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多麗絲

夕夕 丽鹿 糸糸 II - 前一部的延续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5-1-2008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 爱默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2008 0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临时被传召上机
起飞前一小时又十五分钟才通知我
匆匆忙忙
到印尼首都打了个转


今儿个闲着
和朋友喝茶后到书店与音乐行

遇到了好店员
介绍了好音乐
买了几张唱片

喜欢的音乐
就是可以在脸上画上笑容

最近发现
爱上了不知道在唱些什么的音乐
听不懂语言
喜欢的 倒是旋律
喜欢让音符环绕着我房间
bossa nova, acoustic

回来
我带些音符和你分享
------------

你的文字

我跳行念
哈哈
敢情是我耐性不够
就是没办法念完那些文章

看了两遍 不明白
*抓头皮
----------------

忽然想起
今年已经是
我离开家生活的第五个年头了

好快
我依然是平凡的一颗沙子

好快
别人已认为我看起来像二十五

有自己的认知
有自己的信念
就很幸福

盲的心 死的性
只是个出土的文物
也只能是个被遗忘的死物
------------

可以和像死物一样的东西计较么?
当然不能
像你说的
看不到大的图画
他只能在细节上打转
也只能在死结上计较

阿弥陀佛
管你大楼洋房
万物到头一场空阿
善哉 善哉


[ 本帖最后由 cover 于 25-1-2008 03:1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008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弟弟的信


弟弟,      
    昨天去看了青艺的舞台剧《影子盒》,一部获得Pulitzer以及Tony Award的剧本(关于剧本,看下面),述说三个垂死的病人以及其家眷如何面对死亡的降临。

    面对,不管是死亡还是什么,都牵扯了一个人的态度。在生命终结前,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态度来面对这一趟人生?我在电视播着《101高峰会》的访谈上,听刘墉说:“不负我生,不负我心”。不是么?人生,并不是成功的手段,而是一次“不负我生,不负我心”的旅行。

    Mother Terresa说:“We cannot do great things, we can only do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轰轰烈烈?还是努力去编织那些完全不起眼的内心感动?在一段日子以前,有一个人告诉我说:“一些人做大乘的事,一些人做小乘的事”。在我来说,大由小做起,倘若小都做不好,怎能做大?如果没有大观思想,如何思考、筹划来建立起所谓的大事?我看你的金字塔,想到那些世界奇观,而联想到每一个小砖块的不起眼,但却安份地肩负起巩固风吹雨打依然站稳岗位的伟大。它们需要什么理由来支撑这个源远流长的教育、智慧?也许就是它们的沉默明白:事实胜于雄辩。而设计了金字塔谜一样的灵魂,依然安静地在等待人们以智慧来理解他。大观思想,不是用说的,也非以神话似的唬烂来制造所谓的用心良苦。

    每个人都有思考能力,关键只在于是否应用以及如何应用。你跟我分享的经历,我都一一的转化成学习。那半夜下床上厕所有感应器而亮起小灯以免在黑暗中跌倒以及厕所的地板有温度来驱逐冷意攻心,都让我明白:凡事由细节做起。Maha Upasika(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泰国坐禅中心的发起人)就是这么样地从事小细节但却以大观思想来弘法 - 她垦荒、建立恬静的禅修中心、远赴佛陀说佛法的地方建立起延续佛教生命的根基。小小的一个身躯,载负着没有自我的理想,一步一脚印去做。做了就好,做了就算了,不需要人家记得。

    人生有什么成就?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到化作一堆白骨,我们能感动自己多少?能感动他人又多少?有些人很务实,有些人很浮夸。说到底,不就是以一种方式,满足自己的选择,付诸行动于理念。积沙能成塔,精彩的人生,堆砌于一种对生命的谦虚和追求学习、寻找真理的认真。那是一种自我要求,不是从他人身上来吸取自己的饥渴。你说对么?

    我期待你的音符。

                                                                                                                                                               
姐字


Jan 24, 2008
The Shadow Box | IntroductionMichael Cristofer’s The Shadow Box, directed by Gordon Davidson, premiered October 30, 1975, at the Mark Taper Forum in Los Angeles. Currently out of print, the play is still a hearty read for a contemporary audience. The work interweaves the lives of three dramatically different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and their loved ones to give a dynamic, well-rounded perspective of death and dying. The richness of the play is exemplified by its unity. The action takes place during the course of one day, on a hospital campus. The source for Cristofer’s inspiration was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two close friends dying of cancer. Offering varying perspectives of characters, comprising three different plots, gives the work a certain objectivity in its discussion of a sensitive subject.
Thematically, the work touches on the dehumanizing quality death imposes on Cristofer’s patients. Other considerations are also explored— characters choose to be remorseful, engage in reminiscence, confront their disease or exist in a state of denial, or lash out in anger. The brilliance of the work and its success at dealing with such tender subject matter is precisely that it draws no moral conclusions, only offers various perspectives for the audience to ponder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serious nature of terminal illness. Celebrated by critics for its insight, perceptiveness, and humor in dealing with controversial subject matter,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work earned Cristofer both a Pulitzer Prize and a Tony Award in 1977.


©2000-2008 Enote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25-1-2008 02:4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008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弟弟的一封信


弟弟,
    呵呵,姐又来给你写信了。
    昨天看了Ombak-Ombak的演出,题目叫做"Storm in the Box"(中文译《暴风箱》),结合了歌、剧、肢体的表演。三个不同的课题,由Prof. Tan Swee Beng,Janet Pillai还有Aida Redza带领。第一部份,Prof. Tan 的作品,音乐演出。一群鸟儿站出来跟人类说话(用唱歌的方式哦,真悦耳)。我们的发展破坏了他们的家,希望我们可以维护绿林。我们忙碌的为自己,想自己,却遗忘了共存的和谐,因为这个世界由不同的元素所组成,才能因此而美,然而开田垦荒之后,人们开始为了堆砌财富而威胁了供给大家一起生活的环境。人的一己之私,行为的自我,形成了破坏而故我。这一晚,我故意自己坐,身边没有熟人,完全不理身边的交谈(虽然顶破坏感觉的),静静的看,然后发现自己竟然不自觉地频频摇头。
    Janet Pillai诉说现今社会问题 - 女佣登堂入室破坏了雇主的家庭。小芬跟万祥饰演的夫妻(好笑吧),在一阵浪漫爱情的舞曲下结合,除下白纱西装之后,迅速回到现实生活中。热衷地观看他人的肥皂故事,忽略经营自己的感情,让第三者找到隙缝钻进来。抵受不住诱惑,梦想其人之福,忘却现实依然在另一头等待,遂而编制了一个头两个大的问题在潜伏中一步步侵略。最后,男人闻到了现实的味道而逃避,女人发现了真相而发狂,仆人嗔恨心起而报复。当然不是happy ending。这种自作孽的事情,因果两头平衡,就是等时间来引爆而已。呵呵,有讽嘲的味道吧(果然是Janet的style)!
    Aida细说我们的民间习俗所带入人们价值观之中的影响。主流思想支配着也配合着人们的欲念,说穿了不过是想出来的伎俩。以人们的恐惧作为驾驭、欲念成为藉口,仗势欺人的口号用玄妙且无法击破的迷思来筑立,把所有的一切锁得死死的,而且一代代地流传下去。刚负自用,断章取义。很喜欢那中间引用方言的歌谣来说出这种腐朽的思想,也喜欢直接的道出中心思想,逐一留下了冲激性的思考空间。结局也是蛮玩味的,因为人们最后把所有的肩担(自我地以为理由就是出口)都让主流吞下,而非主流在人们的思想溢出之后再度回到隐藏中。也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也许就是因此而扯平?这是一个任由看官思考、定夺的课题。
    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也许在很多事情里面都不能得直,当然也因为我们选择的道路而含泪吞下很多东西。然而,心里面有一块僻静的地方,不断地在修复我们因为忙碌而对自己所制造的伤害。因为心里相信:这一个小小的确定,让我得以引自己那些别人所认为的没有成就为傲。我们做很多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明白我们的心,而心又能明白我们,那也就够了。那些委屈,是一时的。那些难过,会过去的。失去的,再嚎啕也要不回来;不如把目光放在得到之上吧!不会这么不平衡。
    我渐渐的不再为自己说话。除了对ahkor和你说,我几乎把所有的事情都咽下去。因为我渐渐发觉:主观的人,不会在意我的感受。既然不在意,我说来做什么?自我的人,不会体谅我的用心,既然不在乎,我何必多费唇舌?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是会受伤的没错,但是我不需要哭给大家看。看,我给你写信,对吧?我对着ahkor说:“我还是有人体谅(lum死了)。”
    还是有很多朋友会适时送来温暖的。我们虽然素昧平生,但是可以好好的相处、互相扶持。那不就够了?很多事情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啊!我们明白站在彼此的立场思想,我们知道相互包容,所以我们即使没有交错,但也尊重彼此的存在。一个人的行为怎么做,已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心胸、思想、目光。
    我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的座右铭来结束这封信。

                                                                                                              姐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2008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Empathy

]The root of the word empathy is PATHOS - the Greek word for feeling. SYMpathy means acknowledging the feelings of someone else as in "I sympathize with you." EMpathy is a term for a deeper feeling. It means "I feel what you feel. I can put myself in your shoes." Sympathy results in kindness and sometimes pity.
Empathy results in actually feeling the pain, or the joy, of the other person.

You can see how the willingness to be flexible comes more easily when you can put yourself in the other person's shoes. Empathy is a key skill taught in negotiating. William Ury, in his book, Getting Past No, makes the point that every human being has a deep need for his or her feelings to be recognized. Knowing this can help tremendously in a difficult negotiation by creating a climate for agreement.

Ury counsels that it's important to acknowledge both the factual point, and the feelings of the other person. He uses the example of an employee approaching a boss. The employee says: "I just found out Dale makes two thousand dollars more a year than I do for the same job." Trying to explain why Dale makes more money, even if the reason is a good one, only makes the employee angrier. Instead, you must acknowledge the fact and the feelings first: "You think we're taking advantage of you and you're angry. I can understand that. I'd probably feel the same way."

That isn't what an angry person expects. By acknowledging the employee's feelings, you've helped him calm down. His next statement might be:"Well, why shouldn't I make as much as Dale does?" That shows he's ready to hear your explanation.

The feeling of empathy is much easier to come by when you care about the other person and take the time to feel what they're feeling. In the worlds of business, politics, or the professions, that feeling of empathy may not come as easily.

All the great teachers of empathy for others start with the same point: You cannot truly feel the pain or the joy or the emotion of another until you're able to feel the same thing in yourself. Do you acknowledge your own pain? Can you feel your own joy? Real empathy lies in simply finding the same place within yourself that the other person is experiencing. You might not have had exactly the same experience but you've known the sadness of loss or the anger of feeling cheated, or the sense of righteousness at injustice. Some of us don't take the time to feel our own feelings, so when someone else expresses a feeling, we don't have much to refer to.

Let me give you another tip. Sometimes we can share a deep feeling vicariously through reading a great novel or seeing a powerful movie. If you're on a steady diet of action movies, they don't usually dwell on individual feelings. You might want to take the time to broaden your reading and viewing habits.

Men are being encouraged to express and share their feelings more these days through the efforts of Robert Bly and others - and not just soft, vulnerable feelings, but feelings of anger and frustration as well. You might be concerned that expressing a caring approach toward another person will result in the other person manipulating you. This isn't about abdicating your own needs or point of view. It simply means that you're able to step into the shoes of another and acknowledge their feelings. Having that ability is an asset. You can always wear your own shoes, and you do most of the time.



来源:www.alessandra.com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26-1-2008 10:3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08 1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路难》

作者: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1-2008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保持一贯的作风……
就是那个来到这里-话不多说-的习惯。








委屈你了。
不过,你是不会被打败的。
这个我相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08 10: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忽视那只肥手


星期六窝在老豆的小店铺看车子来来往往 ,呆呆的过了一天。星期天在家大扫除 ,足不出门。下午茶是 Nescafe Gold + 槟城来的龙珠饼。可是龙珠饼不够吃 ,呜 ~

真羡慕多丽丝随时都可以吃到龙珠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1-2008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佐一古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多丽丝这么喜欢把东西都放在生活楼里。
她有时候长篇大论,时而引用短短的依据名言。
人有没有私隐?当然。
每个人处理自己的情感的方式不同,面对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在这楼里面,就像用暗房方式地把生活冲洗出来之后,一片片地悬挂在交错的线上。
我没有在相片上贴标签,也不给予注明。
对我来说,这些属于我的隐私,其实就是大家给我的精彩。
我不需要永远记得细节,但是那些美丽,点缀了空间。

“行路难” - 李白。
这位诗仙,是我从懂事以来最喜欢的诗人。

亲爱的,谢谢。

========== + + + ==========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文解释】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词语解释】    箸:筷子。    顾:望。    安:哪里。    济:渡。

【诗文赏析】这首诗是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意,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那么得艰难,道路是那么得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28-1-2008 01:0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08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

呵呵,人就是这样,没的时候说“聊胜于无”。






所以我说“聊胜于无”。




委屈?我被温暖保卫,还有天使来给我加持,哪会?



谢谢你,天使。


==========  + + + ==========


回复

在槟城的多丽丝,好像没吃过龙珠饼。
因为朋友说:“龙珠饼不好吃,干干的。”
在槟城闻盛名的,叫做淡汶饼。
其实跟龙珠饼几乎一个模样。
当然,饼到处都有得买,问题是哪家好吃。
甭羡慕我,这种绿豆沙弄内陷的饼,吃多两个我就拉肚子了。


注:本来没注意那只手的,经你一提醒却挥之不去。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08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0# 多麗絲 的帖子

还以为龙珠饼和淡汶饼是一样滴 ~因为两种豆吃了都没多大差别,看来豆对“美食“的定义有待考察,呵呵呵~

吃豆沙会拉肚子?! 豆吃了Tomyam之类有香茅、lemon叶、荷花茎等佐料的食物会头晕目眩很久~

那么可以请教下,手怎么减肥乜

[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29-1-2008 03:4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2008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鉴定结果:你的精神年龄与你实际年龄差2岁 幼稚度44% 成熟度46% 老化度44%

========== + + + ==========

还好吧
不算太老成


========== + + + ==========

回复

我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因为....我没有问过它们。
槟城是美食之乡呗,过来吃啊!
我有几次的经验,发现我多吃绿豆会拉肚子,可能因为绿豆性寒。
我多吃红豆会发热气哦!
要是来点红枣、桂圆,我就要喊喉疼牙臼痛。
敏感体质的我...

姐姐,据我所知,香茅和lemon grass是一样的东西。
lemon leaf可以吃的咩?
还是说你指那个麻风柑叶?(煮Kari Kapitan的灵魂,香到不得了。请看图)

这个是果实:


这个是叶子:



另,手的减肥法,...................................................不会(表问我酱难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008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据我所知,香茅是用來煮咖哩的。亦有祛蟲的作用。



香茅原產於東南亞,現在南美洲、北美洲、澳洲、非洲等地都有種植,葉片幼長,形似韭菜,莖幹由嫩葉片層層包裹,帶有檸檬及柑橘的清香。乾的香茅通常用來沖泡成花草茶,只有新鮮的香茅可用作烹煮,使用香茅之前,應將根部切除及剝去葉的外皮,讓葉片散發香味,亦可將莖部放入水中煲出葉香。用香茅草造成的塞瑞香(Sereh Powder)可作為沙律、魚和湯品的調味料。

----------------------------------------
  
一个人下棋


铺开了楚河汉界,摆好兵马
车炮  一手捏红,一手执黑
孤寂的冬日午后,开始自己与自己
一个人下棋


当顶炮,把马跳
出车,上相,攻卒
步步向逼,喊吓震天
忙个不亦乐乎
一只手与另外的手一再叫劲


炮声隆隆,车辚辚马萧萧
小卒过了河一去不回还
亡相弑仕 尸骨累累
帜倒旌落,哀号连连
孤独的将帅隔河儿相望


一个人下棋
在棋上行走,扮演不同角色
或车或卒或天马行空
或深居宫中指点江山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08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engYou

谢谢你的解说(请豆用心阅读,这个就是lemon grass)。
以前我刚听到lemon grass的时候,对这个名字很感兴趣。
很好奇这名字的面目,所以就在一次的菜单上,勇敢的点了一些什么,名字上有lemon grass的东东。
端上来,哦,原来是香茅啊!
哈哈,不错,就这样喜欢了这听起来满秀气的名称(中文香茅好像比较草根)。
果然是虚荣心作怪,感觉柠檬和草加起来,有点薰衣草的味道,所以就归类在一起了。
========== + + + ==========

我并不是很喜欢下棋。
主要是因为我头脑简单,在想想想的过程中,我就会开始跟自己讲:“表给我酱难的思考!(请参考#634最后一行,因为难的东西,我不会!)”
然而我却享受观棋的过程。
因为我可以去分析棋局的进展、布局、应对等等。
因此,我下棋下得粗心,但在整个流程当中自己爽的程度,却远在胜利之上。

胜利是一时的,而且会上瘾。

我比较喜欢思考带给我的无穷味道,让我不断地在萦绕的思绪当中,轻轻飘扬。

安安,你好,谢谢你的棋局一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08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哪十樣東西可以幫助你的攝影?

攝影總是會有徬徨與充滿疑問的時候,
給幾個想法讓大家參考參考。

首先,
我記得包氏國際(創意人包益民開的公司)總經理IVEE在雜誌上談過 :
"每個人都會寫文案,文案工作因此倍增艱難。"
這句話絕對也適用在攝影上,
攝影動動手指按按快門誰不會,
食指運動罷了,
一堆阿貓阿狗拿著相機都可以自稱專業攝影師的年代,
網路上充滿光怪陸離的討論區和攝影作品,
恩...攝影工作的確是倍增艱難,呵呵。

我覺得現在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
不斷的追求與眾不同的攝影構圖,
刻意營造詭譎的意象,
利用過多的道具,
當你刻意往一某一邊不斷移動的時候,
這個天平就失衡了,
我看到太多的攝影者,
都在往"我要和別人不一樣,我要創造屌圖"這條路前進,
但正在遺忘的是攝影的本質,
與它可以帶給你的感動。

當然你也可以跟我說,
拍的跟別人都不一樣,
創造所謂的屌圖,
這件事情帶給你極大的感動,
OK, fine, 我不置可否,
但接下來的專欄你也可以不用看下去了。

回歸主題,
當我剛進入攝影這個領域的時候,
我的老師告訴我,
攝影可以很簡單地用三個控制條件來進行-
了解/專業/風格
意思就是,
你對正在拍攝事物要有足夠的了解,
然後利用你的專業知識與攝影技巧,
記錄那個當下,
最後才是顯露你的個人風格。

IVEE在她的文章裡列了十項標準來讓讀者檢驗自己的文案是不是寫好了,
而我在這邊同樣也出十樣可以幫助你在攝影方面更上一層樓的東西,
都是很簡單的概念或是思考,
就是這十樣東西 :

1.  | 主題|
攝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事物留下記錄,
也就是你到底拍了什麼,
數位相機的時代最常發生的情況就是,
底片不用錢,
很多人就像著魔一樣一直亂拍,
也不知道自己拍了什麼,
反正不喜歡的刪掉就是,
這也許很好玩,
但絕對不會讓你在攝影上有所進步,
應該做的是,
減低按快門的量,
在拍之前多想想,
這張照片所要呈現的是什麼,
思考一下呈現的方式,
怎麼樣讓主題可以更明確,
總之,不要浮濫地按快門,
這絕對是個壞習慣。

2. | 認識|
這其實是我在拍照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與一直以來的習慣,
我無法在對一個人或是其他事物完全不了解的狀況下,
開始任何的拍攝工作,
其實攝影是一個記錄工作,
你總要了解自己是在記錄什麼吧,
如果什麼都不知道,
那你大概也不會知道自己拍了什麼。
這種情形最恐怖了,
但是拜網路發達之賜,
也最常發生,
常常假日都可以看到很多攝影網站辦的外拍活動,
一堆人想都不想,
咖擦咖擦拿著相機對model猛拍,
看著對你微笑的model,
你可能會覺得整個心都被融化了,
但你不知道的是,
也許她是因為你付出的鈔票而微笑,
更慘的也許是因為你的中年啤酒肚看起來還挺好笑的。

3. | 技術|
當然攝影還是需要技術的,
不過在數位時代的發展之下,
這個門檻變得很低很低,
但絕對不是沒有,
如果今天你對光圈快門等等的東西一知半解,
甚至一點概念都沒有,
那我真的建議買本基礎的攝影書來念一下,
(買<國家地理攝影精技>這本不錯,不過坊間也是很多騙錢的攝影書)
搞清楚一些基本的東西,
再來開始所謂的"攝影之路"會更得心應手,
好的技術絕對是經驗的累積,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你不可能把攝影書讀完馬上就變成攝影達人,
但是只要你肯花時間,
自然假以時日那些基本的攝影技術都能掌握到。

4. | 邏輯|
每張照片都宣揚著攝影者的想法,
這時候你的邏輯就很重要了,
在了解認識你所拍的事物之後,
接下來就是你如何去呈現,
如果是一系列的作品,
要記得連貫性和一致性,
不要讓看照片的人陷入混淆的狀態之中。

5. | 態度|
一個人對攝影的態度絕對影響拍照時候的觀點,
現在攝影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太多人想要追求與眾不同,
因為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掌聲,
於是攝影變成一種越來越"自私"的活動,
攝影也是藝術的一種,
我一直以為,
藝術就是可以大家分享的,
是可以很愉快的一種活動,
但是如果大家一昧地追求所謂的與眾不同,
分享的良性成份只會越來越少,
比較的競爭成份也會越來越多,
於是大家越來越自私,
只有和別人不一樣才能凸顯自己的攝影功力有多好,
這就不是一種正面的態度,
除了讓你的觀點越來越狹隘之外,
也是阻礙你進步的一大障礙。

6. | 真實|
你知道為什麼常常有些作品看起來很怪嗎?
其實就是因為它不真實,
明明model心情很好,
又偏偏要拍出很悲傷的樣子,
除非model是演技很好的演員,
不然你得到的會是一張很假的照片,
所以如果你拍攝的事物不是那樣子,
就不要勉強去"創造",
結果只會很慘而已。
不過如果是我要拍傷心的主題之類的,
我真的會把model弄哭再拍,
(再次對被我弄哭的model說抱歉= =)
要在當下有很悲的情緒,
才能拍出這樣的感覺;
帶有感情、真實的主題才容易打動人,
盡量避免創造情感或是無病呻吟。
記住,真實的情感才能打動人心。

7. |體驗|
這其實和上一點真實有些相關,
剛剛提到真實的情感才能打動人心,
有些人創作的主題,
其實是他自己不曾體驗過的,
只是,
如果沒有切身體驗,
你要如何向其他人陳述這份理所當然的感情?
立場馬上就弱掉了,
譬如你根本就沒愛過,
要如何告訴別人什麼是愛呢?
所以攝影一個很好的出發點就是拍你的家人,
或是周遭的朋友,
自己生活中出現的人事物,
這比想破頭腦去搞出一個很虛幻抽象的主體,
然後找來model表演還要來得真實可觸。

8. | 特色|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個人特色,
也就是所謂的風格,
有些攝影師的作品,
可以讓你很容易地辨認出來,
因為他的特色早已烙印在作品之中,
而且,
很有趣的一點,
在初學攝影或是將作品公開的時候,
常常會遇到"很熱心"的鄉民告訴你這個構圖該怎麼樣,
或是你犯了什麼構圖錯誤,
但是,
有趣的一點來了,
如果這樣的情形發生在所謂的"大師"身上,
不會有人說那是構圖錯誤的,
我們會稱那個叫做"個人風格"。
不要過於受到他人影響,
建議是參考用的,
不是要你絕對服從,
講個人風格不是要你去追求與眾不同,
或是標新立異地追求屌圖,
而是要你堅持自己,
找出所喜愛的事物,
如果能夠發現、追求、感受
你喜愛的事物就會跟你的心產生聯繫,
這就是你的個人風格。

9. | 閱讀|
現在大多數的攝影者也常常有個問題,
永遠覺得自己的器材不夠用,
其實現在很多業餘攝影者的器材都已經比職業攝影師好太多了,
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在煩惱你的器材了,真的!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大多數人看書的時間都越來越少,
花在網路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其實閱讀是個好習慣,
多讀書,
才能累積更多知識,
同理,多看各類的攝影集,
才能讓你了解呈現的方式可以很多,
很多攝影師不是所有作品都有上網的,
網路上看到的其實很有限,
而且目前說實話,
有營養的照片越來越少了,
這時你更需要多看一些好的攝影集或寫真書來開拓你的視野。

10. | 練習|
這已經是老梗了,
不過卻仍然是鐵一般的法則,
多拍多練習,
累積經驗,
雖然說天分是沒有辦法靠練習得來,
但是你總是會進步的,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

                                                                                                      来源:私人放映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8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只要是菜肴里有着两种做佐料,都不吃~
豆千杯不倒 ,这两种任何一样或加在一起超过2口就会 ~

[ 本帖最后由 咖啡豆 于 31-1-2008 02:5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1-2008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写很多的欲望
只赖在床窝
鼻子和被单磨蹭
感受自己的体温
是懒懒的 也是蓝蓝的
------------
你没有看过我的房间

我放一张我的影视天堂

还有几天,我就会回来
飞机确定是早上8点起飞
我已经拿到了确定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08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咖啡豆

喔喔,原来是这样。
没有办法,对于食物的敏感,个人的状态不一。
也许是味道太强了点,吃不惯吧!
我对于香料的接受程度还好,喜欢这种味蕾受到挑逗的感觉。

========== + + + ==========

回复 弟弟

写,是一种纪录
因为我的记性不好
才转身就忘
所以要摘点

好你个舒适影视天堂!
回来打把钥匙交我保管
我“爽爽就去帮你做清洁阿婶”(把话说得太满了,以为是隔壁而已么?)

你等我,初一早上我来接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8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7# cover 的帖子

那个什么“3“的......什么来的?
能的话带回来摆几天,到了新年过后再搬回去......不搬也可以......
记得那个 HD cable 也要带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008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佐一古

非礼勿视。
看不见看不见。
========== + + + ==========

我,把这个找回来了....

放在这里,
我来保护它。

阿佐的 :槟城大山脚中元节色彩全纪录(全 80 图)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8-2025 09:22 AM , Processed in 2.99741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