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翻转全球

佛陀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1-2010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欲望的爱......与慈悲一样吗?
翻转全球 发表于 8-11-2010 04:09 PM


是的, 慈悲就是沒有慾望的 "愛", 也就是仁的體現.
付出, 不求回報, 就像太陽光一樣, 只是照射給你, 沒有要你照射回給它.
基督把這個叫做 "愛", 佛教融入中華文化, 懂得不用 "愛" 這個字, 所以用 "慈悲". 而固有的中華文化就把這個叫做 "仁".

現在的華人都已經是西洋文化了, 對 "仁" 字一點都沒有感覺, 所有只懂得西洋人講的 Love, 所以只得把這個叫做 "無私的愛", 這樣, 華人聽起來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華人, 已經沒有中華文化了, 有的只是跳跳幾個舞而已.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1-2010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仁会不会产生悲?
翻转全球 发表于 8-11-2010 04:09 PM


佛教講的 "悲" 和眾生講的 "悲" 不一樣. 眾生以自我為中心, 所以一聽到 "悲" 就認為是自我的悲傷. 佛菩薩無我相, 所以佛菩薩一體現 "悲" 的時候就是悲憐眾生的苦難而給予援助救度. 不是眾生認為的自哀自悲. 沒有自我, 哪來的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10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仁爱是不是一种情感呢??
翻转全球 发表于 8-11-2010 04:09 PM


仁愛就是情感, 而這種情感在最高的淨化之後它就是慈悲了, 而這個 慈悲 就是來自於有情智慧者覺悟的體現, 所以也叫做覺有情, 以普通用詞來講就叫做菩薩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10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成佛后的佛陀有爱吗?
翻转全球 发表于 8-11-2010 01:13 PM



你要解释你所谓的“爱”是什么。

因为,好像hamitachi所说的,如果你本身对于“爱”这个字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样的讨论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10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仁会不会产生悲?

没有欲望的爱......与慈悲一样吗?

仁爱是不是一种情感呢??
翻转全球 发表于 8-11-2010 04:09 PM



    “悲”是什么?你可以解释解释你所谓的“悲”是什么吗?

你了解“慈”和“悲”两个字在佛教中有不同的意思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10 03: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法师曾经教导,要放下,开心也不行,因为开心就会让你体验伤心的感觉。那么真正的脱离苦海真的要 ...
翻转全球 发表于 8-11-2010 02:36 PM



    不是开心也不行,是不要执著开心,因为一旦失去开心就会产生烦恼如果执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11-2010 03: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觉得有没有极乐世界呢?
如果你觉得有你就会说有,没有就会说没有,
可是你就是不知道所以你才会问我到底有没有。
如果我回答他有,他又会起烦恼(因为开始时是觉得一半可能没有)
如果我回答他没有,他又会起烦恼(因为开始时是觉得一半可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10 08: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仁愛就是情感, 而這種情感在最高的淨化之後它就是慈悲了, 而這個 慈悲 就是來自於有情智慧者覺悟的體現 ...
hamitaichi 发表于 8-11-2010 04:47 PM


没有要求回报的付出就是慈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1-2010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10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翻转全球

如果你是住在檳城或馬六甲 ,你一定會懂得''香蕉人''這個名詞 .
guilimen 发表于 9-11-2010 08:48 PM

请你不要离题。况且,我不喜欢用贬义词来形容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10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10 08: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要求回报的付出就是慈悲??
翻转全球 发表于 9-11-2010 08:28 PM


LZ可以谈谈你所谓的“爱”的定义吗?

还有,LZ可以谈谈你对于“慈”和“悲”这两个字的了解吗?

我觉得如果LZ想要在佛教法音讨论,至少也应该对佛教有一些的了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10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有愛沒愛,你也不會去信的。

看到你開的帖引來別人的恨。不管這恨是來自你之前所做的事情,還是來 ...
总司令 发表于 9-11-2010 09:57 PM



    其实,我个人觉得一种良性的讨论并非不可能的。既然LZ要在这里谈“爱”。为什么你认为会引起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10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邪冥 于 10-11-2010 09:43 AM 编辑

佛陀没有说过爱,原因就如之前佛友所引述的,仅是文字的转化和概念描述的偏差
不过佛陀倒说过“慈”的概念及培养的方法,
请参考:

《慈經》

善於行善並希望內心安祥的人,應當培養這些特質
他必須有能力、正直剛正,而且是完全地正直。
善順、溫和、謙虛以及知足。
能夠知足並且容易被護持。
生活少務、簡單。
善護諸根、謹慎、不輕率、亦不貪戀眷屬
他應當不輕犯任何極微小的過失,
避免也許受到智者的譴責。
他是這樣地修練他的心
他應當在心中培養如下的心念:
願所有的眾生快樂、安全,
願他們的內心是滿足的。
不論那一類的眾生,軟弱或強壯;
長的、胖短、或短的;
小的、中等的、或巨大的。
也不論是可見或不可見的。
圍繞在我們周圍或離我們遙遠的,
已出生或即將出生的眾生,
願所有眾生,無一例外地,和喜充滿
讓人彼此間沒有相互欺騙,且不管身在何處,
任何一個人都不輕視他人,
即使生氣或怨恨,也不想使他人受任何苦痛的心念。
如同母親不顧自身生命地護念她唯一的孩子
願人們也能對眾生散發這樣無量的慈心。
讓一個人無量慈的心念充滿世界的上方、下方、
及橫遍十方,
不論在三界內外的任何一個角落,沒有任何的障礙,
沒有任何的仇恨及敵意。
只要一個人他是醒覺的,
無論他是站著、行走、坐著或躺下,
他應當如此保持正念,這是生命的昇華,
這是此生中最高的境界。


不知道这些是LZ所要的“爱”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10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个人觉得一种良性的讨论并非不可能的。既然LZ要在这里谈“爱”。为什么你认为会引起恨呢 ...
顺势 发表于 10-11-2010 08:26 AM



他不是要來討論的, 打從第一樓我已經知道他的用意了. 他開帖只是在諷刺佛陀沒有愛而耶穌有愛, 可他自己本身對愛的層面卻一點都不懂, 連自己聖經講的愛都不懂.

我會回覆是因為也有一些佛教徒自己不知道佛教講的愛是什麼, 我是講給自己人聽多過講給他聽. 他以杯滿的心態來開帖, 我沒有期望他聽得到任何東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10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不是要來討論的, 打從第一樓我已經知道他的用意了. 他開帖只是在諷刺佛陀沒有愛而耶穌有愛, 可他自 ...
hamitaichi 发表于 10-11-2010 09:43 AM


我就是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了解。

还是只从一些过滤后的资料得到的一些知识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1-2010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法师曾经教导,要放下,开心也不行,因为开心就会让你体验伤心的感觉。那么真正的脱离苦海真的要 ...
翻转全球 发表于 8-11-2010 02:36 PM

LZ其实你要知道的东西在圣经里也有,你去读多点关于Angel的资料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10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人,很想长大之后成为工程师,所以,小时候就努力学数学,百科全书等,
大学毕业后,他很高兴能得到第一份工程师的工作,
这个new bird 一开工就很拼,最后得到上司的赞赏。
然而,他上司才大他几岁,他看见自己有排才能够等到他的上司退休才能上位,结果他辞职了。

以上的例子,就是“爱”,这个人小时候很爱成为工程师。
为何长大之后,这个“爱”就不见了。

很多人很爱上天堂,如果他努力上到天堂,他能在哪儿呆多久呢?

长生不老的天堂,你能得到什么呢?
无止境的轮回,你要得到什么呢?

天堂还不是一样有一大堆你争我夺的人生活着。看看你们的教会,是否和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10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不是要來討論的, 打從第一樓我已經知道他的用意了. 他開帖只是在諷刺佛陀沒有愛而耶穌有愛, 可他自 ...
hamitaichi 发表于 10-11-2010 09:43 AM


{:2_75:}照樓上的邏輯,LZ想問的問題,應該是佛陀是否有以下的特質: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 3章)福音版塊介紹{:2_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1-2010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人,很想长大之后成为工程师,所以,小时候就努力学数学,百科全书等,
大学毕业后,他很高兴能得到 ...
wusen 发表于 10-11-2010 01:02 PM
照樓上的邏輯,LZ想問的問題,應該是佛陀是否有以下的特質:
邪冥 发表于 11-11-2010 12:32 AM


善意提醒
佛教法音欢迎任何人士在不违反版规的情况下从佛教的角度和立场来讨论任何问题,或者对有关佛法的疑问进行询问, 但是,若是想从其它宗教信仰的思想立场来探讨问题,佛教法音并不是适宜的管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10-2025 02:18 PM , Processed in 0.10477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