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2-11-2006 0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昆牧 于 21-11-2006 18:14 发表
。。。。
柒、原料與市場終端價格
2005年5月份以後普洱市場的低迷,雖然與一些謠言有關,但勐海茶品過於炒作導致崩盤,也是原因之ㄧ。去年云南台地茶平均價格一公斤在14-18元之間,但勐海常規貨市場價卻在100-250元之間。新茶仍不斷生產,如此離譜的價差必然形成泡沫化,市場崩盤是必然的。在投資新茶市場時,必須顧慮短期與長期投資模式,雖然普洱茶風險相較其他產品較低,但不了解相關資訊而不理智投資仍會導致囤積資金壓力。任何的投資都應充分了解產品供需問題,從原料產量與價格、廠方相關資訊、市場品牌效應、性價比、銷售平台渠道的完整性等等,甚至自己資金投入定額、投資獲利率的期待值、短線與長期投資分部趨向等等都要考慮在內。茶品增值,短期效應在品牌與市場供需,長期投資關鍵則涵蓋市場對品質認同。...
崩盘是任何一个产品在市场的周期必然,不过以现在“百花齐放”的情形看,不知道是加速还是放缓。。。房地产商,做饮料的,炒股的,一窝蜂全一头扎进去了。。。不知道石先生对现在这种状况怎么看呢。。因为昆明茶展上,我有看到一家云南大型的饮料企业进军普洱茶市场,一些房地产商也下海了,这样情况对普洱茶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
至于投资普洱茶,总感觉那需要火眼金睛。。。水深啊。。。 |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0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昆牧 于 21-11-2006 18:16 发表
。。。。
捌、結語
三、消費市場轉向北方,尤以北京、西安為主,華東市場等待上海的開展 ...
转移正在进行,可是在下认为把普洱这一具有南方特色的茶品转移到北方很难完全复制,如果要成功转移是要结合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北方和南方的生活习惯、人文环境是差异很大的,所以市场的转移必然要以结合产品适应市场为导向。不知道转移后的普洱还有几分的南方气息呢?
如果转移后,那就是三足鼎立的局面了。。从深、广、港、澳的独占模式到未来的云广沪京的三足鼎立,可就真又就应了古人那句“天下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0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bololo 于 22-11-2006 01:50 发表
看来我要努力尝试读书...做出更惊人的论点...
你常常一鸣惊人的。。。 |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0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eiwei7965小姐問的問題除了文章順暢流利且謙而不卑,並有助與網友們的思考及增加大家的視野。故在此加了10分…並給于一個掌聲鼓勵…"拍"…。tea9333 |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03: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wei7965 于 22-11-2006 02:21 AM 发表
崩盘是任何一个产品在市场的周期必然,不过以现在“百花齐放”的情形看,不知道是加速还是放缓。。。房地产商,做饮料的,炒股的,一窝蜂全一头扎进去了。。。不知道石先生对现在这种状况怎么看呢。。因为昆 ...
嘿嘿我抢先一步发表了.
普洱茶不会崩盘,只会周期循环,勐海起,下关跌,下关跌,昌泰起.....,只会好像股票一样起起跌跌,可是却不会有股灾,所以普洱茶不会崩盘. |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9333 于 22-11-2006 02:51 发表
weiwei7965小姐問的問題除了文章順暢流利且謙而不卑,並有助與網友們的思考及增加大家的視野。故在此加了10分…並給于一個掌聲鼓勵…"拍"…。tea9333
谢谢版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6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eiwei7965兄您好
您問到:
昆明几个大型的批发市场已初具规模,加上原产地的优势确实有赶超广东市场的趋势,如果批发市场转移到云南后,广东的批发市场将何去何从?
>>>
芳村有其優勢,短時間內不容易取代
在轉變期間,茶商也必須做自我調整與定位
像石先生所说,云南是原产地,从信息的传达和产品的投放来说云南确实来得很直接,可是我去到云南感觉那里的环境、市场的运作及茶商的生意手法与广东相比是截然不同的。虽不能简单的评价两者谁好谁坏,但对那些已经适应了广东市场的茶商们似乎要在两者间做个选择,如果是云南那么就要适应新的市场运作方式和人文环境;如果还是选择广东,那么将会面临失去从原产品购茶的优势。
>>>>
雲南人的特性鮮明,與長時間接觸自由市場的廣東人差異甚大
這也將凸顯二個市場的優缺點
來自外地的經銷商也會挑選適合自己風格的市場
個人就比較喜歡雲南
广东自古以来是个货物的集散地,因为他有着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快捷的物流工具,这点是云南市场要赶超广东市场需要花上一段时间的。特别是云南山区恶劣的交通条件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而物流方面相对广东而言,云南还在起步过程当中。
>>>
雲南的交通已經不同以往,而茶葉市場在昆明以雄達與金實為主
吳家力與馬順友二位董事長的企圖心旺盛
都準備建造與芳村分庭抗禮的超大型茶葉市場
而昆明的茶葉市場目前針對的是大陸國內經銷商
未來如吾等海外經銷商才會順應市場進入昆明
昆明有時間與條件等待
假如市场真的转移到云南,广东市场上的货品又何去何从呢?毕竟那里有好几千家茶店呢。
所以,做为普洱新生门徒的我觉得市场的转移已成趋势,但是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还是出现分庭抗礼的局面。
>>>>
市場自然消長是必然
如同香港轉到台灣
由台灣轉到廣州
由廣州移到昆明.....北方
市場會自行轉移與消長
茶店與茶品.............不需我們擔心,台灣從2001至今的情形,我經歷過! |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22-11-2006 01:59 AM 发表
可悲的是买错茶了还不知道,知道了还硬称是好茶阿
這只因哪人太主觀了,不能接受他人的意見。
可悲-可悲-真可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6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wei7965 于 22-11-2006 01:16 AM 发表
拜读了石先生的大做,很有启发。。。
很感谢石先生的文章在这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信息。。。让我受益匪浅。。。
但是对文章里的一些内容我做出了一些思考,做为普洱茶新生门徒的我在此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并无 ...
您想太多了!
大家提出自己看法,無妨!
甚至有助於激盪腦力
是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6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wei7965 于 22-11-2006 01:27 AM 发表
关于这点,想请教石先生是如何看待如今的包装对茶长期存放的影响的?因为早期的包装都是单色的棉纸包装,但随着包装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包装的要求日俱提高,多色包装已成主导。而普洱茶贵在其越陈越香的物质 ...
以前通常是雙色
紅色印刷蓋綠茶字
對於印刷顏色
主要在於含鉛量
這的確會是一個問題
我在有機茶方面比較注重
食品級的紙張與印刷
以後這問題是會引起注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6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wei7965 于 22-11-2006 01:48 AM 发表
好精辟的产品和市场的周期分析和预测呀,真长见识。。
但不知道,茶人和茶商的双赢时代是什么时候呀。。。
毕竟,普洱茶做为一个有争议的半成品来说,存放和陈化的风险从来都是转嫁到茶人身上的。。。
您買頻果蔬菜
還是家電汽車......
有沒有想過
店家與消費者何時能雙贏??
賣家想越高價越好
買家想越低價越好
但二者真正的平衡點應該不是價格..........而是叫做"正確資訊"與"售後服務"!!
我不知到其他人怎麼想
我買東西的原則
並不一定要買低價
而是
我買到的是不是我想要的
而產品以後有任何問題,店家能不能幫我
在普洱茶這行業
我是店家
在其他行業,我也是一個消費者
大家都一樣的地位
您希望
店家怎麼對待您?
而您怎麼對您的客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6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wei7965 于 22-11-2006 02:21 AM 发表
崩盘是任何一个产品在市场的周期必然,不过以现在“百花齐放”的情形看,不知道是加速还是放缓。。。房地产商,做饮料的,炒股的,一窝蜂全一头扎进去了。。。不知道石先生对现在这种状况怎么看呢。。因为昆 ...
任何行業都有這樣的週期
如果沒有熱潮
哪來這麼多人投入?
也因此
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情形到處可見
只有知名品牌,有利可圖的產品就會出現仿品
個人對目前市場評價..........還沒真正啟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6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wei7965 于 22-11-2006 02:32 AM 发表
转移正在进行,可是在下认为把普洱这一具有南方特色的茶品转移到北方很难完全复制,如果要成功转移是要结合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北方和南方的生活习惯、人文环境是差异很大的,所以市场的转移必然要以结合产品适 ...
一方土水養一方人
北方的口感長時間以綠茶為主
目前接觸普洱茶也是以比較清爽香甜為主
符合這樣口感的
就是栽培野生茶
而栽培野生茶不能入濕倉
未來趨勢
很明確的,會以乾淨茶為主,栽培野生茶為需求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6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eiwei7965 于 22-11-2006 12:10 PM 发表
东西都不可能永远存在的,必然都会经历:出现-上升-高潮-下降-低潮-消失或者说是被另一种东西替代这样一个钟形分部。。产品如此,人的生命如此,这也是自然的规律,没有人可以打破的。。。
所谓的崩盘,我 ...
普洱茶買貴....貴了,總有一天等到!
怕買錯了......永遠都錯!!
普洱茶歷經近二千年
不可能消失在我們這一代
市場起伏是難免
再好的景氣有人血本無歸
再差的市場有人賺錢
差別在投資風險規避與市場趨勢評估的能力
[ 本帖最后由 石昆牧 于 22-11-2006 05:36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石昆牧 的帖子
石老師妳好,
小的想問,近年来,价格一路上涨,甚至形成了一股收藏热。对这扑面而来的“普洱茶热”,有人认为是一种泡沫现象,也有人认为只要管理规范,云南普洱茶的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广阔。事实究竟如何?
普洱茶在中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多年来一直是小规模生产,名声不太响,为何近年来突然在神州大地掀起一股热潮?
普洱茶的价值到底是多少?
那么,该如何规范和提升普洱茶的品质质量,又该如何促进云南普洱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6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11-2006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昆牧 于 22-11-2006 04:25 PM 发表
一方土水養一方人
北方的口感長時間以綠茶為主
目前接觸普洱茶也是以比較清爽香甜為主
符合這樣口感的
就是栽培野生茶
而栽培野生茶不能入濕倉
未來趨勢
很明確的,會以乾淨茶為主,栽培野生茶為需求
可能为适应北方人的收藏,并有利于自然发酵,现在许多茶饼在压制时都没有以前紧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