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lethiacnn

方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勿效法别人信心的行为

希伯来六12:使你们不怠惰,反倒效法那些借着信和恒忍承受应许的人。

希伯来十三7:要记念那些带领你们,对你们讲过神话语的人,要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

活的信心,永远不是效法以前的行为。圣经从来没有告诉我们要效法别人信心的行为。虽然圣经说我们该效法别人的信心(来六12,十三7),但是效法信心与效法信心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应该效法使徒的信心,却不应该效法他们信心的行为。使徒的影子、手巾、和围裙能医好病人(徒五15,十九12),但是你不能;你就是照样去作,病人也不会好,因为你是效法他们信心的行为,不是效法他们的信心。某人生了某种病,神医治他好了,但是你不能也照样去生某种病,而叫神医治你。神从来不让你效法别人信心的行为。多少时候,我们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才知道我们所效法的是人信心的行为,不是人的信心。多少时候,我们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难处,才看见这一种效法人信心的行为的路是走不通的。

当我们真是没有办法了,真是没有出路了的时候,我们的祷告才是实在的。到这时候,你才会真求神。本来你的祷告只有话而没有心,本来你的祷告只有习惯而没有要求,到现在你才有真心的祷告了,到这时候你才是真的空了,你才会说“我是没有用的,连我已往所知道的得胜也是不能帮助我的”了。这时候,你才有一个实在要主的心,你才真知道自己是没有用的了。这时候不必有人对你说该谦卑,你自己就会谦卑下来了;现在谦卑不是人所教你的,乃是你自然会的。现在你才真知道你所有的一切都是空的,你才真看见约翰十五章五节所说的“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是怎么一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经的历史与启示

这奥秘在别的世代中,未曾给人们的子孙知道,像如今在灵里启示祂的圣使徒和申言者一样。

                               


- 以弗所书三章五节
                                 

导言                                

                   

圣经影响人类历史、文化至深至远。任何一组对历史、文化、法律最具影响的一百本书目里,一定有圣经。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看,圣经扮演的角色,更是举足轻重。今天,在全世界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及群体关系的行为规范里,圣经的影响随处可见。许多学者将圣经当作研究人文历史的材料,它里面有源自千百年前,仍沿用至今的道德规范,更为今日成文法的起源。在圣经里可以看到三千多年前,一个古老的民族对亲属、物权、契约、债务等等所立严谨的定义和法则。


                   

基督徒的信仰完全根植于圣经。所以,对基督徒而言,圣经并不是一本道德规范的书,也不是一本教条、礼仪的书,而是一本神向人启示的书。虽然,圣经是经人手所写,但是我们相信圣经完全是“神启”,也就是说圣经是神借人所言。其目的有二:一是神向人启示祂的自己,为要让人认识神;二是神向人启示祂的心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ethiacnn 于 22-12-2010 09:27 PM 编辑

壹 圣经的写作与完成

一 新旧约圣经的写作

圣经可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其中旧约有三十九卷,新约有二十七卷,是由四十几名作者,约经一千六百年写成。“圣经”一词的希腊文是Biblia,意即“书 ”,加冠词即为“那书”,以示其独一无二的地位。

旧约圣经第一卷是创世记,最后一卷是玛拉基书,成书于公元前四百年。旧约圣经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律法书,有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第二部分是历史书,从约书亚记,到以斯帖记,共十二卷。第三部分是诗歌书,有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和雅歌。第四部分是申言者书(又作先知书),从以赛亚书开始,一直到玛拉基书,计十七卷。其中大申言者书,从以赛亚书到但以理书共五卷;小申言者书,从何西阿书到玛拉基书共十二卷。

新约第一卷书是马太福音,大约写于公元三十七年到四十年间;最后一卷是启示录,完成于公元九十四到九十六年间。新约也可分作四个部分: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

福音书有四本,分别由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所作。这四本书只写一个人物,就是主耶稣,是耶稣基督这位奇妙人物的传记。历史书—使徒行传,记的是主耶稣复活之后,门徒们广传福音,建立召会的史实。接下来是使徒写给众召会和圣徒的二十一封书信。其中包括保罗写的十四封,以及分别由雅各、彼得、约翰和犹大所作其他七封。最后一卷是启示录,由使徒约翰所著,表面看来其内容仅论及这个时代的终结,现有的天地将如何,神的仇敌—撒但的结局以及人的结局将如何;而实质上,启示录的主要内容有两件事,其一,为着基督的再来,神所拣选的一班人—得胜者将如何;其二,新耶路撒冷。

就时间上说,圣经的写作,横跨千百年之久。其作者有君王如大卫,政治家如但以理,祭司如以斯拉,哲士如摩西,律法师如保罗,也有牧羊人如阿摩斯,税吏马太,渔夫彼得、约翰,还有医生路加,先知以赛亚、耶利米等不一而足。这些作者的地位、学问、性情,迥然不同。

写作的地点,有的在西乃旷野、亚拉伯峻岭,有的在巴勒斯坦山中、耶路撒冷圣殿之内,还有在波斯王宫里、巴比伦河边,更有在罗马监狱之内、拔摩海岛上。而最为奇妙的是,作者如是多,距离如是远,时间如是长,所述、所启示遍及新、旧两约,其内容非但毫无矛盾,且俱各相互关联,前呼后应,丝丝入扣。

二 圣经的正典

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和其他史学家的考据,认定以斯拉(Ezra)在公元前四百五十七年,编辑摩西五经和其他经书而成旧约,当时尼希米记和玛拉基书尚未写成。在公元前四百年的大会堂(The Great Synagogue)上,确立全本旧约。旧约主要用希伯来文写成,也有少量章节用亚兰文。

新约各卷均以当时最通用的希腊文所写。新约的四福音书、使徒行传及部分使徒书信,早在第一世纪就已被公认。但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后书、约翰二书、三书、犹大书和启示录的权威性还没有被肯定。整本新旧约圣经—三十九卷旧约,二十七卷新约,是在公元三九七年,在埃及的迦太基大会(Council of Cathage)中,被确立为正典。

转载于:
http://thenewman.org/v5i2/f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三28。)

恩典是白白赐给的,信就得救,免去沉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2010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总司令 于 11-1-2011 06:34 PM 编辑
圣经是神借人所言。其目的有二:一是神向人启示祂的自己,为要让人认识神;二是神向人启示祂的心意。
alethiacnn 发表于 22-12-2010 09:23 PM

聖經傳令人重生的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舟预表今日的教会生活,外面的世界越来越邪恶,教会生活充满爱,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篇身体的原则

读经:
使徒行传八章四至五节:“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
十二节:“及至他们信了腓利所传神国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连男带女就受了浸。”

十四至十七节:“使徒在耶路撒冷,听见撒玛利亚人领受了神的道,就打发彼得约翰往他们那里去。两个人到了,就为他们祷告,要叫他们受圣灵;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他们只奉主耶稣的名受了浸。于是使徒按手在他们头上,他们就受了圣灵。”

雅各书五章十四至十六节:“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使徒行传九章三至六节:“扫罗行路,将到大马色,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起来,进城去,你所当作的事,必有人告诉你。”

十至十二节:“当下在大马色,有一个门徒,名叫亚拿尼亚;主在异象中对他说,亚拿尼亚;他说,主,我在这里。主对他说,起来,往直街去,在犹大的家里,访问一个大数人名叫扫罗;他正祷告;又看见了一个人,名叫亚拿尼亚,进来按手在他身上,叫他能看见。”

十七节:“亚拿尼亚就去了,进入那家,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兄弟扫罗,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

马太福音十八章十五至十六节:“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十九至二十四节:“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哪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天国好象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

使徒行传六章六节:“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了,就按手在他们头上。”
十九章六节:“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就说方言,又说预言。”
提摩太前书四章十四节:“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就是从前借着预言,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

五章二十二节:“给人行按手的礼,不可急促;不要在别人的罪上有分;要保守自己清洁。”
提摩太后书一章六节:“为此我提醒你,使你将神借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

使徒的按手
行传八章里有一个例子,给我们看见身体的原则。那时,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之外,门徒都四散。腓利不是使徒,他是管饭食的,但因他有生命,就下到撒玛利亚城去,在那里宣传福音。许多人信了,也受了浸。“在那城里,就大有欢喜。”(8)但在得救的人中,有一样经历是与那些在耶路撒冷得救的信徒不同,就是他们没有圣灵降在身上。所以,使徒们差派代表,就是彼得约翰往他们那里去,要补足那个缺欠,他们按手在得救的人头上,他们就受了圣灵。

按手是什么意思?旧约利未记告诉我们,献祭的时候,献祭的人要按手在牺牲的头上,这指明按手乃是联合的意思。新约也有多处论到按手的事。提前五章二十二节说,“给人行按手的礼,不可急促”;保罗解释说,以免“在别人的罪上有分”。这也指明按手乃是与别人联合,所以给人按手要小心,免得与别人的罪联合。在旧约,设立君王或祭司时,就按手在他们头上,同时浇油在他们头上。所以按手主要的意思有二:一是把信徒摆在元首的膏抹下,二是把信徒带入身体的交通里。

使徒是神的代表,也是基督身体上的代表肢体。彼得和约翰按手在撒玛利亚的信徒身上时,就是把他们带到元首的权柄底下,并带进身体的交通里,就是承认他们是身体里面的人。他们一被带进身体里,在一个恩膏底下,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若是使徒没有到撒玛利亚以前,撒玛利亚得救的人就受了圣灵,那也许腓利要想,他们在耶路撒冷会作工,我在撒玛利亚也会作工,这样,在撒玛利亚得救的人,要与在耶路撒冷得救的人分开了。如果说在耶路撒冷有彼得,在撒玛利亚有腓利,那就把身体的原则破坏了。在撒玛利亚的事,乃是要叫我们看见,若不服在身体之下,就没有膏油;我们不承认身体,就没有膏油。圣灵不是赐给个别的人,乃是赐给身体里的肢体。使徒的按手乃是把信徒带入身体的交通里。因此,按手就是承认有联合;按手就是承认有交通;按手就是承认有一个身体。身体只有一个,所以,所有的肢体不仅要承认他们倚靠元首,他们也彼此倚靠。

希伯来六章一至二节提到六项道理开端的东西(按手是基督徒生命基本项目之一)。这六项可以分作三类:第一类是懊悔死行、与信靠神,这是里面对自己并对神的一种心境或行动;第二类是死人复活、与永远的审判,这是关于将来的事的道理;第三是受浸、与按手,这两项乃是外表上的见证。受浸与按手是教会的两项见证,是“进到完全的地步”所必需的。这其中,五件我们都没有忽略,我们却忽略了其中的一件,就是按手。圣经虽然没有明令按手,但圣经给我们看见,使徒时代,得救的人一受浸,就也受按手。受浸是归入基督,受按手是归入身体;信徒不仅归入了基督,并且归入了基督的身体。这是我们所该站的地位。我们知道,擘饼乃是每个信徒在主日所要有的,为的就是温习受浸与按手的意义。受浸乃是作一个见证,我脱去自己,脱去世界,进入基督里;按手乃是作一个见证,我脱去个人,进人身体里。从那时起,即使在地理环境上,我被带到隔离的地方,我仍然不是单独的,因为整个身体都与我在一起。如果我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与我一同受苦,我能够继续不断倚靠从他们而来的帮助。

在按手时,若圣灵给一个被带到恩膏下的人有预言的祷告,这预言所说的特点,就要成为那人将来生命与职事的特点。在提摩太身上我们可以看见这样的事。当保罗和长老们按手在他身上时,说了预言,后来保罗劝勉提摩太不要轻忽,乃要挑旺所分到他里面的恩赐(提前一18,四14,提后一6)。如果我们真得着身体的启示,我们就必须有按手。这是我们对看见身体并献身于身体生活的见证。借此我们宣告,从这时起,一切都是为着身体,没有一样是为着个人。如果主要用我,我赞美他;如果主拣选别人,我也赞美他。在基督的身体里没有嫉妒的地位。

长老的抹油祷告
雅各书五章十四至十六节给我们看见,与疾病有关的按手。在这件事上,雅各嘱咐我们要请教会的长老来。为什么请长老,而不是请有医病恩赐的人?因为这个病人需要被带到恩膏底下,所以他的病需要教会的代表来对付。十五节所说的罪,乃是特别的,就是得罪了身体。怎么知道他的病是特别的病,而不是普通的病呢?我们看医生的处方,就能推断病人生的是什么病。这里的病人被带到膏油之下,所以我们能够保险地推论说,这病人的疾病是脱离了膏油。神的话明明地说,有许多人软弱、患病了,甚至死的也不少,乃是因为他们没有分辨主的身体(林前十一29~30)。雅各书五章所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如果我们活在身体的范围里,我们就必一直在元首的膏油底下;但只要我们走个人的路,我们就脱离了膏油,暴露在疾病和死亡之下。在这里那人所犯的罪,必定是脱离了基督的身体。他所犯的罪,如果只是个人的罪,他只要倚靠宝血,也向人承认,对付了,就能得着赦免,他不必请长老来抹油,才得着赦免。长老的抹油不能除去罪,乃是血才能洗去罪。这里说,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是因长老的祷告而得着赦免,所以这个罪和普通的罪不同,这个罪乃是他的举动和身体不合的罪。所以要请教会中的长老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把他带到元首之下,回到身体里。

十六节说,“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这里说你们要彼此认罪。为什么要“彼此认罪”呢?因为基督的身体出了毛病。认罪的范围必须和过犯的范围相合。如果我犯罪得罪神,我只要向他认罪。这里的罪乃是得罪了基督的身体;基督的身体出了毛病,那病人和长老都有责任,因为病人干犯身体,而长老是代表身体的。所以病人要向长老认罪,长老要向病人认罪。请注意这里是说“彼此”认罪,病人认罪,长老也认罪。病人承认疾病是进到个人的地位的结果;长老承认他们在爱和儆醒的事上失败,否则那人就不至脱离身体的地位。
彼此认罪之后,还要互相代求。“互相代求”就是长老再为病人祷告,病人又为长老祷告。结果,罪得着赦免,病也得了医治。彼此互相乃是身体的特点。你看见在抹油、认罪、和代求的事上,都强调身体么?在身体里,每个肢体都一直要有爱和谦卑。落在身体之外,不只有肉体上的病,也有灵性上的病。所以落在身体之外的人,要看见回到膏油之下的紧要,要看见回到身体里的紧要,以得到别的肢体的帮助。

保罗悔改时所看见身体的启示
在保罗悔改的时候,我们进一步看见按手的事。行传九章给我们看见,保罗悔改时所得的启示有两个特点。保罗在往大马色的路上,主向他显现,给他看见他逼迫信徒,就是在逼迫他自己(徒九3~5)。主是说,“你为什么逼迫我”;主不是说,“你为什么逼迫信我的人”。保罗问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在这里,主给保罗看见,当他逼迫身体的肢体时,就是逼迫头。当你伤了身上任何的肢体,你就伤了头。所以一切干犯身体的罪,就是干犯头的罪。一切信主的人,乃是与主合一的,这就是元首与身体的合一。保罗是第一个看见基督身体的人,他从头一天主向他显现时,就看见身体。

在这样高超的启示之后,主要他进城去,并对他说,他所当作的事,主会用别人告诉他(6)。这一个也是身体的启示。甚至在这样超越的启示之后,主没有直接指示他,主把他交给身体。保罗在得救的头一天,主就给他看见身体的原则。三天后,主差一个小门徒,名叫亚拿尼亚,进来按手在他身上,对他说,“兄弟扫罗,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17)亚拿尼亚只是一个普通弟兄,在这件事的前后,我们都看不见他的历史。当他受主差遣到扫罗那里,对他说,“兄弟扫罗”,这就是带扫罗看见基督的身体;又叫他被圣灵充满,这乃是带他到膏油之下。

两三个弟兄的断案

马太十八章十五至十六节所说的,不是问你有没有错,不是你觉不觉得有错,乃是说,凭着两三个弟兄的口作见证,他们说你错,你就是错了。所以,当别的弟兄都看见你错,而你自己不觉得的时候,你宁可接受他们的断案,过于相信自己。如果有两三个人,他们是站在基督的名里面的,他们对你所说的话,你应当听。

在教会中,有四等人是代表身体的,就是:(一)使徒们;(二)长老们;(三)主所特别拣选的人;(四)两三个信徒,拒绝自己,归主名下的信徒。这四等人,是代表身体的。你如果有错,主会特别差派单个信徒告诉你;单个信徒对你说的话,你如果不听,他就要告诉两三个信徒;两三个信徒对你说的话,你如果不听,你就该得着长老的帮助,不能有单独的行动。有许多解决不来的事要找使徒,他们是主特别选出来代表身体的。我们不能忽略身体,也不能忽略身体的代表。但愿主给我们看见身体的启示,使我们能顺服元首基督,也能顺服身体的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祂是一切最亲,我所一切最爱,
人生平常所寻,人生终日所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贰 圣经的流通与翻译

                圣经是流传最广的一本书,早期主要以手抄本流通,至活字印刷术发明,始得大批量发行。


圣经的翻译使得圣经在各民各族中广泛流传,对整个人类社会、文化及语言产生深远影响。翻译圣经为历代宝爱神圣启示者投身之重大志业。不仅未有圣经译文的语言需要翻译工作;在已有圣经译文的语言中,复因人对圣经之认识的精进,及语言本身的变迁,经文翻译仍需随之进步。一般语言的翻译,务求信、达、雅,圣经的翻译也不例外,端在精确把握经文原意,而有中肯浅顺之表达。


圣经流通与翻译的历史,宛如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隐藏的流,不夺人眼目却源远流长。


                         

一 圣经的流通


(一)早期圣经抄本


在耶稣降生前的旧约时代,即公元前,犹太人就已有了旧约圣经。到了新约时代,也就是公元后,新约圣经很快完成。由于基督徒人数迅速扩增,他们所使用的圣经为新、旧约全书,因此对圣经的需求与日俱增。


当时,圣经的流传全靠手抄。因古代信徒对信仰之虔敬,使得手抄圣经成为极其神圣重大之事。早期犹太人抄写圣经,必先沐浴其身;抄写圣名,亦先洁净其手;抄错一字,全张毁弃,重新再抄。圣经在十六世纪印刷术发明之前,虽长期借助手抄以流传,却能保持极高的准确性,此为一般经书所无法望其项背之处。


目前,约有六千多卷手抄本,收藏于全世界各大图书馆及博物馆中。较著名之抄本包括死海古卷(公元前三世纪)、西乃山抄本(公元四世纪)与梵谛冈抄本(公元四世纪)等。


(二)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又称死海经卷,或死海书卷,发现于公元一九四七年春天,是现存最古老之希伯来文圣经抄本。一牧童因走失了羊,误入死海附近的洞穴,而发现了洞内一个瓦罐中的古经卷。一九四八年二月这些卷轴辗转被送至美国东方研究学院和耶鲁大学,方被发现其价值不凡。一九四八年四月十一日手抄本公诸于世,轰动全球。其后十数年间,在十一座洞穴中,计得书卷及残篇约四万件,其中最长的有8.148米。据鉴定,死海古卷的年代约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一世纪。目前,主要八部经卷均存放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其余之经卷则保存在耶路撒冷的洛克斐勒博物馆(Rockefeller Museum)。


经数十年的修复整理,近五百卷的书卷部分或全部复原,其中保存最完整者为以赛亚书。全部书卷依内容主要分三大类:近一百卷的书卷,是旧约经卷(除以斯帖记);古卷,包括注评、次经和伪经;非圣经文献,包括关于末世的预言、圣乐、建筑草图与藏宝图等。大部分学者肯定其原收藏者,为当时寄居附近昆兰(Qumran)社区的隐士派犹太人。因公元七十年,罗马帝国占领耶路撒冷,放火烧毁圣殿,故当时这些犹太人为避免珍贵书卷遭受毁坏或遗失,而将其深藏于洞穴内。


死海古卷之出土,具有重大考古及神学价值,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因此,它亦证实现存圣经之抄写准确。其中的以赛亚书古卷,与现有希伯来文圣经,以一对一的单词比较,如Josh McDowell在其《铁证待判》中所作之统计:“经过近一千年的抄写,在以赛亚书五十三章的一百六十六个单词中,只有一个词(三个字母)有争议,而这个词并不影响文句的意义。”圣经借手抄而流传之准确性,确实惊人。


(三)印刷术


公元十六世纪,路德马丁改教之初的欧洲,正处在黎明前最黑暗之中。中世纪罗马教廷与政治挂钩,控制全欧洲政局,其内部腐朽黑暗,充满阴谋勾当。而教皇为了便于集权控制,将解释圣经的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除了钦定之教士,任何人不准阅读圣经。那段漫长的时期,历史上称作“黑暗时期”。


然而,倘若没有印刷术的助力,即使路德改教成功,圣经解禁,仅靠昂贵的手抄本,圣经普及仍是难事。德国人约翰·古腾堡活字印刷的发明,为圣经的印制及流通预备了条件,也是改教运动成功的关键。他所印制的古腾堡圣经(四十二行圣经),是最著名的古版书之一,其产生也标志着西方图书批量生产的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圣经的翻译


(一)翻译的必要


圣经翻译的目的,首先是让各民各族能够读到圣经。这一需要,随着福音的广传与日俱增。其次,随着语言的演化,同一语种也需要相应的新译本。再者,为适应不同的需要,如有些圣经是为了研读,有些圣经是为了在信徒中普及,圣经译者会采用不同的翻译准则及书写规范,因而产生不同的版本。最后,译者所处的时代,圣经真理解开的情形,也直接影响翻译的结果。


(二)圣经翻译现况

时至今日,圣经仍然是世界翻译版本最多的书。当今全球六千九百个语种中,有二千四百种语言,至少有圣经中一卷书的翻译本,包括六百八十种非洲语言,五百九十种亚洲语言,四百二十种大洋洲语言,四百二十种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语言,二百一十种欧洲语言,以及七十五种北美语言。现有的圣经译本,可使全世界超过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以母语阅读。


(三)圣经翻译在西方


1 古代


亚兰文律法书

普遍认可的圣经最早译本,是由犹太律法书(Torah)翻译成亚兰文律法书(Targums)。其编译时间从公元前五世纪以色列人被掳至巴比伦,经圣殿重建,直至中世纪早期。当时犹太人通用亚兰文,多数人已不谙希伯来文。自Targums被翻译成功后,在犹太会堂里,亚兰文与希伯文被逐句交替朗读,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多数犹太会堂存留。


旧约希腊文七十士译本

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LXX)的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当时在希腊文化的全面冲击之下,希伯来语退居为特殊语种,以至于亚历山大港很多犹太作家只能用希腊文进行写作。因此,为要让犹太人能读懂圣经,希腊语翻译势在必行。遂有十二支派的七十二位文士,将经书译成希腊文之举,该译本因此得名。


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文法、词义迥异,给翻译造成相当的困难。七十士译本却十分成功,为后来研究圣经的人在“律法”、“灵”、“罪”、“拯救”等关键的概念上,打下很好的基础。数百年间,七十士译本被地中海沿岸说希腊语的犹太人视为圣经的标准本。七十士译本将圣经从犹太人中推向了整个希腊语世界,使之随希腊文明的扩展遍及欧洲各国。它也为早期拉丁译本,哥特语(Gothic)、斯拉夫语(Slavonic)等译本的产生预备了条件。公元一世纪时该译本流传至巴勒斯坦,新约圣经中所引用的旧约就是出自七十士译本,耶稣基督于福音书中所引用的旧约也是其中的译文,使徒时期的教父们亦然。


通俗拉丁文译本

耶柔米(Jerome)于公元五世纪所译的通俗拉丁文译本,又称武加大(Vulgate)译本。其旧约从希伯来文本,参考七十士译本,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为西方当时最通用的版本,历时一千年。该译本扬弃了西塞罗式的雄辩文风及优雅的古典风格,转而取用世俗拉丁文,“武加大”原意即为“通俗的”。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通俗拉丁文译本代表了罗马文化最后的辉煌,且对欧洲的文化影响深远。诸多其他早期译本,如威克利夫英译本即据此而来,英语钦定本亦受其显著影响。许多英语单词皆直接从其中的拉丁文而来,如creation出自creatio(创一1,来九11),salvation出自salvatio(赛三七32,弗二5)等。


2 中世纪

在中世纪,圣经翻译,尤其是对旧约的翻译,受到压制。不过仍有些零散的古英文圣经翻译,包括“尊者”Bede(the Venerable Bede)已失传的古英语约翰福音(约公元七三五年),古高德文(Old High German version)的马太福音(七四八年),古教会斯拉夫语译文(九世纪末叶)等。一一九九年教皇英诺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将所有未批准的圣经版本列为禁书。因此,最著名的中古英文圣经翻译—威克里夫圣经,也于一四〇八年间被禁。


威克里夫英译本


威克里夫的英文译本,作为第一本完整英译本,历史地位独特。该译本于一三八〇至一三九〇年间,在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1320年间至1384年)主导下,根据武加大译本(拉丁文)翻成中古英语。威克里夫的这本英译本,得来不易,其背后的故事可歌可泣。十四世纪,正值中世纪末叶,天主教内部日益腐败,民族主义兴起,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越来越不满罗马教廷的长期辖控,君王与教廷之间的权力冲突日增。威克里夫在这黑暗的乱世高举圣经权柄,成为一名杰出的改革者。


当时的欧洲,圣经解释权在教皇手中,翻译圣经就意味着公然抵挡教皇。威克里夫痛恨罗马教廷对真理的离弃,愤然要求将圣经交还给广大民众。为使英国大众能读圣经,威克里夫以翻译圣经为己任,并为之奋斗终生。


威克里夫与其跟随者胡司(John Huss)对于“信心”以及“圣经”权威的确信,比路德马丁早了整整一个世纪。他们主张以圣经为独一的权威,以信心为得救的条件。这两个观点衍生出后来的“惟独圣经”以及“惟靠信心”论点,成为百年后宗教改革的主要内涵。威克里夫向罗马教廷所提出的严重抗议,使他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因此他和胡司,被并称为“改教运动的晨星”。


3 改教时期及近代


路德圣经

一五二一年,初兴改教大潮的路德马丁躲藏在瓦特堡,开始将新约圣经从希腊文译成德文;在此幽禁期间,他完成了其一生最有价值的工作。路德翻译圣经的宗旨与其先驱威克里夫一致,就是要使全民都能读懂圣经。其新约译本(Luther's Bible)于一五二二年九月付梓。紧随路德圣经之后,其他语言如法语、荷兰语、英语的白话译本,也相继出现。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丁道尔英译本

威廉·丁道尔(William Tyndale,约1494年至1536年)将圣经翻译成早期近代英语,并大批印刷,遭到严酷迫害,于一五三五年被捕入狱,翌年以异端和通敌罪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他临终的祷告是:“主啊,求你开英国国王的眼。”丁道尔译本虽然使其译者惨遭戕害,却激发了更多圣经翻译的工作,包括The Great Bible(1539年由英皇亨利八世授权翻译,许多基督徒认为这是神对丁道尔临终祷告的答应),日内瓦圣经(the Geneva Bible,1560),主教圣经(the Bishops' Bible,1568),The Douay-Rheims Bible(1582–1609 )以及钦定本圣经(the King James Version,1611)。丁道尔译本对其后各种译本,包括最著名的钦定本在内,都有巨大的影响和启发。


钦定本圣经

在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敕令下,钦定本圣经(简称KJV)由四十七位圣经学者翻译成功,于一六一一年出版。该版本新约部分译自希腊原文 Textus Receptus(Erasmus),参照丁道尔英译本;旧约则译自马索拉卷(Masoretic Text)。为了让更多未受高等教育的平民也能知晓“神的旨意”,该版圣经只用八千个常用英文单字,十分容易理解。钦定版的翻译可谓信、达、雅的典范,词义准确严谨,行文更是优美典雅,不仅影响了随后的各版英文圣经,对英语文学也有很大影响。


钦定本圣经衍生出许多版本,英语修订本圣经(English Revised Version),新美国标准本圣经(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修订标准本圣经(the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新钦定本圣经(New King James Version)等都是这个版本的修订本。


达秘圣经

约翰·纳尔逊·达秘(John Nelson Darby,1800–1882),是十九世纪英国和爱尔兰弟兄会最有影响的领袖人物,是时代论神学的创始人,在神学界以“时代论之父”著称。其神学借司可福参读圣经(Scofield Reference Bible,1901)的广泛流传,产生深远的影响。


英国弟兄会对圣经真理恢复之空前,乃是公认的事实。如果说路德马丁所作的是使圣经从罗马天主教手中得以公开,那么弟兄们的成就,就是使已经公开的圣经开始解开。


达秘最著名的文字工作,是将圣经根据希伯来语和希腊原文重新翻译成德文、法文和英文三种文字(Darby Bible)。一八九〇年德文版达秘圣经的介言中写道:“此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向文人提供一个精深的作品,而是为普通大众提供一个尽可能准确的译本。”

后来修正圣经钦定本的人,采用达秘的新约译文,希奇他研究的透彻和工作的浩大。至于他的翻译风格,是字对字的直译,宁愿牺牲词句的通顺,力求保存字义的准确,因此他的译笔有些奇特;但是那些难能可贵的注解当可补偿有余。这些注解详实精确,融合达秘对真理透彻的认识,具有极高的研读价值。


英文恢复本圣经

英文新约圣经恢复本(Recovery Version)于一九九一年出版,旧约恢复本经文版于一九九九年夏正式出版,二〇〇三年冬,含全部新旧约经文及注解、串珠之英文版本正式发行。恢复本特别注重忠实于圣经原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逐字、逐句、逐节推敲,态度极为严谨。新旧约各卷都辅以主题及纲目,全书附有一万六千六百多个注解,和二万六千二百余串珠经文,实为研读圣经,探究真理之最佳工具。


旧约部分之翻译根据最具权威的德国斯图嘎版希伯来文经文(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一九九〇年修订版;新约部分依据学者公认最佳之希腊文Nestle-Aland 第二十六版经文,凡照原文直译或古卷差异值得注意之处,均参照七十士译本或其他古代译本。原文若有不同解释或译法者,均加注解释。


(四)圣经翻译在华语世界的历史

中文圣经译本最早出现在七世纪天主教(景教)传到中国的时候。如果从唐朝景教传入中国算起,基督教在中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景教已经传入中国。直至十七世纪,于陕西西安郊区,掘出了“大秦(罗马)景教流行中国碑”,真相始为人知。根据碑文的记载,第一个来中国的景教传教士名叫“阿罗本”。他于公元六三五年来华,唐太宗命宰相去迎接他,允许他将一些经文翻译为中文,加以研究并准予传扬,但这些译本如今全部失传。


十三世纪末,方济会会士将诗篇与新约圣经翻译成鞑靼文。十八世纪末,随着基督教来华,圣经中译本的翻译工作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期。继《马殊曼译本》后,又有马礼逊的《神天圣书》。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为苏格兰传教士,于一八〇七年到达澳门,成为中华基督教会的创办人。他于一八一四年翻译并出版了第一本新约中文圣经,一八二三年出版了旧约中文圣经。此外,他还编纂了《华英字典》,使其后的翻译者甚得其利。

继马礼逊译本之后,有修译本《新遗诏书》和《旧遗诏书》、郭实腊修订的《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太平天国删改的《旧遗诏圣书》及《新遗诏圣书》。从一八二三年到一九〇〇年间,中国通行的译本有十多种,若将地方方言译本计算在内,则有三十多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合本圣经

一八九〇年,在上海举行宣教士大会,由各个差会派代表出席。大会通过共同翻译和合本圣经的倡议,以使文言文、浅文理和官话译本有划一标准;并成立三个委员会,分别负责三种文体不同版本的翻译。


浅文理译本于一九〇四年出版,文理译本于一九〇六年出版,国语译本(简称和合本,或称国语和合本、官话和合本)到一九〇六年才动工。翻译委员会有十六人,其中七位是西教士,其他均为华人译者或助理。


和合本的问世恰逢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和同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最早的重要白话文翻译著作,对中国白话文的普及和发展,起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


和合本根据英文钦定本翻译,以“忠于原文”为目标,并“重视意义上的准确”。译文清楚、优美,为一受欢迎并适合大众阅读的圣经译本。


思高译本

一九六八年,天主教方济会(Studium Biblicum Franciscanum)首次为罗马天主教将全本圣经翻译成中文,称为思高译本,是今日华语天主教最普遍使用的圣经译本。此译本的出版起源于一九二四年在上海举行的天主教会议。天主教方济会于一九四五年着手翻译,花了九年时间翻译旧约,再用六年时间翻译新约,这是第一部翻自原文的中文圣经译本。


方济会翻译时,旧约以Biblia Hebraica(BHK,1937)古抄卷,新约以梵帝冈抄本为主要原文,并参考法、德文版本和拉丁文版本。其特色是照原文翻译,参考不同古译本和考据家意见,不以他人推测作为翻译依据,用语浅白,适合大众。


中文恢复本圣经

一九八七年中文恢复本新约圣经出版,二〇〇三年旧约圣经出版,新旧约各卷都辅以主题及纲目,并附有丰富详尽的注解和串珠经文。该中文译本,相当精确把握圣经原文原意,而有中肯浅顺的中文表达;其译文在忠于原文及合乎中文语体此两面均极着力用心。比对国语和合本之译文,于字辞、语句结构等方面,均有长足之精进。


恢复本圣经,主译者李常受,对此译本有一精辟之解说。现特节录于下:

“翻译圣经,历代是逐渐进步的。惯例总是承先启后,后者借助于先者,进而更有所见。本新约圣经恢复本,乃以华语中最通行的国语和合本为参照,尽力保留其语体、节奏以及人地名音译,各面的优美;并以英语中所有权威译本,以及华语中所有寻得的其他译本为参考,不但为得借鉴、启发,也为避免偏见、误断。凡较佳词句,无不尽力采集,务求圣言中的启示,能在华语中,得到差异最少,达意最准的发表。


翻译圣经,除基于对原文之明了外,也在于对圣言中神圣启示的认识。历代圣徒对神圣启示的认识,也是基于他们所得之亮光,逐渐前进的。本译本所根据者,乃此类认识之集大成,加上附注,可谓二千年来,各方圣徒对神圣启示认识之结晶,希能继往又开来。

鉴定圣经原文古卷,乃翻译圣经之根据。最新发现,或为时最古之古卷,并非最为准确、可靠。任何一节或一段须考量之经文,均须根据其书及其章之上下文,并须比较其相同记载之经文,而作鉴定。本译本之古卷鉴定,即以此为原则。本译本竭尽所能,探究原文精意,用中肯、浅顺之国语表达之。凡难照原文语气表达者,均加注解释。


本译本每卷书的主题、纲目,乃以史事为根据,并以灵意为发表。注解重于真理的启示、属灵的亮光以及生命的供应,过于历史、地理和人物的解释。串珠不仅指引到相同的辞句与史事,更根据属灵的启示,指引到有关的事物和经言。 


  主译者志        主后一九八六年五月一日”


转载于:http://thenewman.org/v5i2/f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叁 圣经的启示与解开

一 圣经的启示


许多人读圣经,在圣经中寻找教义规范、道德圭臬和行为指引。但是创造宇宙的神将此书给人,难道就仅是为此吗?圣经在基督徒的信仰中,到底该占怎样的地位?


圣经又称为“约”,包括旧约、新约,是神与人立的约。按照圣经的记载和启示,神与人立约是在人堕落之后。借着圣经,神向人启示祂的自己和祂的经纶。祂的经纶就是祂的旨意。


(一) 神在旧约时代启示神和神的旨意

神在旧约时代,借着亲自向人显现并说话,让人认识神和神的旨意。在此我们来看一个较具代表性的人物—雅各。

雅各的祖父是亚伯拉罕,父亲是以撒。他原本生在非常好的家庭里,但因着他用诡计骗得长子的名分,得罪了哥哥,被迫离开他的慈母和父家,去投靠远方的舅舅拉班。离开他从小长大的环境,走上这样漫长的旅途,是相当的艰难。他在旅途中必定受了不少的苦,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旧约记载,雅各“到了一个地方,因为太阳落了,就在那里过夜;他拾起那地方的一块石头枕在头下,在那里躺卧睡了。”(创二八11)接着说,“他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顶通着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12)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情景,也是圣经中第一次提起有关梦的记载。


雅各的反应也相当特别:他睡醒之后,称那地方为神的家(殿)。创世记二十八章十七节说,“他就惧怕,说,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家(殿),也是天的门。”雅各从哪里得着神“殿”的观念?在创世记二十八章以前从未记载这辞,因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都住在帐棚里。在此雅各为什么不说“神的帐棚”,而说“神的殿”?这必然不只是一个梦,更是一个“启示”。

圣经继续记载,“雅各清早起来,把所枕的石头立作柱子,浇油在上面。”(18)按照圣经,这个举动非常有意义,它表征三一神临到人。雅各把油(油象征圣灵,就是三一神为着临到人的终极表现)浇在石头上(石头象征变化过的人)。以后,“他就给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19),伯特利就是神的家(殿)。


在此,我们看见雅各这梦的中心是天梯的一幅图画。到了新约,我们看见基督就是雅各所看见的天梯的应验。新约约翰福音一章五十一节,主耶稣对拿但业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基督是那将天带到地、将地联于天的天梯。祂是把神带给人、也把人带到神里的那位。基督这位人子,带着祂的人性,乃是为着神的家—伯特利,立在地上作为通天的梯子,使天向地开启,且把地联于天。因着祂,罪人得以亲近神;借悔改认罪,相信接受而受浸成为神的儿女,并被建造在一起,成为神团体的家、神的殿,作神永远的彰显。


按照圣经的启示,旧约是基督的预告,借着明言、预表、表号和影儿来预言。我们若仔细读旧约,就会发现许多关于基督清楚且明显的预言。旧约告诉我们,基督要从谁而生,要生在何处,以及祂一生中许多的事。许多经文与这类基督的预言有关。除了这些预言以外,还有预表、表号和影儿,详细地启示并描绘基督。所以,旧约被视为基督的启示(路二四27、44,约五39)。


旧约也是召会的预告,不是用明言,只是用预表、表号和影儿。在旧约里,召会是隐藏的奥秘(弗三3~6)。然而,有许多预表、表号和影儿,都预言了召会。召会的预表和影儿主要有两类:第一类由预表基督之男人的妻子所组成,如夏娃是召会的预表(创二23~24,弗五31~32)。第二类则包括帐幕和圣殿。虽然在旧约里没有清楚且明显的话说到召会,却有完全的预表。雅各之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基督的启示,也是召会的预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神在新约时代启示神和神的旨意

在新约时代,当神子耶稣来到世上,神就在子里说话,以启示祂的自己及祂的旨意。子就是神的自己(彼后一8),是彰显出来的神。主耶稣复活升天以后,成为那灵,在灵里,祂借着使徒和申言者,将关乎神及祂旨意的一切奥秘,向新约信徒启示出来(弗三5)。

新约圣经启示的中心,乃是神要如何完成祂永远的定旨。这永远的定旨,就是要将神自己分赐到祂所拣选的人里面,为着产生召会作神的国,终极完成于新耶路撒冷,作祂永远的彰显。

1 在四福音中如何启示

神是隐藏的,子是显出的。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惟有子将神表明出来(约一18),并将神的旨意启示出来。神子耶稣是神成为肉体,是神在地上的显出,借着祂人性的美德,神所有神圣的属性得着彰显。

祂的说话也启示出神的旨意。在马太福音中,祂教导关乎国度的真理(太十三1~ 52),在约翰福音中祂启示出神要得着一个神人互住的居所(约十四1~十六33) ……祂更在马太福音启示出神心头最大的愿望—召会。祂说,“我要把我的召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门不能胜过她。”(太十六18)这是整本圣经中关于召会的第一次启示。召会乃是基督的奥秘(弗三4),是基督的身体,以彰显基督。这奥秘,“在别的世代中,未曾给人们的子孙知道”(弗三5上)。直到新约时代,才首先在四福音里借由基督,然后在书信里借由圣灵启示出来。

2 在使徒行传和使徒书信中如何启示

主耶稣钉死复活升天后,成为赐生命的灵(林前十五45下),将自己吹入门徒里面,以作他们的生命和一切。作为那灵,祂活在门徒里面,门徒也能因祂活着,并与祂同活(约十四19)。这灵乃是调和的灵,就是人的灵调和着神的灵。新约关乎基督与召会的启示,就是借着这样一个调和的灵,启示给使徒和申言者。

在福音书里,借着子,神得以启示祂的自己和祂的旨意—召会;那时,召会还没有建造起来。在使徒行传,主借着祂的信徒,在祂的复活和升天里,完成祂在天上的职事,为要在全地建造召会(太十六18),构成祂的身体,就是祂的丰满(弗一23),以彰显祂。使徒们接受从基督得来的启示,关乎祂的自己和祂的旨意,并将这启示传扬给信徒(徒一22,二42,八25,六7,二八31)。

新约圣经中有二十一卷使徒书信,其中以保罗所写最多(十四卷),也最具分量。这些书信主要揭示神的经纶。神的经纶乃是,神的奥秘就是基督(西二2、9),基督的奥秘就是召会(弗三4,一23)。基督与召会,正是神永远定旨的中心和内容。

除了保罗的书信外,还有雅各、彼得和约翰的书信。福音的职事从耶路撒冷开始,主升天以后,在五旬节那天,彼得和众使徒站在一起,向犹太人传扬新约的福音,当天有三千人得救。后来他到了该撒利亚的哥尼流家,又把福音传给了外邦人。彼得的书信写于他晚年的时候。在彼得前、后书中,他谆谆告诫散居外邦地的犹太信徒,陈明神的行政和对付。同时,他也没有忘记主耶稣对他牧养的托付,一再叮咛有关召会生活中牧养的事。

保罗的著作大约完成于公元六十七年。在他离世前后,他的完成职事就受到背道的损坏。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约在公元九十年,约翰的著作出来了。在约翰一、二、三书中,约翰说到生命的交通,禁止有分于异端,并鼓励在真理上的同工。这些书信,特别是约翰一书,是使徒书信的总结,揭开神圣生命交通的奥秘,就是神的儿女与父神,并神的儿女彼此之间交通的奥秘。约翰职事的中心点,就是神圣生命的奥秘。他的职事不仅是要修补受了破损的保罗职事,更是要给旧约和新约、福音书和书信,全部的神圣启示作一总结。

3 在启示录中如何启示

启示录是圣经最后一卷书。正如约翰福音和约翰书信分别是福音书与书信的总结,约翰的启示录是新旧两约的完成和总结。全卷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揭示整本圣经启示的中心—基督,并基督的见证—召会;第二段论及现在的事—历史上的召会,也是今日的召会;第三段预言将要发生的事—从基督的升天,到将来的永远,包括基督的再来、世代的终结、新天新地。最重要的是启示出,神永远旨意的终极完成—新耶路撒冷。她是历代以来所有蒙神救赎的圣徒活的组合。她是基督的配偶(约三29);也是神的圣城,作神的居所,神的帐幕(约三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圣经的解开

在第一世纪末,圣经已经完成。早期教父们对圣经诸多真理即已开始认真钻研,并探索其精义。但因罗马天主教从第六世纪直至十五、十六世纪,禁止平信徒读圣经,使圣经成了一本封闭的书。十六世纪路德马丁改教,圣经始得以向世人公开。路德从新约圣经罗马书中,看见“因信称义”之真理,而将其发掘出来,使 “改教运动”得以光大发扬,并为以后圣经真理之解开,立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法国有加尔文(John Calvin),解开圣经中有关神的拣选及预定等真理。

十六、十七世纪,有各种自由团体兴起,他们因看见圣经真理而以“弟兄”相称,扬弃圣品阶级之人为组织,实行圣经“弟兄相爱”之真理。其中以分布在波希米亚之新生铎夫(Zinzendorf)和摩尔维亚弟兄的团体最为显著,此为“正常召会生活”真理实行恢复的初阶。与此同时,在天主教中间也有对圣经真理相当程度之认识者:如Molinos,曾作《灵程导引》(Spiritual Guide)一书,解开“ 如何拒绝己、如何与主同死”之真理;再有如盖恩夫人(Madame Guyon),她除对如何拒绝己有极深的经历,对如何与神的旨意联合之真理也有认识;此外有芬乃伦(Fenelon),为当时主教,与盖恩夫人同工,而开始解开圣经中“内里生命 ”之真理。

到了十九世纪,圣经中更多真理陆续被解开。英国达秘(J.N. Darby)等一班弟兄们,对千年国、被提以及圣经中关于但以理书、启示录等预言的解释,都有许多的发现。他们对旧约各种预表的解释也相当深入,如马金多(Mackintosh)所著摩西五经注解,为同类之权威,深为布道家慕迪(D.L.Moody)所推崇。在这个时期中,英国又有许多人继续解开圣经真理,如卡亭(George Cutting)曾写小册《救知乐》,解开 “得救的证实”之真理。郭维德(Govett)看见基督徒得奖赏的真理,即人固然是因信得救,但在神面前却是按着所行得奖赏。彭伯(G.H. Pember)也有许多解经著作。此外,还有潘汤(Panton)、戴德生(Hudson Tay lor)等,后者曾著《联合与交通》(Union and Communion)一书,对基督有极深之认识与经历。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有倪柝声、李常受等人,对圣经之启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倪柝声因受良好教育且博览群书,年轻时收集许多基督教经典著作,故对历代圣经教师之信仰的讲解,属灵伟人之传记,召会历史之典籍,并对当时欧美基督徒聚会之实行,均有深入的观察与认识。倪柝声于一九二二至一九五二年间,解开了超过五十余项之重要圣经真理,共可归纳为四大项,即得救的真理、召会的真理、基督作生命以及基督的身体。

李常受生于倪柝声同时代,为第四代基督徒,他一生专研圣经,不遗余力达七十年。初期受倪柝声帮助与指引,后再借其个人对圣经之宝爱与研究,进而继往开来,对圣经所启示之真理的认识,不断往前,达于高峰。一九五二年倪柝声被囚,李常受接续其职事,早期主要解开圣经中生命树的线,认识圣经中四大要素— 基督、那灵、生命、召会;基督为包罗万有者,那灵是经过过程、终极完成,七倍加强赐生命之灵,及召会是基督的身体。他也开启借呼求主名、祷读主话,来吃喝享受主之真理的实行,继而解开三一神之分赐,及神新约的经纶之重大真理。李常受职事后期更进一步揭示圣经中有关新耶路撒冷之奥秘,并开启圣经中神圣启示的高峰,即“神成为人,为要使人在生命和性情上,但不在神格上成为神 ”。

李常受毕生所出版书刊文字极为丰富,最具代表者为新旧约生命读经。将整本圣经从创世记至启示录,从生命的观点,逐卷解开,计有一千九百八十四篇之多,历经二十二载完成,使圣经成为一本解开的书。

转载于:http://thenewman.org/v5i2/f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0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肆 圣经的核仁— 神的经纶

                   

圣经这六十六卷书包括了许多的事物。有人以为圣经只不过是历史、哲学、文学和伦理教训的记载,往往只被这些事物所吸引。但这些只不过是圣经的外壳,按照神圣启示,圣经有一个核仁,这核仁就是“神的经纶”。“经纶”一辞,在希腊文里是由两个字合成的。前面一个字是oikos ,就是“房子”、“家”,指家或住处;后面一个字是nomos,意即“律法”(law)。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家庭律法”(household law),再进一步解释,就是家庭中的行政。


所以“经纶”(economy)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家庭的律法、法规,也就是家庭管理,引伸为行政(分配)的安排(dispensation)或计划(plan)。因此,“神的经纶”就是神的家庭行政:神要在基督里将祂自己分赐到祂所拣选的人里面,使祂得着一个家彰显祂自己,这家就是召会(弗三15),基督的身体,基督的新妇。


实在说来,神的经纶是一对宇宙配偶的“神圣罗曼史”。在这罗曼史里,神在基督里是新郎,神所救赎的人—召会是新妇。这对配偶的男方是神自己。虽然祂是神圣的人位,但祂渴望成为这对宇宙配偶的男方。这位经过漫长过程的基督,就是新郎。这对配偶的女方是一个团体的人,就是神所救赎的子民,包括所有旧约和新约的圣徒,就是新妇。


这神圣的罗曼史一再地启示在整本圣经里。在圣经的开头,神创造的记载之后,我们立刻看见一幅婚姻的图画。在这婚姻里,亚当预表基督是丈夫,夏娃预表召会是妻子。他们有同一个源头,同一个性情,同一个生命,并同一个生活。


在旧约里,神好几次说到祂自己是丈夫,祂的子民是祂的妻子(赛五四5,六二5,耶二2,三1、14,三一32,结十六8,二三5,何二7、19)。神渴望作丈夫,并渴望得着祂的子民作祂的妻子。其中一卷书雅歌,就是描述这超绝婚姻里爱之历史的诗歌, 是最高标准的罗曼史, 是神“爱上”人的罗曼史。


在新约里,福音书给我们看见基督来作新郎(太九15,可二19,路五34,约三29)。施浸者约翰也告诉他的门徒基督是新郎,祂必扩增(约三30)。新郎是为着新妇而来。新妇是谁?新妇是新郎—基督的扩增。四福音的每一卷,都陈明基督是为着新妇而来的新郎。


书信也清楚地将基督与召会描绘为丈夫与妻子。林后十一章二节说,“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将一个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以弗所书五章二十五节也说,“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召会,为召会舍了自己”。 我们若知道书信里所揭示的,就会看见其中启示基督是我们的丈夫,并启示信徒是祂的配偶,是祂的妻子。


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的末尾揭示基督要有婚娶(十九7),并陈明新耶路撒冷是祂的妻子(二一2、9)。在启示录十九章,我们看见基督要享受婚筵;在二十一章,我们看见新耶路撒冷要作祂的妻子。在启示录二十一至二十二章,圣经末了两章,我们看见全本圣经的终极完成乃是这对宇宙的配偶—基督与召会。


因此,我们清楚看见,神圣罗曼史贯穿整本圣经。而这一对宇宙配偶的“神圣罗曼史”就是神的经纶:神在基督里将祂自己分赐到祂所拣选的人里面,以产生召会,基督的身体,基督的新妇,终极完成于新耶路撒冷。


这就是圣经的中心启示,整本圣经的核仁。


转载于:http://thenewman.org/v5i2/f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2010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充满空的器皿



圣经经节

列王下四3:以利沙说,你去,到外面向你众邻舍借空器皿,不要少借;
4:然后进屋里去,把自己和儿子关在门内,你要将油倒在所有的器皿里,倒满了的放在一边。
5:于是妇人离开以利沙去了,把自己和儿子关在门内;儿子把器皿拿给她,她就倒油。
6:器皿都满了,她对儿子说,再给我拿器皿来。儿子说,再没有器皿了。油就止住了。


在王下四章所说的一段故事中,给我们看见一个属灵的原则。油在圣经里代表圣灵。这个寡妇的难处是什么呢?是器皿太少。她要去借空器皿,就是要有空的地位来为着圣灵。并且不要少借,意思是越多越好,不只要有一个空,应该有许多的空。有了这个空还得有那个空,空得越多就满得越多。这是主给我们看见的法则:属灵的长进乃是一直空又一直满的;圣灵的工作不是一次空了永远满的,乃是要一直空一直满的。所以弟兄姊妹,千万不要盼望一次空了,以后就不再空了。十字架在我们身上所作的是越过越多的,所挖的是越过越深的。

在这里还有一件事也是很紧要的,就是那油该在什么地方倒;要在家里,并要关上门。关门就是只把妇人、儿子和油关在里面。这就是说,要你自己直接和圣灵去办交涉,所有的事都是你和主中间的事。难处和得胜,都是你个人的事。我们自己出了事情,总不要怨这人,怪那人。请你关上门,就是说让你一个人在里面与圣灵去办交涉就好了。我们所有的关系都是在圣灵里,所以我们只能与圣灵来定规到底我们的属灵生命要丰富呢,或是甘于贫穷。你如果与圣灵办好了交涉,就什么都好了。

圣灵要充满每一个空器皿,圣灵也要充满那最末了的一个空器皿。如果在这里还有空器皿,就还有油。我们要记得,油的所以止住,是因为再没有器皿了;不是油先止住,乃是空器皿先没有了。不是油倒不出来了,乃是空器皿拿不出来了。弟兄姊妹,神就是在等着我们空。你如果有一个无限的空,圣灵就要给你一个无限的充满。我们能不能蒙圣灵赐福,就是看我们有没有空的器皿,就是看我们有没有为着圣灵留下余地,就是看我们有没有地位给圣灵作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12-2010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吗哪

基督是神的话和神的种子



圣经经节

约翰一14:话成了肉体,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丰丰满满的有恩典,有实际。我们也见过祂的荣耀,正是从父而来独生子的荣耀。


在圣经中,一面称神口里所说的话为神的道,另一面也称神所差来的儿子为神的道。约翰一章一节所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的这一个道,己经成功作肉身,己经住在我们中间,充满了恩典和真理,我们知道这是指着主耶稣说的。所以我们就看见:圣经中所说的神的话,有的时候是指神所说的话,有的时候是指神所生的话,就是神的儿子。祂是道,祂是活的道,祂是生命的道。你听见祂,你就听见道;你看见祂,你就看见道;你摸着祂,你就摸着道:这是约壹一章一节所告诉我们的。

我们的主耶稣,祂是神的道,祂也是神的种子。约翰十二章二十四节所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这是指着主耶稣说的。主耶稣是一粒种子,从这一粒种子能结出许多子粒来。彼前一章二十三节说,“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道。” 主耶稣是道,也是种子。

我们要赞美主说,祂不只是神的道,祂也是种子。我们的神差祂的儿子来到地上,把祂当作种子撒在这里。主耶稣不是来讲道,主耶稣乃是来作道。主不只是讲道的人,主自己就是那一个道;主不只是撒种的人,主自己就是那一个种子。神所撒的不是几句话,神所撒的是一个人。主耶稣实在是种子,是真的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2-2010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死亡结果子(一)

圣经经节

约翰十二24: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25:爱惜自己魂生命的,就丧失魂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魂生命的,就要保守魂生命归入永远的生命。26: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约翰十二章二十四节……这里的话,是指着主耶稣如何死了,如何把生命分给我们说的。在这里,我们看见,收成的途径是需要经过死,需要经过十字架。神撒种的目的是要有果子,神的目的是要一粒麦子结出许多子粒来。神不是差遣一个先知或者许多个先知,将祂的道来讲清楚,神乃是差祂自己的儿子来,乃是将祂的儿子当作一粒麦子,乃是这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不是道理讲得清楚所以结果子,不是圣经背得烂熟所以结果子,乃是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这就是十字架的工作。

二十四节的话的确是指着主自己说的。二十五节主立刻替我们解释说,祂所说的话是一个原则,不只对于祂自己是一个原则,并且是一个普遍的原则。(二十五节,)二十六节……这就说得更清楚,所有事奉主的人,都得这样。这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的事,不是指着赎罪说的,(在赎罪的事上,我们永远没有分,)乃是指着除去己的生命说的。这一个原则就是:死了就能得着生命。保罗所说的死在他身上发动,生却在别人身上发动(林后四12),就是这样。

所以,我们作了种子还不够,还得看我们结果子的道路是如何。结果子的道路不在乎传,结果子的道路不在乎讲,结果子的道路是拿去种。神不是差祂的儿子来地上讲道,神是把祂的儿子作种子种在地里。神今天也是要把我们作种子种在这里或者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2-2010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死亡结果子(二)

圣经经节

约翰十二24: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25:爱惜自己魂生命的,就丧失魂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魂生命的,就要保守魂生命归入永远的生命。26: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一粒麦子必须落在地里死了,才能结出子粒来。那一粒麦子没有落在地里的时候,你看见它外头有一层壳子。这一层壳子能使那一粒麦子不受伤,可是也使那一粒麦子结不出子粒来。外面的壳子不破碎,里面的生命就不能出来。等到把一粒麦子摆在地里,有水有泥,有化学的作用,过不久,那一层壳子破了、烂了,里面的生命就出来了。主就是落在地里的一粒麦子;这一粒麦子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从死亡得生命,在主身上是这样,在我们身上也是这样;从死亡结果子,在主身上是这样,在我们身上也是这样。所以,结果子的原则,不在乎传道,而在乎死。谁是落在地里死了的人,一碰就知道。

你有没有死,只要看你的壳子存在不存在。唉呀,我们有许多的硬是天然的硬,也有许多的软是天然的软。不管是硬也罢,软也罢,总是壳子,总是拦阻生命出来的东西,总是叫人摸不着里面的生命。只有十字架在你身上作工,才能把你外面的那个壳子除去。没有被打碎的人,你要摸着他是何等的难。你和他谈话谈一个钟头,你觉得他与你的距离是何等的远。他有壳子。但是,被神击打的人,被神压伤的人,被神破碎的人,他那天然的、属魂的部分,都破了、碎了,你碰着他,你就碰着生命。哦,落在地里死了的,就能结果子!在神面前,只有经过死的才有果子;没有经过死的,从来没有果子。可能有成千成百的人在那里跟随你,但是,可能你在神面前一个果子都没有。结果子的原则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若不死,就仍旧是一粒。如果这一粒种子从来没有死过,那也就从来不会结果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2-2010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喂养并牧养群羊

圣经经节

约翰二一15:……(西门)彼得对祂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16: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对祂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牧养我的羊。17:彼得……对耶稣说,主阿,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羊。

主耶稣恢复了彼得对祂的爱之后,就嘱咐他,说,“喂养我的小羊”, “牧养我的羊”, 并“喂养我的羊”。 这里的喂养小羊,是用里面生命(内住之基督的生命)的丰富滋养人。我们要喂养别人,就需要享受主神圣生命的丰富。这需要我们爱祂。信主是接受祂,爱主是享受祂。主来作我们的生命和生命的供应,我们需要对祂有信心,向祂有爱心。

喂养小羊是用里面生命的丰富滋养人,牧养群羊是为了建造召会。牧养是为着羊群(约十14,16),就是召会(徒二十28)。所以牧养与神的建造有关(太十六18)。……得滋养而长大乃是为着建造。今天,借着喂养小羊和牧养群羊,主同我们工作,以建造召会。

牧养意即照管群羊,喂养意即供应食物给群羊。我们今天事奉主,不可仅仅照管祂的群羊,还要用属灵的食物喂养他们。单单照管、看顾弟兄姊妹是不够的,还必须喂养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2025 12:04 PM , Processed in 0.11519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