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REX

《分享》十八个经典故事 + 101人生感悟及励志文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4-9-2004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 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 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 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 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9-2004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坚信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可能不会发现,直到后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9-2004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

    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9-2004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出 门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

    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故事中的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大哥,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管理心得: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9-2004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9-2004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4-9-2004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财金言 -- 犹太财富圣经

作者:佚名    来源:《私人理财》

--------------------------------------------------------------------------------


    人爱钱并不能成为富翁,必须钱爱人才能成为富翁。

    ——犹太法典


    有钱是好事,但是知道如何使用更好。

    ——犹太法典


    慷慨本来是天神的德性,凡人慷慨了却会损害他自己。

    ——犹太法典


    失去金钱,只是失掉半个人生;但是失去勇气,则一切都失掉了。

    ——犹太法典


    追求财富是值得尊敬的目标。

    ——犹太人语


    钱会给予我们向神购买礼物的机会。

    ——犹太人语


    没有面粉就没有圣经。   

    ——犹太人语


    贫穷比五十种灾难还惨。

     ——犹太人语


    身体依心而生存,心则依靠钱包而生存。

    ——犹太人语


    钱不是罪恶,也不是诅咒,钱会祝福人的。

    ——犹太人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wall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9-2004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trey..
these story are so nice and meaningful..
thanks aga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9-2004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驴子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 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去!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本来看似要活埋驴子的举动,由于驴子处理厄境的态度不同,实际上却帮助了它,这也是改变命运的要素之一。如果我们以肯定、沉着稳重的态度面对困境,助力往往就潜藏在困境中。一切都决定于我们自己,学习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

  请牢记以下五个快乐的小秘诀:

    1. 不要存有憎恨的念头。
    2. 不要让忧虑沾染你的心。
    3. 简单地生活。
    4. 多分享。
    5. 少欲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9-2004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钓鱼的故事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功夫,均大有收获。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有几分羡慕,于是都到附近云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话说那两位钓鱼高后,两人个性相当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只顾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地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

   爱交朋友的高手,看到游客也在钓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 双方欣然同意。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须回馈给他一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箩筐的鱼。迎接他的都是一陈陈兴奋的叫声、惊叹与赞美,还因而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

   另一方面,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人群的乐趣。当大家围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没有同伴的多。

   故事意义:与别人分享会受人喜爱和尊敬,而且分享的人也会得到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04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贪心人走不回来,是因为贪。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贪,可是也走不回来。

  有一次,我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钉钉子,他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上面。”我遵循他的意见,让他帮着去找木块。

  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他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还没有锯两下,“不行,这锯子太钝了,”他说,“得磨一磨。”

  他家有一把锉刀,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把柄,他又去学校园边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他又发现我那把生满老锈的斧头实在是不能用。他又找来磨刀石,可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到校外去找一位木匠,说木匠家有一现成的。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当然了,那幅画,我还是一边一个钉子把它钉在了墙上。下午再见到他的时候,是在街上,他正在帮木匠从五交化商店里往外抬一台笨重的电锯。

  工作和生活中有好多种不走回来的人。他们认为要做好这一件事,必须得去做前一件事,要做好前一件事,必须得去做更前面的事。他们逆流而上,寻根探底,直至把原始的目的淡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看似忙忙碌碌,一副辛苦的样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起初,个别人也许知道,然而一旦忙开了,还真的不知道忙什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04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握坚持与变通的尺度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山,一个叫小水,他们住在同一村庄,成为最要好的朋友。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相约到远地去做生意,于是同时把田地变卖,带着所有的财产和驴子远行了。

  他们首先抵达一个生产麻布的地方,小水对小山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小山同意了,两人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

  接着,他们到达了一个盛产毛坯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返乡后还有很高的利润!”

  小山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上搬下多么麻烦呀!”

  小水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他们继续前进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

  小山拍拍驴背上的麻布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的在驴背上,何况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烦了!”小水把毛皮都换成了药材,还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也缺少麻布。小水对小山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很便宜,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一辈子就不愁吃穿了。”

  小山再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变来变去呀。”小水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小山依然守着一驴背的麻布。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小山卖了麻布,只得到蝇头小利,和他辛苦的远行不成比例。而小水不但带回一大笔财富,还把黄金卖了,便成为当地最大的富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04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换一个思路思考问题

  一个犹太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下来。

  “请问先生有什么事情吗?”贷款部经理一边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豪华的西服、高级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些钱。”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只需要1美元?”

  “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好吧,这些担保可以吗?”

  犹太人说着,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国债等等,放在经理的写字台上。

  “总共50万美元,够了吧?”

  “当然,当然!不过,你真的只要借1美元吗?”

  “是的。”说着,犹太人接过了1美元。

  “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可以把这些股票还给你。”

  “谢谢。”

  犹太人说完,就准备离开银行。

  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看的分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来银行借1美元?他慌慌慌张张地追上前去,对犹太人说:“啊,这位先生……”

  “有什么事情吗?”“我实在弄不清楚,你拥有50万美元,为什么只借1美元?要是你想借30、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的……”

  “请不必为我操心。只是我来贵行之前,问过了几家银行,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须要花6美分。”

  贵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应放在金库的保险箱里,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惟一的选择。但犹太商人没有困于常理,而是另辟蹊径,找到让证券等锁进银行保险箱的办法,从可靠、保险的角度来看,两者确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除了收费不同。

  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为了借款而抵押,总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抵押争取尽可能多的借款。而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或有利,从不肯让借款额接近抵押物的实际价值,所以,一般只有关于借款额上限的规定,其下限根本不用规定,因为这是借款者自己就会管好的问题。能够钻这个“空子”,转换思路思考问题,这就是犹太人在思维方式上的“精明”。

  善于转换思路思考问题,常能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9-2004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智慧创造财富

  很多年以前,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惟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三。”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了几十万人,父子俩却活了下来。

  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成是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哂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然而,真正使他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正在法国旅行的他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字。

  纽约许多运输公司对他的这一愚蠢举动暗自发笑,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就在一些人要看这个犹太人的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块和木头加工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来的灰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生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要求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富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孩子们少不更事,天真无知,自然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因为没有钱哪能有吃的穿的玩的?也有孩子说要带着钻石或者其他珍宝出逃,有了它,还愁缺啥?可这些显然不是母亲们所要的答案。她们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在聪颖、精明的犹太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无价的财富。

  犹太人并不是天生比任何种族的人聪明,但他们更懂得怎样去铸造这枚无价的金币。当他们的孩子刚懂事时,母亲就会将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舐书上的蜂蜜,其用意是想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

  智慧是永恒的财富,它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会贫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04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正原则 -(转载)

  某老汉有午休的习惯,可每天有儿童喧闹,老汉奇怪愤怒驱赶,不起作用。

    他灵机一动,召集孩子们说,欢迎来玩,从现在开始谁叫的最响,我发奖金。

    第一天,他给叫声最高的一元奖金;
   
    第二天,他给五角;

    第三天,他给二角;

    第四天,分文不给,
      
    到第五、六天,孩子们气极了,说那老头骗人,再也不来了。

  原先心向(既定目标)的丧失与转变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过正原则”。例如,当人们做一项他们喜欢的活动并因这项活动而得到外在的鼓励时,过正的情形就会出现。过正一旦生成,经常发生的情形是,一个人的内在动机或兴趣在那项活动中减少了。

    如果这些人后来再做这项活动而外在鼓励减少,他们就不大愿意做它了。朋友,你是否如此呢?


-----------------------------------------------------------

另一个解释(从激励学的角度来看)如下:

奖励可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必须注意精神奖励要重于物质奖励。

有时孩子们做事仅仅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很自然地做着,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动机,但当他们因为做这事得到物质奖赏时,就容易造成为了获得奖赏而做的心态,从而产生一个期待得到奖赏的动机。如果期待落空,他们就不太愿意做了。有些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喜欢对孩子进行物质刺激。如果一旦把握不好就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奖赏时,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04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和爱的故事 --(转载)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

  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

  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

  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

  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帮帮我吧!”

  “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了我这漂亮的小船。”

  悲哀过来了,爱想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

  “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悲哀答道。

  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

  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

  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

  “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

  “时间?”爱问道,“为什么他要帮我?”

  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9-2004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需要一生来体会 --(转载)

纹和哲是两只猪,从小一颠簸大,青梅竹马。

  吃饭时,哲总会把最好的留给纹,以致哲很能瘦,而纹很肥胖。

  夏天,他们为对方泼水降温。天凉了,他们互相依偎,让对方取暖。

  可是幸福的日子总不长。

  一个风高的夜晚,哲依偎在纹的身边,看着纹熟睡的脸,眼里泛着幸福的光。

  “过两个月,就把这只胖的送到屠宰场,给你买件新皮衣,宝贝。”门外传来主人的声音。晴天霹雳!哲一夜未眠,他明白,照此下去,纹肯定难逃一劫。

  此后,吃饭时,哲再不等纹,而是独自狼吞虎咽。撑着了,他忍一忍,继续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哲渐渐变得臃肿,可纹还是那么肥胖。

  “看你多胖啊!也不减肥!”哲对纹说。

  原来就感觉不对的纹听了这话,气不打一处来:“我胖关你什么事啊,你以为你是谁啊!”他们吵了一架,开始渐渐疏远。

  纹一天天变瘦了,哲看在眼里,心里感到欣慰。

  转眼间,两个月时间快到了。

  哲想对纹说出真相,可是他不想让纹伤心,他把想对纹说的话写在了日记里。

  噩梦终于要结束了。

  又是一个风高的夜晚,随着几声惨叫,哲被死神带走。

  纹终于发现了哲写的日记。她终于明白了真相,她把日记反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每次都泪流满面。

  哲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写着:纹:我爱你!如果语言无法表达,我愿意用生命来证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04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白老鼠

  有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游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老虎向他猛扑上来。

  他用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逃开,但是老虎紧追不舍。他被老虎逼入了断崖边上。

  站在悬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活活咬死,还不如跳入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他纵身跳入悬崖,非常幸运地卡在一棵树上。那是一棵长在断崖边的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

  正在庆幸,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吼声,原来崖底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望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心颤,而更不妙的是,他转头看见一黑一白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树的树干。

  他经过一阵惊慌,很快又平静了:“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好吧?”

  于是,他索性对身边的危险置之度外,不理不问。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梅子。

  他心想:“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

  他为自己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桠,在树上沉沉地睡去。

  一觉醒来,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狮子也不见了。

  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的攀上悬崖,终于脱离险境。

  原来就在他睡熟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跃下悬崖。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惊慌逃走了。跳下悬崖的老虎与崖下的狮子经过激烈打斗,双双负伤而遁。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而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一黑一白两只老鼠,不停地撕咬着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

  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入狮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死亡,那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安然地享受树上甜美的果子,安心地睡个好觉———少一些欲望,多一点赤子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04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成见

  南院(Nan-in)法师,是日本高僧。他曾经接待一位研究禅宗的大学教授。

    闲聊片刻后,法师随即上茶招待客人。他把客人的杯子倒满后,还继续向里倒茶。教授盯着溢出来的茶水,终于忍不住了,叫道:"杯子太满了,再也装不进去茶了。"

    南院法师说:"你就象这杯茶一样,头脑里装满了自己的判断、见解和推测。如果你不倒空你的杯子,我怎么向你揭示禅的真谛呢?"

  讲这个故事,是希望所有的人在阅读/工作时,能够放下成见。你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观念和思想。但是面对不断发展的新观念、思潮、理论,如果你们不能倒空你们的杯子,放下成见和排斥心理,你们怎么有兴趣和精力去接受新的东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9-2004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REX,

我看过你那"黑白老鼠"的故事,但所领悟到的跟你大不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8-2025 04:52 PM , Processed in 0.13385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