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iatt

【3明治效应】【鲶鱼效应】【羊群效应】【蓝,红,绿海策略】有生意感想的进来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2-9-2009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职场中的羊群效应 

在竞争激烈的“兴旺”的行业,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看到一个公司做什么生意赚钱了,所有的企业都蜂拥而至,上马这个行当,直到行业供应大大增长,生产能力饱和,供求关系失调。大家都热衷于摹仿领头羊的一举一动,有时难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对于我们这些职场里的人而言,往往也可能出现“羊群效应”。做IT赚钱,大家都想去做IT;做管理咨询赚钱,大家都一窝蜂拥上去;在外企干活,成为一个嘴里常蹦出英语单词的小白领,看上去挺风光,于是大家都去学英语;现在做公务员很稳定,收入也不错,大学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
  我们不是羊,我们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衡量自己。
  我们应该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所谓的“热门”工作,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热门”的职业不一定属于我们,如果个性与工作不合,努力反而会导致更快的失败。我们还要留心自己所选择的行业和公司中所存在的潜藏危机,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不可能是“避风港”,风险永远是存在的,必须大胆而明智地洞察。在有了这点儿危机意识之后,自然就要预备好对策,当危机真正到来时该怎么办?在《谁动了我的奶酪》(who move my cheese,在大学里读过)中,坐吃山空的小老鼠最终没有奶酪可吃,而有危机意识、到处寻找新的奶酪的小老鼠,却在旧的奶酪吃光之前,就寻找到了新的生机。

羊群效应与营销
  羊群效应在营销领域可以说是个不错的技巧,亦称从众成交法。它是指行销员巧妙地应用客户的从众心理,促使客户消除疑虑,进而快速决策。它适用于所有具有从众心理的人。
  这一营销技巧战略的优点很明显:
  1. 可以消除客户的疑虑,强化客户的安全感。
  2. 可使客户产生紧迫感,即别人都已购买了,我们不买就不应该了。
  3. 可带动许多人的购买行为,形成连锁反应。
  但是这一技巧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1. 可能会使客户受到有很多人购买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产品本身的研究,导致客户盲目购买。这种购买行为很容易在冷静之后产生后悔心理,这样难免会给公司及行销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 如果没有足够的行销经验,在使用这个策略时,很容易因为把握不当,在介绍有好多人购买或提供其他证据时,顾此失彼,甚至泄露公司的保密信息。
  因此,在营销过程中应用羊群效应时必须注意:
  * 一定要准确地选好中心客户,以便说服其他人跟随购买。
  * 在不泄露公司机密的前提下,用具体例证向客户介绍,而不能仅凭口头说说。
  * 行销员应讲究职业道德,不能用夸张的事实去误导客户,不能用虚假的情报蒙骗客户。
  * 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客户主动询问有多少人购买时,行销员顺水推舟地介绍效果才会最好,千万不要抢先介绍。
  * 如果客户关心有谁购买了,行销员应重点说明某个名人或某个有影响的人已经购买,以发挥权威效应法。

[ 本帖最后由 kiatt 于 22-9-2009 09:2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9-2009 09: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天鹅效应

  黑天鹅事件指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它罕有发生,但一旦出现,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几乎一切重要的事情都逃不过黑天鹅的影响,而现代世界正是被黑天鹅所左右。从次贷危机到东南亚海啸,从9.11事件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黑天鹅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金融市场、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都逃不过它的控制。怎样才能避免小概率事件带来的重大损失?怎样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占得先机?本书会教你以全新的视角理解现实世界,并把握黑天鹅带来的机会,从中受益。
  何谓“黑天鹅”?
  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之前,生活在十七世纪欧洲的人们都相信一件事——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当时所能见到的天鹅的确都是白色的,所以根据经验主义,那简直就是一个真理,至少可以算是一个公理吧。那么,见到黑色天鹅的几率是多少呢?根本无法计算,也没有人想过要计算。
  直到1697年,探险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人们才知道以前的结论是片面的——并非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见到第一只黑天鹅,对于鸟类学者而言或许是个很有意思的惊喜,但这并不是发现黑天鹅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之所在。这是一个证明,证明了我们的认知是多么的具有局限性——虽然你是在观察了几百万只天鹅之后才得出了“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但只需要另一个发现就能将它彻底推翻。对,你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只黑色的鸟,尽管有人说它并不好看。
  大约在四百年前,弗朗西斯·培根就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当心被我们自己思想的丝线丝丝束缚。但是我们老是犯这种错误,老是以为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发生,所以免不了会凭经验办事。比如说,我们经常编出简单的理由或故事来解释我们尚不知晓(而很有可能是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的)复杂的事情。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无法预知在未来的某一天股市会涨还是会跌,据以往推断预测的理由要么过于简单化了,要么根本就是错误。事实上,真正重大的事件是无法预知的,我们无法透过观察、归纳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来预知未来,作者把这称之为“黑天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09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海策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

「蓝海策略」就是要做「价值创新」。「价值」和「创新」同样重要;创建蓝海成败关键并非尖端科技的创新,也不是「进入市场的时机」,而是「创新」和「实用」、「售价」和「成本」两组的密切配合。在订定蓝海策略,金伟灿博士(W. Chan Kim)与莫伯尼博士(ReneMauborgne)提出了「四项行动架构」:
  (1)「消除」哪些产业内习以为常的因素?(2)「降低」哪些因素应降低于产业标准?(3)「提升」哪些因素应高于产业标准?(4)「创造」哪些产业尚未提供的因素?
  (1)与(2)在于节省成本,扩大需要;(3)与(4)在于强调「差异化」与「新价值」,提升产品价值。
  与血流成河的红海策略相比,蓝海策略的特色有五:
  1.开创没有竞争的「新市场」;
  2.不与对手竞争,使「竞争」变得不相干;
  3.创造出新的需求,并透过成本控制,追求持续领先;
  4.同时追求顾客所能获得的高价值与产品的低成本;
  5.调整整个公司的操作系统,给以完全的配合。

[ 本帖最后由 kiatt 于 23-9-2009 10:1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09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海策略

  一般认为,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战略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安德鲁斯和安索夫为代表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企业组织的优势、劣势以及环境给企业所提供的机会、威胁(即SWOT分析法),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如何制定战略。
  现在被称之为红海战略的实践由来已久,但其正式产生却源自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20世纪82年代的代表著作《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波特著作所奠定的竞争理论主导了该领域的大部分时间。从这一理论出发,企业普遍通过低成本、差异化或专注于某一独特市场来提高经营效率及竞争力,这便是被称为以竞争为中心的传统的“红海战略”。由于该战略倡导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后又被称为“血腥竞争”模式,所谓“红海战略”中的“红”即是鲜血的含义。
  红海战略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产业分析中,忽略了企业内部条件的差异,认为竞争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高利润产业的正确选择,容易误导企业为追求高利润而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采取多元化战略。事实上,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异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小。其次,波特的价值链分析虽然提供了寻找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但并没有指出如何根据重要性来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 本帖最后由 kiatt 于 22-9-2009 09:4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09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海策略-获得持久竞争优势..

如上所述,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分别代表了企业竞争战略的不同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竞争阶段与产业环境,现在看来,两种战略竞争模式都有各自的应用前提,也有其不足之处。当前,随着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技术产业化为背景的(企业)价值链、(企业集团)供应链作用的日益凸现,企业竞争从做品牌升级到做标准,以及经营垄断取代传统垄断等企业战略管理乃至整个经济运作的空前大变革,都要求人们更进一步地认识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生命线的战略意义和地位,要求人们更进一步把握打造卓越核心能力机制的要领,要求人们更进一步地发挥核心能力的作用。由个别企业模式战略转型表现出的根本机制特征以至公司经济向客户经济的战略转型正在日益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第一主题。换言之,如何在以往企业竞争战略范式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践、新的课题和新的需求进一步划清一系列亟待明晰的界限,以核心能力的优化、再造为主线,具体、有效而大幅度地推进其企业主体创新以至整个商业模式的战略转变,便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当务之急。

[ 本帖最后由 kiatt 于 23-9-2009 10:1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09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鲶鱼效应

管理资源上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注意咯
      话说以前纳维人抓沙丁鱼,很多时候抓到了沙丁鱼运到岸上,就全部死光光了。
那么新鲜的沙丁鱼肯定比死的沙丁鱼畅销对吗?那么怎么半呢?纳维人就像到一个好办法。
就是把一条鲶鱼放在沙丁鱼当中。
       为什么要放下去呢?其实鲶鱼和沙丁鱼有一种猫跟老鼠的关系;沙丁鱼看到鲶鱼就要打起12分
精神,提高警戒,因为一个不留神沙丁鱼们就会被鲶鱼一口吃掉了。于是沙丁鱼不断游动,这就不会死掉了。
      这个在管理资源学上叫做【鲶鱼效应】。意思就是说用一条鲶鱼去刺激那一群沙丁鱼要警觉要有
危机意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9-2009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化烟幕

爆米花!通常去看电影都会买爆米花。例子:比如买小的和买大的只相差2元。
但是大的那个相差1倍,似乎很划算。更深沉的去想清楚呢,其实。。
根本扎杂费和租金是一样的,一样生产那么多爆米花。
买大的爆米花或者买小的爆米花其实只是多那么一些爆米花。
也就是说成本基本上没有分别,但是利润多了2元。
消费者看到大盒的,那么大盒的多1倍只是贵多2元,是不是抢着买啊?
买的也开心,卖的又赚多1点。。WIN.WIN双赢,是否觉得这个烟幕很合理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9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 kiatt 的帖子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9-2009 07: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ccg 于 23-9-2009 12:57 AM 发表
谢谢分享。。。。。

版主阅读了,哪个效应对你最有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9 09: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是策列,有些是效应,放在一起写比较看不出哪个好。我是独爱蓝海策略,因为这和我个人的事业生涯最有关系。

lz的文字是转贴的吗?我觉得写的很好很专业。不过我还是觉得要有更实际的例子,以方便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9-2009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ith_wong 于 23-9-2009 09:39 AM 发表
有些是策列,有些是效应,放在一起写比较看不出哪个好。我是独爱蓝海策略,因为这和我个人的事业生涯最有关系。

lz的文字是转贴的吗?我觉得写的很好很专业。不过我还是觉得要有更实际的例子,以方便了解。

我最近都在看这些有启发性的故事和效应.
各位大大看了,有感想,有碰到什么例子可以写出来在这里咯.
我POST出来是为了让人看了去思考,去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9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对绿海策略,有点模糊。。。楼主可否再解释比较详细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9-2009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顾客是很重要,可是顾客不是永远对的】

另外,最近学到的。。。
因为我们大学有ASSIGNMENT要去访问那些大公司,大财团的。。。
最近学到一句话【顾客是很重要,可是顾客不是永远对的】。超喜欢。。。
那个HR MANAGER说。。。
以前人的观念做生意是‘’顾客永远是对的‘’,可是到了21世纪,要改改了
顾客的确是很重要,可是顾客不是永远对的。
希望能让人看到我这个贴的。。。让你茅塞顿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9-2009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ccg 于 23-9-2009 10:08 AM 发表
嗯,我对绿海策略,有点模糊。。。楼主可否再解释比较详细些呢?

绿海策略长话短说就是-获得持久竞争优势..
绿海战略有点复杂..

[ 本帖最后由 kiatt 于 23-9-2009 10:2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9-2009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意里的-狼性文化

狼性文化,顾名思义,便知是企业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创举,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精神。狼其性也:野、残、贪、暴。自古以来它与提倡“循规蹈矩、忍辱负重”的孔孟中庸之道格格不入。
  用一种事物的特征形象地表达企业文化,我们将其称为“企业文化的仿生学”,这是企业通行的做法。作为企业,把狼这一物种作为自己模仿学习的对象,学习狼身上的所特有而自己欠缺的特质,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企业行为标准,即所谓的“狼性文化”。
“狼性文化”的几大特征  
         对市场极度敏感,善于捕捉战机
  不懈进取,意志坚定,永不言败
  智慧,技战术水平高
  分工明确,责任心极强
  团队协同作战能力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9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住,很多都是转贴来的。

如果是转贴的话,请说明出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9-2009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放这些给各位消化先,呵呵..
不然全部字到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9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att 于 23-9-2009 10:10 AM 发表
另外,最近学到的。。。
因为我们大学有ASSIGNMENT要去访问那些大公司,大财团的。。。
最近学到一句话【顾客是很重要,可是顾客不是永远对的】。超喜欢。。。
那个HR MANAGER说。。。
以前人的观念做生意是‘’ ...


请解释一下 ‘顾客不是永远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9-2009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ckson. 于 23-9-2009 10:53 AM 发表


请解释一下 ‘顾客不是永远对的’  

以前以前呢,做生意的人只有''顾客永远是对的''
现在呢,我目前去访问1间很大间HOTEL的HR MANAGER.
他说到达21世纪应该要改观了.
顾客是很重要,可是顾客不是永远对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 本帖最后由 kiatt 于 23-9-2009 11:0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09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谢天华有提过引爆效应,上网找了下都是解释核子弹爆炸的那一刹那如何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不懂可以提供一些例子咧?

然后也发现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是对立的,而长尾理论却又更加适合网上生意,
让我很头大,因为目前刚开始经营网上销售,要创造所谓蓝海也不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8-2025 03:29 PM , Processed in 0.13548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