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4-8-2008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Martian 的帖子
其实不需要再贴,自己觉得好用就好。
如果别人批评这壶自己会不好受,那又何必呢?
除非大家都可以接受别人的批评。
不然放什莫上来都说好,那会变得很假,没有意义。
个人意见![](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8-2008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jameshook 的帖子
贴上来是给自己留下学习的过程(交学费!)如红茶大哥也收了许多“学费壶”他也不是照样贴。 贴图不是纯粹给james 哥看的,有贴才有交流。 如果很“刺眼”你可以不看。。。哈哈。。讲笑。 |
|
|
|
|
|
|
|
发表于 4-8-2008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Martian 的帖子
哈哈哈!
有前途![](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发表于 4-8-2008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tian 于 4-8-2008 10:52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哇。。很详细的回答。。高手高手。
好了。。今天早上拿了以上的普通壶试试在阳光下拍的。 用的也是手机拍, 没有dslr.
一把瞒实用的一把壶。泡了两个星期多,越用越好用。随便看因为跟以上大大贴的实在差太远了 ...
这壶非常好!非70年代莫属![](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4-8-2008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 jameshook 的帖子
我看了各位大大的壶自己也认同不属于70 年代的,这一点我完全不否认。
而且不会分紫泥与底槽青的分别。现在正找不同泥料的原矿壶来做“benchmark”。 |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tian 于 4-8-2008 11:01 AM 发表 ![](http://cforum00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紅茶大哥, 养壶笔哪里买?毛笔?
干擦。。又学了。 普通干净的布便可?
我用了很多种养壶笔,目前我觉得最好用的是...
紫T卖十多元的养壶笔很好....
耐用,不容易脱毛....
我不是在帮他推销喔....
只是讲一讲我用后的感觉....
可能还有其他茶行的养壶笔非常好,
只是我没有用过....
我对养壶笔的要求只是长期使用不容易脱毛.....
美观,手感上要看个人啦.....
布方面的要求
,如果茶壶还是沙沙的感觉,一般布都可以用....(粗用粗布)
如果已经很滑了,我会换另外的布,布的质感要细...全棉或胶质的布(运动员的布料).....[细用细布]
以上是我个人养壶的经验分享.....
最后:
养壶只是养心的一种过程而已....
茶壶常用就会光亮.... |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tian 于 4-8-2008 01:33 PM 发表 ![](http://cforum00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看了各位大大的壶自己也认同不属于70 年代的,这一点我完全不否认。
而且不会分紫泥与底槽青的分别。现在正找不同泥料的原矿壶来做“benchmark”。
茶壶经过烧窑技术,时间风化,炼泥技术.....
你这样研究,我觉得很容易迷失.... |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8: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tian 于 4-8-2008 01:33 P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看了各位大大的壶自己也认同不属于70 年代的,这一点我完全不否认。
而且不会分紫泥与底槽青的分别。现在正找不同泥料的原矿壶来做“benchmark”。
真的是很难分辨的,可以从泥料的质感,泥中的成分组合等来分辨。
简单来说,底槽青有柔软的机肤感,泥中有红色的成分组合,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留意下图(底槽青)的红色泥成分:
![](http://i160.photobucket.com/albums/t199/oo888/pots/pc001.jpg)
[ 本帖最后由 bigbadboy 于 5-8-2008 08:23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8-2008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 紅茶~ 的帖子
也觉得可能同样的泥在不同的年代, 烧的温度等等因素会造成不同的表现。 但我没用作标本的壶, 只好相信人。 我看了很多次在某某UE3 店里的壶,都是很好的泥, 告诉自己要牢牢的记住这泥料的特征。可是隔了几天又忘了。
所以,还是相信人买好泥壶来做“标本”。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8-2008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bigbadboy 的帖子
谢谢大坏哥的讲解。 现在比较清楚了。要注意红砂在紫砂泥里面。
其实我看过了底槽青的照片但没有你的讲解还是“一头雾水”。
我也转贴网上看到的例子。
![](http://i36.photobucket.com/albums/e13/isaacgoh/tea/3086ea9d.jpg) |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tian 于 5-8-2008 09:35 AM 发表 ![](http://cforum00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也觉得可能同样的泥在不同的年代, 烧的温度等等因素会造成不同的表现。 但我没用作标本的壶, 只好相信人。 我看了很多次在某某UE3 店里的壶,都是很好的泥, 告诉自己要牢牢的记住这泥料的特征。可是隔了几天又忘了 ...
茶壶还是要常看,常摸....时间长了,自然清楚....
撇开神话传说,寻找及了解茶壶根本.... |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9: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tian 于 4-8-2008 11:01 AM 发表 ![](http://cforum00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紅茶大哥, 养壶笔哪里买?毛笔?
干擦。。又学了。 普通干净的布便可?
[/img]
(一般我用到那么蒙的时候开始擦壶)
等擦亮后在贴上来.... |
|
|
|
|
|
|
|
发表于 5-8-2008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rtian 于 5-8-2008 10:24 A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大坏哥的讲解。 现在比较清楚了。要注意红砂在紫砂泥里面。
其实我看过了底槽青的照片但没有你的讲解还是“一头雾水”。
我也转贴网上看到的例子。
...
泥料中,底槽青要看红色的成分其实只是退而求其次,因为底槽青的壶也有可能因为高窑温而令到红色的成分看不明显。所以最好可以学会看质感,底槽青的是柔润的机肤感。![](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8-2008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 紅茶~ 的帖子
又学了!谢谢指导。。。
已经在这里学了许多不用交学费的课程。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biggrin.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8-2008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badboy 于 5-8-2008 09:45 PM 发表 ![](http://cforum006.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泥料中,底槽青要看红色的成分其实只是退而求其次,因为底槽青的壶也有可能因为高窑温而令到红色的成分看不明显。所以最好可以学会看质感,底槽青的是柔润的机肤感。
肌肤感? 这也太深奥了吧? 我得从低学起。。先用“看”的。
在寻找底槽青的壶,等我拿到了手才练“肌肤感”。。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