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2-5-2008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41234 于 22-5-2008 08:08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对阿,所以我说心念所致,不是单单只有门牌这项。
干吗那样激动?
哪有激动?![](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
|
|
|
|
|
|
|
发表于 4-10-2008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
今天到图书馆看了本有关易经的书籍,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分享一下易经?
小弟愿意受教。![](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发表于 4-10-2008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參同契》曰:「日月為易。」虞翻注云:「字從日下月。」
《說文》曰:「祕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
《乾鑿度》云:「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成而未相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案:此即易經所謂「援始」。其詳見後課哲學條。) |
|
|
|
|
|
|
|
发表于 4-10-2008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是一部什么书?卜筮之书?还是?现代人对此存有疑问,众人见解不同。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4-10-2008 08:4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素还真 的帖子
本来就是
卜筮之书
三圣治易后
才慢慢演变,两派十宗
基本上周易分四家分别为儒家易,,道家易,医家易,术家易
儒家易基本上是用来治世之用
道家易则用来谈玄
医家易则用以医道(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术家易则用术数通神(郭璞他们便是)
这边说是三易中的周易,不是神农时代的连山易,也不是黄帝时代的归藏易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moon_boy 的帖子
说得很专业。这是你的看法,还是某学者的看法,又或者是某宗派的看法呢?
【易经】是周易(包括十翼)的一部分。一般说【易经】,连同系辞,象辞等也包括进去。
许多人说【易经】是卜筮之书,个人却不以为然。
相传【易经】是文王在狱中所作。文王在牢里闲来无事的作品,又岂会是卜筮之书这么简单?
再说,孔子为【易经】注释。假如【易】只是一般的卜筮之书,古人又岂会慎重的为之注释,解释其中的卦理,爻理呢?可见【易经】的真正内涵,并不是用来卜筮这么简单。
虽然如此,技术上来说,我不否定【易经】可以被术者拿来当卜筮用。这好比【西游记】,【红楼梦】等也可以拿来当卜筮用,甚至可以被说成是预测古今的预言书。这全是视乎术者本身的运用。
把周易分成,儒家易,道家易,医家易,术家易的思想不错。这也是后人依据易理,所发展出来的学问。
从学术的观点看,【易】分成【汉易】与【宋易】。根本来说,并没有所谓的【汉易】与【宋易】。明乎此就是明乎易。这是个人的见解。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5-10-2008 11:37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在网上看解说:
易有分三易:变易、简易、不易。
感觉上和道德经有点相似,可是又有不尽然。
不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就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素还真 的帖子
易中的八卦,本来就是那几堆符号而已,因有了重卦,才有变化多端
相传【易经】是文王在狱中所作。文王在牢里闲来无事的作品,
我还看不出文王除了卜筮外,还用在什么地方
愿闻高见?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jackphang 的帖子
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对照下,几乎一样的东西
个人浅见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moon_boy 的帖子
我有个疑问.
看过一本书讲道德经里没有这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连『楚简』里也没有.
是魏晋时王X(?)自已加进去的.(帮他注译道德经用)
各位都【熟】读道德经,能帮小弟CHECK下吗?
-------------------------------
如将【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
符号化。
对理解会更有帮助。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5-10-2008 05:57 P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易中的八卦,本来就是那几堆符号而已,因有了重卦,才有变化多端
相传【易经】是文王在狱中所作。文王在牢里闲来无事的作品,
我还看不出文王除了卜筮外,还用在什么地方
愿闻高见?
古人的确有使用筮草,配合【易经】来占卜。后来的【梅花易数】,近来新兴宗派的六爻占卜等,也使用【易经】的爻辞,卦辞来作推断。不过假如【易经】纯粹只是一部占卜书,其评价就不可能这么高,后人也不会争相注解,文王也不会因此而被奉为圣人。
【易经】是一部什么书?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阐明阴阳变化之理的哲学书。后人以此哲理,发展种种的易学运用学,运用在战争,治世,推命,养生,治病等。 |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10-2008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自闭乐 于 5-10-2008 07:17 PM 发表 ![](http://cforum3.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有个疑问.
看过一本书讲道德经里没有这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连『楚简』里也没有.
是魏晋时王X(?)自已加进去的.(帮他注译道德经用)
各位都【熟】读道德经,能帮小弟CHECK下吗?
- ...
这里:
第三八章 宇宙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世界的本原,“有”和“无”的对立统一体。
一:太极、太一、细胞、原子,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功能单位。
二:由一化生出的相对独立的阴阳两性物质。
三:由阴阳两性物质媾和而生成的多种不同性质的物质。
三,不是一个确数,是多的意思。如果结合我国古老的《易经》文化来解释,三,可以看作是由阴阳三爻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八卦。
八卦与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象征着“三生万物”。
可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对太极八卦图的解说。
太极八卦是《易经》的核心,它浓缩了宇宙生成论、阴阳生克原理以及科学的术数体系。
易经的“易”是对立统一、对立转化的意思,而《易经》所揭示的阴阳生克原理就是贯穿于《道德经》始终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也是老子辩证法的灵魂,它包含着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太极载道,八卦寓德。
太极八卦,合为道德。
《易经》和《道德经》,其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其理论基础都是来之于内修实践。
原子是生成非生命物质的基本功能单位。细胞是生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功能单位。
不论是原子还是细胞,都含有阴阳两种属性。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属阳)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属阴)组成。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从而保持自身的阴阳平衡。
每个细胞核有阴阳两套染色体,呈双螺旋状的阶梯结构,碱基阴阳成对排列。一个原子的体积不等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体积之和,而是远远大的多,其中空部分就是气场的存在。细胞也是这样,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在不停地旋转运动的,其旋转运动的空间就是元气的存在。
正是因为有了运动空间,阴阳两性物质形成一定距离,才能因气而动,相互激发,相互涤荡,交感而生,从而化生出新的原子、细胞。
冲:通“盅”,为虚、空的意思。“冲气”,是说阴阳两性物质之间存在气场,形成空间距离。这里,“冲气”是对立的前提,也是统一即“和”的必要条件,“和”是对立的结果。和:在平衡、和谐的运动中焕发无限生机。“和”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根本,有了“和”就可以化育一切。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言“对立”,揭示了矛盾的普遍规律。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一切。
“冲气以为和”,是言“同一”,说明平衡、和谐的运动空间是一切事物发生、转化的前提。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揭示的正是宇宙间的对立统一规律。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帛《老子》德經四十二章有講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1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5-10-2008 05:57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易中的八卦,本来就是那几堆符号而已,因有了重卦,才有变化多端
相传【易经】是文王在狱中所作。文王在牢里闲来无事的作品,
我还看不出文王除了卜筮外,还用在什么地方
愿闻高见?
moonboy ,你講得對。
周文王被關着牢,有什么做? |
|
|
|
|
|
|
|
发表于 30-10-2008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10-2008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与自然、古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从八卦到变卦里面的智慧就取之不尽![](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31-10-2008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jackphang 的帖子
易经可分为<<连山>>,<<归藏>>,<<周易>>。。。
你是读那一本的易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