胀、呕吐、消化不良、溃疡病等。
常用摩法和贴膏法。摩法:用手掌面贴于体表穴位上,转动按摩2分钟;贴膏药法:擦净皮肤,取活血止痛膏半张贴于穴位上,2天后取下。停1天可再贴。(皮肤过敏者不能用)。中脘穴与足三里穴同用,可提高辅助治疗胃病的效果。
足三里穴的取穴是这样的:可以在膝盖外侧的凹陷处向下四指并在胫骨外侧的交点处就是此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胃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凡脾胃失调等消化系统的疾病,通过按摩足三里都会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成长和健康的维持与脾胃的消化营养功能密切相关,而胃经又属于多气多血的经脉,这条经脉受到激发,气血旺盛,必将影响五脏六腑与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因此历来足三里穴被认为是一个医疗和保健的重要穴位。民间有每天按摩足三里,犹如吃只老母鸡的说法。
那么,怎样按摩足三里才容易得起你?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推拿与按摩相结合的方法。如果按摩右侧足三里,就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他四指握住胫骨,然后以拇指垂直下鞍,频率和前面谈的两个穴位一样,但力度要大,由于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较为丰富,有时按摩可能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时也可以运用一些辅助器械和别人的帮助,这样就容易达到得气的效果。
9、阳陵泉穴:
小腿外侧,膝关节下突出的骨头为“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压下有酸胀感觉处即为阳陵泉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肝炎、便秘、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等。治疗胆囊炎与关冲穴合用效果更好。
按摩手法:用按揉法,按揉2分钟。
10、丰隆穴:
位于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外开2寸处。传统中医认为,丰隆穴能“健脾胃,化痰浊”,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偏瘫,咽喉肿痛,癫痫等。现代研究发现,丰隆穴对改善脂代谢也有作用,可用于降血脂的辅助治疗,与足三里共用效果更好。按摩手法:用叩法,同足三里。
11、承山穴:
位于小腿腓肠肌腹下正中(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可以祛湿升阳,对排除体内湿邪有奇效,常用于治疗腰背痛、痔疮、脱肛等症。特别是防治腓肠肌痉挛效果很好。
按摩手法:用叩法,同叩击委中穴相同。握空拳,用食指掌骨端叩击使出现酸胀感,叩击50下。也可用踮脚的方法。现代研究发现,小腿肌肉与心脏强弱有很大关系,锻炼小腿肌肉,可以强健心脏。
12、太冲穴:
位于足背第一、二趾缝间上1.5寸处。属于足厥阴肝经。传统中医认为,太冲穴有“疏肝理气,通经活络,清热泻火,平肝息风,疏泻下焦湿热之力”。常用于高血压、闭经、头痛、目眩等症。与曲池穴合用,可加强降高血压效果;与阳陵泉穴合用,可提高辅助治疗肝炎效果。按摩手法:擦法,用手指在太冲穴来回压擦1-2分钟,使之有酸胀感觉。
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6-2013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灸涌泉的作用
涌泉穴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撅、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现代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的水抱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扬,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艾灸涌泉穴的作用主要是治疗失眠,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6-2013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乳腺增生、纤维瘤、鼻炎(转自单阿姨)
阿姨,您好,我26岁,我早就想来给您报告我的艾炙成果了,但我还想确定我的的纤维瘤是不是小了,所以就等到现在。我去年在广东省省中医院检查是乳腺增生加纤维瘤,瘤是1CM左右,医生给我开了红金消结片,吃了一点效也没有,今年四月分我再去检查瘤长大了0。2CM,医生叫我手术,我还没结婚,很怕手术,后来我在网上找治疗的方法,看到您的博客有治疗纤维瘤的方法,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艾炙,主要是炙瘤患处最少半小时,然后就是整个乳房也炙了,乳头除外,然后就是关元,中脘,天宗,三阴交,足三里,大概一天炙两个小时,然后就是结合刮痧,主要是刮背后乳房对应区和乳房两外侧,刮痧一般是十天左右刮一次,有时也按摩太冲穴,炙到现在已经五个月了,纤维瘤明显的小了一半,增生也好,以前增生刺痛加胀痛不能碰,有很多增生结节,现在增生好了,因为很早就没痛了,增生结节现在也摸不到了,艾炙过程中出现过很多反病的情况,两条腿都是水泡,乳房上也起过水泡,起过像豆豆一样的脓包,起过像痧斑一样的红点,红点是一片的,看过阿姨的文章说起这些都是排毒所以没担心,艾炙时也感冒过,起的水泡,我等到第二天泡软了弄破挤出水,第三天温条炙几分钟,过几天就结痂了,以前有鼻炎现在也好了,阿姨,我现在还在继续炙,我想艾炙消掉瘤,等我的瘤全部消掉了再来向您报告,真的很谢谢您教会了我自己治病,祝阿姨每天开心,(阿姨,您把我的回复做成文章吧,让更多的姐妹可以看到,) yin
2010/9/29 20:35:21
乳腺纤维瘤,有人认为乳腺纤维瘤相当于“乳癖”“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长,此名乳癖。”一是纤维细胞所含的雌激素受体的数量较多导致; 二是由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所致,乳腺纤维瘤的形成与卵巢功能旺盛、机体和乳房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刺激的敏感性有关。乳腺增生也会随着喜怒而消长。临床治疗多是活血化瘀,消结散瘀,对于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增生治疗上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西药治疗基本是对症治疗,有的采用雄激素治疗,借以控制雌激素的增长,软化结节,减轻症状,但是这种治疗不能长期使用,长期使用会加速体内激素间失衡;中医中药有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仍然会反复发作。只有用这些艾灸,刮痧等手段治疗,是原本扶植正气的一种从根本上治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活血化瘀,调补气血,改善气血环境,具有软坚散结的特殊功效,应该说这种方法是标本兼治的方法。
在治疗乳腺纤维瘤或乳腺增生的取穴上,一般是以病灶处为主,可以在纤维瘤上直接艾灸。
看看这个病人主要是炙瘤患处最少半小时,然后就是整个乳房也炙了,乳头除外,然后就是关元,中脘,天宗,三阴交,足三里,大概一天炙两个小时,然后就是结合刮痧,主要是刮背后乳房对应区和乳房两外侧,刮痧一般是十天左右刮一次,有时也按摩太冲穴,炙到现在已经五个月了,纤维瘤明显的小了一半,增生也好,以前增生刺痛加胀痛不能碰,有很多增生结节,现在增生好了,因为很早就没痛了,增生结节现在也摸不到了,艾炙过程中出现过很多反病的情况,两条腿都是水泡,乳房上也起过水泡,起过像豆豆一样的脓包,起过像痧斑一样的红点,红点是一片的,看过阿姨的文章说起这些都是排毒所以没担心,艾炙时也感冒过,起的水泡,我等到第二天泡软了弄破挤出水,第三天温条炙几分钟,过几天就结痂了,以前有鼻炎现在也好了,阿姨,我现在还在继续炙,我想艾炙消掉瘤,等我的瘤全部消掉了再来向您报告,真的很谢谢您教会了我自己治病,祝阿姨每天开心。
她不仅仅单纯艾灸了患处,而且还同时艾灸了中脘,神阙,足三里和三阴交,艾灸这些穴位就是调整体内的雌激素,也是属于辅助治疗的主要功能。还有艾灸乳房的对应部位也很重要,刮痧也是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刮痧可以活血化瘀,疏通乳络。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辨证论治、整体治疗为指导思想。在治疗中中医有一些很好的行之有效的治疗原则,而前病后治、后病前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等治疗方法就是其中之一。
治疗乳腺疾病,在治疗前面的同时加上乳腺对应区域,后面的天宗穴部位也应该艾灸或刮痧,这样会叠加治疗效果。有的时候,疼痛部位不一定是病灶所在部位,在治疗后背的相关穴位则可取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她按摩太冲穴,太冲可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易于怫郁。乳癖者,每多有性情抑郁,忧思多虑或心烦急躁易怒,胸闷嗳气,而乳房疼痛与肿块大小变化,亦多情绪变化有关。肝郁气滞在乳癖发病学上有重要影响。七情不畅,肝失条达,肝郁气滞结于肠子络则疼痛结块,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治疗乳癖的主要原则。
还有,在艾灸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返病现象,很多人一看到犯病的现象,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我的文章里面提到返病的迹象很多,您如果多看看文章,就不会惊慌。这个网友提到了自己的返病现象,她曾经起过红点,脓包,水泡等,我在治疗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过程。我认为这些过程都是体内病邪再找出路的一个过程,如果这些疾病都从体表排除,那么体内的垃圾会少很多。用这些方法可以消肿散结可促使肿痛消散于无形之中。
|
|
|
|
|
|
|
|
发表于 1-7-2013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你们的艾条和艾柱在那里买的?除了海鸥, KL那里有卖?我是在淘宝买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2013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wf6308 发表于 1-7-2013 10:29 PM 
想问你们的艾条和艾柱在那里买的?除了海鸥, KL那里有卖?我是在淘宝买的。
网上和药材店都有的卖。
KL我不知道,对不起,帮不到你哦。
|
|
|
|
|
|
|
|
发表于 2-7-2013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未央 发表于 2-7-2013 10:40 AM 
网上和药材店都有的卖。
KL我不知道,对不起,帮不到你哦。
没关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7-2013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wf6308 发表于 2-7-2013 03:02 PM 
没关系。。。
如果是日常保健灸,那么只需要艾灸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关节或者身体进了风湿 风热。。。单纯的艾灸短时间很难祛除病痛,这时可以依靠刮痧 拔罐 刺血结合艾灸,会好得比较快。谢谢你关注本帖!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7-2013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肺经--人体最容易受伤害的经络
如果你能从“在志为忧悲”想起林黛玉,从“在体合皮毛”想到青春痘,那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学习总要从文字之外读文章才行。 学习中医经络,第一条要讲的总是手太阴肺经。人的气血在夜里3点到5点(也就是寅时)开始冲击肺经,所以此时若出现症状,我们通常要考虑到肺是不是有问题。曾治过一个妇女,每到冬季总是在凌晨4点钟左右躁热出汗,白天则畏寒怕冷。诊断她为风寒束表,心火内盛,典型的“冰包火”。但其发病的根源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必借寅时肺经气盛才能发汗解表。所以我用补中益气汤补肺而助其宣发之力,顺势而为,一剂而愈。 《内经》上说肺为“相傅之官”,就是宰相大人,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与尊贵。可是在实际治疗应用方面,很少有人对肺经格外地重视,治疗范围通常局限在感冒、咳喘上面。如果初学者都是这么学习的话,恐怕终是管中窥豹,难见真貌了。 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巨大,上可疏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岂是一个咳喘可以涵盖?即使是咳喘症,也很少由肺经直接引起,多是其他脏波及。由肝火引起的叫“木火刑金”,祛肝火就好;由肾虚引起的叫“肾不纳气”,补肾气辄效;由脾虚引起的叫“痰湿蕴肺”,健脾祛湿最佳。还有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之风寒好了。通常咳喘的病总会迁延不愈,古时便有“内科不治喘”之说,其实多是因见肺治肺,有痰化痰,宣来降去,不治根本,才成痼疾。肺本是娇脏,最怕攻伐,所以“调诸脏即是治肺”实乃真知灼见。 “诸气者,皆属于肺。”《内经》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须仔细体悟才行。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这是多好的治病思路,怎么可以轻意地一带而过呢?很多人只喜欢从别人那里求得个偏方秘招,并视如珍宝,可《内经》中遍地黄金却无人捡拾。 说到这里,好学者会问,那该怎么调呢?我们最关心这个。其实,《内经》中也都说得非常具体了:“肺主宣发肃降,肺是水上之源,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毛,在窍为鼻。”在这里,不但给我们讲述了肺的功效,还告诉了我们具体的治疗办法。有人说:“在哪儿,我怎么没看到呢?”那就给你举个例子,前面说“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倘若我忧郁很久了,郁结之气难以排解,从哪里宣发呀?曾治疗过一个70多岁的老翁,他与老伴生气吵嘴,又遭遇风寒,造成胁肋疼痛,医院给他开的舒肝止痛丸,可吃完药胁痛不但没好,还咳嗽上了。我让他用取嚏法,他连打了十来个喷嚏,头部微微出了些汗,胁肋的疼痛当时减轻。我说,既然有了咳嗽症状,就吃点通宣理肺丸将痰排出才好。于是他先后吃了4颗丸通宣理肺丸。咳嗽胁痛只一天的工夫就都治愈了。我这里用的全是《内经》中的治疗方法——肺主宣发,在开窍于鼻,在液为涕。你若有心,这里面的高招妙法随处可见恐怕都捡不过来呢! 如果你能从“在志为忧悲”想起林黛玉,从“在体合皮毛”想到青春痘,那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学习总要从文字之外读文章才行,要知道好东西都在书中的空白处呢! 本应说肺经的,却扯远了,还好,带来几只小鱼一并送给大家。 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有吸不上气的感觉,就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 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 经渠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使用方便,无需辨证。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还有个特效穴——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
|
|
|
|
|
|
|
|
发表于 30-8-2013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灸会弄到整个房间乌烟瘴气吗?
LZ都是自己灸的吗?
我最近在用扶阳罐
每天睡前温灸十多分钟
发觉隔天醒来真的比较精神
而且我有试过温灸后开冷气睡觉和不开冷气睡觉
开冷气睡觉醒来虽然精神,但是却不持久,上班之后就开始觉得疲乏
如果温灸后不开冷气只开风扇睡觉,醒来的精神比较好
中医对经络的博大精深
真的让人觉得玄妙 |
|
|
|
|
|
|
|
发表于 14-12-2013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未央 发表于 14-4-2013 07:27 PM 
谢谢您的回复!
我以前用的是艾条直接灸,闻到艾烟有点昏昏欲睡,结果把肚子烫了一个水泡。
后来改 ...
请问lz,温灸盒在哪里可买到?因我也有腰痛和大便不成形的问题。谢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4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ulasapuso 发表于 30-8-2013 10:47 AM 
艾灸会弄到整个房间乌烟瘴气吗?
LZ都是自己灸的吗?
对不起,忙了很久,没有时间来论坛。
我是自己做艾灸的。
艾灸一定会弄到房间乌烟瘴气,我是专门用一个通风比较好的房间来艾灸。平时不艾灸走进去都能闻到艾烟味道。不过我很喜欢那种味道哦。
扶阳罐是比较干净,可是我还是喜欢用艾灸,因为艾草是纯阳之物,补阳气很好。而且很享受当体内元阳之气充足后,身体自动会排毒的过程。
你的扶阳罐是普通陶瓷还是玄黄砭石?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4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eng 发表于 14-12-2013 11:27 AM 
请问lz,温灸盒在哪里可买到?因我也有腰痛和大便不成形的问题。谢谢.
药材店和网络上都有卖的。
大便不成形是主要是脾湿。
腰痛就要看是不是有陈旧性损伤,因为有的时候扭伤了腰自己都不知道,有伤的地方最容易进湿气寒气,日积月累容易长骨刺;有的就是纯粹的身体进了寒湿引起经络堵塞,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道理。不管哪种情况,趁现在还是小症状抓紧治疗,不要等严重了再去动手术,花钱多不说而且伤身体。
本帖最后由 夜未央 于 1-8-2014 01:53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4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寒体质最适合艾灸
“艾灸治病从表入里。”将艾柱、艾条的温度传导入体内,针对穴位、经络、热敏点进行刺激,可以达到温阳驱寒的作用。因此,艾灸最适用于虚寒症,如脸色苍白、怕冷、手脚冰凉、怕风畏寒者,艾灸效果好。
“除了虚寒症,阳气不足、元气不足者也比较适合艾灸。”,肾阳虚、脾阳虚是最为典型的阳气不足体质。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者容易腰酸背疼、手脚怕冷、易疲劳、记性差等。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者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吃凉的加重症状。经常艾灸温补,可以缓解阳气不足的症状。
元气不足主要指身体脏器功能不足,出现弱症,例如脾胃虚弱、血虚、身体虚弱等,常做艾灸有助于整体调整,大补元气。
虚寒者适合艾灸,是不是意味着内热的人群不适宜呢?中医一直有“热证不可灸”的争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内热的人一定不适合艾灸。热性体质的人有些穴位可以灸,有些则不行,最好咨询中医科医生再作治疗。
家庭以隔物灸、悬灸为主
按照传统的中医记载,艾灸的主要灸法为“发泡灸”。这是一种直接灸的方法,也称为“疤痕灸”。林敏告诉记者,用艾绒制成艾柱,点燃后直接贴在患部或体表穴位,待艾条烧完,皮肤表面会灼伤、起泡、渗液。此方以轻度烫伤达到排除虚寒、温补阳气的目的。
梁文表示,古书有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想要身体健康,可以长期艾灸足三里穴,保持穴位长期发泡渗液。发泡灸虽然药力较猛,但不仅会灼伤皮肤,还会留下疤痕,操作的难度较大。另外,关节、面部、四肢等很多部位都不适合直接灸。因此,不推荐家庭采用发泡灸的方式。
“隔物灸、悬灸的方式更适合家庭采用。”林敏表示,所谓隔物灸,是将艾柱点燃,放在姜片、蒜皮、盐或者药饼上,再灸于患部或穴位之上。这种做法既可以防止烫伤,隔物还有加强疗效的作用。梁文说,姜片有发散作用,外感艾灸时常用;蒜片有解毒作用,皮肤长疮、有炎症时常用;隔盐灸治疗脾胃疾病时最常用;药饼则是用各种中药配成的,根据不同的药物成分,有不同的加强功能。
悬灸是点燃艾条,悬在患部或穴位的皮表上方,通过热力传导刺激,实现艾灸的效果。林敏表示,艾条在穴位或患部上方打转,称为“回旋灸”,适合整个区域的艾灸;艾条在穴位上方不断地做拉近拉远的动作,称为“雀啄灸”,适用于单个穴位的灸法;针对整条经络线,艾条在皮表上方沿着经络线来回缓慢移动,可以达到刺激效果。
艾灸治疗慢性病有待考究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针之不为,灸之所宜”。艾灸可以用来治疗疑难疾病,于是,网上也流传起“艾灸治疗慢性病有奇效”的传闻,称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长期艾灸效果好。对此,梁文表示,艾灸的确有整体保健的作用,很多慢性疾病用艾灸的确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这种古方治疗慢性病的效果究竟如何。因此,不能妄下定论。
例如一篇“用艾灸跟糖尿病说再见”的文章中提到,长期艾灸神厥穴、三阴交、章门穴等可以治疗糖尿病。文章提到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其实是艾灸经典的穴位,其目的是达到温阳、整体调整体质的作用,并不是专门针对糖尿病的治疗。当然,通过体质调整,的确有缓解消渴(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症”),但不能说治好了糖尿病。
艾灸方法推荐
1.穴位艾灸
居家艾灸的可针对具体穴位的艾灸,用隔物灸或悬灸的方式,在穴位和穴位周围灸10-20分钟。推荐以下经典艾灸部位:
【神厥穴】:神厥穴也就是肚脐。对肚脐艾灸能温补元气,缓解疲乏、身体虚弱、女性痛经。可选悬灸在肚脐上方做雀啄灸,或采用隔盐灸。
【气海穴】、【关元穴】:气海穴位于肚脐下方1.5寸,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3寸。悬灸此两穴,有助于大补元气、调整体质。
【肾腧穴】、【命门穴】: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肾俞穴于命门穴旁1.5寸处。艾灸此两穴有补肾气的作用。
【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强壮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助于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
2.痛症艾灸
“艾灸对痛症也有一定的疗效。”梁文表示,风湿、关节痛、头痛等的人常做艾灸有保健功效。例如,关节痛可以在疼痛部位上方做回旋灸,头痛可以悬灸太阳穴、百会穴等。
3.热敏点艾灸
“热敏灸”也是一种流行的艾灸方式。可用艾柱悬灸,在身体表面缓慢移动,寻找“热敏点”。当灸到热敏点时,患者会感觉到热力有渗透进体内,甚至延伸进筋络的感觉,其他部位则没有如此敏感。每次艾灸热敏点,以灸到热敏点没有感觉为好。
在家艾灸注意事项
“艾草虽能防病治病,用途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丘振文表示,艾草对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长期使用艾草做灸者,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人的神经会产生抑制作用,使人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
二、在头、面、胸、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三、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灸时可以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四、出现晕灸,须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内关、足三里。
五、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六、灭除艾灰。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
本帖最后由 夜未央 于 1-8-2014 01:52 P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4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灸治疗红斑狼疮(网友提供)
【患者】
我是红斑狼疮患者,我已经灸了一个多月了。刚开始灸了以后,就是牙痛,接着喉咙痒,咳嗽,大概6天后症状消失。十几天,就是脊背和脚心冒冷气。膝盖以下酸胀,医生给我环跳,督脉,等拔罐。身上疼的不得了,出很多的疙瘩,有的很大,有的小,奇痒无比。哦,我不光灸关元和中脘,还灸大椎和腰部的督脉。还扎一个小时的华佗夹脊。吃的药是胎盘丸子和蚂蚁丸子。慢慢的,腰部酸冷的症状消失了,以前老是要吃胃药,从灸后就没有吃了,我老公说真是神奇。这次的月经来之前身上涨的难受,来的全是黑块,量还是和以前一样多,来月经的那两天,脸色特别白,肚子也不凉。月经回的也快,不像以前那样。月经完的几天后我去查血白细胞是2600,比以前下降了些。我就像医生提出建议,不用华佗夹脊,光灸看白细胞能否升上来。医生同意我的建议。这次就是头痛,失眠,说实话这些通串反映真的是很难受的。过了十天又查血,白细胞是3000,升了些,打算过十天在查一次。虽然我不是直接灸,身上全烤糊了,刚开始是关元起泡,现在关元不起泡了,背上起泡。现在要来第二次月经了,身上涨的感觉好了些,可是出现阴吹,并且做噩梦,很害怕的,不知这是不是也是通串反应?哦,在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好多通串反映,比如痔疮,咳嗽,吐痰等等,我反正生病了十几年,浑身是问题。呵呵,就不一一举例了。现在的睡眠比较正常,前段时间晚上睡7个小时,中午睡30分钟,人很精神,就这两天不行了,昨天睡了两个小时,和以前一样了,早上也是不想起床,身体好像差了些,不知是不是月经反应。不过吃饭还好,虽说胃口不是那么好,还是能吃些。唉,得了这个病真的是很麻烦,身体处处有问题,去年下半年,牙齿一块块掉,舌苔没有,连感冒也不得了。医生看我的眼神里充满怜悯。现在好多了,有了一些抵抗力了。医生还请我吃饭呢,说我的精神可嘉,乐观,不放弃。一个月前我去我以前一直在那吃中药的老中医那,他给我拿脉,说脉象有了,以前是没有的。我知道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病着的朋友还在黑暗中,我把我的感受写出来,希望你们能够借鉴,早日康复!
【医生】
红斑狼疮也属于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疾病,可以累及各个脏器。我看到了您用艾灸治疗取得一些疗效,但是也有返病的现象,这些都应该属于正常的返病现象。首先您的机体这么多年疾病已经占领了这个阵地,还是哪句话扶正需要时间和不停的斗争。
阴吹之疾,多指阴道壁和盆底组织松弛及一些神经官能症。常发生于身体虚弱,精神抑郁,气机不畅的经产妇。中医认为,引起阴吹的病机主要是脾胃功能失常,造成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逆乱,胃气下泄,不循常道,逼走前阴而致阴吹。
你取穴就大椎和督脉是正确的,督脉主一身之阳,可以说您阴气重而阳气弱,艾灸可以助阳,督脉主一身之阳,两阳相加会有叠加效应。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
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您久病之身,单纯艾灸助阳还是显得势单力薄,您还应该结合饮食,运动。散步,慢跑室内瑜伽都可以助长阳气。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但是,运动要注意适量,不要超过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
您已经看到了点滴疗效,我只能告诉你,继续艾灸,如果近期反应明显就少灸,或停灸。长久的疾病不是通过三两日就会痊愈的,你需要打持久战。
我知道你的意思,您是写下来,给和你同样疾病的病人们希望,叫他们效仿。我代表病友谢谢您!
那么还要提示一下艾灸治疗红斑狼疮取穴: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您又加了大椎和督脉,我感觉加的好。
另外:艾灸的时间,一定要因人而异,自己慢慢适应,有的病人体质虚弱,需要自己慢慢接受艾灸,适应艾灸,不要初次就上大剂量,长时间艾灸,这样也怕病人不能承受。
督脉是总督,在这里最能展现人体的精、气、神,我们常说的“挺直你的脊梁”,就是展现我们的精神的意思。从字的表面含义上看,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意义;从循行路线上看,督脉主要在背部,背为阳。这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古人所说的“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就是这个道理。督脉是阳之会,人本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
都说春夏养阳,合理掌握“春夏养阳”的要诀,科学运用“春夏养阳”的具体方法,用艾灸和更多手段帮助人们更加有效地增强自身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应该是百姓掌握的最佳治疗方法。
我主要介绍这些艾灸的方法,需要你们实践来给我传递艾灸后的感受,以帮助更多的患有同类疾病的人借鉴。因为我不是病人,我体会不到你们的感受,所以在这里,我要谢谢你们大家来提供,反馈治疗信息。
|
|
|
|
|
|
|
|
发表于 7-9-2014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雪隆区哪里有诊所帮人艾灸的服务?我试过自己艾灸,但真的很不方便。 |
|
|
|
|
|
|
|
发表于 8-9-2014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帽小子 发表于 7-9-2014 10:15 PM 
请问雪隆区哪里有诊所帮人艾灸的服务?我试过自己艾灸,但真的很不方便。
不妨参考下……。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