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k6868

我的音响+Siltech線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6-3-2009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then 于 6-3-2009 10:53 AM 发表

我想不会,但是我应该第一个用furutech fuse的白老鼠。

用的她furutech fuse!!那就完完全全的上它家墙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3-2009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1# kk6868 的帖子

我不会是第3人,但可能会第11,12或19人!!! (也不懂cari音响界有多少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09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then 于 6-3-2009 11:19 AM 发表
(也不懂cari音响界有多少人?)

说的。。也是有理由。。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6-3-2009 11:4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9 0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then 于 6-3-2009 10:53 AM 发表

我想不会,但是我应该第一个用furutech fuse的白老鼠。


那老鼠药(furutech fuse)应该很毒。。。。。。

期待那小白老鼠吃了老鼠药后如何惨死的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03: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5# needforsleep 的帖子

小小的白老鼠药,毒不死她。。。
要就。。给條Telos 白毒蛇药(Platinium版电源线)它吃。。。
那时后,它就知道这毒药是什么味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9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4# kk6868 的帖子

很好。furutech墙插迟早会下,不过先找到amp才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7# kkthen 的帖子

KK~~盼望你可早日找到理想的AMP。。后。。
希望您~~别忘了那可爱的。。furutech墙插。。喜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07: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下~我的至爱发烧线材[ 银彩 ]~顶级型号電源線,天王駕臨-SILTECH Signature Series Ruby Mountain電源線系列。。
转贴来源~~Laisan 五四三 Hi-End 音響 543。

(Part.1)

前年底,某次到音響店,與老板閒聊著,提到想跟小謝借用他剛買的SILTECH簽名電源線Ruby Hill(以下簡稱為Hill)回家「中毒」一下,沒想到老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把他當時的「鎮店」電源線(其實現在還是)、Ruby Hill的哥哥-Ruby Mountain(以下簡稱Mountain)拿給我,哇咧……難不成要讓我ㄧ回家插上去就「不可自拔」-不可以自已去拔下來-嗎?

在回程途中,又短暫停車去採買物品。雖然說我的小Smart也不算便宜,但是想到三條Mountain就可以買我的車,而我車上已經有一條,就會不由自主的眼睛老盯著車子看,深怕一個不小心,自己車子不見就算了,別人家的電源線,萬一不見去,那我往後幾個月不就得努力白做工……

還好,總算一路平安的把Mountain給請回家。照例,先看看外表吧。
                                                                                                                                                            
   
                                      上一代的款型。。                                                                                                              新一代的SATT (G7)款型。。


真有那個價值嗎?

這次借用的Mountain,屬於G6簽名系列,長度為1.5米。在我印象中,Mountain好像是到了G6才發表的,所以應該不會有G5的 Mountain才是。(Ruby Hill就有G5與G6的分別,容後再述。)整條線身維持SILTECH的一貫特色與色調,只不過簽名系列在兩端的簽名金屬環之間,又套了一層外披黑色隔離網的管子,用手壓一壓,雖然滿具韌性的,不過還是可以感覺的出來其實是中空的,這讓我想起Purist Audio Design的某些產品也有類似的設計。再壓一壓靠近接頭的主線,可以感覺到內部的導體已經算是滿粗壯的了,雖然比Mountain導體粗壯的還是大有「線」在。

兩端使用的是Marinco(就是替大名鼎鼎的WattGate OEM電源插頭的公司)的公母接頭,這組接頭在許多大名鼎鼎的電源線上都看得到,有能力自己生產接頭的公司,大多也以WattGate的接頭為藍本開發,所以耐用性不惶多讓。

只不過,我看著拿在手上的線,不禁想到,論粗壯,這線也不算粗;論精緻,更精緻的應該也不少,論材質,好像也有更高貴的耶。但是在我的印象中,這條線似乎是目前全世界Hi-End界價格屬一屬二的電源線耶。

真的有那個價值嗎?看來這個問題還是得等插上電才能揭曉了。
(關於這條線的各式資料與特性,因為與SILTECH其他線材特質皆大同小異,再此就不予贅述,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上網查閱。)

哇~~~

才剛開聲,我只有一個字:哇~~~,而且是嘴巴張的大大的,哇~~~,只差下巴沒掉下來。Mountain把我的Philips DVD963SA當場升級,而且連升好幾級。

或許你會懷疑,買一條那~~~麼貴的電源線幹嘛?直接換機器不就得了。告訴你,插上Mountain,真的會有把機器換掉的感覺,而且,還是換上超高級機器的感覺。

怪不得原廠敢為Mountain訂出這個價碼…

好了,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這麼高貴的電源線,當然借了幾天就趕緊還回去,不然真的拔不下來就糟了…(荷包就糟了…)

一年過去。。。

話說~~這件事情過了近一年,又再度把Mountain給借了回家。其實本來不是我要借的,只是因為當時正好要錄音,所以在H君借完聽完之後,就又硬ㄠ多留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所以,一年前因短暫聆聽而未完成的這篇評論才能繼續下去。

當然在這一年間,我的系統又陸陸續續更動了不少,加上前陣子INEX Innovation的小李借了他們家引以為傲的Photon Digital數位線、還有April Music的Stello DA220給我,還有前幾天閒閒沒事,又將主供電電纜線也重新整理過,讓這次對Mountain有了更深刻的聽感體驗。對了,這次因為訊源加上D/A換來換去(要測試INEX與Stello產品之故),所以乾脆索性把Mountain插在我的前級上頭。

空間感超棒

這次Mountain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在空間感的描繪上。前陣子欣逢國台交六十週年,在霧峰的演奏廳辦了一系列「交情一甲子」音樂會,其中有一場是由大眾王子艾瑞克康澤爾指揮高雄市交,演出電影名曲之夜,此場音樂會全場爆滿,我當晚正好有空,便偕同女友一起恭逢其盛,讓康澤爾與高雄市交隨同全場樂迷癡迷整晚…此為題外話,就此打住。音樂會結束之後,我就順手買了兩張CD給他老人家簽名,其中一張是The BIG PICTURE (Telarc CD-80437,上揚代理),其實這張CD以前就聽過,只不過都是在別人家聽的,想說這次機會難得,看能不能在康澤爾親筆簽名加持下變得比較好聽一些 (笑!)。此張CD第一首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四、五年級生或許說《虎膽妙算》也可通)的片頭音樂,聽了之後,我終於了解到曾經看到某些評論,內容會提到類似…你會感覺到音樂廳後牆存在…之類的形容詞,現在終於了解這絕對不是胡說八道的,因為接上Mountain之後,我明顯可以聽到配置在後方的樂器經由音樂廳舞台後牆反射出來的空間感覺。當然了,我把我的主電纜重新整理也是加強這種感覺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把Mountain拔掉,換成一般的銀電源線時,這種感覺就變得較為模糊,換句話說,得比較努力才感覺得到一點點,而不像Mountain供電時那般明確。

當然,能聽到音場後方深處,那麼音場左右兩方的描繪當然更是不遑多讓。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Mountain所呈現出的音場寬度就是寬了許多,而且不是耍小手段硬拉開的那種,而是自然的開闊感。各種人聲、樂器的形體感更凸浮、更清晰,之間的相對位置也就更加明確,讓你聽起來有「就是在那裡」的感覺,而不用辛苦的猜測「好像在那裡(或哪裡)吧…」。而這一切,只不過使用了Philips CDR778當轉盤,透過INEX光纖數位線傳遞到Stello DA220所解析出來的聲音而已。市面上隨便找都能找到聲音表現比這套系統好上很多的訊源組合,兩件式、三件式、甚至五件式的都有,要是搭配上那些訊源出聲,哇~~~不敢想像了

。。。。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8-3-2009 12:3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art.2)。。。。


  
                                                       舊型。。                                                                                                                       新型。。

高貴感依舊,錄音細節盡現──好Real!

當然,對某些Siltech迷來說,我前面說的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Siltech那種聽起來迷死人不償命的高貴特質還在不在。Of Course, Why Not? 放心好了,導體材質沒變,製程也沒變,特質當然也不會無緣無故跑掉。只不過對某些「口味較重」的Siltech擁有者而言,Mountain,或說G6系列,似乎與他們心目中想要的聲音有所落差,關於這點,容後再敘,先回到主題。為什麼說高貴感依舊呢? 當你聽弦樂的錄音,尤其是小提琴時,你就會同意我說的了。某晚INEX的李先生到訪時(帶了光纖線的新鋰電池樣品來試聽),電池一接上去,Henryk Szeryng的小提琴一發聲(魔鬼的顫音,BMG/RCA Red Seal BVCC-37334),李先生就說了句…好Real的聲音…。當然啦,他們自家的光纖線與新電池自然功不可沒,不過,當時,在前級後面供電的,就是 Mountain。不過因為電池是樣品(就是說當時全世界就那麼一百零一個),所以無法將電池給留下來測試。等到Mountain還了回去,前兩天,李先生寄了新電池過來,我趕緊再聽Szeryng拉一次,當然Photon Digital用電池的表現還是比用變壓器供電時好上許多,不過當晚那種好Real的感覺硬是少掉了幾分。

為什麼會這樣哩? 一般而言,(器材會線材)對原始錄音的還原度越高,加進去的渲染越少,就會有越接近真實的聽感,Mountain的細節挖掘能力絕對是屬一屬二的高,再加上渲染少,所以只要簡單一句「好Real」,其實就足以道盡Mountain的優點。一個重點,有空注意聽聽轉折音的部份,尤其是人聲(女高音特別明顯)、小提琴或銅管樂器,你就會發現,要聽到接近真實、自然的轉折音,又要讓音壓不受壓抑地完全釋放出來,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

超高鑑別度

Mountain 除了上面說的一土拉庫優點之外,還有一個我個人認為算是很好的優點,但是我也相信這項優點對很多人而言不算是優點。到底是什麼呢?就是鑑別度很高。什麼鑑別度?錄音嗎?非也…非也…,前面說的應該可算是對錄音重播的鑑別度了,這裡所指的鑑別度是指對系統內其他設備項目的鑑別度。這麼說你可能還是不清楚,那我換個詞…敏感度…這下應該比較清楚我在說什麼了吧。

通常你買電源線,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插在哪部機器上比較好?通常,比較實際(也算不負責任)的說法,就是回去都插插看,總會有那麼一部是最好聽的,那就插在那一部上面吧。這麼說當然沒有錯,大爺我花了錢,回去當然是要解決問題,要享受的,總不能花錢找罪受吧。所以,即使你買的那條電源線明明插在CD上最適合,偏偏你回家之後卻發現,插在後級上比較好聽,Why Not?那就插後級吧,法律又沒規定一定得插在CD上頭,對吧。

為什麼會這樣呢?通常的情況是,當這條線插在CD上頭時(相對算是解決的CD的供電問題),結果又突顯出了系統其他的缺點,比如說後級的供電問題,或者主電纜的問題…,這一好一壞比較起來,如果壞多於好,你一定不會想把辛苦錢買來的電源線插在CD上製造問題,轉而插到後級(或其他地方)上,至少好多於壞,這樣才會覺得這錢花得值得,您說是吧。

那Mountain呢?Mountain的鑑別度之高,高到不管你插在哪個設備上,表現當然或有不同,但是,你系統上的缺點(換個說法,就是比較不平衡的地方)還是會一覽無疑,喔,應該說一聽無疑。雖然整體聽感會好上不少,但相對的那些不平衡之處也變得更為明顯。而Hill呢?Hill也不算便宜了耶。雖然這麼說可能對Hill的用家不太禮貌,不過,很抱歉,Hill並不具備這項特質,因為Hill本身的限制比較多,所以相較之下比較無法顯現出系統中的其他不平衡之處,關於這點,改日有機會再談。

所以,如果是四條Hill或一條Mountain(這樣價位相當)給你挑,你會挑哪個?我相信大多數人會挑四條Hill,想說雨露均霑嘛,回家通通插上去,這樣比較平均。不過呢?我個人算是比較奇怪,一定挑單獨一條Mountain,而不會選四條Hill。因為四條Hill一起來,雖然可以平均插在四部機器上,但是這樣一來,系統上就會出現四條Hill的不平衡總和,而Mountain雖然只能插在一部設備上,又會有上述(鑑別性超高)的現象,但是第一:這至少讓我知道我下次應該改進的問題在哪哩,或者說可以比較省時省力的找到其他問題點;第二:因為光是一條Mountain的空間感表現就實在夠搶眼的了,正所謂一白遮三醜,雖然其他不平衡之處聽得更清楚,但是空間感變好,這代表著聆聽時會更輕鬆、更沒有壓力,聆聽感覺更愉悅,這時反倒比較不太會去計較那些「小問題」了。聽音樂本來就是輕鬆愉快的休閒事麼,如果聽起來又吵又緊張,坐都坐不住,那不如不要聽,去戶外多運動反倒比較好。

憑良心講,如果硬要比較,我個人認為Mountain的表現比起四條Hill一起來還要更為超值。我想Siltech團隊應該也知道,所以Mountain價位不是Hill的兩倍(Siltech線材一般都這樣,差一級價格相差大約是一倍左右),而是四倍左右。

你一定要聽一次

我打算從今年開始列個音響設備的名人堂,不定期列出我個人心目中認為夠完整的音響產品,而這些產品呢?不論你是Hi-End玩家也好,Audiophile 也好,音響發燒客也罷,都一定要想辦法去聽個一次,感受一下這項設備(及其背後的公司與技術)所帶來的感覺。電源線部分呢,毫無疑問的,Mountain 一定列入。而且,不是隨便跑去聽個兩、三首歌或一、兩個小時就論斷喔,要去仔細搭配過的場合細細聆聽至少一晚上喔。像我這次借聽了一個月,期間還用 Mountain供電錄了一次音,算是賺到了…哈哈哈。不過這當然要感謝代理商鈦孚貿易與葳澔音響放著生意不做,而讓我享受了那種「曾經擁有」的感覺…

G5 vs. G6

在 Mountain尚未面市之前,原廠的簽名級電源線就祇靠Ruby Hill一枝獨秀。所以,賣得好自然不在話下,許多人買了一條回家一聽,當場中毒,於是又多買好幾條的例子,比比皆是。而隨著G6技術的問世,新款 Hill當然也隨之採用G6技術改款。而就在這新舊交替的當下,許多深受G5版Hill「毒害」的用家,想再多採購個幾條,想說毒害的更徹底一點,沒想到,買回家的G6版Hill,讓他們越聽越奇怪,怎麼聽就是覺得G5比較好的樣子。

老實說,不只Siltech的G5/G6這樣,美國的老牌真空管大廠Audio Research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去年中ARC推出了第三代的參考前級(以下簡稱R3),代理商當然帶著機子全省跑透透,結果得到的反應有點氣餒,因為許多人都一至認為前一代(就是第二代參考前級,以下簡稱R2)的R2比較好聽。
因為在音響店陸陸續續聽過R2與R3好一陣子,發現到一點,R3的動態及頻寬等表現其實比R2要好上一大截,也因為這樣,對周邊環境的敏感度跟著提升,也因此比較容易遇到「不好聽」的情況,因為這些不悅耳的聲音其實代表著系統中其他地方的問題被這部機器展現出來了,但是前面說過花錢是要解決問題的,所以大多數人會認為R2比較好聽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純就技術而論,光是原廠敢用R3前級的架構去推出RCD7參考級播放機,就代表著原廠認為R3內部的技術與所展現出來的聲音表現,絕對比R2要好上一大截。

Siltech 的情況其實也類似。隨著科技的進步,錄音的規格與解析度年年提高,因此Siltech發現到舊有的G5技術似乎已經不太能應付如此高的解析度了,因此開發了G6技術,但是因為技術需求、成本或其他方面之因素,根據拆過Hill的用家表示,G6的Hill內部導體線徑比起G5版的Hill線徑,要小上許多,當然導體線徑粗細為何,我相信那屬於原廠的判斷,我們不應干涉,不過在音響迷傳統「粗」就是好聲的觀念上,許多G5用家會認為G6版Hill就比G5版差上一大截,尤其是力道上。當然啦,在其他條件不改的情況下,粗的線徑一定會比較好事沒錯,但問題是G5與G6導體不同,擺在一起比較似乎有點有失公平,因為除了粗細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傳遞的順暢度。

其實若您有仔細聆聽比較,會發現G6的聲音表現,比起G5要來得細緻許多,也就是說解析度增加了,當然聲音的「顆粒」變細緻了,因此(在其他設備不更動的情況下)由G5換到G6,你會突然發現力道變差,這是一定的(其實這時應該去檢討後級的推力還有供電問題)。不過解析度變高,意味著聲音的線條會比較光滑細緻,也更能顯現出高解析度訊源的優勢。這是數位時代(當然對重播LP也是正面的提升)的趨勢,也是原廠不得不做改進的原因。

而因為解析度提高了,Siltech的那種特殊聽感會變淡、變細緻(不是不見,還是在喔),這讓你更容易搭配器材與其他線材,我相信這也是目前所有Hi-End廠商努力的方向。

光是以上所提,我就肯定Siltech推出G6系列的用心,因為進步的方向是正確的,這代表Siltech的用家是有福氣的,因為Siltech是一家會隨著時代進步的專業Hi-End廠商,這也代表著當世界在不停進步的同時,Siltech仍持續默默地為著你未來的聽感進化不停努力著。

SILTECH Ruby Mountain電源線  建議售價: RM2X,XXX (1.5m)
嘩~~~ 看了她天价。。這條天王毒蛇,不敢。。去。。想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7-3-2009 08:4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09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PCD是啥?比LP好聽嗎?
標籤 : LPCD   雨果唱片   CD   Hi-End   數位格式  
转贴来原~~Laisan 五四三 Hi-End 音響 543。



Laisan之前說過,音樂 CD(CDDA)這個格式,音質跟母帶比起來,少掉的訊息實在太多,Audiophile錙銖必較的那「一些些」,在一般的音樂CD片裡面實在所剩無幾。於是各家Hi-End錄音公司,就想盡辦法、絞盡腦汁,以求在音樂CD片上「榨」出CDDA格式的極限,更改CD片反射層材料的有之(如黃金片)、想辦法更動編碼/解碼的有之(如HDCD)、控制製作及壓片流程的有之(如XRCD系列)、還有想辦法讓Audiophile拿到的片子距離母帶「近」一些的,如本篇所要探討的LPCD。

LPCD這「玩意兒」,是由華人發燒錄音大廠雨果唱片的創辦人易有伍先生所提出的。老中的命名原則跟老外的就是大異其趣,比如HDCD是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的縮寫,XRCD是則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的縮寫。LPCD是啥(縮寫)呢?沒有,沒有縮寫。LPCD的命名其實很簡單,取一段LPCD小冊內的一句話:

「它憑藉一整套獨特的技術處理,讓你能在普通CD機上得到LP密紋唱片的模擬音質感受。」(註:模擬=Analog,不過Laisan還是比較習慣稱為「類比」)

所以了,LPCD基本上還是一張音樂CD,只不過有特別處理過。

那麼,這「一整套獨特的技術處理」,到底是哪些呢?嘿嘿,這可就是雨果唱片及易先生的獨門絕活了。人家就靠這玩意兒「擋鋃」,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告訴你.....

Laisan向來喜歡研究各種音樂儲存媒體及格式,得知雨果搞出這麼個東東,當然也是興趣非常。某次逛唱片行,不小心給瞄到竟然有那麼三張LPCD45 Demo片在架子上,拿起一看....乖乖,可不便宜,每輯破千大洋吶....。本想就此放回架上,無奈手賤一時不聽大腦指揮,不但直接拿下來,還又另外抽了一張下來.....




LPCD33 vs. LPCD45

黑膠迷都知道,同樣是黑膠唱片,45轉的又硬是比33轉的好聽上許多。既然名稱上都已經冠上LP這兩個字,索性再為不同的LPCD繼續加上黑膠原素吧。LPCD有兩種,LPCD33及LPCD45。看了剛剛Laisan說的45轉唱片比33轉唱片好聽,所以同理可證,是不是LPCD45比LPCD33好聽?沒錯,你答對了!就是這麼簡單。


打開LPCD45的包裝,裡面竟然出現兩張片子,照片右側的才是LPCD45。
至於左側的LPCD33,片子上竟然還印著「普通CD版供比較」

要說到為啥會有LPCD33跟LPCD45的分別,這就得提到CD片的生產流程。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母帶吧,也應該知道CD是從母帶「變」出來的,那,到底怎麼變出來的呢?

一般的數位音樂CD片,從母帶到CD碟之間,大致得經過以下程序:

母帶àCDR母盤à玻璃模à金屬模à壓碟àCD成品

這中間的每道程序,都會讓音質損失一些些,每個程序的一些些累積起來,最後的結果,就是讓大家買到手的音樂CD片,音質實在是.....。


剛剛印刷面看不太出差異,翻過來看就差很多了吧。
左側為LPCD33,看起來跟一般CD片沒兩樣。圖右的LPCD45看起來就.....很不一樣了。

為了解決與控制這些程序對音樂的音質損耗,易先生可說是灌注20餘年功力及經驗於LPCD一身啊。從上圖可看出,LPCD33看起來跟一般CD片沒兩樣,也是壓製出來的,CD小冊上寫的是「特殊加工處理的CD產品」,不過基材應該還是常用的壓克力沒錯(應該考慮用玻璃.....)。至於LPCD45,一看圖就知道長得跟一般CD片不一樣(顏色),不只呢!雨果唱片賣給你的LPCD45,其實是一張燒錄片(CDR),小冊裡也註明了,用家得注意一下自己的播放機能否正常讀取CDR片子,萬一讀不出來就白買了。

雨果給你-CDR母盤

請再回頭看一下上面的CD製造流程,母帶後製完成後,首先產出的,就是CDR母盤.....咦?難道....莫非.....就是.....沒錯!雨果唱片賣給你的,根本就是該張專輯後製完成後的CDR母盤。

LPCD45的特異功能

除了大家一眼就看到的墨綠色片基(聽說新版改成了深藍色,不過Laisan沒看過)之外,還有甚麼我們看得到的特異功能呢?

為了保持CD片的潔淨,Audiophile在拿取CD時,通常會用手指抓取CD圓盤的邊緣,如果您拿過LPCD45,請仔細回想一下,跟拿一般CD片的感覺,是不是有那麼一點不同呢?


LPCD33及LPCD45碟片邊緣特寫。灰色及墨綠色框框為Laisan加上的邊緣形狀意示圖
(弧度是Laisan大致抓的,不代表LPCD45的真實切割弧度)

請看上圖,為LPCD33跟LPCD45的碟片邊緣特寫。即使Laisan的拍照技術不太好,相信各位應該還是可以看得出來,跟一般CD(LPCD33)比起來,LPCD45的邊緣,似乎來得圓滑,而且好像有特殊的弧度。

您或許會問了,這樣做對CD的音質真的有影響嗎?老實說,真的有影響,不過Laisan並不打算在這篇另闢戰場講這些,基本上,採用墨綠色片基跟把邊緣切割磨成特定角度,都是為了降低干擾雷射光讀/寫的能量,讓雷射頭的工作更輕鬆,讀/寫更準確。


稍微不同的拍攝角度。這次是LPCD45在上,LPCD33則在下方。

這兩個動作,基本上讓LPCD45成為無法100%複製的音樂CD。怎麼說呢?CDR片到處都有不是?這話是沒錯,但是,這張雨果公司特製的CDR,外面可買不到。隨便拿張CDR複製難道不行嗎?當然可以,只不過您燒出來的片子,音質跟這張LPCD45比,很可能是天差地遠。

由於Laisan偶爾錄錄音,因此手上有少許母帶級的CDR片子(還真不是普通的貴),加上有一部PHILIPS的音樂燒錄機,這兩個因素結合在一起,幾次測試下來,別說高價位的 24K黃金片了,連LPCD33都不是對手,可偏偏跟LPCD45一比,就是差那麼一截.....

所以,雨果公司也才敢那麼「大方」的,把LPCD33當作「一般CD」放在LPCD45盒子內,讓大家比較比較了。如果LPCD45的音質表現沒有勝出許多,別說放在一起賣了,根本就不會有LPCD45出版了。

雨果公司也接受委託生產 LPCD系列唱片,因此,目前市面上應該有一定數量的LPCD專輯。如果您對LPCD有興趣,而且確定家中的寶貝播放機可讀取CDR片的話,Laisan 建議您一定要買LPCD45版本。雖然貴上不少,不過以Laisan家的中階音響系統,都已經能聽出大幅差異(當然是LPCD45好上許多)的情況下,您沒理由不多花點錢把CDR母盤請回家,除非您買的專輯只有LPCD33版本。

比LP(黑膠)音質好嗎?

瞧Laisan剛剛只差沒把LPCD45給捧上天,LPCD45的音質真這麼好嗎?跟真正的黑膠唱片比較起來又如何?

關於這點嘛.....Laisan開頭就說了,LPCD基本上還是一張CD,所以,即使Laisan不敢鐵齒到說不可能,LPCD的音質還是很難跟LP平起平坐。

不過,Laisan這樣說是有前提的,總不能拿一組百萬級的CD訊源,跟三、五萬的入門黑膠唱盤做比較。這個比較法未免也太不公平。基本上,只要黑膠轉盤系統到達一定等級,那麼無論數位訊源多高級,您還是會聽得出LP比較占優勢。

既然很難跟LP平起平坐,那麼,LPCD中的LP兩字,可以算是行銷噱頭嗎?

Laisan倒也不這麼認為。.....這麼說好了,跟一般音樂CD片比起來,LPCD,尤其是LPCD45的片子,跟母帶的距離(音質減損的差距)確實是近上許多。(換句話說,LP要來得更近一些)聽起來也更有「類比」的感情味道。所以,才會用上LPCD這個商標。

聽起來感覺如何?

既然手上有LPCD33跟 LPCD45,當然就從LPCD33開始聽起。這麼說好了,在手上只有LPCD33片子的情況下,Laisan會認為LPCD33其實沒甚麼很特別的地方,當然聽起來是有比一般的CD好上不少,不過聽感上的缺點仍然是不少。比如說《十二金釵》這張雨果天字第一號LPCD45試聽專輯好了,第八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主唱柳德米拉‧貝拉布拉金娜採用聲樂唱腔,不少高音轉音或拉長音之處,都感覺得到有壓縮雜音出現。換成了LPCD45,不但這些雜音通通消失,連帶的整個形體感更為凝聚,主唱跟伴奏樂團之間的距離也更加分明(注意不是拉大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很安靜。

LPCD45安靜的可怕

LPCD45一出聲,Laisan馬上感覺到一件事--靜。LPCD45的聲底安靜的可怕,套句很多Audiophile常用的字眼,就是「黑」,簡直黑到誇張。跟 LPCD45比起來,LPCD33的表現當場變成趴趴熊給趴到地上去。看來用特殊處理的CDR燒錄出來的母片,音質果然是(好到)非常恐怖。

由於《十二金釵》是合輯,每首曲子的錄音場地時間及設定都不盡相同,因此如果系統夠好的話,只要換個曲目,您就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空間感變化。雖說是十二金釵,可是全片共有14首曲子,其中黃紅英就占掉三首,果然是雨果當家不動花旦。黃紅英這三首曲子(第1/4/9首),錄音時空環境各不相同,您可以試著切換聽聽看,感受一下差異有多大。

LPCD45聽罷,換回LPCD33,一出聲,Laisan當場覺得:怎麼這麼吵。聽沒幾分鐘就聽不太下去。果然,雨果敢把LPCD33附給買家「比較」,現在一聽果然發現LPCD45的刷子還真不只兩把。

更重要的,LPCD33都這樣了,那一般的CD白片不就更......。由於Laisan手上沒有相同曲目的一般CD片,所以無從比較,不過,跟LPCD33相較,怕是缺點更多而已。

有興趣嗎?想試聽嗎?

雖然雨果透過特殊處理的CDR 片,向大眾展示了LPCD45的不凡音質,不過,就像Laisan剛剛說的,它還是張CD片。今天如果用同樣等級的DVD-R片燒一張DVD-Audio 或SACD母片出來賣,恐怕CD格式還是得乖乖得甘拜下風。只是因為CD格式太普遍了,所以拿CD當目標會比較好銷售。所以,您真的有興趣,是可以像 Laisan一般,買個幾片有您喜歡的藝人或曲目的LPCD專輯回家嘗嘗鮮。並不建議大肆蒐購,原因會在後續文章提到。

目前在我手上也收集到一點雨果LPCD45專輯。。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8-3-2009 01:29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TechMy + 5 好多CD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09 0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6868 于 6-3-2009 03:45 AM 发表
昨天下着大雨,覺的很无聊,不知道去那里好,那就call了睡觉兄去AMCORP MALL 逛hifi 店,自己心动动和荷包痒,买了睡觉介绍的furutech FT-S20A Single墙插 (Rhodium)+面板102S + FI-32M公插头(20A) 。。。 :lo ...


furutech的 FT-S20A Single墙插 (Rhodium)+面板102S 和 FT-D20A Single墙插(Rhodium)+面板102D要多少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09 0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k6868兄什麽时候也对LPCD有兴趣起来,你登的LPCD我还真买了好几片,至于有多好相信许多同好也应该有试过吧。
基本上它还是基于传统的CD,只是在制作方式与程序上不同,和SACD、XRCD确有不同的效果,我也不喜欢作放大镜式的强调,至于孰优孰劣坦白看说个人口味,多少有点心理成分吧。
只是这种片也卖得太贵了,我常在想,不知道鬼佬们听音响是否有像“唐人”这麽挑剔讲究吗?
这种产品放在洋人世界里是否有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3-2009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2# long2292 的帖子

如您对furutech墙插有兴趣,价钱那方便,你就联络歐陽鋒。。睡觉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4-2009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atfatguy 于 15-4-2009 12:14 AM 发表
捉埋都沒相干!!!!!!!!我轉做污點證人!!!!!!!!!!!

出買兄弟的人。。判。。死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09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furutech墙插和插头的衰声期来了,声音蒙蒙。。劲都顶它唔顺。。听到都不舒服。。
也不懂要RUN IN到几时稳定。。。救命啊
睡觉兄~~~您得墙插RUN IN到怎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09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6868 于 10-3-2009 12:49 AM 发表
furutech墙插和插头的衰声期来了,声音蒙蒙。。劲都顶它唔顺。。听到都不舒服。。
也不懂要RUN IN到几时稳定。。。救命啊
睡觉兄~~~您得墙插RUN IN到怎样??
睡觉兄几时帮你锁喇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3-2009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3# edwintey 的帖子

edwintey兄,如果您本身是hifi 玩家,您就会清楚明白到一片好的CD录制音質。。
是否对一套音响系统,是哪么的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09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6# fatfatguy 的帖子

阿肥兄,还没知道!!我一直到发梦等着。。哪特殊[ 扭力 ] screwdriver!!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10-3-2009 02:4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09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2HD光碟你买几片了??????都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3-2009 0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9# fatfatguy 的帖子

好像是买了2片。。。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10-2025 08:09 PM , Processed in 0.13478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