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4-7-2008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弥陀的光环的作者:
希尔伯列克(曾银河)这句话:我不能再听信祖师大德了,我要依照佛陀教导的方式来念佛了:「世尊具有如是功绩和美德:他是阿罗汉(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我开始尝试正确的念佛方法了。
那么,就让我们大家以这正确的念佛方式念佛吧。
Sadhu Sadhu Sadhu |
|
|
|
|
|
|
|
发表于 14-7-2008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知错能改,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念阿弥陀佛号是错了,就应该拿起勇气,承认错解。
当我父亲瘫痪躺在床上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叫他看着我贴在墙上的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号。也买了一个自动念佛号的唱机给我母亲听,也教我母亲念阿弥陀佛号的方法。
今天我父亲已经不在人间了。自从我从“佛陀的古道”一书中发现了真正的佛陀教义后,我坦白告诉我的母亲我之前所教她的念佛法门是措的,因为根本没有阿弥陀佛的存在。
我开始教她念“Namo 释迦牟尼佛”号。他已经开始在学念中。
这是我对母亲敬孝的方式。
Sadhu Sadhu Sadhu |
|
|
|
|
|
|
|
发表于 14-7-2008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14-7-2008 11:37 PM 发表 
所谓知错能改,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念阿弥陀佛号是错了,就应该拿起勇气,承认错解。
当我父亲瘫痪躺在床上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叫他看着我贴在墙上的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号。也买了一个自动念佛号的唱机给我母亲听,也 ...
你既然知道你過去教你母親的念佛法門是錯的,那你怎麼曉得你現在的念佛法門是對的呢?
註:我沒在念佛的,所以不是來找碴的。 |
|
|
|
|
|
|
|
发表于 14-7-2008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段时期,世尊住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那时有天帝释来拜访世尊,见了面就礼敬世尊,然后就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帝释就以这件事来请教世尊:“世尊!何处有极乐国土呢?”世尊回答说:“在园林幽雅美丽的地方,开凿美丽的莲花池,这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极乐国土,但是比起真正的乐土来,还不及它的十六分之一呢!那么真正的乐土在那里呢?不管是在乡村或偏僻的森林区,不管是在潮湿的沼泽区或是干燥的黄土高原上,只要是阿罗汉所住的地方,这些都是最可爱的极乐国土。」
现在您明白了,找到阿罗汉所住的地方,您就找到了人间天上的极乐国土了。还敢骂阿罗汉是自了汉,是小乘,是焦芽败种吗?
阿罗汉经常受用的就是一种离欲之后又加上身心净化所产生的快乐。所以说阿罗汉能引导我们去追求的就是这些离欲的快乐─称之为极乐。
以上这些话值得学佛法者多分析,理解。
Sadhu Sadhu Sadhu |
|
|
|
|
|
|
|
发表于 15-7-2008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具有如是功绩和美德:他是阿罗汉(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
假如骂阿罗汉是自了汉,是小乘,是焦芽败种,那岂不是在骂世尊? |
|
|
|
|
|
|
|
发表于 15-7-2008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ssearle2004 于 15-7-2008 12:05 AM 发表 
世尊具有如是功绩和美德:他是阿罗汉(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
假如骂阿罗汉是自了汉,是小乘,是焦芽败种,那岂不是在骂世尊?
如果釋尊只是阿羅漢,那麼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這些句子就不需要寫出來了。 |
|
|
|
|
|
|
|
发表于 15-7-2008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4-7-2008 11:56 PM 发表 
你既然知道你過去教你母親的念佛法門是錯的,那你怎麼曉得你現在的念佛法門是對的呢?
註:我沒在念佛的,所以不是來找碴的。
因为佛陀是世间人,在世间成佛的尊者。 是有历史根据的事实。像我母亲这样一位不懂佛法的老人家来说,她是不可能一下子会接受正法的教义,而且也不可能会懂得太多,她要念佛号,不如教她念“Namo 释迦牟尼佛”。 |
|
|
|
|
|
|
|
发表于 15-7-2008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15-7-2008 12:17 AM 发表 
因为佛陀是世间人,在世间成佛的尊者。 是有历史根据的事实。像我母亲这样一位不懂佛法的老人家来说,她是不可能一下子会接受正法的教义,而且也不可能会懂得太多,她要念佛号,不如教她念“Namo 释迦牟尼佛”。
原來如此,我也很想知道,你怎麼會說阿彌陀佛不是佛?只是因為經典沒記載他的存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7-2008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5-7-2008 12:19 AM 发表 
原來如此,我也很想知道,你怎麼會說阿彌陀佛不是佛?只是因為經典沒記載他的存在?
看看1楼的文章不就回答了你的问题吗,每次都是这样,没看就乱发言 |
|
|
|
|
|
|
|
发表于 15-7-2008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_pang 于 15-7-2008 07:40 PM 发表 
看看1楼的文章不就回答了你的问题吗,每次都是这样,没看就乱发言
我在問他又不是問你,你的答案和他的會一樣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7-2008 07: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5-7-2008 07:43 PM 发表 
我在問他又不是問你,你的答案和他的會一樣咩?
我回答你不能啊?别人没有问你,你也不一样回帖?
你能放火,我不能点灯?
请你用点时间,把文章读完,我们才来讨论,你应该是很有空,每天都顾在电脑前,用点时间去读吧 |
|
|
|
|
|
|
|
发表于 15-7-2008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_pang 于 15-7-2008 07:53 PM 发表 
我回答你不能啊?别人没有问你,你也不一样回帖?
你能放火,我不能点灯?
请你用点时间,把文章读完,我们才来讨论,你应该是很有空,每天都顾在电脑前,用点时间去读吧
我回人的帖時,哪裡會像你這樣講衝動的話哩。。。
我早就看完哩,所以才那樣問咯。。。要不然我哪裡會說除了經典記載? |
|
|
|
|
|
|
|
发表于 9-10-2008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浅见,身为佛陀的弟子,不管您是南传、北传或藏传,甚至是大乘佛教的净土宗、禅宗、天台宗等。大家应该放弃宗派之间的分别,掘弃自我的分别心,执著心,以自我为中心的这颗心。而应该以一颗平等心,为建设大马佛教而努力啊!阿弥陀佛! |
|
|
|
|
|
|
|
发表于 9-10-2008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5-7-2008 12:10 AM 发表 
如果釋尊只是阿羅漢,那麼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可化丈夫之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這些句子就不需要寫出來了。
《相应部22。58》佛陀和阿罗汉弟子的分别
在舍卫国,佛陀说:「比丘们!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不取于色由厌患、离欲、灭尽,而得到解脱,则名为正等觉者。比丘们,以慧而得解脱的比丘,也是以不取于色由厌患、离欲、灭尽,而得到解脱,名为慧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不取于受由厌患、离欲、灭尽,而得到解脱,则名为正等觉者。比丘们!以慧而得解脱的比丘,也是不取于受由厌患、离欲、灭尽,而得到解脱,名为慧解脱者。
诸比丘!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乃想……行……不取于识由厌患、离欲 、灭尽,而得到解脱,名为正等觉者。诸比丘!以慧而得解脱之比丘,亦不取于识由厌患、离欲、灭尽,而得到解脱,名为慧解脱者。
比丘们!如果这样,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与慧解脱的比丘,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是以世尊为根,以世尊为眼,以世尊为依靠。大德世尊!希望能为我们说明这其中的意义,好让我们可以记取世尊的教导。」
「比丘们!好好用心的听!我当为你们解说。」
「好的。」众比丘回应世尊。
世尊说道:「比丘们!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是令未升起的道路升起,令未生的道路生,把未被说明的道路说明,这道路的知者,这道路的发现者,这道路的熟悉者。比丘们!如今众弟子们,跟随着这道路,成就这道路所应该成就的。
比丘们!这就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和以慧而解脱的比丘们的差别了」 |
|
|
|
|
|
|
|
发表于 9-10-2008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4-7-2008 08:00 PM 发表 
這種文章的本意是用來做證據的還是用來做參考的還是有別的用途?
正信北傳人看了這文章會讚嘆彌陀經文有出現在南傳經典,正信的南傳弟子看了也會讚嘆彌陀法門實而不虛。善哉善哉!
请问一下这文章你从哪里有读到彌陀經文有出現在南傳經典和彌陀法門是實而不虛的。
我读到的是这样的 我还没读完整本书
十五、佛说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当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的,这无论是从梵文的阿含圣典,或是从巴利文的阿含圣典里,都找不到这部经的。其次,再从「他方佛」、「十方佛」的观念来探讨,也是如此。佛陀的时代里并没有提到「他方佛」或「十方佛」,只有提到「三世诸佛」,并且说「过去诸佛如恒河沙」、「未来诸佛如恒河沙」,然而却没有说现在诸佛如恒河沙。早期的佛典里,还是只有提到过去七佛而已。我们不知道有没有十方佛,因为佛陀未说,而现代天文学连外星生物都还没找到,更不要说外星佛陀了。「有没有外星佛陀」,这跟我们的解脱无关,我们不必去猜测有或没有,推测而引起的争执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浩瀚的宇宙,「想当然有他方佛」是大众部主观的论断,却不是根据佛陀的教导。其次再从「菩萨摩诃萨」的出现来探讨,也不会是佛陀说的,因为佛陀的弟子就只有四双八士─向须陀洹道,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罗汉道,得阿罗汉果。根本没提到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一词要到佛陀灭度后大约330年(公元前150年左右)才出现。刚开始也只是用来称呼佛陀的本生而已,后来到了公元纪元前后,才产生一连串的大乘菩萨。佛陀怎么可能用灭度后330年左右的「名词」和「人物」来说法?
[ 本帖最后由 胜利 于 9-10-2008 08:4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9-10-2008 09: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CYON 于 14-7-2008 11:37 PM 发表 
所谓知错能改,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念阿弥陀佛号是错了,就应该拿起勇气,承认错解。
当我父亲瘫痪躺在床上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叫他看着我贴在墙上的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号。也买了一个自动念佛号的唱机给我母亲听,也 ...
仁兄认为佛只有一个, 你也不能成佛, 所以你的我见太重.
没关系, 有修行已经不错了.  |
|
|
|
|
|
|
|
发表于 9-10-2008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0-2008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0-2008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0-2008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OmAHom 的帖子、79# leessearle2004 的帖子
善者不该一般见识,不论一个人活在弥陀的光环,还是活在自己的光环,
只要他是能成就的,我们都该随喜功德。我相信无论什么佛的教法,都不是教我们去为佛法斗争什么。
个人的修养和知见必然是不一样的,
如果不是共勉或善建议,不必互相指摘不足之处。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9-10-2008 10:37 P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